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众点官”体现民众监督新思路

 3gzylon 2015-11-09

  去政府部门办事,有时会遇到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最后还无法追溯,拿他没办法。近日,记者发现,一款由民间推出的名为“大众点官”的APP悄然上线。开发者说,希望人们把遭遇和评价发上来,他们将定期送到被点评的单位,大家的一点、一戳,一定会促使作为公仆的“官”们脸色变得好看。

  “大众点官”这个名字,显然借鉴了餐饮点评类软件“大众点评”,其运作模式也确有相通之处,都是由用户对服务进行评价,只不过评价对象有所不同。“大众点官”点评的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并可以留言具体说明。有媒体称,“大众点官”专给政府挑毛病,这其实并不客观,实际上用户也可以给好评。只不过,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背景下,以差评鞭策政府部门改进服务的人会更多一些罢了。

  如何改进政府部门工作作风,这个问题不仅民众关心,其实政府部门自己也十分重视。为了监督职能部门,敦促其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各地设置了很多监督机制,比如通过纪委暗访,抽调各部门人手成立治庸问责办等等。但这些办法都带有不同程度的随机性,难以做到全方位监督。

  从另一角度说,政府部门内部监督毕竟属于同体监督,很难克服一些天然缺陷,比如暗访或许会有人通风报信;部门间存在利益纠葛或人事羁绊,在监督中可能“手下留情”等等。而异体监督则不同,具有透明度更高、范围更广、力度更大的显著特点。像“大众点官”这样的手机软件,借助互联网优势,让每个公民都有机会点评政府服务,并将自己的点评呈现出来,这就有利于形成监督舆论场,对政府部门的作风进行倒逼。

  作为一款民间公益类手机软件,“大众点官”的独立性毋庸置疑,但其结果要做到真实可信,还关系到一些技术问题,比如评分测算公式是否科学,点评者的隐私能否得到保护,点评数据能否切实发挥作用等等。因此,一方面“大众点官”要做到透明公开,将其运营模式、数据算法等情况向用户进行披露;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要给予积极回应,对“大众点官”反映出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与整改。

  “大众点官”作为一款手机软件才刚刚起步,其后续发展如何还不好判断,但这种民间发起、借助互联网思维监督政府的模式与趋势却值得肯定。政府部门应该看到这种趋势,看到民众监督政府的强烈愿望,创造更多机会满足民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借助民间力量,达到改进作风的最终目的。(段思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