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 | 世界园林史(六)——意大利台地园

 RK588 2015-11-09
2015-09-18 岭南论坛
导语

意大利台地园被认为是欧洲园林体系的鼻祖,发展于15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园林为代表。

意大利山地和丘陵占据国土面积80%,台地园正是在这种特殊地理条件下,融合意大利哲学思想和务实的造园理念形成的。


发展历程

一、文艺复兴时期

1、发展背景:随着人文主义发展,人们重新关注自然美,城市中的贵族、富豪恢复古罗马的传统,回到乡间建造园林别墅居住

2、案例解析:以佛罗伦萨美第奇别墅为其中的代表。

依山坡开辟两层东西狭长台地,上层种植树丛,主体建筑建造在其西侧,下层正中为圆形水池,左右有图案式种植坛。两层之间高差很大,因此用一条很窄的台地进行过度,以绿廊覆盖。园林风格简朴,不强调中轴线,主体建筑也不起统率作用


二、全盛时期

1、园林特征

16世纪中期是意大利园林全盛时期。这时期强调整个园林统一构图,突出轴线和整齐的格局,别墅也逐渐起到统率作用。

2、造园要点

1)基本的造园要素是树木、水、石作(包括台阶、栏杆、挡土墙、道路及与水结合的池、泉,还有大量雕塑)。

2)树木则以常绿植物为主,经修剪形成绿篱、绿廊等,强调线条感。

3)花园里常有自然形态小树丛,与外面的树林呼应。

4)水以流动为主,如喷泉、壁泉、溢流等,水声、水倒影也作为造园题材。


3、案例解析:以埃斯特别墅为例。

主建筑在高地边缘,后面的园林建在陡坡上,分为八层台地,上下高差50米,由一条装饰着台阶、雕像和喷泉的主轴线贯穿起来。中轴线的左右又有次要轴线,在各层台地上种满高大常绿乔木,一条“百泉路”横贯全园,林间布满小溪流和各种喷泉。在巴洛克时期又新增大型水风琴和各种机关变化的水法。因此又得名“水花园”。


三、巴洛克时期

1、发展背景

16世纪末~17世纪,建筑形式发展到巴洛克式,园林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了变化。

2、园林特征

1)追求新奇、夸张和大量的装饰。

2)园林中建筑体量相当大,其统率作用。

3)林荫道纵横交错,植坛的各式花纹曲线更多,绿色剧场(有经过修剪的高大绿篱作为背景,形成的露天剧场)也很普遍。

4)水的处理方式更丰富,利用水的动、静、声、光结合雕塑,塑造水风琴、水剧场和各种机关水法,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色。

3、案例解析:以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为例。

主建筑物在中层台地,面宽达到100米,前面是伸展更宽的大台阶和三叉式林荫道,后面水从高坡处经过链式跌落水渠和水台阶奔腾而下,经过一对石柱顶,水从柱顶沿着石柱表面的螺旋形凹槽流下,流入一座装有大量机关水法的水剧场。


园林特征

1)台地园通常布局为主要建筑位于山坡地段最高处,在其前端沿山坡引出一条中轴线,在此轴线上开辟一层层台地,以花坛、花池、喷泉、雕塑等配置。

2)中轴线两旁栽植高耸的黄杨、石松等树丛作为与周边环境的过渡。

3)理水手法比以往丰富,每到高处汇聚水源作贮水池,然后顺坡势往下引注成为水瀑,平淌或流水梯, 在下层台地则利用水落差的压力作出各式喷泉,最低一层平台地上又汇聚为水池。常有欣赏流水落差的压力作出各式喷泉,最低一层台地上又汇聚为水池。此外。常有为欣赏流水声音而设的装置,甚至有意识地利用激水之声构成音乐的旋律。

4)作为装饰点缀的“园林小品”也极其多样,那些雕镂精致的石栏杆、石坛罐、保坎、碑铭以及为数众多的、以古典神话为题材的大理石雕像,它们本身的光亮晶莹衬托着暗绿色的树丛,与碧水蓝天相掩映,产生一种生动而强烈的色彩和质感的对比。


意大利台地园依山坡开辟不同层级,水是其中的灵魂元素,通过将水景与地形完美结合,形成气势磅礴,又不失灵动的空间。而紧随其后发展起来的法国园林,是否会延续意大利园林的风格,还是开辟属于自己的领域,下期为大家揭晓,敬请关注。


注:文章由岭南论坛整理,转载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