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打针时80﹪的妈妈错误安抚,正确方法在这!

 蓝叶冰雪 2015-11-11

各为亲一定都有过陪宝宝打预防针的经历,从孩子出生后的第一针卡介苗,一直要打二十几针。很多妈妈面对宝宝哭束手无策,我也是最近上了心理专家丛中老师的课,才知道最恰当的安抚方法!“南京一位医生在刚出生婴儿打卡介苗时,发现如果能够正确的安抚孩子,孩子哭的时间越短,反之孩子哭的时间越长。但是,经过对几十组家庭的观察,发现能够正确安抚孩子的妈妈不足20%。”你属于哪一种呢?

(一)孩子哭的时候调转头,不敢看

这样反应的妈妈,不是自己害怕打针,就是受不了孩子打针。但是,孩子在面对疼痛的时候,是需要妈妈的眼神支持的,如果孩子感到疼痛之后,又感受不到母亲的支持,内心是非常无助的。可以算是最差的一种反应了。

(二)陪伴孩子,对孩子说“不疼”

这类妈妈会抱着孩子守在身边,还会在旁边安慰孩子,比第一种的要好一些。但是,孩子因为疼而哭了,妈妈却硬生生的哄骗说不疼。与孩子内心的感受完全相反,也需要调整。

(三)妈妈知道你疼了,别哭

这个妈妈的反应较之上一种有进步,能够理解孩子身体上疼的感受,但是却不能共情孩子的心理感受。孩子的哭是不受控制的,明知道孩子疼了,还硬要求孩子不哭。

(四)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

对于稍微大点的孩子,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倒也未尝不可。但是,对于刚出生的婴儿,需要妈妈共情理解自己的感受。医生观察发现一类妈妈,面对孩子哭束手无策,就用奶瓶喂宝宝来安抚,孩子完全没有心情吃奶瓶,妈妈再三将奶瓶放到孩子嘴里。这种安慰频道没对上,效果也不好。

(五)安抚情绪,共情感受

我家宝宝每次打预防针,我会提前跟她说:“待会就要打针了,可能会疼,疼了你就哭,妈妈陪着你。”目前为止21个月的她只哭过三次,这个是远出于我意料的。或许,我告诉她疼她有了心理预期,也或许她天性好奇,把过多的精力放到了观察新鲜的针头和护士阿姨。但是,听了专家讲,这种方法不错,但是还不是最好的。

(六)抱着宝宝转一圈

原来,小婴儿也是十分有心眼的。他们哭里面有一部分是担心还会被打针,疼痛继续。把小宝宝竖抱着靠到肩膀上,慢慢的转一圈,聪明的他看到了环境是安全的,不用多说什么,很快就可以安抚他的情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