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物大灭绝原因新解

 ldjsld 2015-11-06

公众能了解到的动物保护方面的消息,往往是“某某动物濒临灭绝”或者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以为这就是最大的问题。这种触目惊心的标题往往令人激动,但这会产生误导。其实,动物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物种减少,而是野生动物数量减少,有时甚至是数量锐减,这会威胁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物大灭绝


从物种面临灭绝危险的角度来看物种保护的每一个问题,就显得这些问题简单而且相互之间通常没有关联性。更糟糕的是,听说物种受到灭绝的威胁会使人情绪化,觉得情况很严重、问题无法解决,而不是认为这是可解决的问题。就好像整个医疗领域,完全只是被当作延缓人类死亡的手段。医生每次都会这样开头:“你已经必死无疑了。让我看看有什么方法可以稍事延缓。”

生物大灭绝原因新解,UFO中文网


医学解决人的健康问题。物种保护解决生态健康问题。同医学一样,物种保护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良好。现在,人们正在重新修复那些曾经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在减少对其他生态系统的破坏。在解释具体做法之前,我先详细说明一下人们对物种灭绝的关注是多么夸张,以及物种灭绝是如何扭曲人们对物种保护的认识的。

有人认为我们现在正处于由人类造成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之中,其可怕程度可与6600万年前造成恐龙灭绝的第五次生物大灭绝相提并论。事实并非如此。地球史上的前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中,70%甚至更多的物种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消亡。这种事情当今不会发生。英国的《自然》杂志近期在一项野生动物数量锐减调查的介绍中指出:“如果目前所有的濒危物种在几个世纪中灭绝,并且以这种速度持续下去,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可能会在几个世纪或几十个世纪后到来。”

在上述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数据中,时间跨度反映了目前生物灭绝速度的极大不确定性。科学家的估算结果也有很大差异,每10年物种消失的比例从0.01%至1%不等。“目前所有的濒危物种”一词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简称自保联盟)提出。该联盟编制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自保联盟近期的一份报告指出,在人类已识别的150万种动植物以及联盟科学家研究过的76 199种动植物中,约有23 214种濒临灭绝。因此,倘若这些物种在未来几个世纪内灭绝,且在几百年、几千年内,甚至更长时间里始终保持这样的灭绝速度,那么我们可能确实处在由人类造成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早期阶段。

生物大灭绝原因新解,UFO中文网


2015年1月的《纽约时报杂志》头版,刊登了一篇有关物种灭绝的文章,便是对物种灭绝错误认识的典型例子。标题虽为《大量研究显示,海洋生物面临物种大灭绝的危险》,作者卡尔·齐默却并没有描述这件事。相反,文章内容相对比较乐观。文中指出,虽然大量海洋生物处境不妙,但与陆地野生动物相比,其灭绝速度要慢很多,人类还来得及反思自己的行为,避免同样的错误出现在海洋中。文章还指出,自公元1500年以来的几个世纪中,陆地上共有514种生物已经灭绝,而海洋中灭绝的生物只有15种。最近50年,没有任何海洋物种灭绝。文章中,卡尔·齐

默引用了《科学》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题为《驱除海洋原虫:全球海洋生物群减少》,作者是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生态学家道格拉斯·J.麦考利及其同事。文章指出:“人类虽然还未引起全球海洋生物灭绝,但已经严重影响了海洋野生动物,改变了每一片海洋的功能及其为人类提供的服务。”文章解释了没有生物存在的暗礁、海口、海湾在不断增加的原因。伴随着这些暗礁、海口、海湾数量的增加,海洋鱼类总量减少了38%。

物种灭绝这一思路对人类反思海洋生物面临的危险没有太大帮助,因为海洋生物几乎没有灭绝。广阔海洋是统一的水体,海洋生物流动性大,总会找到合适的地方躲避危险,甚至能躲避现代化的大规模捕捞。大西洋鳕鱼曾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鱼类之一。由于几十年来人类的过度捕捞,大西洋鳕鱼产业在1992年彻底崩溃。近日,国际海洋生物普查计划组织者之一杰西·奥苏贝尔指出,据估计,今天科德角海域鳕鱼总量约为1815年鳕鱼总量的3%。但由于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措施,大西洋边缘北海的鳕鱼产业有所好转。没有人希望鳕鱼灭绝,自保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鳕鱼收录在内。

生物大灭绝原因新解,UFO中文网



就职于南佛罗里达大学的生物地理学家约翰·布里格斯在2014年11月写给《科学》杂志的一封信中的内容,是我看到的对目前物种灭绝现状最好的总结。他在信中指出:

“多数物种灭绝出现在海岛或是淡水水域,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在陆地或是海洋中。生物保护的最大问题不是物种受到灭绝威胁,而是上千种曾经分布广泛、繁殖力强的生物数量锐减,而且其幸存者目前仍处在危险的境地。”

布里格斯关于物种多在海岛灭绝的观点值得具体研究。与大陆相比,海岛较遥远,生态系统单一,人类对生态、进化的了解大部分源于对海岛的研究。(虽然澳大利亚面积较大,但由于长期处于孤立状态,也被看作海岛。)达尔文正是在对加拉帕戈斯群岛等太平洋岛屿的考察中得到灵感,撰写了《物种起源》这一旷世巨著。解释说明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的重要著作之一是爱德华·威尔逊与罗伯特·麦克阿瑟合著的《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1967)。

由于海岛处于孤立状态,新物种已经出现在许多海岛上。然而,在这些新物种进化的同时,一些攻击性极强的凶猛物种也在同时进化,新物种还不能抵御这些竞争者和食肉动物,可能受到致命的威胁。受攻击时,它们无处可逃。岛屿保护主义者约什·顿兰估计,全球岛屿占地球表面积的3%,但自公元1600年以来,在所有灭绝的鸟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中,分别有95%、90%、60%在岛屿上灭绝。虽然数据惊人,但这些生物灭绝造成的损失并不大,只局限在它们生存的岛屿上,对占地球表面积97%的陆地及海洋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健康没有任何影响。

人们听到的物种灭绝的惊人数据主要是关于岛屿物种的,而且那都是些过去的事了。现在,岛屿上大多数极易受到攻击的物种早已尽数灭绝了。

生物大灭绝原因新解,UFO中文网


少了这些已经灭绝的物种,岛屿的生态系统并没有被破坏。物种变得不同,但一切仍在继续。岛屿上多数具攻击性的物种不太凶猛,丰富了整个岛屿的生物多样性。布朗大学的生态学家多弗·萨科斯(Dov Sax)指出,在新西兰的植物中,外来植物种类与本土植物相当。新西兰有2104种本土植物,2065种外来植物。位于南大西洋的阿森松岛曾是一片贫瘠的岩石,达尔文曾感叹该岛“赤裸裸的丑陋”。过去200年里,人类为阿森松岛带来了植物与动物。现在,这些动植物为阿森松岛构建了一个能充分发挥功能的云雾林。(阿森松岛的故事为环境新闻记者弗莱德·皮尔斯的作品《新荒野:为何入侵物种将是自然的救赎者》提供了新视角。)



人们花了数年时间,动用了火力威猛的步枪、直升机,还借助很多猎犬和领头羊,才将岛上 16 万只山羊全部消灭,人类的活动也可能是导致生物大灭绝的原因。

近来我们听到的是人们开始采取新措施来保护海岛上易受攻击的地方物种,使其免受攻击性食肉动物的威胁,从而显著降低未来的物种灭绝速度。新西兰就是有此举动的英雄。威廉·斯托森伯格创作的《鼠岛:食肉动物的天堂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野生动物拯救行动》(2001)一书,就是讲了这样一个英雄故事。世界上的每一个海岛都深受外来掠食动物的困扰,这些具有强烈破坏性的外来猎食者被人类引入,例如大大小小的各种鼠类、山羊、野猪、驴子、(关岛)树蛇、(阿留申群岛)狐狸等等。20世纪80年代,新西兰自然环境保护主义者因一些他们心爱的独特生物易受攻击而陷入绝望,一筹莫展。其中便有一种栖息在地表的鹦鹉——鸮鹦鹉(世界上唯一不会飞的鹦鹉)。这些保护主义者决定采取措施——消灭鸮鹦鹉栖息岛上的所有老鼠。他们成年累月地不断诱捕老鼠并投放灭鼠药。这项工作完成时,岛上一只老鼠都没有了,鸮鹦鹉最终可以安全地在岛上繁衍生息。在其他岛屿上,为了保护当地濒危物种并消灭威胁这些物种的捕食者,人们也采用了类似方法,效果显著。

现在,全球范围内有800多个岛屿已经消除了生物大灭绝的最大威胁,更多岛屿正在加入这一行列。其中一些可谓场面壮观。上文提到的岛屿保护主义者约什·顿兰,正主持展开一场灭羊大战,要消灭正在破坏加拉帕戈斯群岛中的圣地亚哥岛、平塔岛和伊莎贝拉岛的所有山羊。顿兰花了数年时间,动用了火力威猛的步枪、直升机,还借助很多猎犬和领头羊,才将岛上16万只山羊全部消灭。虽然工程艰苦而浩大,但只有山羊被彻底消灭,才能确保这些岛屿安然无虞。2014年12月,《纽约客》的环境观察员、评论员伊丽莎白·科尔伯特指出,新西兰人目前正在计划更大规模的行动。一个名为“无捕食者的新西兰”的组织正协调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全国行动,来消除所有侵入性的老鼠、白鼬、鼬鼠和猫,这样才能使整个新西兰成为几维鸟、沙螽(一种大型昆虫)、鸮鹦鹉、鞍背鸦(鸟类)、大蜥蜴(一种奇异的蜥蜴)及其他本土动物的庇护所。

生物大灭绝原因新解,UFO中文网


这对诸多岛屿来说是个好消息。然而,对正在面临气候变化的整个地球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一个大灭绝事件似乎正在酝酿中。

对那些怀疑全球变暖真实性的人而言,只需随便找位田野生物学家聊聊,就可以打消他的疑问。从事田野研究的工作人员发现,他们的研究对象对平均温度的微妙变化、生长季节长短、降雨模式等因素很敏感。这些生物体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不意味着它们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面临环境变化,动植物有三个选择:继续生长,适应环境,或者死亡。

生物的进化速度与普遍性超乎人们的想象。约翰·汤普森在《从未停止过的进化》(2013)一书中,总结了所有生物体长久以来的活动。2013年,英国约克大学的保育生物学家克里斯·托马斯在接受《新科学家》杂志采访时表示:“人类只是近期才逐渐意识到生物的进化发生了那么多变化。”对于人类应该如何看待气候变化的问题,托马斯说,“看起来好像是(气候变化)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进化速率”。

事实证明,异种交配能促使生物加速适应环境,加速进化过程。托马斯在2013年《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杂交形成的物种似乎具有人类世的鲜明特征。”他在《新科学家》杂志的采访中还表示:“遗传因子随处可见。对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发现,物种异种交配的普遍性要比先前人们怀疑的更高。达尔文阐述了‘生命之树’的思想和认识,他认为物种会像树木一样产生分支,并从主干中独立出来。但是我们发现,物种更像是网络,相连的物种异种交配,遗传分子在相近的分支间移动。这种异种交配大大增加了进化的机会。”有不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