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极地科考的每一步,都在文明史上留下一个足迹

 老沈阅览 2015-11-09

“雪龙号”政委:极地科考的每一步,都在文明史上留下一个足迹

2015年11月09日     

无图说

    ■口述 王硕仁 整理 本报记者 龚丹韵

  前天,“雪龙号”科考船再一次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
  极地科学考察,关系着全球变化和人类未来,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在国际舞台的展现。“雪龙号”政委王硕仁,1997年从大连海事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雪龙号”上工作,亲历了15次南极考察,5次北极考察。
  坐在上海图书馆里,他用平实的语言,讲述极地考察的见闻和经历,让人对极地科考有了一次崭新的认识。

  南极有三“极”

  先介绍一下南极,这个地方很特殊,是一片被海洋包围的大陆,大概有1400多万平方公里,比中国还大,常年被冰雪覆盖。冰雪的平均厚度为2500米,最厚有5000多米,相当于陆地上戴了一顶冰帽子。它也是现在唯一一个没有主权归属的领土,无人类居住。
  南极有三“极”。
  一是“寒极”,它是地球上最冷的大陆。
  二是“风极”,最大风速可达每秒100米,是12级台风风速的3倍多。南极有一种天气现象,叫地吹雪,就是大风把冰面的浮雪吹起,形成漫天飞雪,整个天空白茫茫一片。如果外出队员遇到这种情况,就会迷失方向,一旦迷路,不能及时回到营地,很容易被冻死。即使在站区内,遇到暴风雪,也可能发生危险。外国考察站就曾经发生过一起事件,一个人外出,遇到风雪,走了反方向,等到暴风雪停下,再去找,人没了。暴风雪多发的时节,我们会在各栋建筑物之间拉一根绳子,人可以扶着绳子走。
  三是“旱极”。南极空气中的水分直接凝结成冰,所以比撒哈拉沙漠还要干。考察站上,火灾是最危险的灾难之一。一旦着火,根本没法扑灭。很多考察站就曾经发生过火灾。比如我国中山站旁边的俄罗斯进步站,曾有一栋房子因火灾烧毁,一名考察队员被烧死。
  南极海域周边,见到最多的是冰山。“雪龙号”曾经遇到过200多公里长的巨大冰山,只能绕行。一座看上去不大的冰山,可能有上万吨重。冰山的水下部分逐渐融化,重心改变到一定程度就会翻身,产生巨大海浪,类似于海啸。如果我们的船此时在附近作业,是非常危险的。
  南极有着丰富资源,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库,被三个大洋围绕,有很多鱼虾。比如磷虾的总量在7亿吨-10亿吨,是地球上最大的蛋白库。加工后的磷虾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非常高。目前,外国已经捕捞磷虾上餐桌了,还做成了虾酱和虾油,价格不菲。随着我国加工水平提高,未来,中国的餐桌上也能吃到磷虾。
  南极还有丰富的矿藏和油气资源。从前年起,国家开始实施极地环境资源专项调查,这是在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做事。

  极光极昼和企鹅

  南极几乎没有细菌和病毒,所以人很少感冒。在没有污染的地方呆长了,回国以后,人的免疫力变差,容易生病,比如嗓子干,鼻子痒,第一个星期一般会感冒一次。如果在南极越冬,回来后,人一般先要保护隔离一段时间。
  南极是一片晶莹的世界,只有白和蓝两色。置身其中,能感到心灵被净化。
  极光很漂亮,和寻常的光不同,它像曼妙纱一样,在整个天空流动,瞬间变化出各种形状,有一种诡异的美。极昼有一个多月。而极夜时,天上的银河在发光。由于没有大气干扰,星星一眨也不眨,月亮明丽如镜。
  南极的主人是企鹅。它和人一样,有灵性。企鹅是一夫一妻制。母企鹅生蛋后,把蛋交给公企鹅孵。企鹅没手,需要靠默契的配合,母企鹅才能把蛋转移到公企鹅的脚掌上。所以两只企鹅求偶时会花很长时间跳舞,舞步保持协调,才会结合。
  企鹅吃磷虾,在冬季冰封的海面上,母企鹅往往需要走出几百公里的冰面,到海洋捕食,回来后接替孵蛋的公企鹅,公企鹅再去觅食。冬天天寒地冻,为了御寒,上万只企鹅围在一起,里面的往外转,外面的往里转,一起转动,共同取暖。
  在南极,企鹅聚集的地方,一般都是非常好的场所。因为它们是这里的主人,知道哪里适合避风御寒。现在条约规定,人类不能惊扰和占据企鹅聚集地,所以站点不会直接建在企鹅岛上。企鹅一家三口关系紧密,不离不弃。人类如果抓一只公企鹅研究,母企鹅就会跟着船,在船边哇哇叫,一直徘徊不去。
  还有一种小企鹅,不怕人。我们踢足球,这种小企鹅就过来抢球。我们要拍照,它们就给我们摆出各种姿势。

  零下30C°光手拧螺丝

  大学毕业后,我就在“雪龙号”工作至今,见证了中国极地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极地考察从1984年开始,至今已经30年。当时国家很穷,竟然能支持到南极那么遥远的地方考察。先辈们是怀着很强的责任感,呼吁中国必须去南极,占有一席之地。当时开往南极的还不是破冰船,非常危险,只能停在南极圈之外,在乔治王岛建立了长城站。通过30多年发展,现在中国在南极已有4个站,除了长城站外,还有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
  中山站是我们内陆考察大本营。每年,“雪龙号”都把物资运到中山站,中山站再通过雪地车,把物资运往内陆站。
  南极一般夏季才2个月,其余都是冬季。我们必须抓住夏季有限的2个月,在零下30C°的环境里把站建起来。内陆站点建在冰面上,其实是不牢的,需要在冰面做一个结实坚固的地基,再进行钢结构和模块搭建。有时戴着手套不好干活,螺丝没法对眼,大家就脱掉手套,光手拿螺栓对眼。天太冷,螺栓往往黏在手上不下来,最后得和皮一起扯下来。
  现在,中国的设计能力、建造水平都在提升,下次建站会更便捷。我们可以用在月球建站的方法,在南极建站了。

  穿越“魔鬼西风带”

  1984年,中国首次开展南极考察使用的是“向阳红10号”,它并无破冰能力。我们靠它建立了长城站。
  1986年,使用“极地”号,这艘船原来是芬兰的抗冰货船,购进后改装成科考船,中山站就是靠它建立的。
  1994年,购买了“雪龙号”,它也是从运输船改造成科考船的。2006年对它进行大改,内部焕然一新,外壳油漆刷成了中国红。2013年,主机和动力系统全部进行更换。形象地说,这是一次换心脏的工程。
  “雪龙号”是最高级别的抗冰船,它离真正的破冰船还有一定差距。其破冰能力局限在处理1.2米的冰层+20厘米的浮雪。超过1米的冰层,需要来回开,以此撞冰。气温零下20℃时,如果遇到大风浪,水打到夹板直接成冰,整条船覆盖着一层冰雪,晶莹剔透。它可抗12级风,续航能力1万9千海里,装满人开45天没问题。最长的一次,我们从出航到回来,100多人3个月内完全没有外界补给,也完成了任务。
  再说说在“雪龙号”上的生活。“雪龙号”上肉类和主食的保存没问题,蔬菜保存起来比较困难。青菜1个月就没有了,后面只能做做豆腐、发发豆芽。东北大白菜、土豆、洋葱,还能坚持得久一点。
  在南极考察的6个月,经过春节,这是中国人最看中的节日,队员们非常想家。极地条件艰苦、生活枯燥,吃饭也没味道,这时候思想政治工作显得特别重要。我们一般会组织活动,自编自导节目,调动气氛。船上各方面人才都有,自办的春晚很精彩。
  中国离南半球很远,上海开到南极需1个月,船只必须经过西风带。西风带的风浪特别大,很恐怖。一个大浪能把船完全盖住,人直接被掀翻到地板上。“雪龙号”里的东西都是固定住的,但仍然没用,桌子依然会动,人可能摔伤。这时候,驾驶员必须握紧操舵仪,顶着浪开。人感觉非常难受,一个大浪掀起几米高,人像失重一样,被甩上去再掉下来。最长的一次,我们顶浪开了6天。
  所以,这一片被称为“魔鬼西风带”,一般船只过不去。现在气象分析先进了,对避开风浪有点益处。一般4米以下的风浪还行,6米以上就比较恐怖。我记得有一回,“雪龙号”开了一天一夜,没有前进,反而后退。这时候,尤其不能全速前进,容易造成主机飞车停机而失去动力。大风浪里,最怕就是动力失灵。
  到了南极,瞬间风平浪静。但是南极冰层很厚,有时遇到4米厚的冰,也必须往前冲,因为作业时间只有夏季的两个月。有时冲撞一次只能前进1米,反复做仍成效不大,再加上南极的强紫外线和雪光反射,人的内心几乎崩溃。此时开船,是对意志力的极大考验。

  抓住机会就有生机

  对去年的一场救援,我仍然印象深刻。一艘俄罗斯籍小型科考船,载着几名澳大利亚科学家和40多位旅客,前往南极参观考察。船开进去时没冰,没想到进去后,大风把外围的浮冰往里赶,船被封在里面。同时有一座大的冰山向它移动,船很容易被压碎,非常危险,于是它发出了最高级别的求救信号。
  当时“雪龙号”正好在去罗斯海执行任务的途中。收到信号后,考察队认为人命关天,连忙赶去。法国也有一艘船,已经开到西风带,收到求救信号后返回。澳大利亚也有一艘船收到了信号。3艘船同时往那里赶。“雪龙号”最早到达被困船只的外围冰区,毫不犹豫地开进了冰区。法国船到达外围冰区后,报告说一台主机发生故障,退出救援。
  “雪龙号”继续往里前进,冰层越来越密,越来越厚,已经超越了“雪龙号”的破冰能力。最终,我们无法靠近遇险船,但已经离得很近。通过望远镜看到,遇险船上有人已下船,在冰面上搭起帐篷。“雪龙号”派出了“海鹰”直升机先了解情况。遇险人员看到我们的直升机在上方盘旋,顿时兴奋起来。
  当时气象条件不好,“雪龙号”只能陪伴在遇险船旁边,等待最佳救援时机。2天后,澳大利亚破冰考察船也到达附近,但因冰情严重无法接近。最后商量,通过直升机把遇险人员送到澳大利亚船上。直升机停在冰面上很危险,我们先用木板在冰上搭了一个临时机场。通过6个架次的飞行,遇险人员顺利被送上澳大利亚考察船。
  施救完成后,“雪龙号”自己却被冰困住了。当时我们判断南极正值夏季,总有机会突围,船上的人心里还比较镇定。媒体大量曝光后,引起国人高度关注,盼着我们早点出来,这时候压力就比较大了。
  此后几天,我们国家调用最高级别的卫星来判断。冰层、气候变化等图像信息传来,国内很多专家帮着一起解析。终于抓住一个时机,我们按照指示,经过几小时的破冰努力,顺利突围。
  在极地,人和天斗很难,但是如果准备好,用全部努力抓住机会,就有生机。

  极地考察是拿命在搏

  中国离北极相对近,上海开船前往北极,10天左右就到。北冰洋没有陆地,常年冰封。很多国家就在北极圈里。原本北极考察比较难,环北极国家都在主张他们的领土归属,轻易不让别国进入。现在为了科研目的,美国允许别国进入,但需要提前申请。
  为了更好地考察北极,我国在冰岛购买了3000多亩陆地并建立了极光观测站。北极布满原始森林,以及非常多的动植物。由于北极的冰在融化,陆地越来越少,北极熊虽然会游泳,但是海里没有它的食物。我曾见到一只北极熊,饿得只剩一张皮。现在出现北极熊袭人事件,也是因为它们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只能慢慢向人类靠近。
  对考察队来说,北极熊是巨大的威胁,它一掌就能把人打飞。人类扎营,北极熊闻到味道便会靠近,因此需要专门的防熊人员,在雪地里拿着望远镜观望。但熊是白的,很难辨认。
  有一次,“雪龙号”离考察站只有几公里,在船上我们发现3只北极熊正大摇大摆地靠近考察站。所有人吓了一跳,拿枪空打。但北极熊不怕枪声。最后紧急组装了直升机,直升机升空的气流,终于吓跑了北极熊。
  极地探险十分危险。几千米厚的冰盖上,隐藏着无数看不见的缝隙,很多国家的探险队员都曾掉入冰缝。比如乌拉圭曾有一辆车掉下冰缝,死了4个人。类似的事情很多。
  有一次,我们一位队友开着雪地车,从冰缝掉进海里,好在他比较机灵,海中逃生,然而在零下20C°的环境下,仍然冻僵了。幸好他离船只有100米,我们把他救起来,用人体的热量捂暖,终于得救。最近也出现一次险情,考察队在南极冰盖上执行考察项目时,一个小伙子在前面走,他个子小,体重轻,走过去没事。后面一位东北大汉也跟着走,没想到“叭”一声,掉下冰缝。幸好他命大,下面是一个平面,他的脚卡在缝隙间,离上方只有十来米,我们还能把他及时救上来。
  可以说,极地考察是拿命在搏。在极地冰盖,人类迈出的每一步,都在文明史上留下一个足迹,但也有可能就是人生的最后一步。

  为了未来发言有资格

  有人问我,既然极地考察那么危险,为什么我们仍然要坚持?
  首先,极地有着丰富的资源,除了矿藏、油气,南极还是陨石的聚集地。我们曾经在南极捡到上万块陨石,我国顿时成为世界第三大陨石国。这些资源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其次,极地是很好的天然实验室。南北极的气候变化,覆盖冰的面积,对地球的气候产生巨大影响。中国极端气候频发,比如南涝北旱、鄱阳湖变干等,有人认为与北冰洋的融化有关。两极那么多冰,一旦全部融化,地球海平面将会上升52米,到时上海没了,中国沿海城市都没了。当然,也有科学家提出不同意见。
  极地还是很好的天文观测点。我们在南极建造了天文光学望远镜。因为那里没有光污染,空气纯净,光学望远镜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天文关乎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极地几千米厚的冰层是成千上万年积累而成。那个时代的空气也封在冰里。如果把冰芯气泡中的空气抽出来,对应冰芯的深度,我们就能还原古时候空气的成分,说不定还能知道某一年地球发生过什么大事。南极冰盖深处还有一条冰下河,河流里可能生存着古老的生物。极地未知的东西很多,它与人类历史、地球起源等都息息相关。
  此外,北极航道具有很大经济效益。比如从中国到北欧,现在是走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兜一大圈,如果北极航道开辟,经白令海峡直接可达,航运业对北极航道一直很感兴趣。“雪龙号”走的就是北极航道。
  现在,南北极都是各国必争的战略之地。南极领土纷争非常有挑战性。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等,都曾对南极领土进行过划分。后来美国提出,50年内谁都不许在南极提主权归属。科学考察可以,但不能划地。然而这一条约即将到期,届时怎么办?
  中国的极地事业,用3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100年的发展。这30年中,中国在南极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现在南极有关的会议,中国都是重要一员。未来,这就是我们发言的资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