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级牛市归来 下一个10倍股在这↓

 lanwords 2015-11-10
提示:点击上方蓝字天信投资关注微信号

    

  IPO重启意味着超级牛市王者归来


  沪深指数过去3日狂涨过8%,正当上证指数快要突破3600关,周五(6日)下午5时证监会忽然泼出一大盆冷水──新股发行(IPO)重启。消息公布后,人心惶惶,大家害怕新股抽干资金将令暴跌,新加坡A50指数期货就应声急挫2%,随后倒升1%,截至周六凌晨1时30分则再微跌0.76%。


  IPO重启是凶是吉,让我们看看历史。过往A股曾经9次暂停IPO,此前8次IPO重启后大盘5次下跌,3次上涨。2000年后的4次重启,1个月内沪指均轻微上升(升0.2%至9.8%,平均4.9%),但3个月内均见下跌(跌2%至12.2%,平均6.7%)。由历史看来不容乐观。


  过往IPO重启导致大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股发行抽走了大量市场资金,为此证监会推出了举措防止打新冻资至抽干股市。证监会公布的5项完善新股发行制度的细则,头3项最受注目,包括:一、针对巨额“打新”资金,取消新股认购预先缴款制度,改为确定配售数量后再进行缴款;二、调整发行监管方式,把审慎监管条件改为讯息披露要求;三、公开发行2000万股以下的小型股(不涉售旧股),取消询价环节,由发行人、主要承销商协商定价,降低中小企业发行成本。


  由此可看,这一次IPO重启对流动性的冲击影响较过往几次将有重大缓解,还有就是“审慎监管条件改为讯息披露要求”,这意味着IPO重启是在为注册制的推出做铺垫


  笔者认为“目前IPO注册制还没实施,股市融资基本上还是被国企央企吃独食,绝大部分私企还在焦急地等待着。因此IPO注册制才是A股超级牛市的主角,主角没出场,却讲牛市已经终结是可笑的,这只是牛市的前场。”股市要在IPO注册制实施之后才能发挥出帮助中国经济去杠杆的威力,现在就像一个派对,不管多热闹,也只是暖场阶段,真正主角-IPO注册制还没出场。因此此时证监会决定重启IPO意味着高层已经达成了高度共识,救市基本已成功,超级牛市可以承担起国家总体去杠杆的重任。


  大家请注意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这在我们党的文件中也是首次。这意味着我的研判完全落实:“过去十几年房地产为什么火?因为过去的融资活动主要是被银行信贷垄断的间接融资,而银行放贷是需要抵押品的,房地产就是银行最主要的抵押品。银监会的数据表明2013年底中国最大的几个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及以房地产为抵押品的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为38%。而如今银行信贷规模已到了触发严重金融危机的边缘,直接融资无法承担主要的融资活动,因此就必须把以股市为主要代表的直接融资渠道做起来。超级去杠杆化一般是十年左右,中国应该是2013底进入超级去杠杆化,将在2022年左右完成这一进程。股市要做的就是从房地产和银行那里接过融资增量的任务。超级牛市从去年8月开始,到2022年左右结束,保守估计有六年左右,与顶无关,与底无关,与超级去杠杆化时间有关。房地产做融资抵押物支撑中国向前快跑了10几年,现在跑不动了,下一个融资抵押物红旗手就是包括股票在内的债务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的证券。还有别的出路吗?没有。包括股市在内的直接融资管道是中国超级去杠杆化突围的最终途径,这就是中国金融陷入重围下的突围逻辑,不管付出多大的牺牲也要把超级牛市这面红旗插上突围之路上的高地。这和八年抗战一样,无数次血流成河,不是累计成失败,而是终极决战的胜利。否则,走投无路的通过银行信贷解决债务融资的问题,中国经济就会困坐围城,爆发金融危机便不可避免。”IPO重启是中央向超级牛市,向直接融资主导的去杠杆化发起的总攻冲锋号。意味着超级牛市将进入中场


  市盈率同比增速和A股大盘极度正相关,意味着市盈率增速过快,A股就极有可能发生牛熊转换的崩盘。A股牛短熊长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市盈率同比增速在牛市阶段增速太快。这是由于新股发行渠道不畅和市场定价机制扭曲造成的:


  其一,过去审核制导致上市企业过度包装。企业为顺利通过发审会,财务数据大量作假,对拟上市资产进行过度包装,导致估值高估严重。


  其二,导致超额募资频仍。审核制下一级市场普遍的情况是“承难销易”,新股出来认购倍率极高。这种新股定价机制是极度扭曲的,造成新股定价畸高。


  其三,风险计价严重缺失。由于证监会在证券发行中成为上市新股的“隐性担保者”,投资者往往低估投资风险,在新股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新股更容易高价圈钱。


  第四,滋生金融腐败。上市审批环节成为金融腐败的重灾区,导致新股发行成为利益输送的管道,导致国家利益和普通投资者利益被严重收割。


  新股发行沦为金融腐败中既得利益的套现工具,市盈率同比增速过快,导致中国A股牛短熊长,投机倒把可以鸡犬升天,价值投资却几无容身之地。新股发行如此更年性的结构性供求失衡之下,A股只能有霸王硬上弓的徐翔,又怎会有“牛市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巴菲特?!


  此次IPO重启,意味着证监会已经做好了壮士断腕的注册制上市改革的准备,准备好了把新股发行渠道和定价机制交给市场,而不是不受制约的权力。如果你想要的只是霸王硬上弓在A股快进快出的套利,那么IPO重启可以说是对你的一记闷棍,如果你是想在A股做一个长期投资者而不是投资者,那么没有比为注册制做铺垫的IPO重启更值得期待的曙光了。超级牛市王者回归了,需要那些金融腐败中套现的既得利益者来祭旗,徐翔只是个开始


  未来几年仍是一个大牛市的话 下一个10倍股会出自哪里?


  如果您认同我们的中国未来几年仍是一个大牛市的话,那么亟待要弄清楚的就是,未来的投资机会在哪,或者说,中国未来的投资趋势在哪?做投资,绝非误打误撞,每一次正确的选择,都离不开对大势的把握。通过深入分析之后,我们觉得,消费非常有希望在未来一段时间挑起整个市场大梁。


  中国过去的消费模式有两个特点:第一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吃衣住行等;第二模仿性排量式,不追求个性化、多样化。这说到底还是因为:过去我们缺钱,收入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即使想消费,也消费不起。根据国外经验在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时,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都会发生转变,以美、日、韩等为例,一旦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后,娱乐文化支出会大幅提升。那么,中国人现在有钱了么?


  中国人现在不能说算富裕,但肯定已经不穷了


  在2014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7485万美元,目前中国的收入水平基本上已经快到了中等收入水平。手里头宽裕了,未来的消费模式可能会朝着更追求生活品质这方向走,消费结构会朝着比如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等等新兴消费领域去转变。从宏观上面来反映就是,中国经济正在从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变。因此,这些新兴的消费领域就是未来的投资趋势和投资主线,未来新兴消费领域大有可为。


  按照这个主线来看,我们来看有哪些行业比较符合消费升级和转型这个方向


  B2C跨境电商


  看看身边的例子就可以发现,之前很多人可能是出国旅游一趟,就会给亲戚朋友代购很多的东西,试想,出趟国本是轻松游玩,可却要代购很多东西,也是怪累的。而现在,有了跨境电商,您可以轻松在家,就可以在家尽收全球新奇之物。


  B2C跨境电商直接由电商平台将境外商品销售给消费者,由于大大缩短了贸易链条,使得消费者可以拿到的价格大大低于传统贸易模式下的价格。因而B2C跨境电商在跨境贸易中的渗透率正在迅速提升


  其中出口电商主要依托中国具有产业链优势的纺织、轻工、电子等行业,出口B2C电商行业增速预计在40-50%,行业龙头的增速可以达到行业的2-3倍甚至更高。


  进口B2C电商即我们通常所认知的海淘。消费者海淘的主要原因:1、价格差异(由于价格歧视、规模、税收等原因),2、品质差异(如奶粉等),3、海外独有产品。由于中国消费者正进入关注品质/追求个性化需求的阶段,且电商的购物习惯良好,基础设施更发达,中国进口B2C电商的发展更为迅速,预计2015年行业的增长在300%左右,远远快于出口B2C市场。


  不论是进口还是出口B2C电商,目前的规模相对于商品进出口额约10万亿的量级规模,目前渗透率都仅仅是个位数,未来提升空间还很大。我们看好跨境电商领域的龙头公司:外运发展、物产中大、小商品城、苏宁云商、华贸物流


  出境游


  十一黄金周各大航空公司航班爆满,很多人凑了年假进行一次愉快的出国旅游。其实在游玩的同时,您不妨仔细观察,很多投资机会就在我们身边。


  出境游是典型的受益于消费升级的行业,从日韩的经验来看,目前我国处于出境游渗透率迅速提升的阶段。出境旅游细分市场过去几年高速增长,复合增速30%以上。2014年公民出境旅游人次突破1亿人次,全球第一。今年有个新趋势,二三四线的城乡居民,开始成为新增的出境旅游主力,根据携程报告二线城市居民出境游增幅达到300%。


  此外,越来越多的国家放开中国大陆的旅游签证,使得中国居民出境游的便利程度日渐提高。过去几年人民币的强势也是出境游的一大促进因素


  电影/演艺


  除了购物、游玩,平时休闲放松选择看场电影也是不错的选择。让我们看一组以下的数据:


  近年电影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业绩处于爆发期。今年1月至9月,全国电影票房收入为330.09亿元,同比去年的219.49亿元,增加110.60亿元,增长50.39%。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197.55亿元,票房占比近60%,比去年同期增长75.24%。预计今年全国电影票房将超过400亿元,多位业内专家都预测,到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将超过美国(100亿美元左右),成为全球第一,因此未来几年电影行业仍然会保持比较高的景气度。即使抛开这些数据,《煎饼侠》、《捉妖记》、《港囧》等电影的火爆,相信也给了我们电影业火爆最直观的感受。


  演艺是旅游、娱乐产业中,快速成长的一个子行业。值得关注的是,在线演艺有望成为演艺的一个新趋势,在线演艺意味着观众可以随时到线上的'剧场'观看演出,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演员和观众的互动也可以从舞台上延伸到舞台下,让观众有机会全方位看到演员的成长历程和台前幕后,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的体验。这种新型演艺模式已经成为演艺行业的一个快速成长的子领域


  体育


  体育与文化娱乐旅游等产业一样受益于消费升级,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对于身体健康的高度重视以及运动健身预防疾病观念的加深,体育人口和人均体育消费都在迅速提升。这两年的跑步热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而在民间的体育热度快速升温的同时,国家政策也积极支持和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2015年3月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由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这两个政策为标志,并结合正如火如荼进行的足球改革,我国体育产业正迎来最好的政策环境。体育产业有望迎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总的来讲,只要经济稳住保持在6.5%-7%,货币政策宽松不改,牛市的方向就不会改变。在未来的方向上,我们是看好大消费的,大消费概念下,重点看好新兴消费这个领域,未来很多好股票都会出现在新兴消费的领域。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三到五年按这个主线投资都会有一些很好的机会。


  所以我们认为,下一个10倍股很可能出自消费领域。(中国证券网、独立经济学家吴裕彬)


  编辑:阮凤飞

票,赢取现金大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