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暴殄天物与满清的覆亡

 鸽子飞吧 2015-11-10
 

 

    小记:近读日人独石马与漱露、思陶所著《清季轶闻》,见第二十一、二十二节“满清覆亡之罪魁”中,记载了清代河道总督衙门的制馔品之法,侧面反映出当时满清权贵奢侈猎奇、暴殄天物的丑态,令人寒悸。满清的覆亡,原因故不惟“治馔”一项,然亦可列罪魁之一。今日读来,仍有很深刻的警示作用。暴殄天物与满清的覆亡特节录于此。

 

  

  

    清代设河道总督。此官在清代为一二品大员。礼遇甚隆。其属员亦有数百人。河督衙门设于淮河之清江浦地方。(清制。河道总督分南北二人。北督驻济宁府。南督驻清江浦。清江浦在地势上为河防之中心点。握有河工之实权。今故略北督而不言。)原此制之设。因黄河每年有三次增水期。(清明后增水谓之桃汛。立秋前增水谓之伏汛。霜降前增水谓之秋汛。)欲以预防水患。且谋运漕之便利。而从事运河之浚渫。故特设此制也。此乃国家一大事业。每年支出数百万两之国帑。实则悉被河工官吏挥霍以尽。何尝用于河工。然而大清会典所制定之岁修(每年通常工事)抢修。(临时应急工事)大半于不正当之工程。皆为姑息承认。且定例五百两以上之工费。奏准之后。由国库支出。其款额并无限制。是以流弊所及。河工官吏。遂视金钱如泥沙。奢侈豪兴。达于极点。

  试举一例。就河督衙门之治馔说明之。单如豆腐一物。其制法不下二十余种。未制豆腐数月前。先搜集豆腐之材料。精选之极。然后烹调之。以故一品之价。计值必在十余元以上。又如豚肉一类。其制法亦不下五六十种。一日。河督衙门宴客。供以豚肉。座客莫不叹实其佳。适客有如厕者。行过厨房。见厨内殆豚。叠积数十头。客惊问其故。厨丁答曰。今日宴飨贵客者。即此豚也。客益惊讶不已。再问为今日之客。不过数人。何用如许多豚为。厨丁得意扬扬言曰。贵客盖未之知。此一群之豚。齐闭一室。使壮夫执棒乱打。豚被痛打。即昏瞀而毙。毙时。其背上有肉一块肿起若瘤焉者。割下烹之。味美不可言。今供贵客所食者是也。但此所余之残肉。已毫无用处。除粪田以外。别无所用。客乃叹惜不已。私自言曰。暴殄生物。一至于此。稍露悯恻之口吻。厨丁遂冷笑曰。何来穷书生。少见多怪若此耶。大家用度。非尔等穷书生所知也。予来此衙门。未及半载。已杀豚数千头矣。厨司之豪语。大夺座客之胆气。

  一种系鹅掌之珍品。将生鹅豢于铁笼之内。又将铁笼置于烈火上。鹅在铁笼内。为烈火所迫。不堪惨痛。上下腾跳。顷刻立毙。鹅掌顿隆肿如馒头大。烹之味甚清美。一种系鲤羹。亦为河督衙门之珍品。其法先烧沸汤一釜。用三尺余之鲤鱼。倒悬于釜上。而下承沸汤之蒸汽。一面用针乱刺其脑部。鲤鱼受此上下两种之毒刑。苦痛不堪。其脑部之血。淋漓下滴如珊瑚珠。鲤遂毙命。乃留鲤血所和之汤。而再加以香料。烹之。味鲜美不可言。总之愈豪侈之物品。其制法亦愈酷烈也。

  河督衙门制馔品之法。其最惨者。莫如驼峰与猴脑也。驼峰即驼背隆起部之雅名。先择骆驼骨格之佳美者。将其四足。缚于四柱。俾无奔逸之虞。乃以沸汤先注于驼峰。次灌其四体。至驼闷死。乃割其峰而烹之。肉极甜脆。其味之佳。诚非可言喻。苟有仁心者。必不忍食之也。至于猴脑。其惨酷犹有甚者。先捕活猴。着以五彩之衣。好于会饮所用方卓之中部。凿一圆孔。牵猴居卓下。而令其头伸出于孔之上。剃其顶毛。剥其头皮。至露白色脑骨之时。乃以沸汤灌其头。且以椎破碎头骨。如是。猴脑之馔乃成。于是与席者各以银匙入其中略搅之。而食此半生半熟之精味。自有火食以来。未有虐待生物如是之甚者也。此真可谓亡国之妖孽。非当时穷奢极欲之达官贵人。必不出此。当时有福建薛福成者。久任英国公使。名望颇高。著有庸庵笔记。亦尝著此事梗概于其书。则其事之非凿空可知矣。

  如上所说。不过举其大略而已。即其寻常乡客。山珍海错。无一不备。一席之馔。非三昼夜不能尽食。即有饕餮者亦必席未及半而引去焉。通例。每值宴客必演戏。自元旦至除夕。河督衙门无日不闻歌舞管弦之声。河督衙门幕友。约有数百人。其中大半不识河督之面。然岁恒献纳多金。夏谓之冰敬。冬谓之炭敬。计其直接间接之所耗。不知其几百万两。是以国帑日空。民财日竭。盖非偶然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