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男人最焦虑的是在30岁以后

 我不是博客 2015-11-10

中国的男人们经常被《论语》中的“三十而立”这句话而压迫,仿佛30岁之前事业不成功,家庭不圆满,人生就很失败,所以30岁以后的中国男人都很焦虑。

但是,我们都忘记了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的本意其实是:这个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

财经作家吴晓波也说过:我们现在的焦虑,可能是成长的焦虑,是希望获得成功的焦虑,但成功者确实也有成功者的很多困扰。

在徐峥和黄渤主演的电影《心花路放》中,两个人到中年的男人就遇到了更为焦虑的事情:离婚、事业失败、生活颓废,转而一路去寻找艳遇的过程,貌似是一场喜剧却也道出了中国男人面临的焦虑:没有了靠谱的家庭,就去靠征服更多的女人来证明自己;没有了钟爱的事业,就去靠挣更多的钱去证明自己,其实到最后,还是迷失了自己。

中国男人面临的焦虑:还是迷失了自己

其实不光是30岁以后的男人,所有的中国男人都很焦虑,太多人渴望成功了,上班的人渴望晋升,创业的人渴望客户源源不断,当老板的人渴望拥有更多财富,一夜暴富的人渴望中得500万元大奖,当周围所有的人都在为“时间就是金钱”而奔波而忙碌的时候,当所有人都被贴上不同的社会标签的时候,他们的焦虑,不可能影响不到你,想要独善其身?没那么容易。

有得必有失,为了成功,为了金钱,必须舍弃时间、精力、身体和家庭,这似乎成了中国30岁以后的男人们的常态。所以,你会发现,周末的亲子活动里,父母一起陪孩子出去的很少,都是一个妈妈或者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同时,你又会发现,那些餐厅、KTV、酒吧晚上灯火辉煌、歌舞升平的时候,出入的也大多是30岁以后的男人们,也许真的是为了工作应酬,但真的有那么多需要应酬的么?

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讲过一句话说,三十岁之前你这张脸是父母给你的,三十岁以后这张脸是你自己的。同样是说30岁,这句话道出了本质,没有成年之前,是父母教你过好人生,30岁之后,就是自己应该把握自己的人生了。

每个人对于成功的标准应该是不一样的,成功并不一定是30岁的时候身价千万,也不一定就是在社会上左右逢源,人缘通达。在追求财富和欲望的路上,其实是没有尽头的,当社会的整体浮躁传染到你的时候,其实,30岁以后,你更应该知道:

你最擅长什么(比如专业、技术、特长),通过擅长这个事情能否追求财富?

你最在意什么(比如家庭,爱人,爱好),在意这件事情能否为此全心投入?

能否花至少10到20年以上的时间去努力实现,而不仅仅是为了金钱和结果?

成立家庭不是结果,只是开始,为了家庭,能否放下一些东西?

当你最困难的时候,能不能和现实妥协放弃,而不是执着于自己的妄念?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为之而努力坚持,在这个过程当中,遇到合适的人相伴,一起成长,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这才是最好的年纪。

中国的男人们,忘记30岁吧,30岁,一切都才刚刚开始,还有无数种可能和结果等着你去实现。


本文原创作者:我不是博客(微信号:14951724)。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和作者全称,谢谢合作。

---------------------------

我真的不是博客。不在路上,就在网上。

一个不喜欢旅行的电影伪爱好者不是一个好的网络民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