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的土地 | 浮生

 汉青的马甲 2015-11-09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7:15 父亲的土地 来自拾文化



从他用颤抖的双手托起一个小生命的时刻开始,父亲这个词,便成了他最骄傲的称号。


从稚嫩的孩子第一次被他举过头顶开始,父亲的样子,便成了他心中永远当之无愧的英雄。


父爱深沉,然后那份深沉的包容和支持,却可以陪伴我们一生那么长久。


---小编寄语


太阳从山顶上吃力地爬过来了,院子里热烘起来。


我把父亲从炕上抱到院子里的梨树下,这是父亲手植的一棵,周围有一圈蓄水的小坑。记得有一年母亲抓了几只鸭子,雨天那些小家伙在梨树下的水坑中游来游去,憨态可爱。后来天热时爱下蛋的母鸡赖在梨树下乘凉。不是很旱的年份,我们也摘过几颗不大的梨子用力的啃食品尝。


而今,父亲在车祸中折了腿,手术后成天躺在炕上,异常心慌焦躁。天气好的时候,我就抱他出来,铺一片褥子,他就静静地倚在他手植的梨树上闭着眼睛。


看他似乎睡着了,我就和母亲去院子附近的洋芋地里锄草,突然母亲指着一株洋芋对我说:”你看,这是你大(父亲)好着(康健)时候壅洋芋留下的手印——“还没说几句,她已然泪流满面,我弯腰细看,果然洋芋树株下的土堆上,粗壮的指头印清晰地深入黄土,应该是雨后父亲干活时留下的,没过几日他就遭遇了车祸。我明白母亲的意思,手印还完整地沓印在土堆上,但人却已是残废一个。




父亲是个地道的庄农人,他对土地的情感,我在三十岁之前很是不解。我觉得他都苦得瘦成了一把柴,还把几亩薄田看得那样贵重。那时候,我对土地有一种仇恨心理。我厌恶它,它锁弯了多少健壮的汉子,累毙了多少勇猛的牛骡。


我觉得父亲愚笨,怎么就死心眼地认准了苦焦的黄土地?父亲曾经有一段时间离开过黄土地,但清闲并没有使他康健,清闲的日子里他倒是患了腰疼。后来回到老家的土地上忙了几年,腰疼竟然奇迹般的好了。


父亲说:“苦不死人。”尽管我深表怀疑,但父亲在车祸之前,确实很能吃苦,并且从未曾怨悔过。


春天,他早早下地,播种,施肥,锄草。夏收时,他在星夜里起来,“嚯嚯”有力地磨镰刀,提上一壶凉水,夹着半截磨石就在晨曦中上山了。他的庄稼总能收割在其他人的前面。完了他还拖着疲惫的身体帮他舅舅收割庄稼。秋粮种的不比别人少和差。冬天父亲也不闲着,收拾土肥,编织篓笼,甚至织羊毛袜。


所有农活于他都不成问题,只要能用苦力解决的事情都不是困难。干起活来,他不惜疼自己的肉身汗水,别人家土地分得多,我们家薄田不到三十亩,为此,雨后秋闲之际,他总是挤时间开垦沟沟畔畔的旮旯,铁锹被土地磨明,又磨短,终于多出来了十来亩薄地。土地,是中国农人的根,没有或者稀缺土地,心中便总是惶惶不可终日。当我过了三十岁,我才明白:一分钱难倒一个男子汉,而传统的劳作,没有其它的养生来源,不好好耕作土地,那岂不是跟自己的胃口肚子开玩笑。




自从幼年私自跑到学校,被爷爷用鞭子赶回来之后,父亲便开始用心自学,认识了不少字。由于字写得好,算盘打得麻利精准,后来被生产队上看上,干了好几年会计。


父亲原本是有机会脱离耕作的,但他还是奋不顾身地回到了他熟悉的耕作中,除了清苦一些,他还是看好黄土地的价值和意义。哪怕他六十岁了,也勤把犁,细劳作,哪怕身躯不再健壮,胳膊腿脚不再敏捷,哪怕是祸患带给了他无尽的伤痛和打击,他还是倔强地甩开拐杖,一瘸一拐地下地,一脚一脚地用铁锹翻地,栽种洋芋瓜果,直着腰身收割麦子。疼痛阻隔不了他对土地的热爱,土地让他重新焕发生机。


只要有足够的热忱,大地会是最有潜力的投资。无论生活中有什么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但一个有热心的生活者,就应该以这种无畏的姿态切入生活,耕耘自己的土地,收获自己的庄稼,把握自己的情感,品尝自己的喜悦和忧伤,因为这些都是真实而有力的。


我想,当我在桃李园中迷惑辛苦耕作时,父亲那如弓的身姿,他的大地上那永恒地盛放着的美丽庄稼,那庄稼果实饱满地映射着的浩瀚天空,一直都悬挂在儿女的头顶上。


大概由于父亲总是沉默的缘故,很多人都表示与父亲能说的话题并不多。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其实我们能陪在父亲身边的时间并不多。所以,这些故事便显得弥足珍贵,来讲一个你与父亲的故事吧,所有的过去,都自带一份温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