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杂局面下把握一核心规律

 zjp1955 2015-11-10

谈股论道:波段操作中稳定盈利的六大秘笈

四、波长

  波长是指股价完成一轮完整的波段行情所需要的时间。股市中长线与短线孰优孰劣的争论由来已久,其实片面的采用长线还是短线投资方式,都是一种建立在主观意愿上,与实际相脱钩的投资方式。投资周期的长短应该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惟市场趋势马首是瞻,当市场趋势波动周期长,就应该采用长线;当市场趋势波动周期短,就应该采用短线;投资者要让自己适应市场,而不能让市场来适应自己。

  五、波幅

  波幅是指股价在振动过程中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由于交易成本因素的制约,波段操作必须要有一定的获利空间才可以进行,如果股价的上下波动幅度过小,投资者就不宜采用波段操作。虽然,近年来印花税和佣金都有所下降,绝大多数投资者的一次完整交易费用不会超过1%,但考虑实际操作中的正常误差,股价的波幅必须达到3%~5%以上时,才是波段操作的最佳环境。

  投资者在制定波段操作计划时必须重点考虑这些要素,具体而言,投资者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1、依据波轴决定投资取向。

  2、依据波势决定具体操作方式。

  3、依据波谷与波峰决定买卖时机。

  4、依据波幅决定介入程度。

  5、依据波长决定操作周期。

 

观点与操作

1.复杂局面下把握一核心规律:周末最具震撼的消息便是IPO重启,而随着这个消息的公布,券商股为何连续暴涨终于找到了最为直接的催化剂,之前我说过,券商股作为龙头,股价之前严重超跌是一方面(即便券商个股多数三涨停,但周五收盘价距离年内高点仍然多数仅仅打了对折左右),十三五中关于资本市场论述中改革交易制度也是一方面,但从爆发的催化剂角度看,无疑还是IPO重启,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突然启动券商,从公开资料看,做盘资金不是公募(公募三季度一直总体仓位不重,且对于主板权重配置仍然处于历史低位),也不是过江龙的外资(沪港通连续超过十个交易日净流出,严打热钱态势看,海外热钱通过非法渠道进入A股的概率几乎为零),至于保险资金可能性也不大,如此激进的连续拉涨停绝非保险资金风格,剩下的就很好猜测了。国家队和券商联手发动了这波行情,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自救,这个很好理解,按照公开数据,国家队救市投入了超过1.5万亿,11月之前总体处于浮亏状态,且已经表态中长期不会减持,但这个账面上总归不能长期低于救市成本下运行,否则难以交代(这一点我之前博文曾专门分析过,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救市最终以亏本出局,无论欧美还是香港,台湾,最终救市资金都是盈利后逐步退出)。券商则是7月救市时曾公开承诺4500点之下自营盘只增持不减持,如果不拉股指拉回到上升趋势中,恐怕券商自营盘将成为一颗长期存在的重磅炸弹。第二个目的就是为恢复IPO造势,我讲过IPO本身就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也只有恢复IPO的常态,才能说明市场恢复了生机。从启动后表现看,这次发动的行情做盘资金保密性极好,公募基金,保险资金,过江龙资金都没有完全踏上节奏,显然管理层是吸取了第一次救市时中信的老鼠窝案。

     市场对于IPO的重启还是有分歧的,不知道各位注意没有,选择在周五收盘后公布IPO重启,节点非常有讲究,周五收盘已经站上年线,站上年线意味着市场可能重新回到牛市征途中,至少传统技术分析理论是这么定义的。有意思的是选择市场站上年线后重启IPO并非特例。截止这次,历史上总共有9次重启IPO,考虑到交易制度和市场容量,我们选择05年之后的几次重启IPO来观察,重启节点分别是2006年6月,2009年6月,2014年1月和这次。06年6月重启之后大盘从1700点附近最低回落到1512.52点,但随后很快就创出新高,此后更是一路上涨到6124.04点;09年6月重启之后,指数跳空高开,从2600点一线一路飙升到当年8月见顶3478点;14年元月指数在2100点附近重启IPO,市场反应平淡,最低曾探底到1974点,随后横盘半年到去年8月份展开大幅上行。----从这三次重启IPO看,其中前两次都是指数在年线之上重启IPO的,而重启IPO都没有改变当时的中期向上趋势,特别是09年6月那次,更是以跳空高开方式回应IPO重启。

     这一次也是在指数站上年线后宣布IPO重启的,从过去历史看,在年线之上恢复IPO,短期没有明显的概率偏向,但中期IPO都不是影响趋势运行的关键因素,把握好这一点,我想投资者变回在当前复杂格局中冷静面对

2.有板有眼:权重股和主板低价题材股没有到年线的都可以暂时持有为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