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象棋的对联

 江山携手 2015-11-10

象 棋 的 对 联

  下棋是高尚的娱乐,是益智的体育活动,又是传播友谊的工具。中国是象棋之乡,许多地方户户备有棋具,人人能奕善战,连几岁大的儿童也耳濡目染,不学亦能初通棋艺,挥戈上阵。凡重大的节日,有关部门还要举行象棋比赛。即使平日,也有不少人携带小巧玲珑的棋具,工余饭后在公园等娱乐场所,三三两两地开始对垒。奕棋者加上旁观者,一边下棋观棋,一边交谈切磋棋艺,探讨绝招妙计。在奕棋活动中,也留下了不少别具风格的对联,现整理介绍于后:

  相传有两棋友,一边下棋,一边联对:

  甲:遇山炮

       乙:屏风马

  甲:三步出车

  乙:一心保帅

  甲:按兵不动

  乙:一马当先

  甲:仙人指路

  乙:神炮过河

  甲:拐马脚

  乙:塞象眼

  甲:将军

  乙:进士

  甲:马后炮

  乙:车前卒

  甲:车无轮

  乙:马无鞍

  甲:人都说观棋不语真君子

  乙:我从来落子无悔大丈夫

  两人一边奕棋,一边联对,尽欢而散。

  昔有一居家夫妇,双方嗜棋如命。一日在棋桌旁,妻子自嘲曰:“钱不理,地不扫,蝉不鸣,笑脸蓬头刘海。”丈夫正与人对弈,顺便答道:“车无轮,马无足,炮无烟,闷煞阵内将军。”他的棋友又出半联曰:“车千乘,马千匹,强弩千张,统百万龙师,指麾如意。”妻子正构思时,丈夫已经吟出:“酒不斗,茶不瓯,象棋一局,约二三知己,畅叙幽情。”

  联语既悟出了一张一弛,动静相济的生活哲理,又衬托了小康人家自娱自乐的生活情趣。

  清代乾隆初年廷试第一的庄有恭颇善书法和对联。一日客人前来拜访,主人便陪客人下了几盘棋。之后,客人起身观赏室内所挂的字幅。客人在看的当中灵机一动,吟出半联:

  “旧书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有恭听了,指着那盘残棋对道:

  “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车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无独有偶,传闻清代广东嘉应才子宋湘上京赶考,试前与亲友饮酒谈诗,通宵达旦。第二天,急奔考场时误入相府,被卫兵扣下。宰相查知后是考生迷路,便出半联命对:

  “满堂字画,龙不吟,虎不啸,鸟不能鸣,雀不能叫,惊动宰相,可恶可恶;”

  宋湘见宰相在下棋,便对道:

  “一盘棋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刀枪,喊斩将军,荒唐荒唐!”

  又传清代有一文士,用象棋作了半联:

  “大帅用兵,士卒效命,车辚辚,马箫箫,气象巍巍,祝此去一炮成功,方不愧出将入相。”

  此半联征对颇久,未得下联。时值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西太后及清帝被迫离京逃难,并派李鸿章向联军乞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和约。有人为此发表议论,嵌入牙牌名,续成下联:

  “至尊在野,长短休治,文泄泄,武休休,议和叠叠,到后来万人失望,直落到抢地呼天。”

  在牙牌中有所谓至、尊、天、地、人、和、长、短、文、武、野等牌名,以之属对,确也巧具匠心。人们还认为下联优于上联。因此联不空泛,而又结合时事,由于击中时弊,因而大快人心。

  以上各联,有的给人以恬静、幽雅、清闲的感觉;有的以棋局喻世事,令人启迪,发人深省,故广为流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