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能量的通道,健康的保障

 泉佳美 2015-11-09


经络是细胞群、体液、组织液之间交换能量的通道,并且形成低电阻、神经信息和生物电信号的网络丛群。

十二经络

1.肺经 :呼吸道,甲状腺,皮肤。

2. 大肠经:呼吸道,皮肤(颜面) ,鼻子,咽喉

3. 胃经 :胃肠道,乳房,膝盖。

4. 脾经 :免疫,内分泌,气喘,糖尿病,癌,肌肉,足内侧。

5. 心经 :脑,头,神志。

6. 小肠经:十二指肠,肩膀(五十肩),腹泻。

7. 膀胱经:80%脊髓系统,20%泌尿系统,关节。

8. 肾经:生殖泌尿系统,腰,生殖器,耳,足后跟,脑。

9. 心包经:心脏,血管。

10. 三焦经:淋巴,发炎(荷尔蒙),呼吸,消化,

11. 胆经:胆,呼吸,胃肠道,脖子,眼睛,微血管(偏头痛)

12. 肝经:生殖器,眼,肝,神经,头,筋。


人体经络的作用

1.生理功能

沟通内外,联系肢体。经络把人体脏腑、四肢、躯干、五官、头面、皮毛、筋肉等一切器官和组织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联络网,把人体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灵枢、脉度》讲“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运行气血,营养机体。因为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故具有调节阴阳、营养周身的作用,为各组织、器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从而保证了人体各部的正常生理功能。

抗御病邪,反映症候。人在疾病的情况下,经络具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的功能。由于经络能够运行气血,而“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使卫气密布于皮肤肌肉腠理之中,以加强皮部卫外作用因而使抵御冷疾病的功能得以增强,以达到防御病邪侵入机体,起着保卫机体的作用,经络及其所运行的营卫气血,是有层次地抗御外邪,同时也有层次地反映症候。

调节阴阳,维持平衡。《灵枢?本脏》指出经络的作用是“行气血而营阴阳”。由于经络具有运行气血的功能,且是一个循环不息的活动系统,因此,当机体某一脏腑经络因某种因素导致功能失常,阴阳失调时,就可以通过经络的循环进行调整,使其恢复到相对平衡而协调的状态,不致发生疾病。

2.病理反应

机体在病理状态下,经络又是病症的反应系统。当体表某一部位有病,可通过经络的循环和络属关系向脏腑传导;反之,当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变时,又可通过经络而反应到体表来。

经络与脏腑的病理关系:在病理状态下,经络是病邪传递的途径,经脉病可传入内脏;反之,内脏病变亦可累及经络。

《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容于经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可见,经络是病邪传递的途径,经脉病可传入内脏,使某些脏器发生病变;反之,内脏病患的病理反应亦可影响经络。

《灵枢、邪客》说“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可见,当脏腑发生病变时,可反应到体表所属的经脉的一定部位上。

经络与体表部位的病理关系:当体表某部位经络受病,它可在该经脉运行所过和近主的部位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正如《灵枢、经脉》说:“是主肺所生病者------臑臂内前廉痛厥”。

3.诊断作用

当脏腑有病时,通过经络反应到体表,常常在该脏腑所属的经络循行路线上或经气聚集的穴位上呈现各种病理反应点。有的患者当脏腑反生病变时,在皮肤上循经出现过敏,结节、压痛、色素变化等异常点。这些现象可提供作用诊断内脏疾病的依据。由于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通道,每一经脉都有其所分属的脏和腑,并有各自所循行的部位,又各有其所属的。“腧穴”,不同脏腑的病变可反映在所属经脉的某些穴位上,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故临床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常常在经络循行通路上出现明显的压痛,或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相应的部位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电阻等的变化。临床依据证候表现,结合经脉的分属部位,进行分析辨证,就可做出正确判断与治疗。如肝炎患者肝腧穴有压痛;消化道溃疡疾患,在脾腧、胃腧等穴位上有反映等。

4.疾病防治

经络在正常情况下能运行气血和协调阴阳,在疾病情况下则出现气血不和及阴阳偏盛的虚实证候,这时通过适当的穴位和运用适量的刺激方法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能使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经络理论基础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经尤如直行的径路,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则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经络内属腑脏,外络肢节,行气血,通阴阳,沟通表里内外,网络周布全身,把人体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保持其机能活动的协调和平衡。这种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经络学说就是阐明经络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规律的学说。灵枢经别指出:“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充分说明了学习和研究经络学说的重要意义。精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由此可见,筋络理论对指导中医各科实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经络是什么,存在于人体何处?经络有哪些作用,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奥秘。至今,尽管有关经络的研究已取得相当的成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无论是实验研究,还是假说论证,就其总体来说,仍处于百家争鸣的科学数据和理论学说的形成、积累阶段。因此,有关经络的科学结论还需要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与研究。

《黄帝内经》对经洛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

《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由于《黄帝内经》的概念体系是二千多年前的,给现代人理解它的思想内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从文献和实验等多个方面揭示古典经落概念的内涵,是中医研究者的任务。

经络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以及络脉。

十二经脉由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阳经组成。

手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包括: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阴经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络脉由十五络脉、孙络、浮络组成

其中十二经脉和七经八脉是最重要的部分。


人体穴位与经络

学些经络和穴位,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不能将二者分割开来,可以将人体穴位与经络分开学习,但是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二者是统一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河道——经络

河道就是河水的通路,人体的经络正式运行气血至脏腑、肢节的主要通道。河流上的小水库——人体经络上的穴位

河流上的小水库可以调控河流中的水量,在干旱枯水的时节,可以补充河道中的流水。人体经络上的穴位也同样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人体经络中的气血衰微时,脏腑功能就会受到影响,百病丛生。此时如果增补元气,加强脾胃功能,虽然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费时较长,不能解决眼前救急的问题,启动经络上的穴位,补充并推动经络中的气血运行,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

人体某条经络出现疾病,往往通过某个穴位的异常表现出来,这种异常可以是局部的疼痛、麻胀、或者是可以触摸到的条索状异物、压痛点等形式,通过对于穴位的某种刺激,也可以调节整条经络的生理功能,这也是穴位治病的原理。一般来说掌握穴位的理论比较容易,只要记住某个穴位的位置,作用,再根据指导用一些经络疗法进行治疗,往往就可以对该穴位有个大概的认识,而对于经络的认识就要困难不少,不但难以记忆和理解,而且对于经络在人体发病以及治疗中的机理、功效往往也不容易吃透。然而作为传统经络学说中的精华,人体经络与穴位是不能孤立存在的。


经络疗法,中医外治法

经络学说早已被广泛用于指导临床各科的治疗,特别是针灸、按摩和中药处方。

如针灸中的“循经取穴法”,就是经络学说的具体应用。如胃病,常循经远取足三里穴;胁痛则取太冲等穴。中药治疗亦是通过经络这一渠道,使药达病所,以发挥其治疗作用。如麻黄入肺、膀胱经,故能发汗、平喘和利尿。金元四大家中的张洁古、李杲还根据经络学说,创立了“引经报使药”理论。如治头痛,属太阳经的用羌活;属少阳经的用柴胡。


疏通经络

此处的经络疗法主要是指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的非内服药物之外所用施术于体表或以药物、器具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包括经络疏导针刺、艾灸、刮痧、导引、推拿、拔罐以及其他一些外治法,也就是中医外治疗法(中医内病外治法)。

经络病变引起那些疾病 经络学说是中医的核心力量之一,经络学说在中医中背广泛运用于阐释人体生理机能、人体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诊断和治疗。可以说没有经络理论,中医学就不是一门完整的实践医学技术,尤其是针灸、刮痧、拔罐等中医外治疗法,将丧失理论的指导。

经络病变将从几方面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引发一些列疾病

一是经气虚实:经络的气血偏盛,可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过亢,破坏各经络、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而发病。经络的气血偏衰,则能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减退而发病。

二是经气郁滞:在正常情况下,经气通达则经脉气血的运行畅达。若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常可累及所络属之脏腑以及经络循行部位的生理功能。例如,足厥阴肝经的经气不利,常是形成胁痛、瘿瘤、梅核气、乳房结块等的主要原因。五官九窍,乃五脏之外窍,故经气不畅也常影响到孔窍,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肝开窍于目,肝郁化火,经气郁滞,则现目赤肿痛等;肾之经气不能上充于耳,则出现耳聋等。

三是经气逆乱:经络的气血逆乱,主要是由于经气的升降逆乱,从而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气血的上逆或下陷而致病。

四是经气衰竭:经络的气血衰竭,是指由于经气的衰败至终绝,气血也随之衰竭而出现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变化。由于十二经脉之经气是相互衔接的,所以,一经气绝,十二经气亦随之而绝。临床上通过观察经络气血衰竭的表现,即可判断病变的发展和预后。经络理论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具体运用

经络治疗疾病的范围甚广,有较严重的、但限于部分群体的疾病肿瘤等,也有较轻浅、但覆盖面甚广的群体亚健康状态如痤疮、颈腰椎综合症、失眠、便秘、高脂血症、性功能障碍等。上述状态或疾病的调治,无不体现出经络调整的优势。经络理论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归纳起来,最为典型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分经辨证”:即是根据经络的循行部位及生理病理特点,分析各种病证,进行辨证论治。

二是“循经取穴”:是指根据经脉的循行路线和联系范围来选取穴位进行治疗。这是针灸治病的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强调针灸治疗必按病变部位、病变脏腑的不同来分析和确定属于哪些经脉,然后顺藤摸瓜,选用相应经脉的穴位,这样可避免无的放矢。

三是“药物归经”:是指某种药物对某经病证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即将其归属于某经的中药学理论。古代医家重视药物归经的理论,了解药物性味而使其各归其经,则力专用宏,疗效更著。在此基础上,还有医家提出了“引经报使”的理论,就是治疗某经病证时加入有关药物作为引导(或称向导),使整个处方的药力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经络检测是什么?
1、检测经络上的能量,也就是‘气’。

l2、经络是一套肉眼看不见的循环系统。

l3、经络可以反应脏腑的功能。
经络与脏腑的关系
1、经络为表,脏腑为里。

2、经络是体内脏腑的外围保护层。

3、经络的外层为皮肤的表皮层。
4、外感疾病一开始都是入侵经络,经络阶段没处理好才会传变到脏腑。

5、内伤疾病是直接伤害脏腑,而不需经过经络。

6、脏腑的疾病也可以表现在经络之上。

7、十之七八在经络、十之二三在脏腑。

病在经络与病在脏腑
1、经络可以反应脏腑的功能,因此也可以看到脏腑大部分的疾病状态。

2、当脏腑受损,而功能正常时,经络上有可能看不出来异常。

3、肝脏-剩下1/3仍可正常工作,虽然脏腑受损但功能正常。

4、接受疗程-如吃药、洗肾等治疗,虽然功能暂时恢复正常,但脏腑疾病尚未根治,因此必须长期治疗。

经络疏通的时代意义
1、是药三分毒,不用药,少用药。

2、重点在未病的调养,而非已病的治疗。

3、经络调整到平衡状态,可以有效的预防疾病。

4、已病者亦可透过有效的调整经络而逐渐恢复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