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为而治/母亲日记01

 孔雀燕南飞书斋 2015-11-07
   在儿子出生前,我曾当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学教师。深知“无为而治”是最科学、最高深的管理艺术,也是管理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孩子出生后,我尝试着用“无为而治”的管理方法来管教孩子。一方面,对孩子的思想动态、朋友圈子等情况了如指掌;对孩子的受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用百盘挑剔的眼光去选择和营造。另一方面,对应该由孩子自己处理的事情,绝不轻易插手;对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太满意时,绝不简单地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而是想方设法,帮孩子找到最恰当的处理方式。
   很可能没人会相信,儿子从小到大,我不曾为他整理过书包,也不曾陪他写过作业。他写不写作业,什么时候写作业,也都是他自己的事情,我从不过问。但我在培养他的学习兴趣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在我们家,到处都是书籍和报纸;在当时海南买不到幼儿学习资料的情况下,我无论出差到哪里,都一定要抽时间逛一逛当地的书店和音像店,将对孩子有用的录音带、录像带、书籍统统带回来;如果在报纸、杂志上看到对孩子有用的东西,不管多贵,都设法
邮购。因而,当别的孩子还在牙牙学语时,儿子已经认识几百个汉字了;当别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时,儿子已经通过观看由名师主讲的录像带,自学完了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数学的全部课程;当别的孩子还不知道钱为何物,甚至吵着赖着要买这买那时,儿子已经知道买东西要货比三家,已经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买卖过几只股票,并且,赚到了可观的利润。当时儿子还在上幼儿园呢!为儿子挑选学校,我也是十分苛刻,不厌其烦。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南的教育,十分落后。仅有的几所稍微好一点的重点学校,每个班都有80个学生左右。坐在最后面和最侧面的学生,连老师的脸,都不一定看得很清楚,更不用说能与老师在课堂上互动了。为此,自儿子出生时起,我就一直关注海南较好的学校动态。儿子三岁时起,就带着他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进行实地考察。向校领导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和老师聊聊其对学校的感受,向学生和家长了解学校与老师的有关情况,尤其是每个班的学生人数和老师布置作业的多少(对实行大班制的学校或布置作业多的学校,一概予以否决),有机会,还听听老师的课,看看学生的吃、住环境。并且,对考察过,且比较认同的学校,一直跟踪。这样,就保证了儿子在海南,仍然能接受到较好的教育。
   说到孩子的作业,可能很多人还记得,我为此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有感于梦游的“狂赶理论”》。其实,每个假期,我都为他的作业能否如期完成,拧一把汗。我多想,他能早一点将作业做完,好让我有机会给他安排其他活动,也少让我流点汗。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对于儿子的作业,我不能明着去管他,那样,就会让他产生依赖思想,写作业就好像变成我的事情了。我叫他写时,可能会应付一下,不叫他写时,则根本不会想到还有写作业这码事。但我又不能不管。儿子毕竟还是孩子,在做事情的计划性方面,毕竟还存在一些问题。假如真的完不成,上不了学,是小事(我可以为他另换一所学校),对儿子自信心的打击,将不会是小事了。因而,我必须巧妙地、不动声色地帮助他。比如,这次的寒假作业,丰富多彩。假如完全靠他自己,肯定是完不成的。我事先了解到他的作业情况后,便对其作了安排。就英语作业来说,单是五个小时的朗读录音,就不是靠“赶”能轻易完成的。为此,我建议他去上一个水平较高,每天由外教带读一个小时以上(每天授课时间,有两个半小时)的英语班。一开始,他显得不太有信心。主要是因为,这个班的学生,都是他以前的好友(一群非常优秀的孩子),而且,开课已经有半年多了,他怕自己跟不上。我便帮他约其最好的朋友一起玩耍,让他顺便借助于好友的书籍(他忘了带课本回海南),完成实在是凭记忆想不起来的一部分作业。我将他们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安排在英语班的上课时间及其教室。这样,儿子只好跟着大家一起上课(课本由校方借给儿子)。两个半小时后,再征求儿子意见时,我就只有帮他交钱的份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最后真的没法完成英语朗读录音。看他着急得不行,我便提出,让他向老师作出已在寒假期间参加英语班的学习的情况说明,假如有必要,我可以为他作证。还真的就这样过关了。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是有所为而又有所不为。对儿子的管教实践,让我深切地体会到,“无为而治”,同样是管教孩子的最科学、最高深的艺术,也是值得每一个为人父母者所追求的管教孩子的最高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