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天的星光,是我的家

 昵称535749 2015-11-06

2015-11-06 08:01 | 豆瓣:猫司令

来美国不到两年,换了三个地址。 一开始在纽约上学,住新泽西的Newport,这个地方在行政区划上不仅不属于纽约市,连纽约州都不是。好在绝对距离上离曼哈顿很近,坐一条专门的地铁线,踉踉跄跄,一站直达。留学生住这儿的很多,印度人也多,公寓的走廊里常年飘荡着咖喱味。新泽西也算是个农业州,税低,人相对更朴实一些。我来美国的第一天,没有任何信用记录的情况下,新泽西的银行给我开了一张额度九百的信用卡,这在资本主义大都会纽约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刚来新泽西的时候感觉不错,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就是不知道缺了点什么。后来进了城,明白了,缺的是精气神,是文化。Newport说白了就是纽约的卫星城,专门睡觉用的,只有功能,没有性格,就像你多年舍不得甩掉的备胎。就这屈指可数的好处,还是建立在互利互惠的条件上的:一间卧室租金一千二,客厅还得住人。我在雪城的同学租一套三室一厅才花了六百。

我爸妈在纽约附近待过好几个地方,他们最喜欢新泽西,这里符合他们对美国的预期,既安静闲适,又不乏大城市的现代化与便利。我本来不置可否,但住这儿有一个小小的缺点对我个人影响很大:连接曼哈顿和Newport的PATH线太挤,太晃了。我刚来美国就发现意外怀孕,不想打掉,又不想结婚,就一边自己怀着,一边上学,地铁几乎每天早上都把我晃吐。有一次下雨天太闷了,我还晕倒在地铁站里。当时爸妈已经走了,男朋友在车程5小时的另一个城市上学,我早晚坐这趟地铁来回,每天都委屈得掉一回眼泪。想起以前在北京的时候,我们学校在朝阳区的边缘,接近通州,到了四惠站得换一小段八通线,那是一段令人闻风丧胆的线路,整个车厢挤满了进城上班的郊区居民。住在新泽西就仿佛回到了八通,一挤地铁就开始怀疑人生。这种地铁坐多了,人变疲了,要么麻木,要么绝望,连炸鸡和蛋糕都提不起对生活的兴趣,当然就算这样我也没少吃。

我在新泽西过了6个月苦日子,病态,孤独,众叛亲离。那段时间我经常梦见北京的一些地方,一遍一遍,包括我以前根本不怎么去的那种。比如公主坟地铁站那边的旧商场,我只去过一回,连它叫什么都不记得,还梦见一些正在建造的大楼,叮叮咚咚,好像是在五道口附近,又好像在西北旺。想家想魔怔了,也不敢哭,不敢说自己想回北京,怕父母担心,怕丢人。第一学期结束后,男朋友在纽约找了个实习,我又休学了,孤苦伶仃的日子才算熬出了头,我也搬离了新泽西。当我把最后一箱东西装到车上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我住过的那个公寓,竟是那么冰冷,陌生,仿佛从来没人住过一样。那是一个美丽的晴天,就像今天。

然后我就搬到法拉盛了,伟大祖国在纽约建造的首都,五毒不侵的文化堡垒。纽约人最喜欢的寒暄方式就是问你住在哪里,以此判断你属于什么阶层。上西区?那你是old money没跑。SOHO?你们年轻人真会玩儿。Bronx?那里黑人很多吧。法拉盛?啊,那你肯定是中国人!我们在法拉盛的核心租了一套三室的复式,月租三千五,楼下就是东湖海鲜,南翔小笼包,港式茶餐厅和正宗川菜。从武汉鸭脖到东北乱炖,从涮羊肉到叉烧酥,这里真是应有尽有,让人合不拢嘴。法拉盛有两大特点,一是便宜,二是人多。便宜不必说了,生鸡腿五毛一磅。人多也是有据可查的:纽约的三个人流量最大的区域,时代广场,中央车站,第三名就是法拉盛。

一开始住法拉盛还不好意思和人说,毕竟中国城总给人一种不上档次的感觉,但是住久了才知道,档次不档次的是面子问题,吃到嘴里的才是里子。在美国哪里能买到现做的苏式月饼,肥瘦相间的烤羊肉串,汤白味鲜的老鸭粉丝?只有法拉盛。在这儿我虽然仍旧经常悲伤,但很少怀念北京了,偶尔想起,也都是一些阳春白雪的地界,比如当代MOMA,库布里克,电影资料馆等等,除了这些东西法拉盛确实没有,其他东西我还没有发现在法拉盛找不到的。连街边卖盗版盘的都和国内同步进货。

当然住这儿的缺点也显而易见的,远挤乱,是有别于新泽西的另一种卫星城,让我想起传说中的苹果园。是传说中的,我没真正去过。我倒觉得住在这种地方只要摆正心态,反而更能享受到大城市的好处。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理论:在纽约,耗子比鸽子走得远。只要看看那些街边胖到飞不动的鸽子,和地铁站神出鬼没的耗子就知道了。

在法拉盛住了大半年,基本是在吃吃喝喝中度过的,期间生了个孩子,醒来就已经是春天了。医生叮嘱我要多带孩子去外面转转,我们这才发现法拉盛特别不适合养育儿童。空间狭窄,噪声喧天,绿化面积很小。这时已经成为先生的男朋友实习结束,要回学校上学了,于是我们拖家带口,开着一辆租来的Uhaul,奔向我在美国的第三个落脚点,纽约州的伊萨卡。

伊萨卡这个名字取自希腊的一个美丽小岛,有诗传世:

“当你启程前往伊萨卡

但愿你的道路漫长

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莱斯特律戈涅斯巨人,独眼巨人, 愤怒的波塞冬海神——不要怕他们

你将不会在途中碰到诸如此类的怪物

只要你高扬你的思想……

但愿你的道路漫长。”

(《伊萨卡岛》节选 康斯坦丁·卡瓦菲斯)

这里也确实像诗中的一样美丽,群山环绕,风景如画,但和我之前住的地方完全不同的是,它是个彻头彻尾的乡村。村到什么程度呢,没有高楼大厦也就罢了,连美国银行和大通银行都没有。在美国生活过的人可能会理解,这俩银行是美国最常见的银行,几乎遍地开花,但是伊萨卡没有,这里只有本地的信用合作社。

刚来伊萨卡的时候有个小小的发现,那就是路上的陌生人会跟你打招呼。我从小生活在大城市,这种情况是闻所未闻的。在纽约如果跟每个照面的陌生人打招呼,一天下来,点头点出脑震荡也不足为奇。但是在伊萨卡你不仅可以点头,甚至可以和路上的人聊几句,反正大家看起来都没什么事。这里的超市收银员以老年人为主,而且和居民们彼此认识,结账的时候故意放慢速度,可以聊上好半天,让排在后面的我心急火燎。这不禁让我想起在香港住的那一年,因为结账的时候掏钱速度慢而屡次被批评:“你们中国人就是……慢吞吞……”不是故意抹黑,他们真的管我叫中国人。来到异国他乡的伊萨卡,却发现这里根本没人问我从哪来,他们好像也不太关心外国的事情,超市里只有本地报纸,连选举新闻都没有,只有本地菜价和新开张的健身房。

在伊萨卡的生活给了我一种全新的体验,既可以撒开丫子在山里奔跑,又可以花一下午在湖边看书。时间在这里过得很慢,常常什么都没干一整天就过去了。它确实是个做学术的好地方,晚上从图书馆出来,草地上还有一群鹿盯着你看。不可思议的是这里的物价很贵,是全美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排名第八,可能因为读藤校的人都比较有钱吧。生活在这里确实有种归隐山林的感觉,刚从纽约搬来时新鲜得不行,天天拍湖拍鸟拍森林,过了没几个月就开始想念大城市的丰富多彩,商场饭店,慨叹这里怎么能连个H&M都没有。

生命的活力,对我来说,城市的魅力就在于这儿。它是运动的,充满信息量的,每天在变化的。它给我一种安全感,有别于乡村给我的那种安全感。就像是你笃定地知道,哪怕过了十二点钟,也有好几个撸串的地方可以去,即使走丢了,打个车也能回家的那种踏实。比起美国其他地方,即便有再拥挤的地铁和再多的老鼠,即便房租再高得令人咂舌,我还是喜欢纽约多一点,它让我感觉自己还年轻,还有好多的可能性。

而北京对我来说是另一种归宿,也许和好多人的北京不一样,它是我的家,是爸爸妈妈,是一毛钱一包的无花果和第一次牵手的十字路口。如今那个家离我远去了,而新的家却不知道在哪里。想起那些颠沛流离的夜晚,目睹着城市的高楼中亮起的千万盏灯,如同夜幕下的万千星光。多想有一扇窗中的灯是为我点着的,免我受惊扰,擦去我的眼泪,拦我入怀中,对我说你好,欢迎回家。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