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三彩、宋三彩、辽三彩的断代

 RK588 2015-11-09



陶器之唐三彩、宋三彩、辽三彩



俑是中国古代坟墓中陪葬的人形偶,用来代替殉葬的奴隶。古代有一种残酷的殉葬制度——“人殉”,这是奴隶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奴隶作为奴隶主生前所拥有的财产,在奴隶主死后也要作为殉葬品为其陪葬,以使奴隶主能够像生前一样继续过着奢华的生活。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封建主便开始以俑代替奴隶来陪葬,这也算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一个重大进步。俑的制作材料很多,如木、陶、石、铜等。其中以木俑、陶俑最为常见。东周时期的古墓巾,俑开始逐渐增多,从秦汉到隋唐,俑盛行了一千多年,北宋以后,开始出现了纸做的明器,俑逐渐衰落,直到明清时期,俑才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最著名的陶俑当属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些陶俑形体比真人略高,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陶俑;汉代,陶俑的种类开始增多,人物俑有兵士、女侍、仆役及乐工、舞者。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中原地区出现了很多按照少数民族形象制作的陶俑。隋唐时期还有高大而精美的三彩俑,这一时期,也是陶俑的制作高峰期。我们现在发掘出土的很多唐三彩杰作,就是埋藏在地下达千年之久的唐代陶俑。如保存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三彩纹胎骑马狩猎俑和骆驼戴乐舞俑等。这些陶俑的特点是人物形象普遍身材高大雄健,神色生动形象,可以说是形神俱佳。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盛唐时期中华民族那种富有创造力和自信豪迈的民族性格。

陶俑大多是真实地按照当时的各种人物的外貌、举止、衣着来制作,因而可以从中考察出当时的社会生活习俗,同时它也是研究历朝历代舆服制度的重要资料。陶俑还能够反映出各个朝代雕塑水平的高低。从东周到宋代的1500年间,陶俑以其清晰的发展脉络,为我们勾勒出了历代审美观念的变迁轨迹,并且成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唐三彩

“唐三彩”从诞生到现在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结合了中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诸多特点,以堆贴、刻画等艺术手法来进行装饰图案的绘制,线条粗犷有力,展示出有唐一代独特的艺术风格。

唐三彩在唐朝的时候产生并且迅速风靡全国,因为在陶器表面都施以黄、白、绿三种基本釉色,所以后来的人们就习惯地将这一类型的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鼎盛阶段,不仅在经济上繁荣兴盛,在文化艺术上也是群芳争艳,各逞风流,唐三彩作为一种彩陶工艺就成为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文化形式之一。唐三彩造型逼真、色泽鲜艳,并且极富生活气息,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

作为一种低温加釉的陶器,唐三彩在色釉中加入了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在焙烧的过程中这些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变化,使釉色的浓淡发生变化,并且互相浸润、协调,于是就形成了赭黄、浅黄、深绿、浅绿、褐红、天蓝、茄紫等多种鲜艳的色彩,但大多都呈现出黄、褐、绿三种颜色,从而成为一种独具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在变相辉映的色彩中,呈现出一种富丽堂皇的艺术魅力。唐三彩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明器来陪葬墓主,这主要是因为它的胎质十分松脆,防水性能也很差,不如早在唐代以前就出现的青瓷和白瓷更具有实用性。

唐三彩在种类上可以分为人物、动物、食器、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等等,有的甚至被用来当作装骨灰的壶坛。其中最为人所喜爱的是马俑,它们有的奋蹄狂奔,有的低首徘徊,有的引颈长嘶,都表现出一种栩栩如生的姿态。被制作成人物造型的那些唐三彩,无论是平民男女,还是文官武将,又或是天王菩萨,都是根据这些人物所拥有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差别,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和面部表情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贵妇一般面部比较丰满圆润,发誓也是各式各样,再配以色彩艳丽的服装,迎合了当时社会的审美习惯;其他如文官俑的文质彬彬,武士俑的勇猛刚强,胡俑的高鼻深目,天王俑的怒目威武,菩萨俑的慈眉善目,都堪称是我国古代雕塑的典范!

唐三彩大都分布在唐朝最繁华的两个城市——长安和洛阳。在长安烧制唐三彩的窑被称为“西窑”,洛阳的窑则被称为“东窑”。唐代大部分时期都流行厚葬,不仅是高官贵族,就连普通百姓也是如此,因此在唐代的墓穴中唐三彩都比较常见。

作为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古玩,唐三彩在今天也受到收藏家们的喜爱。

宋三彩

所谓宋三彩,指的是宋代烧制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它是在唐三彩的工艺制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过去,由于正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常把在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地区生产的彩色釉陶器也称为宋三彩。

在唐代以后,宋代继续烧制三彩器,主要生产区域位于磁州窑系各窑以及河南的登封、修武、宝丰、巩义等地,因为这些地方都曾发现烧制宋三彩的窑址。

和唐三彩相比,宋三彩的器物主要是实用的生活用具,以其中枕为大宗,其他还包括洗、盆、盂、盘、佛塔以及一些玩具等,而陶俑等则相对较少。在天津博物馆中收藏有一件如意头形宋三彩枕,枕面上以绿釉画出荷花水波纹,枕身上施以黄釉,堆塑狮面三个、舞人两个。舞人挥舞彩带,正在耍狮。整个三彩枕的釉面莹润,线条流畅,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另外,1966年在河南密县的北宋法海寺塔基地宫中,出土了一件宋三彩舍利塔,它的造型精致优美,釉色鲜艳夺目,造型与釉色变相辉映,反映了宋三彩器高超的工艺技法和水平。

宋三彩的胎质,有的坚硬细密,胎色呈浅红色,或白中泛灰,在表面敷有一层化妆土;而有的胎质则相对粗松,含较多杂质。

宋三彩的釉色,以黄色、绿色、褐色为主,此外还有艳红、乌黑及新创的翡翠釉等,几乎不见蓝釉。宋三彩的釉色不及唐三彩的灿烂斑驳,但却呈现出浑厚凝重、幽深古朴的风格,独具特色。与唐三彩相比,宋三彩的画面构图更加生动,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填色更为规整。

宋兰彩的装饰技法比唐三彩更加丰富,有划花、印花、横印、堆塑和贴花,其中以刻划法最为主要。在第一次烧成涩胎后,工匠按照纹饰的需要填充彩色釉,然后再经第二次烧成。纹饰多为花卉鸟禽、人物以及波浪纹等,风格典雅清秀。

宋三彩是承递了唐三彩的制陶工艺而成的名贵瓷品。在宋代,由于部分窑址的产品中加入了磁石矿土,使瓷器的耐用性增强;而三彩瓷中未加入磁土,竞争性相对减弱,但是却在可塑性上大大超过了其他瓷品,从而发展成为独特的泥塑艺术,自唐末以来在实用性中又糅和了艺术性。

在古陶器中,宋三彩堪称佼佼者,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宋三彩的拍卖成绩更是骄人,至少是国内市场成交价的五至十倍。

辽三彩

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在我国北方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统治政权,史称辽朝。辽代存在的218年间,创造了极富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和艺术,辽代陶瓷在我国陶器史上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把辽代的这种陶瓷器称为“辽瓷”。其中继承了唐三彩的传统的陶器,叫作辽三彩。

辽三彩是辽代烧制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辽代最早在何时开始烧制陶瓷,至今尚无确切考证。但是,已发现的有确切纪年的辽代墓葬中出土的大量器物可以证明,在辽穆宗应历年间(951年一969年)以前,辽代就已经有了黄釉、绿釉等单色釉的陶器,这时也已经烧制三彩陶器。辽代的三彩陶器基本上承袭了唐三彩的传统,胎质较为粗硬,常常呈现出一种灰黄白色或淡红色。辽三彩的质量不及唐三彩,但也具有颇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艺术风格。在承袭唐三彩的传统手法的基础上,辽三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辽三彩制品的釉色多使用黄色、绿色、褐色三种,器型中常见方碟、海棠盘、鸡冠壶、鸡腿瓶等,这些器物都极富契丹民族的独特风格。辽三彩主要采用印花、射花两种装饰手法。通常来说,平面造型的圆器,如盘、碟等一般采用阳文印花,而立体造型的琢器,如尊、瓶、罐等一般则采用划花手法。

辽代烧制三彩器的窑址主要有缸瓦窑、南山窑和龙泉务窑三处。不同的窑址,工艺特征也不尽相同。

缸瓦窑是官窑,窑场规模较大,遗物分布面积约2万平方米,遗址位于今内蒙古赤峰市西60公里处的瓦窑屯。缸瓦窑除生产瓷器外,还烧制白釉、黄釉、绿釉等单色釉陶器,这里烧制的三彩釉也是由白、黄、绿这种三釉色构成的。缸瓦窑的三彩器胎质粗软,火候稍高,胎质呈漩粉或黄白色。在人窑烧制之前,先以三爪形支足人匣,所以缸瓦窑的三彩器中都有三个小圆钉痕。缸瓦窑的三彩器物多为印花盘、印花砚、小佛塔等。

南山窑是辽代晚期民窑,规模不大,遗物分布面积也不大,遗址位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代上京故城西南约1.5公里处。南山窑的烧造时间较短,专门烧制釉陶。这里烧制的三彩釉并施白、黄、绿三色,胎质细软,胎体呈淡红色,在施釉前,常常先施一层化妆土。器形常见盘、碟等小件器。

龙泉务窑遗址位于今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务村北面。这里的瓷器种类齐全,色彩以绿、黄两色为主,其中黄中泛赭红色,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这里井未大量烧制三彩釉,而是在出土的瓷片中常常伴随着三彩菩萨像等。常见器形有方盘、灯、炉、盒、枕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