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王武乙小传

 苏睿思 2015-11-08

商王武乙小传

 

商王武乙,姓子,名瞿(),号武乙,殷墟甲骨文作“武且乙”。中华远古王族分封时代商王朝第二十八任王。子瞿的祖父是商王朝二十五任王祖甲,父亲是商王朝二十七任王庚丁,商王朝二十六任王廪辛是他的伯父。

子瞿约生于商王祖甲十一年(辛卯,前1170),他是商王庚丁的长子,庚丁即王位后他被立为太子。庚丁十一年(癸丑,前1148),商王庚丁因外伤突然离世,子瞿以太子身份继承了王位,号武乙,以甲寅年(前1147)为武乙元年。

子瞿即位时,商王朝西部的周族正在崛起。武乙元年,周侯公亶父率领周部族从豳(今陕西咸阳市旬邑县西南)迁于岐山(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恢复了姬姓。

武乙三年(丙辰,前1145),武乙在河北(洹河北,今河北邯郸市磁县一带)建筑豪华的宫室,称为别都,又称新宫,并带着宠爱的妃子和宫女迁居于此(不是迁都),引起部分大臣的反对,认为他这样做违背了祖宗的规矩,历代天子和王妃都是住在国都的王宫里,怎么可以住在都城以外呢?这样做就是不守先王之道,是背叛祖宗的行为。

但武乙不以为然,他认为殷邑虽为商朝百年古都,但宫室陈旧,而且到处都是腐朽迷信的东西,缺少生机和活力。为什么不可以到一个新鲜的地方去开开心,透透气呢!

周侯亶父善于察言观色,很会见风使舵,他对商王武乙的做法表示支持和赞同,认为君王就应该有这样的魄力。武乙总算找到了知音,一高兴,便把岐邑(岐山附近的土地)赐封给了亶父。此后周族便在岐邑建都,史称西岐,又作西周。

对上司阿谀奉承就能得到封赏,周侯亶父堪称取悦上司的典范,是后世的楷模。亶父是周王朝的奠基人,是位远见卓识英明果敢的改革家、军事家、政治家。在商王武乙执政时期,亶父一直和商王朝友好,经常来往。

武乙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离经叛道的君王,也是商王朝第一位否定天神存在的国君。武乙宣称天上没有神,神是人们虚构出来的,神不能给人类带来任何好处,人类的命运应该由人类自己来主宰。他的这一观念遭到了后世儒家的攻击,因此他也被正史列为昏君。

司马迁说:“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仍辰之。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史记·殷本纪》)意思是:武乙无德,不守先王祖训,公然藐视天神。他用土木做成偶人,称作天神,然后命士兵与偶人打斗。偶人被打倒了,他便哈哈大笑,用极为尖酸刻薄的语言进行羞辱,说你不是万能的天神吗,怎么会被凡人打倒呢?于是,他又命人用皮袋子装满猪血抛向天空,他从旁射之,皮袋子被射破,血从天空洒落,他又哈哈大笑,说天被我射中了,我征服了天!

这两件事表面看似乎有些荒唐,但认真分析却有着深刻的政治含义。武乙是个很聪明的人,他不可能无缘无故做这种游戏。他认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神仙鬼怪,都是人们自己在欺骗自己。为了证明天神的不存在,他就做了现场演示。他这种亵渎神灵逆天犯上的做法,遭到了许多贵族和大臣的反对,被视为无道昏君。后世的历代君王和所谓的忠臣、良民,也都对他横加指责。

其实这是极不公正的。武乙没有错,只是他的思想过于进步和超前,如果他当时的政治主张能够得到普及和发展,中国社会恐怕早就进入到了现代文明时代。遗憾的是,传统的落后观念和腐朽的贵族势力造就了一块坚硬无比的顽石,武乙虽然有勇气与之碰撞,终归还是以卵击石,落得个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恶名。

武乙的改革措施并非一概被后世君主所否定,比如“父传子,家天下”的世袭制,就被后世继承了下来。商王朝在武乙以前所施行的世袭制是“兄终弟及,弟死传子”,因为先王子弟都有称王的机会,所以先王一死经常会出现因争夺王位而发生窝里斗的现象。武乙对王位的继承做了重新规定:“父死传子,无子传弟。”武乙的这项规定有利于王室内部的稳定,对王朝的巩固有益处,所以这项改革措施便得以延续。

武乙十二年(乙丑,前1136),商王武乙的长孙子羡约生于本年。

武乙十三年(丙寅,前1135),武乙再次大兴土木,在王都殷邑西南一百里之外的沫邑(今河南鹤壁市淇县)建造新的都城,称之为陪都。城中精心设计了大型的豪华宫殿,其规模超越殷邑都城,其豪华胜过河北新宫。武乙的心中没有前生和来世,他只关心今生今世。他认为既为人间之王,就应该享受人间富贵,帝王应该住天下最豪华的宫室,穿天下最名贵的服饰,吃天下最鲜美的食物,饮天下最醇正的美酒,纳天下最优秀的女人。他为了自身享乐,不管奴隶和平民的死活,横征暴敛,引起百姓的痛恨。

武乙十五年(戊辰,前1133),沫邑陪都建成,武乙将陪都命名为朝歌。接着他便派出上百辆车把居住在河北新宫的妃子和奴仆们接到朝歌。殷邑仍为王都,但武乙命令将一些重要的办事机构迁往朝歌,迫使部分大臣也只好把家搬到朝歌去。殷邑都城逐渐变得冷落萧条,只有祖庙墓地还留在那里,还有一部分没有官职的贵族仍居住在殷邑都城。武乙把元妃和太子及部分大臣留在殷邑,留一部分军队守护王宫和宗庙。他把河北的宫殿改作行宫,心血来潮时便带着自己喜欢的妃子去游玩一番。不过,他的大部时间还都是住在朝歌城。这样一来,武乙时期王都的范围可就大了,南至今河南淇县,北至今河北磁县,方园二百余里皆在王都范围之内。

由于武乙一意孤行,商王朝贵族内部矛盾激烈,一些保守派顽固地坚持先王旧制,反对武乙不尊祖制的种种行为,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消极抵抗。野心勃勃的周侯亶父便利用这个机会巴结和讨好武乙,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大力支持他,得到了武乙的信任。于是,周侯亶父以助商讨伐叛逆为名,多次出兵攻伐弱小的诸侯,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以岐邑为根据地,不断向四方扩张。

武乙十八年(辛未,前1130),周侯姬亶父的孙子姬昌出生。姬昌是姬季历的原配夫人太任生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姬亶父的长孙,全族设宴庆贺。商王武乙闻讯特意使人带上礼物往西岐祝贺。

武乙二十一年(甲戌,前1127),周侯姬亶父去世。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也称泰伯),次子虞仲,三子季历。姬亶父在位时,非常喜欢孙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打算让姬昌将来继承侯位。但是周人的传统是长子为裔,而姬昌的父亲是老三季历,姬亶父一时有点难以决断。太伯、虞仲明白父亲的心思,就决定让位给季历,成全父亲的心愿。他们出游荆楚,在夷蛮之地断发文身,安家落户。于是姬亶父去世后,他的小儿子十九岁的姬季历继位。此时姬亶父的孙子姬昌已经四岁。

武乙三十五年(戊子,1113),西落鬼戎(古国名,亦称鬼方,在今山西西北部)叛乱,武乙领兵亲征,并让周侯姬季历统领周人与他联合作战。这次战役打得很顺利,一举击败鬼方诸戎联军,活捉了二十位部落首领(狄王),俘获狄(翟)民数千人。武乙非常高兴,举办大型庆功宴会来祝贺。宴会之后,武乙乘兴率人往渭水与黄河之间(今陕西潼关北)巡游打猎。因突遇大雷雨,武乙躲在一棵大树下避雨,不幸被雷电击中,当场身亡。

武乙被雷电击中而死,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偶然,原本没什么大惊小怪。可是一些反对武乙的贵族大臣却借此大做文章,说他不孝祖宗,不敬天神,触怒了天帝,天帝才让雷神将他击死。原本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统治集团却把它提升到政治领域,这是保守势力对革新派势力在舆论上的反击。后世帝王和御用文人也把武乙当成帝王的反面教材,加以鞭挞。为了贬损他的形象,甚至把他在位执政的年数从三十五年减少到四年和三年。直到今天,传统的所谓“正史”还这样记载着。

关于武乙在位执政的时间,《帝王世纪》、《通鉴外纪》、《帝王年表》、《纲鉴全编》、《通志》等诸多史书都记载武乙在位四年或三年。可是,晋武帝时在汲郡(今河南卫辉市西南)战国魏襄王墓中出土的《竹书纪年》却明明白白地记载着“(武乙)三十五年,周公季历伐西落鬼戎。王畋于河、渭,暴雷震死。”

这就有些奇怪了!“正史”的纪年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查所谓正史之根,都是出自于《帝王世纪》,而这部著作又早已亡佚,后世辑录是否有伪已无从核实。即便诸书的引文是如实辑录,那么《帝王世纪》本身是否有伪呢?

让我们来看一看《帝王世纪》诞生的背景。

《帝王世纪》全书共十卷,起自三皇,止于曹魏,专记帝王事迹。它的编撰者是西晋的皇甫谧(公元215——285年)。这位皇甫谧先生是西晋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县东南)人,从小就游荡无度,二十岁以后才开始用心读书,据说他后来发愤读书,曾亲自上表向晋武帝借书。晋武帝一高兴,送给了他一车书。从此他对晋武帝感恩戴德,便著书立说,为帝王歌功颂德,成为晋朝皇帝的御用文人。他的著作除《帝王世纪》外,还有《高氏传》、《玄晏春秋》及《甲乙经》等。

从以上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皇甫谧著书立说完全是迎合专制帝王的口味,其真实性很值得怀疑。所以,笔者在撰写本篇时,不从《帝王世纪》而依《竹书纪年》,因为《竹书纪年》是战国时藏书,先于司马迁的《史记》,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

另外,从帝王的年龄上判断,笔者认为武乙在位也不可能是三年或四年。武乙即位时还不到二十五岁,如果他在位四年,他死时的年龄超不过二十九岁,他的儿子文丁最多也只有十五岁。按《历代帝王年表》所说,文丁在位三年去世,传位于儿子帝乙。武乙和文丁父子俩的年龄加起来不足三十岁,那么文丁的儿子帝乙又该几岁呢?大概是一位刚出娘胎的娃娃帝王吧!而事实上帝乙并非是娃娃帝王(三代时期也没有娃娃帝王),他即位时最小的儿子都已经接近成年了。可见“正史”所列“商代帝王表”是不可信的,它缺少让人信服的有力证据。

公而论之,武乙在历代商王中应该是位思想进步有头脑有作为的君王。

子瞿二十三岁即王位,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六年(《竹书纪年》),卒于武乙三十五年(戊子,前1113),终年五十八岁。死后葬在商王武乙墓(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商王陵西区),尊号商王武乙,谥号帝武乙,庙号“武乙”。

殷墟卜辞中,武乙被列为直系先王祭祀。

 

更多博文

   

·    浅谈平等和民主

·    “三个代表”是官僚主义的政治口 

·    夏王朝的疆域

·    夏王朝军队的编制和管理

·    夏王朝军队的装备和兵器

·    夏王朝军队性质与兵源

·    禹都阳城与启都阳翟

·    夏代的房屋与墓葬

·    夏代的天文与历法

·    夏代文字是华夏正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