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湾乡村民宿的创新发展

 椰风海韵遍文昌 2015-11-08

演讲/曾喜鹏 台湾乡村旅游协会副理事长


各位上海的朋友,大家晚上好!


很高兴来到上海这个繁华的地方,我前两天去了浙江丽水,他们在发展类似于民宿的东西,叫农家乐,但是讨论了半天,他们其实是想赚各位的钱。那么这当中为什么要和他们接触呢?主要是目前他们在农村的产品,比如住农家乐,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但是他们发现,时间久了,城市里的人都不愿意去了。他们做了十几年的农家乐,一直误以为他们的农家乐就是台湾的民宿,但最近四五年,他们经常去台湾考察,发现农家乐和民宿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他们想要去发展民宿。


台湾有很多高山、农村,我们的民宿过去也是参照欧洲、日本发展到现在,算蛮成熟的,很多朋友也很喜欢我们这样的产品。一般民宿的界定是在旅馆和家庭私人接待中间,这其中有几个很重要的特性,第一是经营者(也就是民宿主人)亲自接待的热情,第二是跟在地做一个联结,第三是提供餐饮跟专业住宿方面的服务。


在台湾来说,我们在2010年对民宿有一个完整的定义,它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以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我们在经营上必须做到与酒店有所区别,我们在台湾有一个桃米村,它拥有全台湾最大的生态,包括青蛙、蝴蝶等,在那边做民宿的人,他们做一件事情一定会和当地的资源联合起来,比如晚上,主人会带客人出去看青蛙,可是一般的酒店不会做这种事情。


我今天讲的核心内容就是这些,接下来把它们展开来讲。


经营者因为必须要亲自接待游客,那民宿在数量上就有一个限制,台湾最多的民宿是5个房间,加起来是150㎡,或者特色民宿最多15个房间。一般通过申请之后,政府会颁发一个标志,各位如果哪天去台湾住民宿没有看到这个标志,很可能是违法的,在消防及卫生等方面没有保障。


台湾民宿的缘起有4个很重要的背景。


第一:1980年代是台湾最有钱的时候,很多小孩到城市导致很多农村的房间有空余,然后他们开始卖房间。


第二:1980年代,台湾的农业冲击很大,政府部门为了让这样的冲击收到最低,就将转型观光作为其中一个项目进行发展。


第三:台湾有很多原住民,经济条件比较差,当时为了配合台湾人的旅游,就把他们的房子顺势作成民宿。


第四:都市返乡的寻梦人口,他们因为在城市生活久了很累所以希望返乡,寻找自己梦想中的住宅。在这几个背景下,台湾民宿就慢慢的发展起来了。



要经营民宿,我们可以分为软体和硬体两个部分。


软体部分:在服务上做到感动服务。可以分成三种,第一种就是运用当地食材亲手做早餐,第二种是把客人当朋友,分享私房景点,第三种是跟客人旅行,亲自解说在地人文生态。这三点,台湾90%以上的民宿主人都会去做。


硬体部分是注重空间美学的打造,它有三个用意,一是展现主人自己的品味。二是可以营造主客互动媒介。三是提升顾客休闲满意度。台湾空间美学依照建筑形式来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是建筑的外观,第二是庭院、房间等的设计,第三是公共空间的设计。


经营如果抓住空间美学和感动服务两个方面,民宿的基本形态应该可以呈现出来。


大陆很多民宿比如山东、福建、浙江等都是政府投资大量钱带领去做,但是台湾是台湾是业者做好了之后,政府再锦上添花,所以业者很有创新能力。


我们透过以下三种能力,让台湾的民宿有创新价值的空间:


1、打造创意主题特色(如果大家都复制,没有跟在地特色结合起来,大家就会千篇一律,好在我们台湾做民宿没有走这条错路,所以随便就能举出很多例子)。


2、导入餐饮专业服务。


3、运用科技的多元行销能力。


台湾民宿发展到现在,在我看来它的特性可以归纳为三种:


一、民宿可以做成一种个人生活风格跟自我实现;


二、作为乡村文化在线或活化的很重要的一个窗口;


三、体验台湾文化的入口。



各位如果来我们台湾,不要担心太多,你们只要做一件事情,就是设法找到一间安全的民宿,其他事情全部交给民宿老板,包括接送、问路、买票、导览等,完全可以不用做攻略。


以上是我跟各位分享的台湾民宿在台湾所扮演的一个价值的所在感,欢迎各位来台湾住民宿和回乡做民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