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效读书 发展个性

 红叶361 2015-11-10

在读《教师在研究中成长15种秘法》这本书时,深深吸引我的是有效读书、发展个性。书中用一种设问的方式向我们阐述了“怎样读书更有效?应该注重翻烂一本经典、主攻一个专题、精研一位名家”。

现如今,我们被铺天盖地的教育类书籍笼盖着,注重教师多读书,多写批注。从来没有说读完一遍,再给机会翻看第二遍、第三遍就收上去了,下一本书又来了。我们像走马观花一样,在教育著作中穿梭。哪一本都没有内化、吸收的过程,更别想让其中的教育理念切实地指导自己的工作。今天我们要向这位名师学习,明天又倡导我们向那位名师学习。每一种风格的学习都是一阵风,刮过了无痕迹,每一种研究都是蜻蜓点水,点过之后不再提及。这就是当前一线教育的现状。如何才能使教师成长起来呢?中年教师刚刚成点型、有点路,便不再有他们的展示舞台了,又开始侧重新青年教师的培训学习,教学新秀的选拔。有很多教学比赛,参加过了的就不再给机会了,都要求上报的是未参加过比赛的。这样的教学培养都始终要在零起点培养,如何让稍成型的教师,攀登得更高,走的更远,思考的少之又少。多年来,我渴望学习、渴望进步,想提高自己的素质,但是有多少年我都未曾有过出去听课、学习的机会,只能固步自封。除了学校发的教育著作,聆听几节本校教师的公开课外,我便只能利用电脑在网络上搜索新的教育理念、经典课例去观摩学习,但是没有亲耳聆听到专家的点评,没有现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还做不到正确取舍、扬长避短。收获也是有限的,成长的步伐自然会慢了许多。

所以,我们应该提倡“翻烂一本经典、主攻一个专题、精研一位名家”,既节省教育经费,又能利用网络有针对性地让教师们主攻一个专题、精研一位专家,成为名师!

当读到特级教师毛荣富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教学事例时,一位老教师直言说:“你大概是在资料中迷失了自我。”看到这句话,我也想起了曾经的我,老校长也是我曾经的老班主任就曾经这么说过我。那时我总觉得别人的都好,甚至可以说这位教师的优点和那位教师好的教学设计,我统统集于一身,集于我这一节课中,那我的课应该比优秀的还优秀,因为我把众家之所长都展示出来了啊!可当眉毛胡子一把抓时,又岂能尽善尽美?我把所有认为好的别人的教学设计都展示了出来,唯独把自己的给扔了,自然就没有自己的东西,更上不出自己的个性,如何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使师生与文本三者产生共鸣呢?这样没有自我、没有个性的课绝不能要、不能留。

都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个性的越是大众的。毛荣富老师的切身体会启示我们,“迷失自我”是很可怕的事情,真正的教学艺术又都是具有个性化的。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始终没能利用自己的潜能和特长去创造本可以出现的奇迹。只有多读书,有效读书,不断丰富自己,才能走出个性的课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