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晨,苏州某角

 苏迷 2015-11-08
王梦沂
  这一阵,估计是秋季洁净行动的缘故,早晨的小区角落、街头巷尾,一些流动菜贩似乎一下子销声匿迹了,本想要买几棵新上市的本地大青菜的我,寻得好苦,最后终于在娄门新村东南角的一条静谧的小河旁,寻见几个从横泾赶来乡民,正在出售自己种的青菜芹菜、萝卜山芋等,赶快挑两斤青菜买了。
  苏州人有一个特点,一年四季里,每天喜欢吃一点新鲜蔬菜,却又不主张去买同样是新鲜、但是反季的大棚蔬菜,唉!苏州人疙瘩呀。国庆黄金周里,我在娄门菜市场看见有碧绿生青的新鲜马兰头卖,没怎么反应过来,就称了一斤。回家妻子看了说,秋季怎么会有马兰头卖呢?你也不用脑子去想一想,这明显是反季蔬菜呀。确实有研究者指出,反季水果蔬菜,违背了自身生长规律,而且在种植过程中使用了大量激素,对人体不健康。专家也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蔬菜应“应时而食”。对于这,苏州人是一向讲究的,我是一时糊涂。
  苏州乡农也有一个特点,特别是上了些年纪的人,一年四季喜欢自己种种菜,吃不掉还要挑进城里来,卖了换几个零用钱。由于苏州的城市化进程比较快,有些乡村已经变为城镇,原来的乡民也跟城里人一样,住上了楼房。但一些老乡民的习惯难以改变,他们会寻一点边边角角之地,找几处旮旮旯旯的泥,种一些豆类菜叶,下几棵瓜秧茄苗。少则自给自足,多就进城卖脱。而那些自家还有农田的人家,种的菜品就会多一些,但菜的量还不至于多得上专柜开专卖,于是就在早晨,自己挑进城里来买。所以苏州的四乡八方面,每天有不少零零碎碎的乡民,抢坐那头班的公交车的,或自己踏一辆小三轮车,进城来赶早市。
  这些菜农,一般以妇女为主,年龄段大都在五十到六十岁之间,也偶见七八十岁的老头。他(她)们往往手提肩担、大篮小筐蛇皮袋,清晨急急赶来和城里厢的另一帮年龄差不多的人碰头。所谓的另一帮人,就是居住在苏州城里各个旮旯的一些中老年市民,她(他)们会掐准时间、摸准地点,纷纷出门去找乡民菜农们接头。她们知道菜农经常出没的地方,譬如离菜场不远的街边路口,附近偏僻的新村角落,因为只有这些地方,才几乎没有城管来干涉,这里自然形成了一个微集市。日长月久,菜农与市民之间,有相互熟悉得仿佛乡下亲戚与城里亲戚见面,有的闹热得像两亲家碰头:哎呀,倷要个茄子今朝来哉;阿姨啊,新赤豆帮倷带仔两斤上来。好婆啊,昨日个山芋今朝阿有哉?倷个小韭菜阿买脱了?……而城里的“亲戚”,往往是蓬头垢面、睡眼惺忪的,甚至穿着睡衣睡裤就来了,因为来晚一步,所想要的菜就会卖完,或只有挑剩的了。因为菜农带来的菜,往往都只有微微一点点,卖光算数,好早点回家烧饭。
  苏州有好多角落,这样的微生活,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小集会,每天清晨都在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