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年未办展,这次来点精彩的| 卢坤峰6年工笔花鸟新作今日首展

 八风客 2015-11-07



  花蝶图 49×33cm

  杭州西子湖畔青山绿水间的一幢精致的红色巴洛克小楼,这里曾经是抱青别墅现在是杭州国画院美术馆。11月5日,“名家懿式——卢坤峰近作展”在此拉开帷幕。一如卢坤峰惯常的低调,展览没有举行开幕仪式,但依旧高朋相聚。

  “帖背画梅忆复堂,笔精元书亦生光。少年乘兴一挥洒,想见峥嵘岁月狂。”这是余任天先生曾给卢坤峰早期的作品题过一首诗,是对青年时代的卢坤峰惟妙惟肖的写照。


  秋鳬图 40×85.5cm

  卢坤峰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留校任教,深得潘天寿先生等画坛前辈们的赏识。他基本功扎实,在花鸟画技法方面,从宋人的工笔重彩,元人的逸笔水墨,直到近代的意笔大写,无不认真揣摩,细心实习。早年多作工笔,善写生,后专事水墨写意,作品以兰竹居多,擅长花鸟画创作,兼攻书法和诗词。

  耄耋之年依旧笔耕不辍,卢坤峰已多年未办展览,本次展览是他倾6年心力所创近作的首度集中展示,也是一次难得的关于中国传统花鸟画“继承与发展”的展览。正如吴山书画院院长金鉴才在展览序言中说的,“(本次展览)使广大观众和业界同人据此一角,得窥其近年的庐山真面目:坤舆既安,奇峰秀出。得无憾乎?”


  墨梅图 102.5×35cm


  卢坤峰

  1934年生,山东平邑人。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留校任教。当代著名花鸟画家,擅长花鸟画创作,兼攻书法和诗词。早年多作工笔,善写生,后专事水墨写意,作品以兰竹居多。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浙江省中国画家协会主席。


  作为中国画家必须具备的文化修养,卢坤峰先生在诗文、书法方面的基本功也相当扎实。书法以钟繇楷书奠基,后长驱直入孙过庭草书《书谱》,近年又苦攻王逸少行书《兰亭序》,深契初求平正、继追险绝、复归平正的书道三昧,这对他晚年画风的完成和用笔之炉火纯青,无疑具有关键性影响。他的记忆力又特别好,有时交谈中听他即兴背诵古诗文,朗朗侃侃,其纯熟程度常令人吃惊;他自己创作的诗词作品,早在1980年代就出版了专集,尤其是他的题画诗,寄兴适怀,阐幽发微,对丰富作品内涵,拓展画面意境,起到重要作用。

  在业界同人眼里,卢坤峰先生近些年颇有点淡出江湖的感觉。但若站到他的角度想想,时下这喧闹拥堵的港湾,确实也很难寻觅得一个适合他的泊位。于是他选择了登岸,选择了默默地砚田躬耕的生涯。处宁静以致远,对于年逾杖朝的他,或许正是明智之举。

  ——节选自金鉴才《坤舆既安 奇峰秀出——卢坤峰近作展序》


  四君子图卷

  32×524cm

  作品为长卷,轻轻将手机侧过来观看


  竹禽图

  174×92.5cm


  雏鸡图

  49×33cm


  凤娇雨秀

  33×135cm


  黄雀在后

  49×33cm


  九溪春深

  33×135cm


  松禽图

  68×274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