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弓形虫(三尸虫)万病之源

 古洪银图书馆 2015-11-08

 弓形虫(三尸虫)万病之源

 

驱弓形虫酒

 

   功能介绍弓形虫是世界卫生机构公认的病源体,它破坏人体11种腺体和九大系统,可以说糖尿病,甲亢等内分泌及心脑血管疾病有80%是弓形虫引起的,神经衰弱,神经功能症,多动症,强迫症,抑郁症,帕金森综合症,精神分裂症,老年脑萎缩等神经系统疾病,

 

 

弓形虫(学名:Toxoplasma gondii)又名三尸虫,亦称为弓浆虫或弓虫,是弓形虫属的寄生性生物。弓形虫病是一种病原体为弓形虫的传染病。通常症状轻微或具有自限性,但是会对胎儿和具有免疫缺陷的人或猫造成严重甚至是致命的伤害。

 

基本简介 

弓形虫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的原虫,目前唯一确认的最终宿主是猫科动物。

有多种冷血和温血动物都会通过不同形式感染,包括45种哺乳动物,70种鸟类,5种爬虫类,但没有证据表明这些动物会成为最终宿主。传染的途径主要是摄取被猫科动物的体液或粪便污染过的食物,弓形虫的感染最终都是通过食物摄入。还有血液传染。

对于人类来说,以下三种途径是已被证实的且较为可能的:

● 食用生肉或煮得不够熟的肉类,特别是猪肉、羊肉和鹿肉 ;而食用生牛肉也被认为是城市居民感染弓形虫的最重要渠道。

● 运输或接触生肉或生的内脏后,没有清洁双手便放到嘴

● 接触猫粪便或接触与猫粪便接触的物体。

 

主要特点

任何动物食入弓形虫的包囊,卵囊或活体,都能受到感染而患弓形虫病。猫科动物的粪便中,常带有卵囊。可以污染草原、牧场、蔬菜、水果等。猫的身上和口腔内常常有弓形虫包囊和活体。直接接触猫易受感染。狗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也可以传染弓形虫,但是它的粪便和排泄物却都没有传染性,所以单纯和狗接触不会感染弓形虫病。其他家畜、家禽,如:鸡、鸭、鹅、猪、牛、马、羊等动物体内有时带弓形虫包囊和活体。所以食用肉、蛋奶也可能感染,鱼肉体内有时也有弓形虫包囊或活体。鱼也是一个传染源,另外某些吸血昆虫,叮咬人时也可以感染。

人和人之间也可以互相传染。怀孕妇女,可以把弓形虫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患弓形虫病的妇女,在怀孕期如果有血播期(即弓形体、燕形体、尖形体活动)胎儿一定被感染。所有胎儿80%为隐伏性的慢性弓形虫病患者,携带终生。还有一部分成为多病型体质,实际是多病型弓形虫病患者。很少一部分成为死胎畸形、弱智。在哺乳期,因婴儿成为“带病免疫”者,所以尽管母乳中带有弓形虫,婴儿并无大碍,每喂一次奶,便接种一次活疫苗。婴儿可以照常发育成长。但症状轻重不一。

患有弓形虫病的妇女,在月经期弓形虫活动最强烈。妇女所排的经血里面常含有大量的弓形虫包囊,是一个不小的传染源,决不应忽视。

另外,患弓形虫病人的尿液中,唾液中、眼泪中、鼻涕中、男人的精液中、有时带有弓形虫包囊。人类通过性行为可以互相传染。

急性发作的病人的喷嚏,可以成为飞沫传染源。

市售的各种肉制品、香肠、火腿肠、罐头也都可以成为传染源。奶制品、奶油制品、蛋类制品、蛋糕、各类饼干、点心、冰点有时也能成为传染源。

总之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鱼、肉、蛋、奶及其制品都有可能传染弓形虫病。

 

防治措施

弓形虫病的预防分为非免疫病源感染的预防和免疫病源感染的预防。

一、非免疫病源感染的预防

由于饮食或其它原因,大量非免疫病源进入人体内,造成非免疫病源感染,如果被感染者以前没有感染过弓形虫,这便是初次感染,由于体内不能很快生成抗体,会造成极严重的病症和后果甚至死亡。对于非初次感染的免疫低下者同样造成不良后果。如艾滋病患者,癌症晚期等,这种情况当前少见。

但因大多数人都是弓形虫带虫者,形成带虫免疫,被感染后很难出现初次感染的症状。

除了母婴传播以及极其罕见的通过输血和器官移植传播之外,它们主要是“虫从口入”。要么是被猫粪便污染的食物、器具和饮用水,要么是吃了没熟的肉类。之所以特别提到猫,是因为在弓形虫复杂的生活史中,只有猫科动物能成为弓形虫的“终宿主”。换句话说,虽然弓形虫并不“挑剔”,但是它在其他动物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繁殖,不能向外界散播它的后代。

而只有首次感染弓形虫的猫会在感染最初两周内传播虫卵。且猫粪中的卵囊要“孵化”一天才具有传染性。如此算来,准妈咪养到一只刚好具有危险性的猫的概率非常小。当然,即便如此,准妈咪们还是该把打扫猫沙和猫舍这样的活儿交给笨手笨脚的准爹地们。

 

预防方法是:

1.不要给家中宠物喂食生肉或者未熟透的肉制品,怀孕的妇女避免与猫的粪便接触(并不是说不能养猫,只是要注意卫生),家庭成员应及时做好猫的粪便清洁工作。

2.避免动物尤其是猫的粪便污染水源,蔬菜等。

3.要熟食、不生食动物性食物。

4.厨房里要生、熟食品分离,生、熟食分别加工,如用两块菜板,两把刀具等。

5.饭前便后要养成洗手的习惯。

6.妇女月经期对经血应很好的处理。

 

二、免疫病源感染的预防

过去一向认为弓形虫滋养体56℃减活,只要熟食就不会感染弓形虫,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熟食照常会感染弓形虫。只不过是慢性感染,症状较轻微,再加上潜伏期长,使人们不易察觉。要想做到预防慢性感染就要有一整套的预防手段。

预防弓形虫慢性感染要分两个阶段:

第一是当前怎么办?第二是长远根本上怎么解决?

1.是当前首先我们要从饮食上着手,要改变人们的理念,动物性食品中弓形虫感染率很高,尽管熟食也会照常感染,可是我们又不能没有动物性食品。

2.购买动物性食品时应注意挑选,要选购安全、卫生的食品、

3.食用动物性食品应有节制,最好不要每天都吃动物性食品。

诚寻各地精英或团队合作,新系统,新模式,颠覆传统直销模式。

财富电话400-1878-518

免费咨询微信号/QQ号/手机号/:18588779056(三号相同,加时备注加盟)

 

其他资料先天性感染

如果怀孕头3个月发生先天性感染,大约40%胎儿可能有严重的损害,出现流产、死胎或新生儿疾病,或者出生后有眼、脑或肝脏的病变或畸形,如视网膜脉络膜炎、白内障、脑内钙化、脑积水、小头畸形、智力障碍、黄疸和肝脾肿大。怀孕末3个月发生的感染,严重者不到3%。

1996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医院的一项弓形虫对胎儿影响的研究发现:在他们进行血清抗体检查的16733名孕妇中,只有42人是原发性感染,其中有36 人接受了螺旋霉素治疗,长期随访结果,她们的孩子中共发生4例先天性弓形虫病,2例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病变,2例无临床症状。其余原发性感染孕妇所生的孩子在生长发育和智力方面与其他孕妇的孩子没有不同。

检查方法

虽然法国和奥地利等国家规定对孕妇常规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查,做法是在怀孕早期进行血清抗体检查,如果为阴性(即没有感染过),告诉孕妇注意预防感染,并定期复查;一旦发现孕妇出现急性感染,即给予螺旋霉素治疗,同时对胎儿进行羊膜穿刺和超声检查。如果证明胎儿发生感染,孕妇则采用磺胺加乙胺嘧啶治疗;要是发现胎儿有明显的病症,父母可考虑终止妊娠。但这种方法是否值得采用,仍有争论。由于孕妇在妊娠期间的感染和胎儿感染的机会都很小,所以英美的研究结论是这种筛检不值得常规做。

进行孕妇感染的筛检是个很严肃的公共卫生问题。一般认为须根据当地的流行病学研究而定。首先进行检查必须有明确目的和处理原则,筛检方法一定要有很高的准确性,有系统的检查和处理持续,大众可以接受,成本效益分析表明确实有很高的效益。

抗弓形虫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由于母体IgM类抗体不能通过胎盘,故在新生儿体内查到弓形虫特异IgM抗体则提示其有先天性感染。IgG抗体阳性提示有弓形虫既往感染。鉴于技术上的原因和生物学上的交叉反应,对阳性结果应结合临床综合判断。(这是因为抗体检查方法漏检率非常高。)

现在我国有许多医院已在对孕妇普遍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查。有些医院的检查和处理没有规范,检查归检查,结果无所谓,也不做处理。不只一次地有人向我询问检查结果的意义:阳性怎么办?要不要治疗或终止妊娠?有的出现矛盾的结果,一个医院检查结果为阳性,复查或者另一个医院检查又变成阴性,为什么?因此,试剂和检查的质量一定要高,筛检方法要标准化,临床医生必须熟悉血清学检查结果的意义和判断,实验质量不高造成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不仅浪费病家钱财,而且还引起病人和家属的焦虑,带来很大精神负担,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6、感染率

人和动物的弓形虫感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英、美调查成人感染率一般约为16-40%,有的达70%,而欧洲大陆和拉丁美洲调查的成人感染率为50-80%,法国人高达90%。1985-1990年我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大都在10%以下。

7、判断方法

弓形虫是细胞内寄生虫,寄生于所有的有核细胞(80%寄生于大脑,其次是心脏)。吸取营养排泄废物(毒素)。古代中医说其接引外邪,所以所有的免疫低下病,营养失衡病,神经系统病都首先应该排除是否因弓形虫感染引起的。比如人的亚健康状态:(睡眠质量差;记忆力下降;口味很差;焦虑;经常感冒;整天觉得全身不舒服,腰酸背疼;大便不利,经常便秘、或腹泻;胸闷心慌,心促气短;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说话无力等症状。)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都是弓形虫病的特异症状。

8、主要症状

弓形虫可以使人表现为慢性寄生虫病。

1) 发热、发热程序及持续时间不一定。

2) 皮疹:常见的皮疹有斑丘疹和出血性皮疹。

3) 胃肠道症状;可发生呕吐,肠鼓气,顽固性腹泻,粘液血便,也可有类似胃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阑尾炎,结肠炎等症状。

4) 呼吸系统症状:可发生肺炎,支气管炎。

5) 黄疸、有类肝炎症状。出现黄疸,轻者也可无黄疸,肝功能化验可改变,肝肿大,脾亦可肿大。

6) 神经系统症状:头疼、头晕、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儿童多动症、恐惧症、抑郁症、强迫症、抽搐、癫痫、麻痹等。

7) 心血管;心肌炎,心包炎,心律不齐,早搏,心绞痛,血压不正常,血栓,血管炎等。

8) 淋巴结肿大

9) 体腔积液;水肿

10)眼病:如视网膜炎、脉络膜炎、近视、斜视、眼球震颤、小眼畸形、小眼睑、

11) 贫血:乏力、低热、身体虚弱、头晕、指甲、嘴唇及眼皮苍白、烦躁或忧郁、昏昏欲睡、嘴痛、妇女停经。没有食欲、头痛、便秘、烦躁及很难集中注意力。

12) 尿路感染,尿中出现红细胞及管形

13) 也可引起肾小球肾炎

14) 可引起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骨刺,弓形体可以破坏骨髓,引起造血系统疾病。也可引起颈椎病,腰间盘突出。

15) 破坏肌肉,引起肌肉炎,腰肌损伤。

除上述提到的几种病以外,在青少年中常表现为头痛头晕,学习精力不能集中,不爱完成作业,有少数表现为抑郁觉得累,缺乏上进心精神痛苦,也有表现多动,烦躁易怒,行为不很规范.老年人表现为老年病,冠心病,脑血管病,骨质病,肝肾病,脑萎缩等.

9、急性感染症状

弓形虫病重型急性感染少见。可出现全身症状。体温可上升到40摄氏度或更高伴有寒颤。呈驰张热或稽留热,持续2- 3周,随体温上升,急性症状加重,头痛剧烈,全身肌肉疼痛以眼部和背部疼痛为甚。面部潮红眼球结膜充血、出现神情滞呆、无欲状态、还可出现嗜睡、昏迷或狂躁等精神、神经症状。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病情经过较严重,可造成死亡。有的患者可出现斑疹,麻疹样皮疹,红斑结节性皮疹,可持续两周,有的可留无色栗粒小疹,或紫褐瘢痕,数十年。也可出现淋巴结、肝、脾肿大。常伴有脑膜脑炎、肝炎、肺炎、心肌炎、心包炎、可导致死亡。有的患者出现视网膜炎、脉络膜炎。急性感染是全身的,受损部位可以是全身的,也可以是某一器官或某几个器官。

轻型急性感染,全身症状不太明显,类似一次感冒,或一次急性胃肠炎。

由于目前用于临床弓形虫检测方法检出率不高,以及临床医生对弓形虫病的认识不足,往往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或是误用激素。造成弓形虫爆发。此时在一些大医院脑脊液可查出弓形体,依据现在的国际上的惯用治疗方案:乙胺嘧啶、磺胺嘧啶与阿齐霉素等药治疗后肝、肾、及造血系统都得到严重的破坏。

此时即使再予以正确的治疗,愈后也会留下后遗症。

10、抗体检查

虽然法国和奥地利等国家规定对孕妇常规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查,做法是在怀孕早期进行血清抗体检查,如果为阴性(即没有感染过),告诉孕妇注意预防感染,并定期复查;一旦发现孕妇出现急性感染,即给予螺旋霉素治疗,同时对胎儿进行羊膜穿刺和超声检查。如果证明胎儿发生感染,孕妇则采用磺胺加乙胺嘧啶治疗;要是发现胎儿有明显的病症,父母可考虑终止妊娠。但这种方法是否值得采用,仍有争论。由于孕妇在妊娠期间的感染和胎儿感染的机会都很小,所以英美的研究结论是这种筛检不值得常规做。

进行孕妇感染的筛检是个很严肃的公共卫生问题。一般认为须根据当地的流行病学研究而定。首先进行检查必须有明确牡丹和处理原则,筛检方法一定要有很高的准确性,有系统的检查和处理持续,大众可以接受,成本效益分析表明确实有很高的效益。

中国有许多医院已在对孕妇普遍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查。有些医院的检查和处理没有规范,检查归检查,结果无所谓,也不做处理。有的出现矛盾的结果,一个医院检查结果为阳性,复查或者另一个医院检查又变成阴性,因此,试剂和检查的质量一定要高,筛检方法要标准化,临床医生必须熟悉血清学检查结果的意义和判断,实验质量不高造成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不仅浪费病家钱财,而且还引起病人和家属的焦虑,带来很大精神负担,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可能是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原因

青岛某研究所已经发现了糖尿病的致病主要原因,并解释了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其研究结果是:

解剖学证明糖尿病可能是弓形虫引起的。大量的弓形虫寄生于大脑细胞内和神经细胞内。使人的各种腺体的分泌都有可能发生紊乱,其中也包括胰岛素的分泌。如果弓形虫同时寄生于胰脏,就直接破坏胰脏的细胞。当β细胞受到破坏时,胰岛素的分泌就会受到影响。认为弓形虫的破坏导致神经系统的失调和胰腺细胞的破坏,是糖尿病的主要原因。该所认为糖尿病之所以出现遗传性,是因为这属于器官易感性遗传疾病。     


联系人:古洪银老师微信号:tzdzrz  QQ1276350406

        133678197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