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核雕:冷门收藏中的大热之选

 汉青的马甲 2015-11-10

导语:2004年上海敬华春拍,一件单粒的清代核雕罗汉,成交价高达4.4万元。2005年北京翰海的春拍上,一件108粒的“清核雕先贤人物串”以134.2万元的高价成交,开创了核雕拍卖的新纪录。2006年,中国嘉德第1期嘉德四季拍卖会上,一串估价3000元至5000元的清代核雕古钱纹手串,成交价达到了1.1万元。核雕,这项盛行于明清时期的古老技艺,再次焕发出青春,近几年更是以强势的姿态一路向上,在艺术品收藏和投资领域大放异彩。




在房地产调控常态化,股市低迷的阶段里,艺术品投资已不再是个陌生的话题了。提起艺术品投资,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书画、瓷器、玉器,其实,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不妨关注一些“冷门”。投资冷门类的艺术品,不仅可以在经济上节省一把,同时这类投资品没有被市场过度热炒,市场价格还低于其自身价值,所以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若能独具慧眼,往往可以带来更大的回报。近几年,橄榄核雕收藏的不断升温,恰恰体现了“冷门”收藏的魅力。








方寸之间,雕琢世界

追溯历史,核雕艺术早在明代初期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自明代文学家魏学洢的《核舟记》以来,核雕技艺鬼斧神工、巧夺造化的魅力就一直令无数人心驰神往。在明代,核雕材料主要是桃核与杏核,橄榄核用得比较少。到了清代,尤其是清中期以后,橄榄核以其坚硬、易上包浆、大小合适等特点成为核雕的主流品种,几乎达到“是文人必手持折扇,有折扇必有核雕扇坠”的地步。







“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这句佛语来形容核雕技艺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一枚小小的橄榄核上,或是人物繁多,神态各异;或是层峦叠嶂,曲径通幽。传神之处,呼之欲出;细微之处,毫发毕现。核雕吸收了石雕、玉雕、木雕、竹雕、微雕的艺术精华,精、细模其形,奇、巧拟其神,形神兼备,妙至毫巅。而今悄然复苏的核雕市场,不仅使传统优秀技艺得以传承,也显示出了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大生命力。






文人追捧,偏好苏工

核雕品种、花色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串珠式,即把多个核雕穿成一串,多为十八罗汉头像,各种祥兽,群仙聚会等;二是坠件式,即以单粒核雕为主,配以红线,坠件表现形式丰富,有人物、佛像、花鸟、山水、龙凤等;三是摆件式,即将核雕镶嵌在象牙或红木底座上,供人玩赏,尤以核舟名震四方。总的说来,核雕属文玩一类,从古至今,一直受到文人雅士的追捧,在风格上也以文气雅致,意境高远为佳。





核雕工艺大体分为北工与南工。北工以河北廊坊为代表,有手工雕刻和机器雕,机雕占比略多,但产量大,收藏价值略低于南工的代表苏雕。南工主要以苏州工为代表,均用手工雕刻(存在少部分的机雕),工法细腻,题材屡有创新。苏州工作品在目前的核雕市场上占有90%的份额,对于收藏投资而言,更是藏家的不二选择。






雕工与包浆成就传世精品

如何选择核雕精品?雕工永远是第一位的。雕工细腻,用刀爽利,造型生动,神态自然,无不体现雕刻者的水平和态度。除此之外,鲜亮的包浆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经过玩家的把玩,核雕会随着年代的推移,产生表里如一的枣红色,并呈现出玛瑙般的半透明质感,用行话说就是盘出来了。盘玩的越好,核雕的价值也会随之增大。

另外,题材、境界、艺术性也都是考量核雕作品优劣的因素。








在把玩中升值

橄榄核属木质,容易开裂和遭虫蛀,因此在保养上应注意防晒、防风、防水,而且要经常上油。新核雕作品要坚持把玩,等核面出现包浆,就不容易开裂。最简单的把玩方式就是串成项链挂在脖子上,夏秋两季最适合这样把玩。一些核雕摆件性质脆弱,不适合磕碰,盘玩起来很费心思,建议初上手的藏友从手串、挂坠等玩起。


经过时间的打磨,岁月的沉淀,核雕艺术品愈发的玲珑剔透,温润细腻,价值也越高。修心、怡情、收藏、增值,其中的文化附加值便是艺术品投资的独特魅力。






小核雕,大“钱”景

核雕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品,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橄榄核雕近几年才开始升温,它的市场价值和自身的文化价值仍有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目前的核雕投资仍处在上升阶段,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核雕都具有投资价值,投资核雕艺术品仍不能盲目、盲从。

名家精品本身反映的内涵、布局、雕工及材质都是个中翘楚,而且数量有限,极难模仿,因此名家精品永远是最稳妥的选择,也是保值增值的关键。另外,目前的核雕拍卖也刚刚起步,当前所拍的价格并没有体现核雕的艺术性和稀有性,对于藏家和投资者来说,不妨到拍卖会去捡漏,通过自己的把玩让它保值、增值,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