事件:美国再次确立精准医疗的战略发展地位 2015年10月底,白宫再次发布《美国创新新战略》,报告中明确把精准医疗作为美国在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战略,2016年美国预算投资2.15亿美元启动精准医疗项目,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推动基因组学、大型数据集分析、和健康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国内,今年3月科技部召开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会议,会议指出到2030年前我国将投入600亿元开发精准医疗市场,引发了资本市场对于精准医疗的强烈关注。 什么是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即个性化医疗,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确定治疗方针。本质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精准医疗是生物信息科学与先进医疗技术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疗模式。 包括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两部分,市场规模已超600亿美元 此前的医疗技术都是以“对症下药”为标准,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人们发现同种病症在不同的个体上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由此提出精准医疗的概念。实施精准医疗的前提是完善“精准诊断”技术,即以基因检测为核心的分子诊断技术。在精准诊断之后还需要“精准治疗”,主要是靶向治疗技术,包括分子靶向药物、抗体药物、细胞免疫治疗、干细胞治疗等。精准医疗应用广泛,特别是在遗传病、复杂性疾病、肿瘤的治疗,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等领域。目前全球市场规模已经突破600亿美元,其中精准诊断领域在100亿美元左右,精准治疗领域在500亿美元左右。今后5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还将以每年15%的速率增长,国内增速超过20%。 精准诊断:以分子诊断为主 个体对疾病易感程度的差异以及对药物敏感性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基因多态性造成的个体生理特征的差异,因此开展精准医疗必须以分子诊断技术为依托。分子诊断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而做出诊断的技术,相比于传统的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深入到基因序列层面。目前分子诊断技术主要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连接酶链反应(LCR)、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DNA印迹技术(DNAblottin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芯片技术(Genechip)、基因测序(Genesequencing),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基因测序将会是分子诊断的主要方法。国内的基因检测领域以华大基因占据绝对领先地位,上市公司中,达安基因和迪安诊断是分子诊断领域的佼佼者,未来有望发展成为精准诊断的龙头。 精准医疗的应用领域:肿瘤、复杂慢性病、罕见病和遗传病、药物基因组学 目前精准医疗在肿瘤领域已有一定应用,在其他如心血管、糖尿病等复杂慢性病领域还处于前期研究的阶段。常见的肿瘤检测和治疗靶点包括:ECFR、PD-1、ROS1、TNF、HER2、C-MET、KRAS、C-Kit、BRAF、P53等,心血管病的常见治疗靶点包括:ETA、GLP-1、DPP-4、Cdc-2、PCNA、HDL等,糖尿病的常见治疗靶点包括:PPAR、CGRP、GLP-1、DPP-4、NOS等,如果这些领域取得突破,未来前景十分广阔。精准医疗的实施会推动群体基因数据库的建立,这将反过来促进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风险提示 研发进度低于预期;政策监管的不确定性。 |
|
来自: donghailongwag > 《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