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二)——徐悲鸿《徯我后》

 pengxq书斋 2015-11-08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二)——徐悲鸿《徯我后》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二)——徐悲鸿《徯我后》
徐悲鸿  傒我后  布面油彩 230x318厘米  1930-1933年作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徯我后》取材于《尚书·仲虺之诰》:“徯我后,后来其苏。”(意思是说:等待我们贤明的领导人,他来了,我们就得救了。)描写夏桀暴虐,在他的统治下,人民痛苦不堪,商汤带兵去讨伐暴君,老百姓殷切地期待他们来解救。大地干裂了,瘦弱的耕牛啃着树根,人们的眼睛里燃烧着焦灼的期待。

    对于徐悲鸿创作这个题材的目的,徐悲鸿的妻子廖静文评说道:因为当时正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大片国土沦亡,国民党政府一面屈膝投降帝国主义,一面加紧镇压人民群众和民主运动,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中。悲鸿借这个题材抒发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并象征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下,人民渴望得到解救的心情。

    据说这幅画作完后,和《田横五百士》一起高悬于中央大学礼堂。壮阔的画面,深刻的寓意,打动了无数观画者的心。无耻小人却密报当局,说徐悲鸿借此影射、攻击政府,意在蛊惑人心。徐悲鸿知悉后大笑道:“这正是我作画的目的!”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二)——徐悲鸿《徯我后》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二)——徐悲鸿《徯我后》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二)——徐悲鸿《徯我后》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二)——徐悲鸿《徯我后》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二)——徐悲鸿《徯我后》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二)——徐悲鸿《徯我后》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二)——徐悲鸿《徯我后》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二)——徐悲鸿《徯我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