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解析:波罗的海到底有没有天然血珀

 昵称27931551 2015-11-07

小编在常在文章里提及一点,波罗的海血珀大多是烤色而来。于是,经常听到朋友问,波罗的海到底有没有天然血珀?关于这个问题,时常会引起引起不必要的争论。主要原因是波罗的海的天然血珀少之又少,甚至是经常接触波罗的海琥珀原矿的业内人士,以及一些资深玩家也未必知晓,何况有的人专注的是缅甸琥珀,有的人专注的是抚顺琥珀,争论起来也是必然的;且偶尔接触那么一块两块,要么太小易碎,要么红得不够彻底,甚至一开窗就被老鸟自己收纳了,市场上看不到天然波罗的海血珀也正常。那么到底有没有呢?


小编之前的文章也有过类似的论述,今天就详细深入科学地带大家了解一下:天然血珀的形成原理。


一、 什么是血珀


血珀:琥珀中的一种,颜色成红色或深红色。主要的产地为缅甸。墨西哥琥珀在背光的情况下会呈现美丽深邃的红色,印尼琥珀在背光的情况下,也会有红色的光芒。波罗的海沿岸的纯天然未经加工的琥珀从不呈现红色,但是却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在表面形成一层红色的结痂层,但是当将结痂层去除后,里面的琥珀颜色又恢复了原本的浅色。血珀饰品中,通明透亮,血丝均匀,是天然血珀中的极品。真正的透明的血珀非常稀少,并且个体也很小。大部分的天然琥珀都是含有杂质的。

二、 血珀的来源


一般来说,血珀的红色多是由金珀和棕红珀两种琥珀氧化而来的,有的还未氧化彻底,表面为红色,中心是黄棕色。如果没有氧化完全的话,里边仍然会有金色的存在,这也是为什么缅甸那么多金棕珀的原因,金棕色其实就是血珀漫长形成过程中的一个过渡色。


目前的琥珀优化工艺中,烤色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工艺,烤色的工艺主要是在一定温度的有氧环境下,人为的加快了琥珀的老化速度,使琥珀表面形成一层优美的红色氧化膜,是市场上血珀的一个重要来源之一。一般新蜜蜡经过烤色后会变成老蜜蜡,金珀小珠子烤色后,变成红色的小珠子,与蜜蜡、金珀搭配也是非常美的。


三、血珀的成因


这里就要从缅甸和波罗的海琥珀形成的原因来分析下了:


1、缅甸琥珀和波罗的海琥珀


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琥珀产地之一,缅甸属于矿生琥珀,大约形成于 6000 万年至 1.2 亿年前的白垩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琥珀之一,缅甸琥珀是亚洲琥珀的最重要来源,该地区琥珀颜色偏暗,主要为暗橘色或棕红色,没有波罗的海琥珀那种明黄色调。典型特点是有时有方解石脉穿插其中,且在空气中氧化后,颜色会变得更红。方解石的存在使琥珀的结构致密、硬度增大,并使有些原本颜色较深的琥珀,变成乳黄与棕黄交杂的颜色,所以缅甸琥珀的氧化相对其他地区更缓慢些,色彩也丰富,像是一种颜色的进化过程。


波罗的海琥珀大约形成于 4000-6000万年前,以开采方式分,主要为矿料、坑料(以俄罗斯、乌克兰等产地为主)和海飘料(以波罗的海南岸丹麦、德国、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等国家为主),琥珀在冰河时代沉积于该地区的沉积层里,或经海水的冲刷出露在地表,或被冲至海滨,或埋藏于地下形成次生矿床。相对于缅甸琥珀波罗的海琥珀质地相对柔软,较易打磨,同时表面石化程度低,容易被风化氧化,所以俄料和乌料在挖出来时,大多会有较厚的氧化皮层,皮层也容易有裂痕。


这里单独说下,在学术界,俄罗斯、乌克兰、丹麦、德国、波兰等国家的琥珀不管是那种开采方式得来的,都是同根同源,都属于波罗的海琥珀已是定论的,各种争论没有任何意义。


附图:波罗的海沿岸国家


2、血珀的成因


现代科学证明,血珀之所以为红色,是因为琥珀(主要是金珀)被氧化后而形成的,这种氧化不单单发生在表面,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向内部扩散,就像金属生锈一样,金属的生锈也是氧化反应,时间越久,锈蚀越深。氧化过程也一样,所以氧化造成的血色会逐渐向内部扩散,一旦这一过程扩散到整个琥珀内部,血珀就形成了。


这里举个例子:相信很多老鸟见过一些千百年的古董老蜡,皮壳都是红色的。那是因为暴露在外,加上长年的氧化形成的颜色。而血珀是在地层中就是这样的氧化和地层元素逐层沁入的结果,且因埋藏在地层里而得以保存下来的结果。所以,我们看到的一些古董老蜡,大多都有开裂的现象。


这里顺便说说如何才能减缓这种氧化作用。由于血珀是已经被氧化的琥珀,众所周知,不太容易保存,所以如何保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里分析下氧化作用的原理,从而说说如何避免氧化。


琥珀的氧化作用主要与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温度越高,氧化作用越强(烤色就是这个原理);在干燥的环境中,琥珀的表面会发生水分的流失(水分的流失主要指琥珀的元素以氢和氧2:1的比例流失),从而也会造成琥珀的结构发生变化。所以适当的把玩和合适的温湿度是很重要的,太阳的暴晒和干燥的环境都会引起琥珀表面的风化纹加剧,由于琥珀的氧化过程只能减缓,不可逆,因此日常的保存和保养尤为重要。应该用干净小布袋(如天鹅绒布袋)单独装好,把袋口索好,再放进蜜封的紫檀木箱或珠宝箱内保存,亦可用密封式小型塑料袋安放(密封前最好一手压平半透明胶袋,压出多些空气,(另一手立即封口)。那样可减少接触空气,减低氧化的程度以及避免沾染灰尘。它们忌放近有阳光透射的窗边,亦忌放置有防虫剂(有机溶剂腐蚀)的柜内或抽屉里。过于干燥和潮湿都不利于琥珀的保存,镀膜和油脂的保养也可以减缓琥珀的氧化。


分享几张波海血珀图片,解答朋友们的疑问:


这两张是真真的海血珀

上面这两张,小编估计可能是地层压力什么的影响,太脆,无法形成真正的血珀,属于形成期先天条件不达标,长畸形了,但是也近似了。有的人也管这种血珀叫海红珀,如果一直磨开,最核心的地方能看到金棕的色泽。




3、 为什么缅甸的血珀要多于波罗的海血珀


这里引用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王雅玫、杨明星、牛盼三位老师的研究结论作为论据,在这里向各位老师表示感谢。


1、不同产地琥珀及柯巴的C、H、0质量分数均分布在一个较为稳定的范围内,可在琥珀的产地判别中发挥一定作用。不同产地琥珀和柯巴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化不大,反映了石化过程中琥珀中的H元素与周围环境中的H 元素未发生明显的交换反应,石化作用对琥珀中H 的质量分数影响不大。


也就是说,在产地的判别中,元素构成的分析是可以作为产地判别的依据的,波罗的海琥珀周边各个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的矿珀和丹麦等国的海飘)的琥珀起源属于同根,这一结论在多个科学文献中得到证明的,通过光谱分析也可以看出这些琥珀成分的一致性,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
大部分波罗的海玻泊产于中生代白里纪和新生代第三纪至晚古生代石炭纪,距离今天约3.0~0.2亿年前的粘土层、煤层或砂层中。这些地层的厚度一般为4~5m,含矿层的上部是较为疏松的泥沙,呈似层状、团状分布。这种含有大量琥珀的地层一直延伸到海中,因此当海浪把岩层掀起打碎时,密度很轻与水相近的琥珀便被海浪冲起浮到岸边,形成独特的波罗的海“黄金海岸”。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地表现为直接挖掘的矿珀,在丹麦、波兰等地就表现为海漂。


波罗的海是全球最大的琥珀产地,其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80%。其中,琥珀存储量第一大国是俄罗斯,主要琥珀资源蕴藏在俄国加里宁格勒,少量矿源在桑比亚半岛; 琥珀矿存储量第二大国是波兰,波兰北方琥珀矿资源多于南部;第三名是乌克兰,因为乌克兰琥珀矿区与波兰卢布林省琥珀矿区接壤;第四名是立陶宛。


2、柯巴中C的质量分数明显低于琥珀,O的质量分数明显高于琥珀,这为从化学成分的角度区别琥珀和柯巴提供了参考依据。石化程度最高的是缅甸琥珀,其c的平均质量分数最高,O的平均质量分数最低,而处于半石化状态的柯巴C的平均质量分数最低,O的平均质量分数最高,且C、O平均质量分数从柯巴到缅甸琥珀随石化程度的增加呈反相关系,可能暗示了植物树脂在地质作用下逐渐趋于碳化的趋势。


比较柯巴和缅甸琥珀的硬度可以知道,氧化程度越高,硬度越低;碳化程度越高,硬度越高。所以过度的氧化,就会像松香柯巴一样,硬度很低。


3、长时间的氧化作用,可以造成同一样品氧化皮中O的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内部,反映了氧化作用过程中环境中的O元素与琥珀表层分子发生了氧化反应,致使琥珀形成一层厚薄不等的褐红色氧化外皮。


这种氧化皮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风化皮,过度氧化的,无论是蜡还是珀,大多都是表面很酥的酥皮,如果内部蜡质厚一些,就表现为厚皮不透光;如果内部为透明,打光就看着像血珀的红色,内部的颜色与表面氧化层的厚度有关,如果过度氧化有可能整块的琥珀都是一掰就碎的碎渣,这个在买2g以下的小料时是常见的。


那么为什么海漂料的氧化层就很薄呢?这是因为海漂料经过地层的运动被海水冲刷后,它表面的氧化层大多都已经被冲刷掉了,不过也有表面很厚的酥皮的,这种琥珀料子有的皮质很美,可以做原皮把件,想想千百万年前的化石,现在就在你的手里把玩的越来越美丽,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会不会觉得越来越爱琥珀了?


4、经过短时间、较高温度的优化处理(热处理、压制处理),虽然可使琥珀、柯巴的外观产生明显的变化,但其C、H、O元素质量分数与未经处理的琥珀及柯巴的C、H、O的质量分数无明显差异,说明优化处理对原始琥珀及柯巴中C、H、O元素的质量分数影响不大。


这个结论证明,短时间的烤色处理,对琥珀的整体分子结构影响不大。这也是为什么烤色是一种可以被接受的处理方式的主要原因。


这里我找了一张图,简单解释一下,氧化过程在任何有氧的条件下都会发生,只不过根据环境的不同而表现的速度不同而已。氧化膜的厚度和氧化程度跟氧化的时间长短有关系,而且从表面向内部,氧化程度在逐渐的降低,整个氧化过程是由表及里逐渐扩散的过程。实际上如果长时间的自然氧化,表面的皮大多氧化的比较完全,琥珀的成分很少了,容易开裂,质地也会比较疏松。短时间的人工氧化,即烤色,表面琥珀的分子并没有完全氧化,但达到了变色的目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吧友拿到类似血珀,打磨到最后剩下的是金珀的原因了。那么为什么有的吧友有波罗的海的血珀呢?其实也不难理解,氧化的过程随着琥珀的环境不同一定是有所差异的,所以这种自然的选择,使得天然的波罗的海血珀也可以存在。

结论:科学的眼光看琥珀形成


一、经常听见以下几种不科学的说法:


1、蜜蜡只有波罗的海有

2、波罗的海没有血珀

3、根珀是抚顺和缅甸才有


小编觉得这些说法都是不科学的,且往往会导致消费者对琥珀认识的误解。每个地方的琥珀都一样是树脂形成的。我们聊起天然琥珀就好比讲到正常人,我们总不能说,因为肤色不一样,欧洲和非洲的人都不正常不纯吧?只不过,每个琥珀产地数千万年形成过程中环境不同,同类型表现的特性不一样而已。


二、血珀总结:


第一,血珀就是透明的琥珀被氧化的产物,这种琥珀各地都会出现,存在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各产地琥珀的特性决定的。


第二,波罗的海血珀由于其形成年代相对缅甸琥珀要短,硬度更低,更容易被氧化后风化掉,所以可见到的血珀就少之又少了,海漂由于长期曝露在海水中,更不容易存留,所以血珀更少。


第三,缅甸的血珀由于硬度好,碳化程度高,氧化相对缓慢,更容易保存,所以存量更多。
相信市面上出现的所谓波罗的海血珀大多是烤色而形成的,自然形成的血珀大多带有风化纹难以加工成光润漂亮的饰品,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血珀由于氧化层较浅,如果喜欢血珀这种颜色的琥珀饰品,烤色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所以请持有波罗的海血珀的朋友珍惜手中的血珀,因为它随时就会被大自然收回。


因此,关于波罗的海到底有没有血珀这个问题的争论,其实意义不大。真正有意义的其实还是在玩琥珀的过程中的知识获取。这才是真正玩文玩的人追逐的意义所在。亲,你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