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焦、中焦、下焦生理功能特点丨中医理论25

 云海心音 2015-11-10

上焦、中焦、下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

1)上焦 上焦的部位,一般都根据(灵枢·营卫生会)的论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将横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和头面部,称作上焦;也有人将上肢归属于上焦。上焦的生理功能特点,也根据《灵枢·决气》的论述,以“开发”、“宣化”和“若雾露之溉”为其主要生理功能。也就是说,上焦是主气的长发和宣散,但它不是有升无降,而是“升已而降”,故说“若雾露之溉”,《灵枢·营卫生会》也因此而概括为“上焦如雾”。《温病条辨》中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治疗原则,也是以此为其主要的理论依据。


2)中焦 中焦的部位,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但在《灵枢·营卫生会》中是指整个胃,即是从胃的上口(贲门)至胃的下口(幽门)。对于中焦的生理功能特点,实际上包括脾和胃的整个运化功能,故说中焦是“泌糟粕,蒸津液”,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灵枢·营卫生会》概括为“中焦如沤”和《温病条辨》提出的“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治疗原则,都是以中焦是“升降之枢”为其主要的理论依据。

中焦所属的脏腑,从解剖部位来说,包括脾、胃、肝、胆,在《内经》中虽未具体指明,但在《内经》的脉法和晋·王叔和的《脉经》中,均以肝应左关,而属中焦。至后世温病学说以“三焦”作为辩证纲领后,将外感热病后期出现的一系列肝的病证,列入“下焦”的范围后,现在临床辩证中,仍多从之。


(3)下焦 下焦的部位,一般也根据《灵枢·营卫生会》之说,将胃以下的部位和脏器,如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均属于下焦。下焦的生理功能特点,在《内经》中说它是排泄糟粕和尿液,如《灵枢·营卫生会》概括为“下焦如渎”。但后世对藏象学说有了发展,将肝肾精血、命门原气等都归属于下焦,因而扩大了下焦的生理功能特点。《温病条辨》提出“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实际上也包涵着这一概念在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