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荚迷花

 gudian386 2015-11-09

  学名/拉丁语名/英语名字:Viburnum

  别 名:罄迷挈橀(陆玑《诗疏》)、羿先、孩儿拳头(《救荒本草》)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目: 川续断目Dipsacales
  科: 忍冬科下的五福花科Adoxaceae
  属:荚迷

  * 也有人把此花写成:荚蒾

【简述】  丛生直立落叶灌木。全世界大约有150--170种,主要原始来自于在东南亚南美洲,非洲高山类型,有常绿型和落叶型。

  在中国的高约1至3米,小枝幼时有毛。单叶对生,叶宽倒卵形至椭圆形,长3至9厘米,边缘具粗锯齿。聚伞花序,花白色,5至6月开放。核果卵形,9至10月成熟,果实殷红,艳丽夺目。分布很广,主产于华中及华东地区,河北南部、陕西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四川、贵州及云南(保山)。
在国外的有些则是冬天开粉红色花,花期10月-4月,气味与腊梅类似,

  而有些则是夏天开花,秋天结果,有些果子是蓝黑色的。
  中国的荚迷大多枝叶稠密,树冠球形;叶形美观,入秋变为红色;开花时节,纷纷白花布满枝头;果熟时,累累红果,令人赏心悦目。如此集叶花果为一树,实为观赏佳木,是制作盆景的良好素材。

【培植】  荚迷是温带植物,喜光,喜温暖湿润,也耐阴,耐寒,对气候因素及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最好是微酸性肥沃土壤。地栽盆栽,管理可以粗放。
  荚迷用播种繁殖。秋冬采种,种子具休眠期,用湿砂层积以通过后熟作用及打破休眠后,于翌年春播种,栽培容易,可裸根移栽,但应适当剪枝。
  天目琼花(Viburnum sargentii)、琼花(Viburnum macrocephalumf.keteleeri)、陕西荚蒾(Viburnum schensianum)、
  地中海荚迷(Viburnum tinus)都是其中一类。

【药用】  【功 效】:下气,消谷,杀蛔。

  【主 治】:治小儿疳积

  【性味归经】:《唐本草》:“甘苦,平,无毒。”入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别 名】:罄迷、挈橀(陆玑《诗疏》)、羿先、孩儿拳头(《救荒本草》)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果实(荚蒾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春、夏采收。

  【考 证】:出自《唐本草》①《唐本草》:“荚蒾,叶似木槿及似榆,作小树。其子如溲疏,两两为并,四四相对,而色赤,味甘。檀、榆之类也。”②《本草拾遗》“荚蒾,主六畜疮中蛆,煮汁作粥灌之,蛆立出。皮堪为索。生北土山林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