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摆正心态,做“快乐型”公务员

 超越梦想之上 2015-11-07

摆正心态,做“快乐型”公务员

映象网 2015-11-06 09:03

近段时间,与一些公务员朋友交谈,他们都纷纷感到压力很大。特别是间或出现的公务员“辞职”现象,难免在“官场”荡起些许的涟漪。在一些公务员的“辞职感言”中,大多都提到了家庭因素。家庭的建设、孩子的教育似乎成了困扰公务员工作的桎梏。因此,公务员们好像觉得自己工作没干好,家庭没搞好,辛辛苦苦一路走来,失败感很强,难以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似乎生活也失去了许多的色彩。

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有许多人自命清高,回避现实生活,躺在自己“曾经的辉煌”上睡大觉,导致精神世界的荒芜。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可以说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下了功夫,出了狠招。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务员的些许成绩就显得那样的“理所当然”,并且,心中的那把“戒尺”的作用也日渐凸显。压力一来,就无所适从,似乎生活中少去了阳光,工作也就失去了动力。

是人,是普通人,自然要为事业、名利、爱情、亲情所困,所以每个人工作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有人将我们的公职人员分为三种类型:谋生型、事业型、快乐型。这三种类型比较准确地描述了公务员的特点。

所谓的“谋生型”,就是把工作作为养家糊口的一种手段。这些人日复一日机械地、被动地工作,身心早已麻木,毫无理想可言,但最怕丢掉“饭碗”,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一有风吹草动,便竖起汗毛,惊出冷汗。这样的人,工作干不好,目标与理想都十分现实——能挣几个钱就行。他们虽说可怜,但也走得了十分不易。

与之相反的是“事业型”。这些人往往把工作当着人生的全部,干一行爱一行,时刻肩挑任务和责任两座大山。为了工作,不惜牺牲家庭、牺牲健康,甚至放弃理想。他们往往在做“事迹报告”时讲得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也往往能得到群众的点赞和领导的重视。然而,这般的“榜样”虽然是一直以来所推崇的,但确实有点让人 “望而生畏”。

还有一种人,他能够以工作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除了具有“事业型”的工作质量外,可贵的是能灵活处理工作与生活,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关系,用思想决定行动,积极、主动、乐观地面对一切,成功地做自己的主人,每天收获着工作上的丰硕成果,也收获着家庭生活的健康快乐。这样的人,当属“快乐型”人才。

“忙处会偷闲,才有超凡脱俗的趣味;动中能取静,便得安身立命之功夫。”如何做到既把工作干好,又能享受生活,那就需要自己的“修炼”了。有的地方针对这样的现实,已经着手关注公务员的生活,将家庭建设和享受生活的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邀请心理咨询员、家庭教育讲师以及其他成功人士作关于家庭建设和阳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讲座。

虽说古人有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只要自己摆正心态,正确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那就会感受到“生活处处有阳光”。这样,就能把“服务型”与“享受型”进行有机的结合,成为一名心理上乐观向上,工作和生活中积极主动的“快乐型”公务员!(何竹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