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选集科技篇1201-1300

 王东镇 2015-11-12

探索选集科技篇1201-1300

作者:王东镇

  

1201.从宇宙射线撞击到小行星撞击                  2015.1.5

1202.“聚变能”其实是“裂变能”                  2015.1.11

1203.万有引力是同电相聚作用力和电磁作用力的表象  2015.1.12

1204.关于氢同位素氕、氘、氚的思考                2015.1.15

1205.从质子、中子的差别看奇异光子存在的可能性    2015.1.17

1206.系统内星球的年龄差反映了系统的成长性        2015.1.18

1207.系统内星际对偶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与成长制约  2015.1.19

1208.为什么质量等于能量?                        2015.1.22

1209.化学元素的增压重组和减压重组                2015.1.24

1210.关于核力饱和的思考                          2015.1.27

1211.没有生物圈的星球会遭遇更多的陨石袭击        2015.2.6

1212.相同的客观规律 不同的物质形态               2015.2.7

1213.质子、中子的均衡对偶、奇异对偶              2015.2.9

1214.关于氢裂变条件和水变油可行性的思考          2015.2.10

1215.什么决定系统内星球的运动速度?              2015.2.11

1216.燃油、燃气加氢可能成倍提高热值              2015.2.12

1217.二氧化碳加氢复燃可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015.2.12

1218.关于光子种类、运动和转化规律、效率的思考    2015.2.14

1219.二氧化碳的灭火原理与助燃可能                2015.2.17

1220.生命的顽强和脆弱                            2015.2.18

1221.关于强作用力与星球内部反物质何处去的思考    2015.2.22

1222.人类应该给已知化学元素、化合物的结构排序    2015.2.24

1223.高温核聚变 还是高温核裂变?                 2015.2.25

1224.3可能是燃料                              2015.2.26

1225.从质子、中子对的稳定性思考化合物的稳定性    2015.2.28

1226.原子核内中子的数量极值                      2015.3.1

1227.化学元素内部渐次增加的“氚”结构            2015.3.2

1228.原子可能形成于电磁作用力                    2015.3.5

1229.原子结构中的核与“亚核”                    2015.3.9

1230.高端核能与中子裂变                          2015.3.10

1231.核内氦核知多少?                            2015.3.11

1232.关于核燃料棒点火温度等问题的思考            2015.3.12

1233.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2015.3.13

1234.现代物理学中的谬误                          2015.3.14

1235.自由质子和中子可能不需要氧就能裂变为光子    2015.3.14

1236.正反物质之间的吸引与排斥                    2015.3.16

1237.关于磁场的思考                              2015.3.17

1238.电流的形成可能改变磁场形态                  2015.3.18

1239.从质子、中子潜藏正负电荷的数量看强力的由来  2015.3.19

1240.关于电中性光子与偏电荷光子的进一步思考      2015.3.20

1241.探索的魅力是创新                            2015.3.20

1242.“星核”的周期性熔化可能是客观规律          2015.3.21

1243.磁场与电场的思考                            2015.3.21

1244.光子引发的革命                              2015.3.24

1245.热层破解地球环境                            2015.3.24

1246.核外电子与光子、星系、基本物理作用力        2015.3.24

1247.我的光子、星系理论来自核外电子的分析        2015.3.26

1248.为什么月球可能是反物质星球?                2015.3.29

1249.正反物质相遇会发生什么现象?                2015.3.30

1250.一氧化碳燃烧之谜                            2015.3.31

1251.沙漠与油气资源的思考                        2015.3.31

1252.可否利用环境温度直接发电?                  2015.4.5

1253.利用光电转换分析质子中的光子成分提高热效率  2015.4.6

1254.磁场可能有汇聚正负电荷的作用                2015.4.7

1255.通过宇宙射线分析正反物质                    2015.4.8

1256.太阳系内可能与太阳同期形成的行星            2015.4.9

1257.聚变能与永动机是人类难以实现的两个梦想      2015.4.10

1258.人类应该走出聚变能的误区                    2015.4.12

1259.关注星球磁场和电磁环境对飞行器的影响        2015.4.13

1260.光子频率与质量可能成反比的思考              2015.4.15

1261.质量等于电流                                2015.4.16

1262.偏电荷光子的比例可能非常高                  2015.4.17

1263.煤炭是石油的化石                            2015.4.18

1264.星球内部质子和相反氢、氦元素的出路          2015.4.19

1265.氢气可能有急救作用                          2015.4.21

1266.教给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                      2015.4.23

1267.从“白丁”到相对系统科学观点的形成          2015.5.3

1268.耐高温叶片要在碳材料、中空、透气上下功夫    2015.5.7

1269.可以省去航空母舰弹射器的办法                2015.5.8

1270.从瑞麦连野看我国封建社会的良种选育          2015.5.18

1271.核外电子分布的规律性与原子内部结构的相对统一2015.5.24

1272.《探索集——科技篇》是我自然科学认识的发展篇2015.5.30

1273.从光子没有温度到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        2015.5.30

1274.化合物形态是亚原子形态                      2015.5.30

1275.太空漫步为什么系根绳子?                    2015.6.1

1276.核裂变可能始于原子内部氚结构向氘结构的转变  2015.6.8

1277.星球的热核聚变区域与相对稳定的固态区域      2015.6.11

1278.没有吸热核裂变就没有放热核聚变              2015.6.15

1279.关于高温无磁与离子现象的思考                2015.6.24

1280.亿万富翁会写《探索集》吗?                  2015.6.26

1281.核裂变可能始于中子衰变                      2015.6.28

1282.含一亿吨白金的小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2015.7.20

1283.《探索集科技篇》是相对完整的系统            2015.8.16

1284. 现代物理某些观点的批判                     2015.8.24

1285. 银河系可能正在经过一个相对温暖的区域       2015.8.31

1286. 关于球形闪电与黑色球形闪电的思考           2015.9.13

1287. 把新思想凝聚到方寸之中                     2015.9.17

1288. 月球表面可能没有昼夜和温差                 2015.9.20

1289. 光子密度递减定律                           2015.9.22

1290. 光子密度的相对均衡与增减循环定律           2015.9.25

1291. 关于银核宇宙射线对月球影响的思考           2015.10.1

1292. 星球内部层次磁轴、旋转速度可能各不相同     2015.10.21

1293. 关于地球与太阳、地核与月球的思考           2015.10.23

1294. 通过次级星球参数 推测主星参数              2015.10.25

1295. 太阳内核的直径和自转周期可能与水星相同     2015.10.26

1296. 如果月球是正物质星球会与地球环境非常接近   2015.10.26

1297. 太空光子密度增加1K火星环境可能变成地球环境 2015.10.26

1298. 原子的聚变温度应该低于裂变温度             2015.10.27

1299. 星球内部的对偶层次之间可能存在磁悬浮       2015.10.31

1300. “氘”、“氚”可能耐高温                   2015.11.11

注:正文中的序号按原文发表时在《探索全集》中的序号排列,与本目录中的序号不同,特此说明。

 

3457.从宇宙射线撞击到小行星撞击

2015.1.5

 撞击是动能转化为重力的过程,可能产生物质相变。

 宇宙射线撞击是初级化学元素和基本粒子的撞击,重力有限,速度极高,不同的材料来源有不同的说法,从光速到每秒200千米至800千米的“太阳风速”不等,转化为重力也是相当可观的!因此,宇宙射线的成分虽然只有氢、氦元素和少量基本粒子,形成的地球大气却有二氧化碳和氮、氧等成分,使地球成为水球。

 陨石的重力有限,可小行星的重力不能小觑,加上动能,撞击地球表面很可能形成阶梯式物质相变!

 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度只有八千千米左右,加上板块挤压,形成的重力依然有限,却有可能使某些化学元素、化合物产生物质相变,不然何以解释地壳中众多的化学元素?

 岩浆形成于地壳以下,重力不可谓不大,成分却相对单一,不要忘记岩浆的形成有一个相对减压的过程,可能形成物质相变的逆过程。另外,岩浆的热能主要来自正负电荷的聚变,这是从基本粒子和初级化学元素开始的聚变,加上沿途地壳化学元素的熔解重组,不能不影响岩浆的成分。

 过去人类总是从太空寻找地壳复杂的化学元素和水、蛋白质等生命要素的来源,其实它们更可能形成于地球自身的环境。

 宇宙射线的速度相对稳定,可宇宙射线的密度却随距离递减,影响撞击核聚变的深度,所以太阳系不同行星表面的大气成分和地表物质成分不尽相同,每个恒星系统可能只有一个行星具有类似地球的太空环境,具有产生智慧生物的可能。

 水循环产生的雷电也可能引发局部核聚变,日积月累也会影响大气和地表物质成分。

 生物核聚变同样不可忽视,光合作用形成的化学成分同样不可小觑,除了可以将光子转化为化学元素之外,甚至可以将水和某些气体成分固化,进入矿物圈的物质循环。而没有水的裂变和相变,地球表面早已汪洋一片了!

 地球表面的现状是自然平衡的结果,不必一一寻找原因,也不能过于糊涂。

 所有化学元素都可能存在离子现象,任何离子现象都会带来偏电荷现象,同电相聚就会发挥作用,聚集相同电荷,对偶聚集相反电荷,通过星际交流,实现星系的共同成长。恒星表面的熊熊烈焰、地壳内部的岩浆,能量来源主要是正负电荷的聚变,所以才能持久,形成星球的缓慢成长。

 氢——氦聚变只是一瞬间的事,接着进行的是深层次聚变。并且,氢、氦元素的五种同位素可能是在正负电荷的聚变中同时形成的,正反物质比例相同,所以才有宇宙射线的形成。正反物质星球辐射与自身物质成分相反的宇宙射线,而与宇宙射线物质成分相同的星球对相同物质成分的宇宙射线具有吸引力。同电相聚包括相同偏电荷物质的聚集,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可能不涉及其他物质成分的质量,只是正负电荷质量的相对均衡,因此可能产生其他质量的相对不均衡。

 同电相聚形成的吸引力具有单向性,惯性产生的动能可能使不同物质星球相互撞击,同样引发核聚变,形成物质重组。原子内部可能存在正反基本粒子的组合,不同物质成份的重组应该不成问题,但客观环境可能影响物质重组,不会形成与自身不同的物质成分。

 系统内的星球不可能相互碰撞,也不会相互吞噬,因为系统的形成就是依据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太阳膨胀,地球就会远离,不会停留在原有的轨道。八大行星同极相向,只有排斥力,没有吸引力(或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各自对偶太阳的不同层次,交流正负电荷,相互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只有人类可能光顾。

 太阳与银核的关系也是如此:银核引力再大,相互之间也会保持适当的距离,远吸、近斥,不即不离,核力就是如此。所以,万有引力是错误的。

 本文涉及许多内容,不乏对传统观念的颠覆,需要结合实际慢慢理解。欢迎争鸣。

 

3459.“聚变能”其实是“裂变能”

2015.1.11

发现光子密度决定物体和环境温度以后,我不但破解了燃烧的秘密其实是正负电荷向光子的聚变过程和化学元素向光子的裂变过程,还提出了物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将能量形态物质化,揭示了正负电荷——光子——化学元素——光子——正负电荷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进而根据正负电荷存在的普遍性和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核力、电磁作用力、原子、星系的形成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有关,而星球的形成与同电相聚的客观规律有关,它们都是吸引力与排斥力的对立统一,所谓“万有引力”是不存在的,实现了基本物理作用力在共同物质基础上的统一。

但是,所谓“聚变能”一直困扰着我,因为任何光子的形成过程都是发热反应,而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转变是吸热过程,“聚变能”从何而来?

我首先想到的是聚变过程中可能隐藏着部分化学元素的裂变过程,或部分质子、中子向光子的裂变过程,但这种局部裂变过程产生的能量必定有限,与氢弹的巨大威力不符,氢弹的巨大威力来自哪里?真的来自氢——氦聚变吗?

氢、氦,均属于初级化学元素,可能在恒星表面正负电荷的聚变过程中同时产生,所以同时成为宇宙射线的主要成分。它们的原子量很低,全部转化为光子也数量有限,又相互对偶,聚变过程中没有多余的质子、中子析出裂变为光子,“聚变能”来自哪里?

昨天在网上阅读了一篇关于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事迹的文章,发现氢弹的设计理论其实是裂变、聚变、裂变的过程,氢弹的巨大能量主要来自铀235和后期铀238的裂变,而聚变材料是氘化锂6,它的燃烧才能导致铀238的裂变。

氘化锂6是原子量较低的化合物,全部裂变也能量有限,聚变为铍还少一个中子,“聚变能”从何而来?裂变才能释放能量!氢弹的威力主要来自氢弹全部材料较高程度的裂变,其中的聚变过程即便释放能量也数量有限,甚至有可能是吸热反应!所以,“聚变能”可能是人类认识的误区,不必花费大量金钱和资源开发所谓“聚变能”,因为在理论上氢——氦聚变都难以产生巨大的能量。

 

3460.万有引力是同电相聚作用力和电磁作用力的表象

2015.1.12

万有引力阐述的是吸引力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而吸引力普遍存在的原因是同电相聚作用力和电磁作用力的普遍存在。两个作用力可以叠加,也可以独立发挥作用,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万有引力只是表象,没有揭示吸引力形成的原因和差别,单一的计算公式不足以正确反映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并且忽视了同电相聚作用力、核力的特殊性,及排斥力、离心力的存在,所以是错误的。

正反物质之间可以没有同电相聚作用力,但必定存在电磁作用力,只要没有形成同极相向,就有吸引力存在。而一旦形成同极相向,排斥力就会发挥作用。而正反物质星球对偶存在,核力就会发挥作用,两者必定保持相对稳定的距离,远吸、近斥,在一定的弹性轨道上运行,永远不会合二而一。它们都是对万有引力的否定。

所以,不能把表象误认为真理,作为客观规律。

发现吸引力是人类认识的进步,万有引力的认识是暂时的误区。

 

3461.关于氢同位素氕、氘、氚的思考

2015.1.15

氢同位素氕、氘、氚,可以组成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化学元素,可宇宙射线的存在和成分说明氢同位素与氦同位素可能同时形成于正负电荷的聚变。氢同位素中的氕,可能要因此失去带有基本粒子性质的化学元素的荣誉了,因为所有其他化学元素中质子都是与中子或中子对结合在一起的,只有相对容易裂变的铀235、钚239,可能存在单质子的身影。我所以想到这种可能,是因为质子、中子对结合的非常牢固,只有单质子氕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可能是迄今为止的能源物质只有氢同位素氕及其化合物和铀235、钚239的原因吧?

我是从燃烧现象寻根究底发现氢同位素氕的特殊性的,进而发现其他化学元素不能燃烧的根本原因可能是质子、中子对的存在,只有破坏这种结合,才能使其他化学元素转化为能源物质。

汽油是碳氢化合物,可以转化为能量的物质只有其中的氕元素,能量比之低可想而知。如果碳也可以裂变为光子,汽油的能量会极大的提高。不过碳的沸点在摄氏4830度,裂变温度还要更高,任何发动机都难以承受这种高温。而汽油的能量全部释放会形成爆炸效果,未必能够进入普通燃料的行列,我们要为其他化学元素的稳定性庆幸,这样才有我们相对安全的环境。

自然环境中氘、氚的比例很低,而原子中氘、氚的比例很高,可能是后者导致了前者。

宇宙射线中氘、氚的比例也很低,大量的是质子形态的氕元素,地球大气边缘的热层和我们见到的阳光可能都来自氕的裂变,而地球大气的其他成分可能来自宇宙射线中氘、氚、氦元素的聚变。

相对容易裂变的化学元素也相对容易聚变,光合作用就可能形成氕元素,而一根火柴的温度就可以让氕元素裂变为光子。当然,氕元素的裂变可能还要氧元素的参与,单纯的热能也未必可以实现某些做功,还要膨胀气体的参与,而从安全性考虑,氕与其他化学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更好的燃料。

长期以来,我们以为恒星的能量来自初级化学元素的核聚变,而按照传统观念这种能量总有消耗殆尽的一天,这与我们的观察不符,也难以解释这些初级化学元素的来源。通过原子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而正负电荷的聚变可以形成光子,进而形成化学元素,这就为所有星球、星系的形成和它们内部、表面的核聚变找到了相对合理的解释,并且为星球、星系的成长找到了相对合理的原因。氢、氦同位素来自正负电荷的聚变,所有其他化学元素来自这一聚变过程的继续,基本物理作用力来自所有物质共同的基础——正负电荷的存在和物理属性,是我现在的看法,也会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认识。

通过初级化学元素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复杂现象的简单原因,加深对复杂现象的认识,希望本文有所助益。

 

3462.从质子、中子的差别看奇异光子存在的可能性

2015.1.17

从光合作用和燃烧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化学元素与光子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当然,并非所有的化学元素都可以很容易的转化为光子,一般情况下以质子形态存在的化学元素相对容易转化为光子,而以质子、中子对形式存在的化学元素相对难以转化为光子,也就是不容易燃烧。自然界里以质子形态存在的化学元素只有氢同位素氕一种,为氢元素比例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所以氢元素的原子量为1.00794。可原子结构中氢同位素的其他形态非常普遍,纯质子形态的结构可能不存在,只有氦3以两个质子、一个中子的形态出现,是质子、中子对的特殊形态。氦3的这种特殊形态可能直接来自正负电荷的聚变,也可能来自氢同位素氚的蜕变,所谓弱作用力就是出自对这种蜕变可能性的分析。也许两种可能性同时存在,原子结构中的氦3形态可能来自正负电荷的直接聚变,自然界中相对独立的氦3形态可能一部分来自正负电荷的直接聚变,一部分来自氢同位素氚的蜕变,因为氢同位素氚的放射性就是一种蜕变现象,显示了一个质子、两个中子结构的不稳定性,这种结构在高端化学元素中普遍存在,所有原子量超过质子量一倍以上的化学元素都存在这种结构,超过的比例可能就是这种结构的比例。

3结构也是一种罕见结构,由两个质子、一个中子组成,相对容易裂变,在其他原子结构中不知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就要有更多的氚结构形态对偶。铀235、钚239相对容易裂变,不排除存在这种结构的可能。

质子、中子的差别很小,中子的质量大于质子可能3个电子量,也就是一个奇异光子的质量。所谓奇异光子,就是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或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的光子,前者为正奇异光子,后者为反奇异光子。据说质子的质量是电子的1836倍,由于奇异光子是奇数电子质量的光子,质子的质量应该修正为1837(或1835)电子量,而中子的质量可能为1840(或1838)电子质量。质子、中子的这种差异可能反映了正负电荷聚变为光子过程中普通电中性光子与奇异光子的比例,大约为9182(正反奇异光子各一)。而一旦脱离原子,中子可能转化为质子,所以化学元素中没有中子的位置。

奇异光子转化为电流可能需要条件,对正反物质生物可能产生视觉盲区,而不同物质恒星可能辐射与自身物质形态相反的奇异光子,所以形成黑洞暗物质

奇异光子是一种偏电荷光子,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的“偏正电荷”光子趋向正物质星球,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的“偏负电荷”光子趋向反物质星球,所以正物质生物可能看不到正物质恒星,反物质生物可能看不到反物质恒星,所有生物只能看到宇宙的一半。

银核是银河系的核心,其质量至少为银河系质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直径以光年计算,可我们却看不到它的身影。类星体我们只能看到主星,看不到二级恒星,正好是银河系的翻版,而银河系与某一类星体(星系)应该是对偶星系。

普通光子是一个负电子与一个正电子的对偶组合,可以顺利的转化为正负电流。奇异光子只有实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才能转化为电流,实现这种均衡的条件就是奇异光子转化为视觉信号的条件。裂变,还是补齐?二者必有其一。

奇异光子是我分析原子结构中质子与中子的差别及暗物质、黑洞产生原因时想到的一种可能,没有经过验证,仅供参考。

 

3463.系统内星球的年龄差反映了系统的成长性

2015.1.18

支持星系成长说的是系统内星球的年龄差,而否定传统宇宙观的是星系成长说。

传统宇宙观认为宇宙形成于一次大爆炸,其后数秒形成了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和基本形态,事实果真如此吗?

且不说爆炸发生时奇点的质量能否聚集到宇宙的质量,爆炸发生后宇宙的状况就应该基本定型,不会有新星的产生和星系的成长,超新星如何解释?系统内星球的不同年龄如何解释?

太阳与地球不是同时形成的,所以年龄不同。如果地球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年龄也不相同,说明它们也不是同时形成的。

如何确定不同星球的年龄?目前还没有相对科学的方法,可以实地考察的只有地球和月球的表面,能够确定的是表层物质的相对年龄,其他均属推测。

星系的形态可以提供一定的信息,反映形成的过程和顺序。

例如:银河系是大量的同级恒星聚集于同一轨道,而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是单轨单星。这种差别是如何形成的呢?因为银河系大量的同级同轨恒星基本上是同时形成的,不同轨的同级恒星形成的时间差也不是很大,可能在十万年以内,因为银河系的直径在十至二十万光年以内。在形成的时间顺序上,当然是先有银河系,后有太阳系。

同轨、多星要有两个条件:足够多的星体材料和相对短的形成时间,使星体材料没有时间聚集为单轨单星。

银河系是环绕银核形成的,银核形成时正反两种物质并存,正物质聚集为银核,反物质形成宇宙射线,伴随银核内部层次的形成聚集于相应的轨道上凝聚为同轨、多星,这种现象源于正负电荷同电相聚、对偶聚集的物理属性。

核外电子的存在说明了正负电荷的上述物理属性,原子与核外电子的关系就是银核与银河系二级恒星的关系,太阳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关系,地球与月球的关系。

当然,银核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应该有类星体星球对偶形成,同样有一个庞大的星系环绕,与银河系年龄相同、规模相同,物质构成相反。茫茫宇宙中哪个类星体星系与银河系对偶,还是一个谜。找到它可以证明新宇宙观的成立,颠覆传统宇宙观。

银河系的二级恒星形成以后也会不断成长,不是吃老本,而是不断聚集负电荷和偏负电荷的反物质,与银核和系内行星交流正电荷,聚变形成新的物质、新的层次。每增加一个新的对偶层次,相应轨道上就会对偶聚集相反电荷、偏电荷物质,形成新的行星。由于这一过程相对漫长、规模有限,二级恒星系统的行星可能是单轨单星。

层次的形成不可能是相同化学元素,恒星的气体星球说和氢、氦聚变说难以成立,因为聚变过程是连续过程,不会永远停留在氢、氦聚变的水平上。宇宙射线的存在和成分说明氢、氦元素可能同时形成于正负电荷的聚变,与恒星相反的物质成分转化为宇宙射线,相同成分会继续聚变为其他化学元素。氢、氦聚变为其他化学元素的同时辐射氢、氦宇宙射线,可能吗?

红移现象是爆炸说的重要实证,可四面八方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难道我们是宇宙的核心吗?

银河系的形成离不开一次爆炸,这只是局部现象,类似的现象会不断发生,也在不断发生。视线所及,不过是宇宙的一隅,怎能代表宇宙的全部?

人类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永远不会停留在相同的水平上,星系的成长也是持续不断的过程,直到生命的终结,而宇宙永远存在,不可能形成于一次爆炸,也不会消失于一次爆炸。

 

3464.系统内星际对偶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与成长制约

2015.1.19

系统内星际对偶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是对偶层次之间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即银核的表层偏电荷对偶类星体表层的偏电荷,其余层次的偏电荷对偶银河系不同轨道二级恒星的表层偏电荷,而银河系二级恒星其余层次的偏电荷对偶各自系统内一级行星的表层偏电荷,一级行星其余层次的偏电荷对偶各自卫星的表层偏电荷,各自卫星其余层次的偏电荷对偶子卫星的表层偏电荷,依此类推。

由于银河系的二级恒星存在同轨多星现象,与银核对偶层次偏电荷对偶的是同一轨道所有二级恒星的表层偏电荷,而所谓表层其实是由冷热两个核聚变区域组成的对偶区域,涵盖了恒星内部层次的两层,因为所有星球内部的层次都是冷热核聚变区域交替出现,组成对偶层次,其原因尚不清楚,可能热核聚变区域具有原子的分解作用,冷核聚变区域是重组化学元素相对稳定的区域,对偶偏电荷存在于两层之间化学元素的离子现象。

离子现象导致偏电荷的相对聚集,对偶聚集相反电荷和相反偏电荷物质,形成新的星球。由于一级恒星每一对偶层次偏电荷的质量都非常庞大,形成的速度相对较快,对偶轨道的直径以数千、甚至数万光年计算,对偶聚集的偏电荷和偏电荷物质会被“撕裂”成相对均等的份额,形成大小相对均衡的许多二级恒星。由于二级恒星的质量和直径相对较低,初始层次有限,系统内的一级行星通常是单轨单星、逐步形成的。

星际对偶的是对偶层次的偏电荷,而不是整个星球的偏电荷及携带偏电荷的物质,核力的形成取决于对偶层次偏电荷的存在和对偶层次偏电荷的质量,而不是携带偏电荷的物质的质量,星际轨道距离取决于对偶偏电荷质量的大小,星际关系不是万有引力,而是正负电荷对偶存在产生的核力。

由于星际间对偶层次偏电荷的质量相对均衡,核力呈现饱和状态,多余的偏电荷会相互交流形成系统内星球的共同发展。这种交流也可能形成于热核反应的需要,交流的正负电荷可能均等,并形成正负电荷南北两极的相对聚集,产生星球磁极。由于系统内所有二级恒星和一级行星同极相向,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它们之间不存在万有引力。

同样由于核力“饱和”,同一轨道不会再有新的星球加入,万有引力可以休矣!

系统内主星对偶层次聚集的偏电荷制约“副星”对偶层次偏电荷的聚集,成长速度制约“副星”对偶层次的成长速度。由于每一对偶层次都有对偶对象,不同层次对偶对象之间相互排斥,运行轨道会出现偏角。每个星球有多少对偶层次,就可能有多少磁极!主磁极是表层磁极。

地球大气和地壳是地球上地幔热核聚变区域的延伸,与中间层构成地球表层对偶层次,与太阳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对偶;下地幔与地核构成同一对偶层次,对偶月球。

以上是我对系统内星际关系的初步总结,仅供参考。

 

3465.为什么质量等于能量?

2015.1.22

质量等于能量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因为核裂变可以释放能量。但能量是什么,为什么核裂变可以释放能量,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爱因斯坦没有进一步的解释。

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能量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光子形态。而正负电荷、光子、原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质量等于能量。

正负电荷、光子、原子都是相对独立的物质存在形态,转化需要条件,并非任何情况下它们都可以相互转化,全部转化。例如燃烧需要条件,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原子转化为光子,大部分转化为其他化合物。核裂变也不是所有的原子都转化为光子,核爆炸相对彻底,也有残留物,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就更多了。所谓能源物质,是相对容易转化为光子的物质,如碳氢化物、碳水化合物、铀235、钚239等。所有化学元素中只有氢同位素氕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其他化学元素都要裂变为氕元素之后才可以转化为光子,氕元素与其他化学元素的区别在于没有形成质子、中子对,所以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

热的感觉可能是光子转化为电流的过程,或光子密度影响化合物、原子存在形态的过程,光子密度影响环境温度是不争的事实。

光子密度并非是可见光密度,所以看得见不能等同于光子密度。

现代物理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即光子传递引力,可星球的两极最冷,而两极的形成与正负电荷的相对聚集有关,引力可能源于同电相聚作用力、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电磁作用力,未必需要物质传递。星际间交流的可能是正负电荷,光子通常是单向运动,只有恒星大量辐射光子,行星难与恒星对等交流光子。

正负电荷可能是最小的物质存在形态,光子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一种形态,还有其他形态。电流通常是正负电流并存,才能产生光子。单电荷对偶交流的形态可能存在于星际和一定规模的磁性物体之间,难以观察,也没有温度,只能通过磁力线间接发现。

光子可能有正负电荷等价光子,呈现电中性,还有正负电荷不等价光子,呈现偏电荷形态,具有趋向性,转化为电流需要条件,恒星辐射的光子可能是后者,所以有暗物质黑洞现象存在,聚变为原子结构有质子、中子和正反物质的差别,偏电荷光子的数量可能少于正负电荷等价光子。

只有正负电荷和原子全部转化为光子,才有质量等于能量。一般来说只有部分质量等于能量,即可以转化为光子的质量等于能量。

 

3467.化学元素的增压重组和减压重组

2015.1.24

火山喷发物是它们在上地幔时的真实状况吗?应该不是,因为化学元素存在增压重组和减压重组。

火山和地震是星球成长的标志,因为组成系统的星球是有生命的,每时每刻都在成长发育,成长发育是通过正负电荷的聚变和化学元素的重组实现的。星球内部的热核聚变区域是化学元素的高温重组区域,冷核聚变区域是生成高端化学元素的沉积区域,前者可塑性极强,而后者相对稳定,只能通过上层的不断沉积、下层的不断溶解缓慢成长,热核聚变的速度过快就会引发火山和地震。

高能粒子加速器只能实现个别粒子的聚变或裂变,地下的宏观环境才能实现化学元素相对宏观的改变,而正负电荷的聚变不但提供了化学元素重组所需的高温,还提供了聚变所需的质子、中子对,它们以等离子氢、氦同位素的形态存在,在高压下可以组成高端化学元素,在低压下可以组成相对低端的化学元素,火山喷发的过程是减压过程,只能形成相对低端的化学元素,火山灰、喷发气体和我们看到的熔岩就是生成物。

地球的平均质量不是很高,可能源于热核聚变区域相对较低的质量比,也就是低端质子、中子对的大量存在。光子可以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它们生成的质子、中子对也可以相对均衡的存在于所有化学元素的液态中,在一定的压力环境中实现化学元素相对均衡的物质相变。高温也可能使所有化学元素以氢、氦同位素的形态存在,在不同的压力环境下形成不同的化学元素。

星球结构是以冷、热核聚变区域交替的对偶形态出现的,同电相聚聚集相同偏电荷和偏电荷物质,通过星际交流实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热核聚变区域是正负电荷的主要聚变区域,成长速度快于冷核聚变区域,是星球内部的高压区域。冷核聚变区域只有静态压力,与该区域化学元素形成时的压力差别不是很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两种区域依据什么原理形成还是一个谜,而没有两种区域的交替出现,就没有星系的形成。星系的形成不是依据万有引力,而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系统内每颗星球的质量和运行轨道都是由核力决定的,不是由万有引力擒获的。同电相聚形成星球,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形成星系,系统内星球的质量和运行轨道决定于主星对偶层次的位置和偏电荷的质量。庞大星系是主星内部结构多层次的证明,太空中的孤魂野鬼主要由星际宇宙射线交汇产生的聚变物汇聚形成,同电相聚使它们趋向相同物质星球,对于相反物质星球更多的是插肩而过。所以,对小行星不必一概恐惧。系统内的星球不会相撞,系统以外的星球具有倾向性,只有速度产生的惯性力大于不同物质之间的排斥力,相反物质星球才有可能相撞。茫茫太空,这种可能性极小。

系统一旦形成,核力通常以饱和形态出现,“孤魂野鬼”很难进入系统内的星球轨道,“擒获说”可以休矣!

 

3468.关于核力饱和的思考

2015.1.27

核力“饱和”指的是系统内对偶正负电荷相对均衡的状态,核力饱和是系统相对稳定的原因。

核力饱和源于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对偶关系的分析:无论环境中自由电子多寡,核外电子不会因此增加或减少(离子现象除外);及原子相对稳定的分析:尽管有同电相聚和电磁作用力,原子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以上现象都是对万有引力的否定。

以上现象不排除系统内正负电荷的对偶增加,即核力的相对改变。因此,原子相对稳定,星系不断成长。

正负电荷的对偶稳定包括正反物质的对偶稳定,原子和星系的相对稳定。除非惯性打击和外部条件改变,星系和系统内星球可能表现为引力缺失,对系统外星球和星系没有引力!系统内的原子可以形成核外电子共轭,而原子保持相对的独立。

核裂变、核聚变的条件应该是系统内核力的破坏,即对偶正负电荷相对稳定关系的破坏,因为核力源于系统内正负电荷对偶关系的相对稳定。

茫茫太空,庞大星球和星系可以自由悬浮,因为宇宙中不存在万有引力,所以永远不会形成奇点,宇宙的再生也不会源于一场奇点的爆炸。

人体虽然由无数原子组成,没有一定的条件不会聚变为单一原子,核力饱和维护了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个体的相对独立性。

成长与稳定永远是相互矛盾的,核力的相对稳定不排除统一体内正负电荷的对偶改变,这种改变需要的条件和产生的后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3473.没有生物圈的星球会遭遇更多的陨石袭击

2015.2.6

这个命题的产生源于星球表面气体成分相对稳定和星球成长速度决定因素的分析。

每个星球都有不尽相同的大气成分,且相对稳定,决定因素是星球表面核聚变的深度。恒星可能差别不大,行星则与宇宙射线的密度、自身质量、大气层的厚度有关,因为恒星表面进行的主要是正负电荷向化学元素的聚变,初级生成物是光子和数量大致相同的正反氢、氦元素,其中多余的、与恒星自身物质性质相反的偏电荷光子和氢、氦元素转化为宇宙射线,与恒星自身物质性质相同和聚变需要的光子与氢、氦元素会连续聚变为其他高端化学元素。宇宙射线的密度与远离恒星的距离有关,运动速度可能接近光速,与行星相遇会与表面物质成分引发一定程度的核聚变、核裂变,特别是与行星表面的初级化学成分和气体成分引发核聚变、核裂变的可能性更大,而这些初级化学元素和气体成分的来源也是宇宙射线。

据说地球大气边缘有厚达数千千米的热层,温度最高可达数千K,除了宇宙射线引发的核聚变、核裂变,我想不出其他原因。条件适宜,核聚变、核裂变可能连续进行,直到条件消失,并伴有化合反应,形成行星不尽相同的大气成分和地表物质成分,水分子和碳氢分子、甚至二氧化碳。地球相对稳定的大气成分与地球、太阳的轨道距离有关,决定了地球成为蓝色星球、海洋星球、生物星球、智慧星球。我们看到的阳光也与这种核聚变、核裂变有关,因为茫茫太空只有黑暗,我们才有夜晚。偏电荷光子可能具有选择性,转化为可见光需要条件,所以我们只能看到宇宙的百分之五十。

宇宙射线连续不断,每颗星球可以接纳的气体成分却是有限的,逃逸和转化在所难免。生物是气体成分固化的重要原因,还有其他化合反应。水分子的转化和裂变也是必须的,否则地球就会被海洋淹没。

我们现在看到的现象是自然平衡的结果,这种平衡是如何实现的,有待深入研究。

许多行星没有生物,甚至一定厚度的大气层,如何成长?陨石的光顾就会成为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足够的陨石数量,小行星也可能有大气层,因为行星的质量受制于主星对偶层次偏电荷的质量,实体星球的偏电荷质量差会由气体偏电荷质量弥补,气体分子的离子现象超过固态物质。所以,星球大气层的厚度不是自身质量决定的,而是对偶星球、对偶层次偏电荷的质量差别决定的。理解这一点,需要掌握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原子核外电子数量与核内质子数量的对偶关系反应了这一规律,星系的形成、核力的形成都是这一规律决定的。星球成长的内生因素,则是星球内部的热核反应,星际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和交流。

 

3474.相同的客观规律 不同的物质形态

2015.2.7

无论基本粒子,还是庞大星系;微小病毒,还是智慧人类,遵循的都是相同的客观规律,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我暂且锁定为正负电荷。

阴阳鱼国人都不陌生,源于男女的性别差,也道出了物质世界的一般形态。光子,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基本粒子,可能也是正负电荷对偶存在最普通的形态,其他形态还有原子与核外电子,闪电发生前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等等。正反物质的差别,不过是质子携带偏电荷的不同,因此形成原子核外电子的不同,比起整个原子质量,差别实在是太小了!

光子的一般存在形态可能类似阴阳鱼,正负电荷的质量均等,可均等的光子不可能聚变出质子与中子这两种不尽相同的基本粒子,所以我大胆推测可能存在正负电荷质量差别一倍的偏电荷光子,虽然数量有限,却是正反物质存在的物质基础,我称其为奇异光子。奇异光子的存在,可能形成不同生物的视觉差别和光子传播的选择性,致使我们只能看到宏观世界的一半,导致暗物质黑洞现象的出现。

我关于光子的定义与现行教科书的定义是不同的,不但是正负电荷的综合团聚体,还拥有质量和一般光子、奇异光子的差别,并且是温度和能量的物质基础,所有其他高端物质形态的物质基础。因为光子可以与正负电荷相互转化,与原子相互转化,光子密度决定物体和环境温度,以上可以得出物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分析电子与光子,电子与原子和闪电现象的发生,我们可以得出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前者可以形成星球和吸引力,后者可以形成核力、电磁作用力、光子、原子和星系,复杂与简单源于共同的物质基础和客观规律。

H7N5H9N3,不过是不同数量氢原子与氮原子的结合,在空气中就可以自然形成,不必到陨石中查找根源。生物体更是复杂的化工厂,什么化合物不能产生、分解?致病与否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一切偶然也是必然。

水分子的来源也不必到陨石中查找,地球化学成分中存在氢、氧就有可能形成水分子。至于太阳系八大行星只有地球存在生命现象与地球轨道和宇宙射线的密度引发大气边缘核聚变、核裂变的深度有关,恰好在此形成了碳、氮、氧三种生命元素和足够的水分子。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丰富多彩,拥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和客观规律,只是偶然造就了不同,其实可以相互转化,科学就是发现其中的原因,研究转化的可能和途径。

未知领域允许各种假说,遵循客观规律才有生命力,少走弯路。希望我的看法具有相对的科学性,带来二十一世纪人类科学的发展进步。

 

3476.质子、中子的均衡对偶、奇异对偶

2015.2.9

原子结构无论多么复杂,都可以简化为质子、中子的均衡对偶、奇异对偶,不超过氢同位素的三种形态、氦同位素的两种形态。其中氢同位素的氘对偶形态(一个质子、一个中子的对偶)和氦同位素的氦4对偶形态(两个质子、两个中子的对偶)是均衡对偶形态,氢同位素的氕形态(无中子形态)、氚形态(一个质子、两个中子的对偶)、氦同位素的氦3形态(两个质子、一个中子的对偶),是质子、中子的奇异对偶形态。某些质子、中子奇异形态的相互对偶也可以实现质子、中子对偶的相对均衡,如氕形态与氚形态对偶,氚形态与氦3形态对偶,也可以实现质子、中子对偶数量的相对均衡。质子、中子数量相等的原子,一般可以实现质子、中子对偶的相对均衡;质子、中子数量不等的原子,内部结构必定存在质子、中子对偶的奇异形态,数量差越大,内部结构中质子、中子对偶的奇异形态越多。

奇异光子不符合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需要核外电子加以补充,才能转化为电流,没有核外电子的奇异光子是奇异光子的离子形态。质子、中子的均衡对偶、非均衡对偶是如何形成的,还是一个谜。但核力的形成离不开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原子内部质子、中子的差别应该体现正负电荷分布上的差别,这种差别可能形成正反物质、正反基本粒子的差别和对偶。从化学元素周期表看,单质子元素只有一个,氢同位素氕,占到氢同位素比重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而原子结构中的单质子比重可能非常小,氢同位素中的氘、氚形态可能是原子结构的普遍形态,这种差别的形成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值得研究。

分析燃料的分子式,我们总可以发现氢元素的身影,严格的说应该是氕的身影。根据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正负电荷、光子、原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质量不变。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的化学元素只有氢同位素氕,说明没有中子对偶的质子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而以质子、中子对形态出现的原子结构相对稳定。放射性元素通常中子的数量大于质子的数量,或质子的数量大于中子的数量,说明质子、中子对偶的不均衡形态也不够稳定,原因有待深入研究。

如果氕元素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我们无异于坐在火药桶上,所幸的是氕元素通常与其他化学元素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耐高温的碳元素结合在一起,需要与氧置换才能转化为光子,才有了我们常用燃料的相对安全。

除了正负电荷向光子的聚变,通常的燃烧现象是氕元素裂变为光子的过程,是我对燃烧现象新的认识和解释。

自然界中还有一些化学元素相对容易燃烧,如磷、镁粉等,原理有待深入研究。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没有中子的位置,说明中子、质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中子脱离了原子可能转化为质子。原子裂变为质子、中子以后,才有可能全部转化为光子。

 

3477.关于氢裂变条件和水变油可行性的思考

2015.2.10

我是在做饭时根据物质不灭定律思考燃气成分和燃烧实质时想到氢裂变可能的,因为燃烧过程中碳和氧元素都没有消失,转化为二氧化碳,只有氢元素最可能裂变为光子。当然,氢、氧结合可以转化为水,那么光子来自哪里?总不能无中生有吧?联系到光合作用和闪电、恒星表面核聚变的实质,创立了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该定律的核心是正负电荷、光子、原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质量不变。光子密度决定物体和环境温度,燃烧的实质不过是物质存在形态的变化,正负电荷聚变为光子,或化学元素裂变为光子的过程。这一定律将司空见惯的燃烧现象与核裂变联系在一起,打破了核裂变的神秘,也为大一统的物质世界和大一统的物理作用力奠定了基础。

那么,氢裂变的条件是什么呢?一定的光子密度,即燃点是必不可少的,碳、氧的参与是否必要条件值得研究。碳,可以排除。氧,需要通过实验证明是否必要条件,及最佳配比。

氢有三个同位素,未必具有相同的可燃性,只有氕与所有其他化学元素不同,是单质子的形态,可能是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的原因。

氕裂变只能提供能量,而许多发动机做功需要气体膨胀,因此需要膨胀气体的配合,配比需要精确计算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水分子有两个氢原子,理论上具有可燃性,却不易燃烧,因为很难达到氢裂变的临界点。碳氢燃料的燃点相对较低,碳与氧置换,可能变水为油。人类已经通过氢、氧置换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和其他碳氢化合物,通过碳、氧置换变水为油应该不成问题,只是核心技术没有完全掌握。

碳、氧的原子量非常接近,在化学反应中经常相互置换,在燃烧过程和光合作用中是亲密伙伴,水变油离我们很远吗?

电离水分子可以直接获得氢气、氧气,只需要热能做功以氢气做燃料就可以了,需要膨胀气体做功才需要转化。另外,氢的安全性很差,水的安全性很好,资源丰富,水变油的研究还是大有可为的。

 

3478.什么决定系统内星球的运动速度?

2015.2.11

什么决定系统内星球的运动速度?是一个教科书中没有答案的问题。是上帝之手,还是客观规律?我倾向后者。

星系的形成源于正负电荷的相对聚集,系统内就必然存在正负电荷的交流,因为同电相聚需要正负电荷的相互交流补充,才能维系星球和星系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例如:只有同电相聚,就没有星球内部和表面的热核反应,因为这种热核反应主要源于正负电荷的聚变反应,相同电荷只能产生电子,不能产生光子,而光子密度决定物体和环境温度。

星系最初源于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包括相同偏电荷物质的聚集。达到一定程度,可能发生聚变反应,但不会产生宇宙射线和正反两种物质形态,甚至聚变反应都不会发生,因为原子和光子源于正负电荷的聚变,单一电荷不会产生这种聚变。星系的大小,源于孕育阶段的长短形成的规模,而只有发生正负电荷的交流,才有星系的最终形成。这一过程类似闪电发生前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只有正负电荷产生交流,才会有光子形成和闪电发生。什么原因形成了正负电荷的这种交流,实现了正负电荷向光子、原子、星球、星系的转化,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谜。没有这种质的飞跃,星系永远停留在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暗物质阶段,只有两大集团的聚集,没有超新星的爆发和星球、星系的最终形成。

既然星球、星系的形成源于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和交流,这种聚集和交流就不会停止,并且形成星球的两极,分别输出、输入正负电荷,输出、输入的规模可能相同,决定了对偶星球的成长速度和运动速度,甚至旋转方向和自转速度。

单电荷不会形成光子,所以没有温度,星球的两极通常低温。单电荷可能是最小的基本粒子,运动速度极快,难以察觉,所以我们看不到这种交流。现代物理认为光子传递引力,可光子不但形成温度,还一般可见,现代物理的权威认识也未必正确。

电流通常是正负电流并存,才有光子产生。何以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是单电荷交流,对我来说也是个谜。磁场可能就是单电荷的对偶循环产生的,所以赤道的温度总是高于两极,因为赤道附近存在正负电荷的交汇,这也是我的猜想。

星系内的星际关系其实是层次关系,地球不是与整个太阳交流正负电荷,只与太阳的倒数第三冷热核对偶聚变层次交流正负电荷,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均有自己太阳内部的对偶层次,因此太阳可能存在多个磁极,许多星球都存在多磁极,表层磁极是主磁极。由于星际间交流正负电荷的规模不同,星球的运动速度和自转速度也不尽相同,层次间的运动速度也可能不同。

原子内部存在层次,核外电子才存在层次。原子和星球内部层次间如何结合,是否存在距离,也是个谜。但核外电子状况反应核内质子状况是不争的事实,核内质子相对稳定就不会有核外电子的跃迁,核外电子的跃迁理论和跃迁产生光子的理论可以休矣!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行轨道是由太阳对偶层次与八大行星之间偏电荷的质量决定的,太阳的层次不乱,八大行星的运行轨道就会相对稳定,不会产生跃迁现象。

一个新的理论从诞生到人们普遍接受有一个过程,是否正确更要接受长期检验。所以,越是难以观察的领域假说和猜想越多,不乏荒谬成为真理的现象,不要迷信权威和公论。创新,才有进步!

 

3479.燃油、燃气加氢可能成倍提高热值

2015.2.12

如果化学元素中只有氢同位素氕只要达到燃点就可以裂变为光子,在燃油、燃气中加氢就可能成倍提高热值。

自然状态下氕在燃油、燃气中的比重很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由一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组成,碳12原子的原子量是氢同位素氕原子的十二倍,甲烷中氢原子原子量的三倍,而天然气的热值只来自氢同位素氕的裂变,增加氕的含量,同样比重的天然气就可以同比例提高热值,燃油亦然。

碳是最耐高温的化学元素,熔点摄氏3727度,沸点摄氏4830度,而纯氢气的燃点据说是摄氏570度,天然气摄氏538度,汽油427度,柴油摄氏220度,煤油摄氏80度,碳的加入可以降低氢气的燃点。

直接使用氢燃料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与燃油、燃气混合使用用于提高燃料的热值不失为氢燃料利用的一个较好的途径。特别是用于燃油、燃气锅炉,只取其热效率,不需要膨胀效果。

碳、氢、氧之间可能存在微妙的物理化学属性,碳氢化合物是燃料,氢氧化合物却成为水分子,用来灭火。没有氧的参与,碳氢燃料可能不会燃烧,氢氧结合却不能燃烧。离开碳、氧的参与,氢元素能否直接燃烧,裂变为光子?

氢是比热容最高的化学元素,是碳元素的二十余倍,水分子的比热容自然也高。加热不易,沸点又低,只有摄氏一百度,没达到氢的燃点水分子就蒸发了,带走大量热量,是水成为灭火材料的重要原因。在密闭环境中将温度提高到摄氏600度以上,能否让水分子燃烧呢?水分子的裂解温度是多少?裂解后,氢元素是马上裂变为光子,还是再度与氧结合为水分子,是个有趣的问题。

我的分析建立在燃烧的实质是氢同位素氕元素裂变为光子反应的基础上,如果事实不是这样就没有任何意义,如果符合事实,就是人类科学最重要的进步!深入研究碳、氧、氕、氮等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和组合,可能有许多重大发现,改善我们的能源结构和饮食结构。深入质子(氕的离子形态)、中子关系的研究,可能带来物理化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最直接的效益是将热能与氕的裂变联系在一起,缩小了获取热能的范围,将氢的利用提到新的高度。

 

3480.二氧化碳加氢复燃可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015.2.12

碳、氧、氢、氮是黑火药、TNT、硝化甘油的主要成分,而后三者是著名的炸药。不仅如此,碳、氧、氢、氮四种化学元素几乎存在于所有有机化合物中,是地球生物的标志性化学元素。

我经常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燃烧和爆炸过程中的作用,发光、发热的可能只有氢同位素氕裂变为光子的过程,其他化学元素只起到催化剂和膨胀的作用,因为燃烧和爆炸过后它们都没有消失,只是改变了存在形态。

当然,只是直觉,经过科学验证才能成为正式理论。

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可以转化为汽油,直接加氢燃烧用来发电、供暖,岂不是更为直接?二氧化碳可以减少氢爆燃的可能性,又提供了充足的碳、氧化学元素,电厂和供暖锅炉排出的烟尘中甚至硫、氮等杂质的比重都来自有机燃料的燃烧过程,只要补充了适当的氢元素,用来循环发电是完全可能的。除了点火使用普通燃料之外,二氧化碳加氢复燃可能取代所有其他燃料。如果电解水分子获取氢能源的耗电量显著低于发电量,经济上就是可行的。水分子也含有氢元素,如果炉温超过摄氏600度,适当加入水蒸气可能助燃(高温可以破坏氢、氧之间的核外电子共轭,将水分子分解,超过氢同位素氕的燃点可以点燃氕元素使其裂变为光子)。

火力发电厂和燃煤锅炉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源头,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可以使它们温室气体的排放接近为零,减少煤炭的开采和运输,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延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改善全人类的生存环境。

 

3481.关于光子种类、运动和转化规律、效率的思考

2015.2.14

人类关于光子的研究开始于可见光的研究和利用,进而深入到电磁波的研究和利用,光子转化的研究和利用。

从光子是正负电荷的对偶统一体,可能存在偏电荷光子,运动过程中存在频率、波长和速度、穿透力的不同,改变的可能,与正负电荷、原子、电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光子可能存在质量、种类等方面的不同,具有不尽相同的运动和转化规律,提高利用效率就要深入研究和思考。

一个不透光的介质就可以阻挡可见光的运动,却阻挡不了其他光子的穿透,可见光的折射是百分之百,还是部分改变了频率,深入介质之中,甚至变频以后穿越了介质?有的电磁波可以穿越星球磁场,有的电磁波只能在星球磁场内运动,甚至在电离层以内运动;有的电磁波可以穿墙越壁,有的电磁波一件毛衣就可以将其滞留;热力学定律与可见光定律、电磁波运动的其他定律存在一定的差别,是否反应了光子的差别?中微子是否也是一种光子?我们生活于光子的海洋之中,光子之间有无相互干扰,如何解决的干扰?偏电荷光子如何转化为电流?等等,都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氢元素、鉄元素、水分子的比热容很高,可能滞留相对多的光子,影响加热速度,却可以缓慢释放热量,饱和以后就不再滞留光子。光速与光子滞留现象如何解释?

有的电磁波遇到导线可以转化为电流,有的可以穿越金属屏障,原因何在?

差别反应物质存在形态的不同,可以相互转化,但需要条件,科学就是研究差别、转化的可能和条件、方法。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没有经历过高中阶段,初中也没有学全,错过了一些宝贵的知识,在某些方面表现幼稚不足为奇。我的长处是不为任何现成定论束缚,在思考的领域天马行空,整合知识,独辟蹊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怕碰壁,不畏出错。《探索集》记录了我的思考过程,未必都是真理,一定存在真理,可以看作资源的宝库,但要提炼、加工。有的得出了结论,有的只是发现了问题,停留在思考阶段。得出的结论也未必全部正确,因为人的认识总是不断深化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只有想到,才能做到。想都不去想,如何创新?

 

3483.二氧化碳的灭火原理与助燃可能

2015.2.17

一般来说二氧化碳是灭火剂,可以阻断燃烧物与氧的接触,这是常识。但是高温下碳、氧的核外电子共轭可能受到破坏,与氢结合,可能转化为助燃剂,这是许多人不了解的。

高温达到一定的临界温度可以使原子的部分、甚至全部核外电子缺失,是物质呈现三态(固态、液态、气态)的主要原因。陶瓷的烧造就是先使陶土的核外电子缺失,在恢复的过程中形成核外电子共轭的过程。氧的助燃作用其实是置换碳氢化合物中氢原子的过程,碳原子可以降低氢原子的燃点(据说纯氢的燃点是摄氏570度,而碳氢化合物煤油的燃点只有摄氏80度),但是与氢原子结合在一起又可能不利于氢原子的裂变,起到类似中子制约质子裂变的作用,二氧化碳的形成破坏了碳氢化合链,可能有利于氢原子裂变为光子。

大量的二氧化碳稀释了空气中的氧气,所以可以灭火。适量的二氧化碳可以避免氢的爆燃,使氢原子的裂变相对缓慢的进行,部分碳氧化合链的破坏可以使部分二氧化碳转化为相对独立的碳、氧原子,可能有助于氢同位素中氕的裂变(氢同位素中的氘、氚元素都是质子、中子对形态,可能不易燃烧)。所以,二氧化碳可以灭火,适量的二氧化碳与氢同位素氕结合则可能助燃。就像炸药成分不能只有氢元素,还需要其他成分一样。

至于氢元素离开了碳、氧元素的参与能否裂变为光子,碳、氧在氢元素的裂变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需要深入研究才能完全掌握。本文的看法有一定的猜想成分,仅供参考。

 

3484.生命的顽强和脆弱

2015.2.18

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一个我熟悉的人离开这个世界,包括我的同学、同事、朋友、亲友。最近刚刚得知,一个多年的好友、同学去世了,去年春节我还与他们夫妇一起去探望他的岳父母——一个我熟悉的家庭。

他已抱病多年,包括心脏病、糖尿病,心血管装有支架,每次见面仍然神采奕奕,谈笑风生,几乎看不出是个老病号,显示了生命的顽强,可他的离去又显示了生命的脆弱——再坚强的人也有离开的一天!

我的一生充满磨难,六岁生母去世,在继母身边长大,17岁参军,在条件艰苦的野战部队生活了五年,几乎每天都与超体力的劳动、训练、战备施工相伴,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痉挛、慢性扁桃体炎、咽炎搏斗,可复员几年以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竟然神奇的消失了。

小学期间我特别容易感冒,没有休息过一天,去过一次医院,都是发汗和几片阿司匹林打发的,以至于见到大白色药片就有闻到、吃到阿司匹林的味道和感觉。参军以后,又增加了消炎片的味道和感觉。可如今,感冒似乎离我远去,冷热水交替冲洗都不会感冒。

我曾经入狱八年,其中看守所六年,可谓从天堂跌入地狱,居然也活着出来,还有什么磨难不能经历,什么日子不能过去?

我十七岁开始通读毛选、马列和历史书籍,一生读书无数,阅碟、阅人无数,已经没有想不开的事情了,且一生无愧、无悔,正大光明,坦诚面对世事,追求的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和客观世界的探索,想不长寿都难!

当然,我也可能随时离去,因为世事无常,可即便现在离去我也了无遗憾,因为我的一生已经足够辉煌,实现了我的主要抱负。

姻缘好像身外事,没有不强求,来了挡不住。好姻缘、恶姻缘,时势使然,苦乐自知!美满固然幸福,王老五也有王老五的快乐!

我是荒漠中的一棵草,历尽磨难方显伟大!

生命是脆弱的,我可能随时离去;生命是顽强的,我还可以发出光和热。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3486.关于强作用力与星球内部反物质何处去的思考

2015.2.22

现代物理提出了强作用力,却没有给出强作用力形成让人信服的原因。换言之,形成原子的物理作用力仍然是个谜。

通过宇宙射线形成原因和原子内部结构的分析,我提出了正负电荷的聚变形成光子,光子可能存在电中性光子、偏正电荷光子、偏负电荷光子三种形态,聚变为原子的不同组合形成了质子、中子的差别和氢同位素、氦同位素的五种原子内部结构的基本形态。在此阶段,正反物质的比例可能相同,与星球性质相同的氢、氦元素会进一步聚变为其他高端化学元素,与星球性质相反的氢、氦元素转化为宇宙射线。这是一种全新的物质形成理论,全新的宇宙观,建立在正负电荷的普遍存在、对偶存在,与光子、原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实证基础之上,进而提出了物质能量的转化守恒定律和同电相聚作用力、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电磁作用力可能是基本物理作用力的思想,否定了万有引力的存在,实现了基本物理作用力在正负电荷普遍存在物质基础上的统一。可是,现代物理关于质子、中子的认识不能解释质子、中子对形成的物理作用力,所谓强作用力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因为强作用力可能是某种单一作用力,也可能是多种物理作用力之和,笼统的回答只是提出问题,没有解决问题。

质子的偏电荷质量非常小,只有一个电子质量,相对于质子的质量甚至可以忽略,而中子据说是电中性物质,质子、中子对是如何形成的呢?不能解决质子、中子对形成的原因,就不能回答原子形成的原因。

电磁作用力可能是出路之一,因为电中性物质和偏电荷物质同样具有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可能,质子、中子存在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吗?正反物质的对偶聚集同样可以形成对结构,质子、中子对是正反物质的对偶聚集吗?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提出问题也是科学的对象。在不能回答问题的情况下,我只有提出问题。

我面对的另一个困惑是星球内部正负电荷的热核反应同样会产生正反两种物质形态,即便止步于氢、氦元素,也是客观存在,宇宙射线的存在证明它们有多余的可能,星球内部的这种多余成分跑到哪里了呢?

再次裂变为光子,重新聚变为原子是一种可能,似乎有些牵强。通过火山喷发和地震释放也是一种可能,恒星内部的层次之多难以想象,如何通过层层喷发的阻力到达星球表面?聚集的应力有多大?有无极限?极限之后会产生什么变化?都是谜。

据说核力之强,使人类无法裂变质子和中子,夸克之说从何而来?还是奇数,难道也是假说?

现代物理其实没有解决一切,甚至弥漫假说、猜想,所以不要迷信一切权威的解释,并作为依据指责他人。

每个理论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已经不错了,在实践中寻找相对正确的答案是唯一的选择。因此,广泛了解非常必要,奉为金科玉律大可不必,固步自封更是可笑。我的所有看法都可以批判,但我的所有看法未必都是错误的,必定存在真理,甚至比某些现成的答案更有道理。所以,不要歧视民科,妄自菲薄,或固步自封。

本文是提出问题,没有答案,同样具有科学意义,不是吗?

 

3488.人类应该给已知化学元素、化合物的结构排序

2015.2.24

人类已经实现了人类遗传基因的排序,正在向所有生物基因图谱进军,而区区百余种化学元素、数百种同位素的内部结构还是空白,不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吗?

我们已经有了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这是前人的贡献。但是通过周期表了解化学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远远不够,掌握内部结构才能进一步分析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还有无数的化合物,均有自己的物理化学性质,甚至各不相同的外部形态,都与结构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说,化合物是化学元素的亚种,二者的区别不过是核与亚核的区别:所有化学元素都可以看作核外电子全共轭的化合物,所有化合物都可以看作部分分离的化学元素。

无论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多么复杂,都离不开氢同位素的三种形态、氦同位素的两种形态,即质子、中子的五种对偶形态。因此,所有化学元素及其同位素都可以裂变为上述五种形态,而上述五种形态的不同组合构成不同的化学元素及其同位素。

为什么碳元素耐高温,铁、镍与磁性有着内在的联系?内部结构可能给出一定的答案-,这是我主张为化学元素及其同位素和化合物结构排序的主要原因。

当然,谜底可能更为复杂,但总会与谜底更为接近,这是材料科学的基础。接着要搞清楚的是质子与中子的差别,光子的种类和差别,光子种类、差别与质子、中子差别的关系,这些都是物理化学的基本功。

通过原子内部结构的分析,我发现了原子结构的层次性,质子、中子之间的对偶性,化合物可能通过核外电子共轭形成。也许还有深层次的原因,如磁场联系、某些特殊的耦合性等等。

通过离子现象与核外电子、核内质子关系的分析,我发现了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它们都可以形成吸引力,同电相聚具有选择性,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形成核力和电磁作用力,是吸引力、排斥力的对立统一,都是对万有引力的否定,从而揭示了万有引力的表面性、不科学的一面,为实现基本物理作用力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表面,满足于一知半解。再前进一步,我们看到的可能就是全新的世界。

 

3489.高温核聚变 还是高温核裂变?

2015.2.25

温度是由一定密度的光子形成的,而光子可以聚变为原子,也可以裂变为正负电荷,更可以向四周扩散,使光子密度趋于均衡。

一定密度的光子是聚变为原子的条件,也是导致原子裂变的条件,因为光子是磁性物质,光子环境也是电磁环境。当然,这是我的看法,与教科书中光子的认识不同,也没有必要拿教科书嘲讽似乎幼稚的我。

原子弹爆炸,既有高温,也有高压,还有高密度的光子,因此即是原子的裂变过程,也可能隐藏着某些化学元素的聚变过程;而氢弹爆炸既是原子的聚变过程,也是原子的裂变过程,因为没有裂变光子从何而来?

究竟高密度的光子形成核聚变,还是核裂变,可能需要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每种化学元素聚变和裂变的条件不同,除了温度条件,还要有重力环境等等因素,甚至一定密度的中子撞击。所以,一定密度的光子可能产生核聚变,也可能产生核裂变,而聚变过程中可能包含裂变,裂变过程中可能隐藏聚变。

氢、氦元素的聚变条件可能相对简单,重力条件接近为零,可以发生在星球表面,星球内部的原子形成可能呈现梯次状态,但每个原子内部增加一个质子、中子仍非易事,可能要有原子的分解重组过程。星球表面的伴生矿床可能形成于地壳挤压、相邻化合物的聚变,是否有高温伴随是个未知数,可见核聚变、核裂变的条件因素很多。

一根火柴的温度可能使氕元素裂变,未必能使其他化学元素裂变,每种化学元素形成和裂变的条件可能各不相同。

地球表面的许多化学元素可能形成于电闪雷鸣,地球以远星球没有水分子形成的条件,但在其生命的某个阶段可能有水分子形成,类似现在的地球。

初始星球也可以形成地球表面的化学元素,可以后形成的化学元素总会覆盖以前形成的化学元素。据说太阳系地球以远的某些行星被碳氢化合物包裹就是证明,再远一些的行星大气层可能碳元素也没有了,只有氢、氦元素。而水星、金星大气层中的惰性气体成分一定高于地球大气层,因为它们离太阳更近,宇宙射线引发星球表面大气边缘核聚变的程度更深,形成的化学元素许多在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碳、氮、氧元素以远。

我喜欢思考,并且逐步加深思考的层次,所以总有问题提出和给出一些可能的答案,仅供参考。

 

3490.3可能是燃料

2015.2.26

如果燃烧现象的实质是氢同位素氕裂变为光子的过程,而氕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是因为缺少了中子的制约,质子、中子相对稳定的结构是一个质子对偶一个中子,由两个质子、一个中子组成的氦3就可能是质子、中子相对不稳定的结构,其中的一个质子可能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所以氦3可能是燃料。

我不知道氦3在自然界的丰度,从原子结构来看氦3的比例很低,因为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量等于、或者大于核外电子的数量,也就是中子的数量等于、或者大于质子的数量,氦3是质子数量大于中子数量绝无仅有的特例。另一特例,就是没有中子对偶的氢同位素氕,呈单独质子结构。

如果正负电荷聚变为光子,光子聚变为原子中的氢、氦同位素的比例大致相同,而相对高端原子结构中氕和氦3的比例非常低,甚至没有,自然界中独立或化合物形态的氕和氦3的比例就会相对较高。这让我大胆推测宇宙射线中的氢射线主要是氕射线,而氦射线主要是氦3射线!当然,与恒星物质性质相反的其他氢、氦同位素也会受到排斥,转化为宇宙射线。宇宙射线中是否包含与恒星物质性质相同的氕射线、氦3射线呢?如果没有,它们哪里去了?再次裂变为光子,重组化学元素吗?

氕的燃点,也就是临界裂变温度很低,网上搜索大约是摄氏570度。碳氢化合物中氕的燃点更低,据说煤油的燃点只有摄氏80度,这是碳氢化合物成为人类燃料的主要原因。氦3的燃点我不清楚,热值可能与氕相同,因为只有一个质子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如果全部裂变为光子,氦3的热值大约是氕的三倍。

有人说月球上有丰富的氦3资源,如果太阳宇宙射线中有丰富的反物质氦3资源的话,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正反氦3资源的燃点可能相同,地球只吸引正物质氦3资源,月球只吸引反物质氦3资源。如果太阳宇宙射线中没有反物质氦3资源,月球上的反物质氦3资源主要来自地球。

鉴于原子结构中氦3结构极为罕见,氦3不可能成为聚变材料,除非其中的一个质子转化为光子。现在流行的,认为氦3是聚变材料的看法可能是错误的。

碳、氧是否氕、氦3裂变为光子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清楚。如果不是必要条件,火箭燃料中的液氧只能起到膨胀作用,用量就可以考虑是否减轻,或其他原子量较低的材料替代,火箭的起飞重量就可以大幅度减轻。

水分子在理论上是可以燃烧的,只是达不到燃点就气化了。加入碳原子可能降低燃点,用碳原子置换氧原子就可能转化为碳氢化合物,也就是水变油。水变油在理论上是可行的,问题是如何用碳原子置换氧原子。

如果氦3资源有限,能否燃烧就意义不大了。如果月球尘埃中有丰富的氦3资源,氦3可以轻易点燃,无论正反物质充当火箭燃料都是可以的,这是我关注氦3能否燃烧的着眼点。

 

3491.从质子、中子对的稳定性思考化合物的稳定性

2015.2.28

为什么原子结构中存在质子、中子组合?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说是上帝的旨意,而根据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我们不妨猜测其中可能有类似的原因,或正反物质的对偶聚集。

凡是对偶,就有相对稳定的对偶形式和相对不稳定的对偶形式,平衡对偶可能是相对稳定的对偶形式,不平衡对偶可能是相对不稳定的对偶形式。但内部结构正负电子不平衡的奇异光子,转化为电流可能会出现障碍,需要正负电子的相对平衡,奇异光子可能有核外电子。

氢同位素氕是单质子结构,可能是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的原因,我因此推测拥有两个质子、一个中子结构的氦3,其质子之一可能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由此想到化合物形态的化学元素除了核外电子共轭可能形成化合物之外,质子、中子之间的相对平衡也可能是化合物形成的原因之一,并且是相对稳定的化合物形态。例如:氢同位素氕与锂7、硼11、碳13、氮15、氧17等中子数量大于质子数量的化学元素的化合,可能相对容易,并稳定。氚、氦3的化合,可能相对容易,且稳定。

氕与质子、中子等量结构化学元素的化合可能相对容易分解,化合物形态的氕也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与中子数量大于质子数量化学元素的化合可能较难分解,氕的裂变可能出现障碍,这样的氢化合物可能不容易燃烧。世界上可能没有氕、氦3化合物,因为质子、中子的不平衡对偶可能存在极限。正负电荷、电子的奇异(不平衡)对偶,也可能存在极限。

质子、中子相对均衡化学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相对稳定,质子、中子数量配偶均衡化学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也可能相对稳定。否则,可能相对容易分解和裂变。

 

3493.化学元素内部渐次增加的“氚”结构

2015.3.2

化学元素内部“氚”结构的数量是可以通过中子超过质子的数量判断的。可以说,化学元素内部“氚”结构的数量等于中子超过质子的数量。

我们还不知道化学元素内部为什么产生质子与中子的差别,二者各自发挥什么作用,只能从质量、电性能上进行一般的分析。它们都产生于光子的聚变,却有所区别,共处于统一体中,结合的非常牢固,没有核力,或电磁作用力是难以想象的,而核力、电磁作用力来自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

光子是正负电荷的对偶统一体,可以轻易的转化为电流,质子、中子却是相对固化的正负电荷统一体,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不经过光子阶段不会转化为电流。我不知道质子、中子中是否存在夸克,还有六种之多,可以组成多少种质子、中子,只知道原子都很难破坏,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分割质子、中子,探索其中的奥秘,从何晓得夸克的存在和区别?这种现象类似强作用力这种说法产生的原因,人类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用一种强作用力代替了。

正负电子对撞机可以将原子击碎,可破碎了的原子内部结构还是原来的样子吗?

从化学元素周期表看,“氚”结构越多的化学元素金属表现越为突出,也就是导电性、延展性、结构强度越好,许多化学元素都有了金字旁,高端放射性元素都是重金属。看来,金属特性与中子的多少有一定的关系。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每增加一个质子增加一种化学元素,每增加一个中子增加一种同位素,质子的作用要强于中子。

质子是偏电荷物质,相比于中子多了一个电子单位的偏电荷,所以有核外电子对偶产生。可质子的质量又低于中子至少一个电子、一个中微子单位的质量,也就是光子聚变为质子、中子的过程中存在偏电荷光子数量上的差别,这种差别可能影响二者的电性能,中子的导电性可能强于质子,或者只有中子具有导电性,目前还属于猜测。

中子可能具有较强的电磁属性,也就是正负电荷聚集两端,形成磁场,在原子内部结构中通过电磁作用力维持核的牢固和相对统一。质子也应该具有电磁作用力,只是存在不平衡现象,需要核外电子平衡。

质子、中子之间可能存在距离,若是如此又与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类似,原子是由核力形成就与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有关,质子、中子分属正反不同物质,或携带不同偏电荷;原子由电磁作用力形成,质子、中子内部存在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就可以了。从人类目前关于中子的认知来看,原子由电磁作用力形成的可能性大于核力形成的可能性。

由于质子的偏电荷属性,原子内部存在同电相聚作用力,只是作用强度不及电磁作用力。

书本上关于原子形成、构成的解释很多,由于人类目前无法深入原子内部观测,各种解释基本属于猜测、假想,正确与否还要自己做出判断。

为什么正负电荷可以聚变为光子,光子可以聚变为原子,内部结构又有质子、中子的差别,分别是目前这种样子,只能用一切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解释,类似不能解释。

承认现实、认识现实,是改造现实的基础。连现实都没有搞清楚,其他都是妄想。

在物理化学方面人类有太多的基本功没有完成,许多实践属于试错的摸索,即便获得公认也未必就是真理,所以不要迷信现成的结论。

当然,也不是否定一切,无所适从,而是将现成的结论作为出发点,深入探索、创新,开创物理化学的崭新面貌。

 

3496.原子可能形成于电磁作用力

2015.3.5

按照现代物理关于质子、中子的认识,我找不到核力形成的原因,而根据我对光子的认识,光子应该是正负电荷的对偶统一体,具有电磁属性,可能在电磁作用力下自然聚集为质子、中子,进而形成原子。如果成立,质子、中子形态可能是光子聚集的极限,而氢、氦同位素是质子、中子自然聚集的初级形态。

我们每天都在接受阳光的照射,可温度并没有累积到可怕的程度。还有我们自身的发热、燃料产生的热量、电力广泛使用带来的电磁辐射,没有光子的消耗,我们不可能拥有相对稳定的环境温度。

光子可以根据热力学定律发散,可地球磁场和浓密的大气层阻碍这种发散。光子可以转化为电流,裂变为电荷,参与星球内部的核聚变和星际交流,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原子,所以我们拥有相对稳定的环境温度。除了这些,一定密度的光子可能自然聚集为质子、中子,进而形成初级化学元素。

一定密度的光子可以使原子裂变,又可以自然聚集为原子,似乎矛盾,其中必有规律性可循,科学应该揭示其中的奥秘。

 

3499.原子结构中的核与“亚核”

2015.3.9

阿尔法射线的存在说明原子结构中存在核结构,氦4是一种核结构。如果阿尔法射线中存在氦3,氦3也是一种核结构,否则另当别论。

如果核结构存在双倍正电荷,核外电子就会是双倍负电子,识别起来就会相对容易,如果仅仅是裂变时携带双倍正电荷,识别起来会相对困难,但氦结构与两个结构,或其他类氦结构核外电子的分布上仍然会存在差别,通过核外电子分布形态上的差别应该可以区分。

我所以重视原子结构中的核与亚核,是由于所有化学元素都可能由其他化学元素聚变形成,并在新结构中保持相对独立的形态,再次裂变时的初始阶段仍然保持相对独立的形态。通过核与亚核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原子的来历和裂变的可能,裂变为何种化学元素,裂变过程不同阶段可能释放的能量。

并非所有的化学元素都存在相对独立的氦核,可以产生阿尔法射线的化学元素必定存在相对独立的氦核。至于氦3,还是氦4,应该是可以鉴别的,氦4是唯一氦核的可能性较大。存在独立氦核的化学元素至少由两种以上化学元素聚变形成,不排除由三种或三种以上化学元素聚变形成的可能,核与亚核的分析就是将它们区别开来。

原子结构是动态,还是静态?我倾向相对静态的认识,否则难以保持相对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化合物形态。不排除某些气体原子存在动态内部结构的可能,动态内部结构形成相对稳定分子形态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许多相同化学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固体形态的可能性可能为零。

通过宇宙射线相同物质氢、氦同位素比例的分析,可以大体掌握正负电荷聚变为化学元素的成分比例。通过人工放电形成化学元素的分析也可以掌握相关比例,只是环境干扰难以排除。

宇宙射线中的氘、氚、氦3、氦4可能是主要的聚变材料,氕和氦3的裂变产生光和热。

为什么自然环境中丰度很高的铀238不能成为核燃料,只有丰度很低的铀235可以产生连续裂变反应?通过核与亚核的分析可能揭示其中的秘密,这是我关注核与亚核的重要原因。当然,深入材料研究必须关注核与亚核,揭示原子结构的所有秘密。

亚核是原子内部氦核以外同样具有氦核或没有氦核相对独立的核结构,包括了氦核以外所有其他的化学元素。

 

3500.高端核能与中子裂变

2015.3.10

通过物质不灭定律,我们可以发现普通的燃烧现象可能是初级化学元素氢同位素氕裂变为光子的过程。那么,高端核材料裂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来自哪里呢?在质子、中子对保持完整的情况下,可供裂变的材料只有中子。

例如:铀23592个质子、143个中子,释放一个氦核2个质子、2个中子以后,做二分之一裂变,产生的是45号化学元素铑103,或化学元素周期表上还没有的铑同位素。如果按铑103计算,两个铑103加一个氦4的原子量是210,铀235的初次裂变过程释放出了25个中子,每个中子可能裂变为918个光子,铀235初次核裂变释放的能量不会超过918个光子的25倍。

这里需要介绍一些常识: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化学元素的序号就是化学元素中质子的数量,原子量是质子、中子数量之和,因为二者的质量差只有一个电子、一个中微子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越是高端的化学元素中子的数量越多,裂变为低端化学元素的过程中必有中子释放,中子释放出一个电子、一个中微子转化为质子,也就是化学元素氢同位素氕,我们常见的能量元素了。一根火柴就可以将其点燃,而燃烧过程就是化学元素氕裂变为光子的过程。每个光子一般由正负两个电子组成,质子的质量大约是电子的1836倍,可以转化为918个光子。如果有三个电子形成的偏电荷光子存在,质子转化为光子的数量会相对减少,但不会减少很多。

通过以上常识,我们可以倒算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污染物出自什么放射性材料。

除了大家熟悉的钚239之外,就是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没有的碘131和铯137。二者的原子量相加是268,质子量相加是10853+55),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08号化学元素的同位素,加上一个氦4(任何高端化学元素的裂变都会有氦核释放),原子量是272,质子量是110108+2),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10号化学元素的同位素,它们只能从核废料或快中子反应堆中萃取(以上均没有计算裂变过程中的中子释放)。

4是质子、中子对最稳定的形态之一,在核裂变过程中可以引起相邻化学元素的核聚变,如铀235聚变为钚239,钚239聚变为锔243,以此类推形成所谓高端人工核材料。将铱193加入燃料棒中,通过阿尔法射线的作用,可能形成金197,也可能形成铊201。阿尔法射线就是带有两倍正电荷的氦4粒子。

以上纯属个人推理,仅供参考。

 

3501.核内氦核知多少?

2015.3.11

    从理论上说,氦4以后的化学元素都有一个氦核,因为它们最内层的核外电子都是两个。在不知道核内氦核数量的情况下,我们姑且将其看作两个“氘结构。事实上“氘结构”与“氦结构是有所不同的,“氦结构”两个质子靠的很近,两个“氘结构”中质子的距离总是大于一个“氦结构”中两个质子的距离。所以,除了最内层的两个核外电子对偶分布外,核外电子中两个成对靠的很近的核外电子对应的是“氦结构”,相对独立分布的核外电子对应的不是“氘结构”,就是“氚结构”、“氕结构”。至于“氦结构”是氦3,还是氦4结构,就另当别论了。

 掌握以上知识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核外电子分布情况了解核内结构,即便不是十分准确,也比一无所知强上很多,因为核外电子相对容易观察。

 如果铀235由一个氦核、两个铑原子、25个中子组成,两个铑原子必有两个氦核,除去两个氦核之外,还可能由其他化学元素组成,每个次级化学元素又各有氦核,依此类推,通过氦核的分析,可以大体搞清楚核内结构。至于铀235是否由一个氦核、两个铑原子、25个中子组成,通过核废料的分析,结合核外电子的分析才能基本确定。在铀235核内,25个中子未必独立存在,可能以“氚结构”出现,核废料中的成分未必是铀235初次裂变后的初始成分,因为初始裂变成分可能再次与阿尔法射线、游离中子发生聚变反应,还有初始杂质的影响等等,结合铀235的核外电子分布综合分析、反复认证,才有可能搞清楚铀235的内部结构。

 

3502.关于核燃料棒点火温度等问题的思考

2015.3.12

 核辐射主要是辐射电子和阿尔法射线,前者来自中子衰变,后者来自氦核释放,并不产生热能,也就是光子辐射、电磁辐射,如何用来发电的呢?达到氢同位素氕的裂变温度摄氏570度(网上搜索氢气的燃点),核裂变过程中释放的中子就可能转化为光子,因为中子释放一个电子、一个中微子后转化为质子,质子就是氢同位素氕的离子形态。

 一般来说氦粒子和氕粒子很难穿越固态金属棒的内部,辐射到外部,只有电子可以实现穿越,还有就是金属表层的氦粒子、中子可以直接辐射到环境中去,而金属内部核辐射释放的氦粒子、中子可能引发临近原子的核聚变,如铀235聚变为钚239、铀238244等。核电站不仅可以用来发电,还可以生产高端核元素,日本拥有那么多核电站,并接受全世界核废料的再生、提纯工作可能与此有关。

 光子可以穿越核燃料棒,只要将核燃料棒加热到摄氏570度以上,核燃料内部释放的中子就可以转化为光子,也就是热能,实现发电。如果没有冷却水,连续不断释放的热能就会熔化核反应堆,聚集氢气(来自中子衰变)和氦气(来自阿尔法射线),及放射性尘埃,造成核事故。

 在这里需要注意:稀缺资源铀235可能在自然裂变过程中转化为核废料铀238、铀244等同位素!

 在自然环境中,电子、氦粒子不过等闲物,对人类并不造成伤害,集中释放才能造成伤害,所以核辐射有危险。电磁辐射也是如此,人类就生活在光子的海洋中,自身也辐射光子,但高密度的光子就危险了,燃烧现象就是高密度光子的释放过程,物体和环境温度是由光子密度决定的。

 核燃料可以点燃,也可以冷却,通过温度控制燃烧速度,但控制裂变速度要有特殊方法,好像是通过石墨吸收中子,但石墨吸收中子是有极限的,碳12转化为碳14可能是极限,饱和了就不再吸收中子,中子只能转化为氢气。核燃料内部的中子很难释放到外部,只能内部转化、燃烧。

 我常想,既然所有能源都是氢原子的裂变,直接利用氢能源不是省去许多麻烦?电解水既得到氢,又得到氧,控制氢原子的裂变规模总比控制核反应堆容易,只是成本要经过计算、对比。

 所有化学元素都是通过氢元素转化过来的,但是氢元素不能取代所有其他化学元素和营养素,转化过程也不是随心所欲的,要有条件和复杂的过程。过去我以为煤炭烧的是碳,热值由含碳量确定,现在知道煤炭烧的是氢,热值由氢含量确定,这是巨大的进步。核能烧的也是氢原子,核裂变过程中产生的氢原子,严格的说是氢同位素氕原子。所有化学元素转化为氕原子才可能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裂变为光子,这可能是燃烧的秘密,物质基础是物体和环境温度取决于光子密度。

 

3503.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2015.3.13

 电磁辐射就是光子辐射,正负电荷存在的一种形态,光子形态。光子密度决定物体和环境温度,没有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所有物体和一切环境将处于绝对零度,生命现象也就不存在了。

 只有一定频率的电磁辐射对生物有害,如紫外线、X射线频率的电磁辐射对生物有害。高强度的电磁辐射对生物有害,高密度的电磁辐射对生物有害,而所谓高强度、高密度是相对的,对不同生物、不同物质形态有不同的临界值。

 电磁辐射是物质存在的形态之一,可以由正负电荷聚变形成,也可以由原子裂变形成,燃烧现象就是初级化学元素裂变为光子的过程。生命过程既需要电磁辐射,也产生电磁辐射,热成像仪就是观察生物和所有物体红外频率电磁辐射的仪器。

 正负电荷、电磁辐射和化学元素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物质总量不变,这是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电磁辐射未必都以光速运动,也会相对“驻留”,才有“保暖”的需要和可能。电磁辐射具有暂时性、扩散性,遵循光学定律,电磁辐射定律,也遵循热力学定律,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可以累积,也难以累积。

 所以,不要谈“磁”色变,对电磁辐射要区别对待,兴利避害。

 

3504.现代物理学中的谬误

2015.3.14

 第一,万有引力及万有引力定律。

引力的发现是巨大的进步,但引力都是具体的,主要来自同电相聚作用力、电磁作用力和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同电相聚作用力只作用于相同性质的物质,具有选择性,不同性质的物质之间没有同电相聚产生的吸引力,可能存在排斥力,宇宙射线可能形成于这种排斥力,不同物质组成的星球可能形成于这种作用力。电磁作用力是吸引力与排斥力的对立统一,具有同极相斥、不同极之间相互吸引的物理属性,万有引力不符合这种物理属性。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是电磁作用力形成的原因,除此之外还形成某种核力,产生光子、核外电子、放电现象和星系。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也是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对立统一,存在远吸、近斥,使对偶正负电荷或对偶正负电子、对偶正反物质星球、对偶星系之间依对偶正负电荷的质量在一定弹性范围内保持一定的距离,是系统内星际关系和星际轨道形成的物质基础,也是对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否定。可见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是错误的。

第二,核外电子轨道跃迁理论。

核外电子形成于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反映核内质子的存在状况,核内质子通常与核内中子以和“亚核”的形态存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核内质子,或质子、中子对不能跃迁,核外电子如何跃迁?

第三,温度形成于分子振动的理论。

分子的振动形成于什么?使温度和温差的形成成为不解之谜。

我认为温度形成于单位空间的光子密度,聚光成热就是证明。所谓太空背景温度不过反映了太空中光子的一般密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第四,宇宙形成于一次奇点爆炸的理论。

有奇点的爆炸,必有奇点的形成,奇点是如何形成的?所有爆炸形成宇宙的证据都是对奇点形成的否定。

宇宙是客观存在,爆炸是物质存在和转化的形态之一,万有引力都是错误的,宇宙中的物质何以聚集为奇点?所以,爆炸现象存在,宇宙形成于一次奇点的爆炸理论是错误的。

第五,燃烧现象是氧化现象的理论。

星球内部和恒星表面的燃烧也是氧化现象吗?所以,氧化现象只是燃烧现象的表象。我认为燃烧现象的实质是正负电荷聚变为光子,或化学元素转化为光子的过程。氧化现象在碳氢化合物燃烧过程中不过是氧原子置换碳氢化合物中氢原子的过程,碳氢化合物燃烧的实质是氢同位素氕裂变为光子的过程,氧原子可能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人类的认识过程是逐步深化的,数千年前巫术就是真理,所以不要迷信教科书和所谓权威理论。当然,也不是怀疑一切,而要辩证的思维,汲取精华,去其糟粕,提倡创新。

 

3505.自由质子和中子可能不需要氧就能裂变为光子

2015.3.14

核燃料棒内基本属于密闭状态,可以发热说明核裂变过程中释放的中子不需要氧也可以裂变为光子,自由质子可能同样不需要氧也可以裂变为光子。

自由质子即氢同位素氕与其他化学元素不同的地方是没有形成质子、中子对,而凡是形成质子、中子对的化学元素在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中都是难以燃烧的物质,让我想到自由中子没有氧的参与同样可能裂变为光子,当然要达到临界温度。

氢化物与自由质子不同的地方是与其他化学元素相互连接,没有氧的置换同样难以燃烧,即裂变为光子,这可能是氧化在氢化物燃烧过程中的作用。

以上均为推理,但不难验证,只是我没有条件进行,仅供参考。

 

3506.正反物质之间的吸引与排斥

2015.3.16

正反物质之间的差别仅仅是质子携带的偏电荷不同:所谓正物质的质子携带一个电子单位的正电荷,所谓反物质的质子携带一个电子单位的负电荷。与此对应的核外电子也不相同:所谓正物质的核外电子是负电子,所谓反物质的核外电子是正电子。这里我用到了偏电荷,是指多出的电子量,正负电荷平衡后多出的电子量。

正反物质之间可能存在排斥力,所以有宇宙射线产生:正物质恒星辐射反物质宇宙射线,反物质恒星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不同物质星球对不同宇宙射线的吸引力也不相同:正物质星球吸引正物质宇宙射线,反物质星球吸引反物质宇宙射线。地球属于正物质星球,吸引反物质恒星辐射的正物质宇宙射线,对正物质恒星辐射的反物质宇宙射线可能产生排斥力,因此产生暗物质黑洞现象。

核外电子的存在说明正负电荷之间存在对偶聚集的物理属性,因此电线里流动的可能是正负两种电流,辐射的光子也是正负电子的对偶统一体,光子和电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根据正负电荷的物理属性,我大胆提出星系的形成可能源于正负电荷的物理属性:太空中正负电荷和偏电荷物质的对偶聚集可能是星系形成的物理原因。正负电荷和偏电荷物质聚集到一定程度可能产生正负电荷的交流和聚变反应,产生初始恒星。初始聚变反应产生的正反化学元素比例可能相同,与主星物质相同的化学元素继续发生聚变反应,不同的化学元素成为宇宙射线。宇宙射线的化学成分,就是正负电荷聚变形成的化学元素,只有氢、氦,两种元素的五种同位素。而氢、氦同位素的五种形态构成了所有其他化学元素的基本架构,是带有基本粒子性质的化学元素。宇宙射线中氢、氦同位素的并存说明它们是同时产生的,恒星表面和内部进行的并非氢——氦聚变,而是正负电荷——光子——氢、氦同位素——其他化学元素的聚变。

伴随恒星内部核聚变的持续进行,热核聚变会转化为冷核聚变,再次转化为热核聚变,冷核聚变,周而复始,形成星球的层次结构,其原理尚不清楚。冷热核聚变对偶区域可能存在偏电荷现象,因为化学元素存在离子现象,离子现象必然产生偏电荷现象,在太空的对偶区域产生相反电荷和偏电荷物质的聚集,达到一定程度发生聚变反应,产生次级恒星,而宇宙射线就是初始恒星为次级恒星形成准备好的物质基础,次级恒星必定是初始恒星的反物质恒星。伴随次级恒星层次结构形成的是行星系统,次级恒星的行星系统必定是次级恒星的反物质卫星,而它们的卫星又与自身物质性质相反。

银河系的核心银核是正物质星球,太阳等次级恒星就是反物质星球。地球是正物质星球,月球就是反物质星球。人类的成功登月说明正反物质之间不仅存在排斥力,还有吸引力,只有吸引力大于排斥力,人类才能成功登月。电磁作用力,特别是人体和飞行器中铁、镍元素的存在可能是人类克服月球反物质星球排斥力成功登月的主要原因。

——这是我找到的宇宙射线形成与人类成功登月现象并存的原因。

正反物质之间的吸引与排斥主要形成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物理属性产生的核力:距离与二者的质量成正比,在一定的弹性范围远吸、近斥,不即不离。所以,水星离太阳很近,也不会被太阳吞噬;冥王星离太阳很远,也不会飘然离去。

万有引力的错误在于把局部现象绝对化为真理,忽视了离心力、排斥力、核力、同电相聚单方向作用力的存在,注定要被扬弃

与排斥力并存的可能有吸引力,与吸引力并存的可能有排斥力、离心力,综合分析,才能少犯错误。

 

3507.关于磁场的思考

2015.3.17

为什么磁石可以长久的吸附在铁器上面?因为磁石具有磁场,而铁器可以感应出与磁石对应的磁场。那么,磁场是由什么形成的呢?教科书上介绍是由光子形成的,而光子是可以观察的,磁力线使用光子的观测手段是看不到的,并且磁石并无产生光子(在我看来光子只能形成于正负电荷的聚变和原子的裂变)的可能,如何形成磁场的呢?

导线切割磁场可以产生电流,切割光线却不能产生电流。光线可以轻易的遮挡,磁场却难以遮挡,某些电磁波也难以遮挡,说明它们的不同。还有,环境温度由光子密度决定,而星球的两极是磁力线最密集的地方,却温度最低,可见光子与磁场没有必然的联系。

光子是正负电荷的对偶统一体,正负电荷的对偶统一体可能不止光子一种,中微子和形成磁力线的物质可能是比光子更小的正负电荷对偶统一体,形成电信号的电磁波也与光子形成的电磁波不同,可以在导线中转化为电流,而光子只能在某些半导体表面转化为电流。

星际存在正负电荷的交流,正物质星球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聚集负电荷,可能形成不同的磁场,磁力线未必是相同的物质,可能是不同的正负电荷,而单电荷交流违反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如何产生可以形成光子的正负电流呢?

以上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在暂时无解的情况下,写出困惑也是我的责任。

 

3508.电流的形成可能改变磁场形态

2015.3.18

各种媒体介绍的磁场磁力线都是不交叉、有规律循环的,这种现象如何形成,磁力线的物质基础并无定论。我倾向于正反物质磁场的形成离不开正负电荷的相对聚集,构成磁力线循环的物质分别是正负电荷。

这种循环不同于电流,不依靠导线,当有正负电荷消耗时具有汇集相同电荷的作用,同时起到星际间交流正负电荷的作用。当有负荷的导线穿越其中时,可能改变磁场形态,以磁极和导线为核心形成正负电荷的对偶循环,汇聚正负电荷为导线提供电力。

在太空环境中,银河系笼罩在银核的磁场内,每颗二级恒星及其行星又有自己的磁场,分别汇聚正负电荷,与对偶层次等量交换。这样会形成非常复杂的磁场关系,而银核的表层磁场还会延伸到对偶类星体,与其交流正负电荷,空间跨度高达数十万、上百万光年。

我倾向磁力线由单电荷连续形成,同电相聚可以使偏电荷铁粉汇聚到一起,成为显示标识。电流是电荷的汇聚,遵循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只有磁场同时汇聚正负电荷才能形成导线中的电流,电流形成的磁场应该与一般磁场不同,因为电流包含了正负电荷。发电机中的磁铁,发电状态与不发电状态可能有不同的磁场形态,发电状态可能有正负电荷形成的两种磁力线分别汇聚正负电荷向导线传输,不发电时只有一种磁力线,进行单电荷循环。

当然,以上都是根据我自己已有的认识进行推理,仅供参考。

 

3509.从质子、中子潜藏正负电荷的数量看强力的由来

2015.3.19

虽然光子来自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但光子的形成已经改变了正负单电荷的形态,成为电中性物质,或偏电荷类电中性物质。尽管如此,光子仍然与正负电荷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转化为正负电荷。其中正负电荷相对均衡的光子可以在导线中直接转化为电流,偏电荷光子可能在半导体材料中转化为电流,损失约三分之一的偏电荷。如果通过核外电子实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偏电荷光子可能全部转化为电流。当然,折射的光子不能转化为电流,仍然以热能形式存在的光子没有转化为电流。以上差别可能是无线电信号可以直接在导线中转化为脉冲信号,可见光线却不能直接在导线中转化为电流的原因。来自恒星的光线可能都是偏电荷光子,来自原子裂变或正负电荷聚变的光辐射两种光子(裂变或聚变初始应该是电中性、偏正电荷、偏负电荷光子三种)并存。

 我认为质子、中子形成于光子的聚变,因为原子可以裂变为光子,光合作用可能隐藏着化学聚变过程,不仅是氢同位素氕置换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形成碳水化合物的过程,也是能源物质光子在复杂生命过程中聚变为氢同位素氕原子的过程。当然,大量的氢、氦同位素还是在正负电荷的聚变过程中同时形成的,光合作用和生命过程可能形成简单化学元素氕还属于猜想。

 化学元素可以转化为光子说明光子可以聚变为原子。质子、中子的差别很小,只有一个电子、一个中微子的差别,或者一个电中性光子、一个偏电荷光子的差别。由于中子的质量大于质子,实际上是中子的形成正负偏电荷光子正好匹配,而质子没有完全匹配。

 本文研究的是正负电荷与质子、中子的关系,以上均是铺垫,奠定了质子、中子与正负电荷的关系。虽然正负电荷转化为光子,光子转化为质子、中子,与正负电荷的渊源仍然存在,可能有相对等量的正负电荷聚集在质子、中子之中,数量约为光子的918倍,形成的电磁作用力可能是所谓强力的来源。

 我不相信质子、中子形成的六种夸克之说,因为有六的六次幂种组合,将原子结构和转化关系复杂化了。所谓强作用力源于质子、中子和原子结构的牢固,夸克说法的猜想成分大于科学成分。

 原子可以转化为光子,因为原子可以燃烧,可以裂变,转化为热能、光辐射,有目共睹!光子可以来自电流,转化为电流,正负电荷、光子、原子一脉相承,展示了物质世界的相互关系,正负电荷、光子、原子不过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态,基本物理作用力源于它们共同的物质基础!所以,我认为形成原子、强子(质子、中子均为所谓强子)的所谓强作用力可能就是电磁作用力,加上部分同电相聚作用力(质子一个电子单位的偏电荷形成的非常有限的凝聚力、吸引力)。

 

3510.关于电中性光子与偏电荷光子的进一步思考

2015.3.20

 通过电中性光子与偏电荷光子形成电流条件的不同,穿透力的不同,我们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不尽相同的物理化学属性。

 首先想到的是运动速度,穿透力强的光子运动速度可能快于穿透力弱的光子,也就是电中性光子的运动速度可能快于偏电荷光子的运动速度,看来科学家们要开展二者运动速度的测试了!

 牙齿修复有一项光敏固化,某些材料也通过光敏固化,如果可见光都是偏电荷光子,这可能是二者的又一种区别。

 光线可以在光缆中传输,电流只能在电线中传输,偏电荷光子只有转化为正负电荷相对均衡的光子,也就是电中性光子才能转化为电流,也应该算作二者之间的一种区别。

 X射线属于电中性光子,还是偏电荷光子?抑或小于电中性光子的正负电荷对偶统一体?通过鉴别才能知道。频率在穿透力、传输速度、热量形成上有无作用?与光子质量、电中性光子、偏电荷光子有无联系?也需要进一步的鉴别。

 离子现象的形成可能与偏电荷光子对核内质子的影响有关:偏负电荷光子可能自动与偏正电荷质子结合,实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导致正物质核外电子的缺失,前提是原子内部偏负电荷光子大于偏正电荷光子的数量,且可以实现某些质子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这种相对均衡可能由外及内,离子现象从外层核外电子开始。鉴于偏负电荷光子可能受到正物质星球磁场的排斥,偏正电荷光子可能受到反物质星球磁场的排斥,化学元素的离子现象会受到条件的制约,高温离子现象可以得到相对的解释,因为高温总是伴随正负电荷的聚变和原子的裂变,可以提供相对充裕的不同偏电荷光子。还有就是相反电荷的供给,星球内部相反偏电荷的供给可能相对不足,导致离子现象相对普遍和偏电荷区域的形成。

 通过光子与电子的区别、电流向光子的转化,我发现电流形成的必要条件可能是正负电流并存,为超导现象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方向。

 通过电中性光子与偏电荷光子的区别、二者转化为电流的方式不同,我想到了二者可能存在另外一些差别,撰写了本文,希望对人类二十一世纪的科学进步有所助益。

 

3511.探索的魅力是创新

2015.3.20

 《探索集》不是教科书,也不是科普读物,而是我思考问题的真实记录,以真名实姓发布,即便有错误,也是文责自负,仅供参考。

 前人的研究成果无论正确与否,都是我知识的源泉,赞成的通常不再重复,存在疑义、异议的,收入《探索集》中。

 我的看法也许都不正确,却不是拾人牙慧,充满创新精神,一旦被科学进步所证实,就是物理科学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没有在课堂上学习过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矿产资源、海洋、水文、医学、土木工程等理工医科知识,以上知识全部来自自学,并且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本科教材,囫囵吞枣在所难免。

 我的长处是不迷信权威,即便是定论,也要通过思索再认识。有了新的想法,就毫不犹豫的发表出来,暂时没有考虑清楚的问题绝不放过,所以《探索集》的创作延续了十一年之久,从社会科学发展到自然科学,名垂青史的可能是自然科学方面的贡献。

 我的许多看法与以往的定论相悖,精彩之处不在相同,而在相悖,相悖的有理有据,有可能被科学的发展进步所证实。

 没有任何科学进步没有非议,重复一万遍已有的定论,不如一项有利科学发展的新的发现更有意义。

 我没有将智慧用于牟利,用清贫谱写人类科学发展进步的凯歌。

 墨守成规者对《探索集》会不屑一顾,百般嘲讽,可我心里清楚:为国争光的人必定是在崎岖小路上勇于攀登、创新的人!

 

3512.“星核”的周期性熔化可能是客观规律

2015.3.21

 最近在网上看到火星磁场消失之谜的许多文章,将原因归结为火星内核的熔化。星球的内核可能存在周期性熔化的现象,但磁场不会消失,因为星球内部存在冷热核聚变的对偶层次结构,每个对偶层次结构都可能存在磁场效应,磁场效应未必与铁元素联系在一起,可能与正负电荷的相对聚集有关。

 我不知道人类是如何发现火星无磁场的,一个无磁场的星球是如何存在于系统之中的。关于火星内核熔化的说法只是火星无磁场原因的分析,未必就是事实。但“星核”的周期性熔化可能是客观规律,因为“星核”的周期性熔化可能是新的对偶层次诞生之始。

 我的看法源于星系形成的正负电荷对偶聚集说,或称星系发展说,是将原子核外电子形成原因的思考延伸到星系形成原因的探索,建立在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的认识基础上。雷电现象和光子结构也与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有关,只要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存在,我关于星系形成原因的认识就可能成立。

 当然,星系发展说还与星球层次的认识密切相关,没有层次的星球不会形成星系,每颗系统内的星球都不是意外的“擒获”,而是正负电荷及偏电荷物质的相对聚集形成的。

 目前我还不能解释星球内部冷热核聚变区域对偶形成的原因,地球确实存在这种层次,恒星是否存在层次结构科学界并无定论,相对主流的看法是恒星的气体结构、氢——氦聚变说,庞大的银河系、太阳系只能依靠“擒获”其它星球形成了。

 太空中的庞大星系和星球所以能够悬浮在类似真空的环境中,没有相互作用力,或相互作用力有限是必要条件。所谓万有引力只存在于系统之中,或星球范围之内,排除一切离心力、排斥力的影响,怎能不是谬误?

 星球形成之后仍然是有生命的,不是依靠“吃老本”,例如有限的氢——氦聚变维持。有离子现象存在,就有偏电荷现象存在,就有正负电荷的相对聚集和交流,产生磁极和磁场,并且不止一对,每个对偶层次都有自己的磁极、磁场、对偶星球,成长到一定阶段产生新的对偶层次,新的对偶星球,没有“星核”的周期性熔化,新的层次如何诞生?

 我说月球是反物质星球,有的人不屑一顾,因为按照传统认识正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反物质炸弹的说法深入人心。其实正反物质的差别仅仅是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携带偏电荷的不同,一个电子单位的质量相比于1836倍的质子质量,可谓微不足道,何以产生两种物质的相互“湮灭”?

 正负电荷相遇并没有“湮灭”,而是转化为光子,物质存在的不同形态。正反物质相遇也不会相互“湮灭”,只不过结合形式有所不同,不会形成核外电子共轭,但可能形成核外电子对偶结合!这是我们在地球难以观察的现象,未必没有,因为正负电荷聚变为化学元素的初期,氢、氦同位素阶段,正反物质的比例可能相同,相反物质会受到排斥转化为宇宙射线,或再次裂变为光子,形成新的组合。

 传统认识虽然居于主流,未必就是真理;新的看法虽然遭遇讥讽,未必没有生命力。现代物理停留在数十年前的水平,才是最大的悲哀!

 

3513.磁场与电场的思考

2015.3.21

 几天以前我还对磁场与电场一头雾水,现在终于滤出一点头绪:磁场可以独立存在,电场必须有电流通过。磁场中循环的可能是单电荷,对偶磁场与孤立磁场可能不同,因为产生了正负电荷的交流,而同样电荷的两个磁场对偶同一不同电荷磁场,相互之间必定相互排斥。电场中必定存在正负电荷的共同循环,磁场形态可能与单电荷循环的磁场形态有所不同,离开了电流的循环,电场也就不复存在了。电场中循环的是光子还是正负单电荷,我倾向后者,因为光子与高温联系在一起,烧毁相关电器。并且,光子循环很容易观察,单电荷循环就另当别论了。热损耗与光子循环不同,前者是无效功,后者是有效功。

 我现在仍然没有搞清楚的是对偶磁场的交换循环与自循环之间的形态,例如地球从北极向太阳和月球输出正电荷,从南极接受来自太阳和月球的负电荷,自身如果存在从北极到南极的正电荷循环,势必在南极产生正负电荷的交汇,形成光子和高温。如果北半球形成正电荷的自身循环,南半球形成负电荷的自身循环,二者在赤道附近交汇,逆向循环能否并行不悖,或形成光子与赤道地区的高温?这种磁场形态与独立的磁场形态完全不同,我称其为对偶交流磁场形态。我是将温度与磁场结合考虑的,否定了磁场中的光子循环理论。单电荷的运动速度是光子的运动速度不能比拟的,也是难以觉察的。磁场可能有汇聚单电荷的功能,为发电机提供源源不断的电流。孤立磁场中单电荷的循环没有这种功能,只能保持自身循环的稳定。负载可能改变这种状况,实现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和交流。所以,电场可能类似对偶磁场,但也未必相同,因为电场中正负电荷向导线对偶集中和交流,而对偶磁场中正负电荷是分开,方向相反相互交流。我是从磁石角度考虑孤立磁场,从星际关系考虑对偶磁场,从发电原理考虑电场的,变电原理可能类似发电原理。

 在没有解决许多疑问之前,不能说我已经搞清楚了磁场与电场的差别,但不再是一头雾水,否定了磁场与电场中光子的媒介作用,这是将光子与温度联系在一起的成果。想到孤立磁场与负载磁场、对偶磁场的不同是一个进步,但需要验证,而我没有验证的条件,只能提供思想。

 

3514.光子引发的革命

2015.3.24

 我租来的小屋楼下有一盏路灯,虽然散射进来的光线不是很多,也可以看清屋内的大致情况了。夜深人静时,我开始思考光线是什么的问题,最初的成果是《2094.光线新解》(2009.10.23),还把光线与电子束导致的气体受激联系在一起,因为点亮路灯的是电源,光线通过气体消失的无影无踪。通过读书发现光线源于光子的形成和辐射,而光子是电中性物质,由正负电子组成,于是对电流的组成产生了疑问:没有正负电流的并存,何来光子的产生?

 教科书中没有光子是正负电荷统一体的结论,但有光子可以释放一个负电子,转化为正电子的记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然光子可以来自电源,又不同于电子,可以裂变成正负电子,自然是正负电荷聚变的产物,可以转化为电流,而电流必定是正负电流并存,所有正物质化学元素都有核外电子,可以通过负电荷,正电荷的通过就由质子结构决定的化学元素中导体与绝缘体的不同。

 奇怪的是教科书中关于光子的定义居然没有质量,没有磁性,那么磁性来自哪里?我认为来自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光子是典型的磁性物质才能形成电磁波。质子的质量大约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就应该是光子质量的大约918倍。

 分析恒星表面核聚变的时候,我排除了氢——氦聚变的可能,因为氢气无论多少都可以瞬间燃烧殆尽,只有外部源源不断的提供能源物质才能维持恒星的安全和恒星表面的核聚变持续进行,而宇宙射线的成分是氢、氦元素、光子、电子,来自外部的能源物质只能是更小的基本粒子才能逆向通过,我最后认定为正负电荷,形成了正负电荷——光子——化学元素聚变过程的认识,并根据宇宙射线的成分确定氢、氦元素可能是在正负电荷的聚变过程中同时形成的,正反物质比例可能相等,与恒星物质成分相同的继续其后的聚变,不同的转化为宇宙射线,为宇宙射线、“黑洞”、“暗物质”的形成找到了相对合理的解释。结合核外电子形成原因的分析,发现了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为星球、星系的形成(可能源于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找到了相对合理的原因。

 除了正负电荷的聚变产生光子之外,燃烧过程也产生光子,而燃烧过程产生的光子只能来自化学元素的裂变。天然气燃烧过程中形成了二氧化碳,说明碳元素没有缺失,缺失的化学元素就是裂变为光子的化学元素,最大的可能是氢同位素氕,而氕与所有其他化学元素不同的地方是没有中子配对,而存在中子配对的化学元素都是难以燃烧的物质,让我对燃烧现象产生了新的认识:燃烧现象可能是初级化学元素氕裂变为光子的过程,氧元素在燃烧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可能是催化氕元素裂变,或将氕元素从化合物中置换出来,成为独立氕形态,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这是崭新的燃烧理论、裂变理论,使核裂变不再神秘,而燃烧产生的高温是由光子密度形成的,光子密度决定物体和环境温度的认识也由此形成,接下来的就是正负电荷——光子——化学元素——光子——正负电荷的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的诞生。

 中子和质子的差别,中子向质子的“衰变”,“黑洞”和“暗物质”的形成,让我思考偏电荷光子存在的可能:所有恒星发出的光源可能都是聚变过程中“多余”的偏电荷光子,即与恒星物质成分不同的“反光子”。银核是正物质恒星,辐射偏负电荷光子;太阳是反物质恒星,辐射偏正电荷光子。地球是正物质星球,排斥银核辐射的偏负电荷光子,吸引太阳辐射的偏正电荷光子,银核就会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成为“黑洞”和“暗物质”。类星体是反物质恒星,辐射偏正电荷光子,距离我们虽远,我们也能看到。银核虽然庞大,距离我们较近,位于银河系的核心,直径以光年计算,我们却看不到,偏电荷光子的存在不失为一种相对合理解释。

 为什么有的光子可以穿墙越壁、透过金属,有的一叶障目?为什么有的光子可以在导线中转化为电流,有的必须通过半导体材料才能转化为电流?除了频率不同,可能还有存在形态的不同,某些质的差别,例如偏电荷光子就比电中性光子多出一个电子。偏电荷光子转化为电流可能需要条件,实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可见光,及类似光子可能都是偏电荷光子,不能在金属导线中直接转化为电流,却可以在光纤中流通。无线电信号可以在导线中直接转化为脉冲电流,却不能沿着光纤流通,应该是正负电荷相对均衡的电中性光子。X射线、伽马射线、贝塔射线,穿透力极强,即不能直接看到,也不能转化为电流,前两者与其他光子只有频率上的不同吗?热能是否也与光子的频率有关?对于我来说还是个谜。

 以上介绍了我对光子的认识过程引发的认识革命,同样引发我认识革命的还有核外电子与质子的对偶关系、地球大气边缘热层的存在,以后慢慢介绍,或到《探索集——科技篇》中查找。

 

3515.热层破解地球环境

2015.3.24

 在阅读日本作家撰写的一本科普读物时,我发现了地球大气边缘居然存在一个热层,厚度高达数千千米,温度高达数百至数千K,并且两极的温度超过赤道附近的温度,我立刻想到了核聚变、核裂变的可能。

宇宙射线的主要成分是高能氢、氦粒子,以每秒数百千米甚至接近光速的速度与地球大气边缘的氢、氦粒子撞击,会发生什么情况?必然是原子、分子层次的核聚变、核裂变,及其后的化合反应。地球大气成分、丰富的水源,就来自这种核聚变、核裂变,及其后的化合反应。我们看到的阳光未必直接来自太阳,主要形成于这种核聚变、核裂变释放的光子。

那么,是什么决定地球环境与其他星球环境的不同呢?主要是宇宙射线的密度。设太阳初始宇宙射线的密度基本恒定,伴随距离的扩大、辐射面积的增加,宇宙射线的密度会逐渐降低,而速度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由于抵达太阳系八大行星时宇宙射线的密度不同,引发核聚变、核裂变的深度就会有所不同,形成不同行星不尽相同的大气成分和地表物质成分。地球所处位置正好是碳、氮、氧三种生命元素形成区间,所以我们拥有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把任何一颗类地行星放到地球的位置,都会大同小异。月球虽然离地球很近,却是反物质星球,自然排斥同样为反物质星球太阳辐射的宇宙射线。又因为没有大气层,自然不能形成类似地球的环境。

由于星球和星系是不断成长的,伴随太阳内部新的对偶层次的形成,地球轨道也会发生变迁,逐渐远离现在的位置,地球环境就会成为现在火星、木星等地球以远星球那样的环境,而金星、水星会依次拥有现在类似地球的环境。保存地球文明不能将目光投向地球以远的行星,而要关注金星、水星这样的星球。

我们经常歌颂阳光,而阳光并没有照亮和温暖太空。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光明的主要不是直接来自太阳的阳光,而是来自太阳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边缘气体成分发生核聚变、核裂变产生的光子。偏电荷光子向两极的聚集,是形成地球大气边缘两极温度高于赤道温度的主要原因。

太空环境2.76K的普遍温度会使气体成分冷冻成冰,这样的冰不会转化为水,所以地球上的水不是天外来客带来的,只能从地球环境自身寻找原因。其他星球的天外来客并不比地球少,却没有地球这样的水资源就是最好的证明。蛋白质只要有形成的条件就可能形成,地球大气边缘热层的相对低温区域和地表环境都可能形成蛋白质,陨石带来的蛋白质经过高温灭活不可能给地球带来生命,将地球生命现象和水资源与陨石联系在一起不过是噱头。

 

3516.核外电子与光子、星系、基本物理作用力

2015.3.24

我在学校没有学习过化学,物理只学了个开头,小孔成像,就赶上了十年动乱。所以,学生字典后面的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我琢磨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搞懂,但核外电子数量等于核内质子数量我是搞明白了。

为什么核外电子数量等于核内质子数量?只有一种可能:正负电荷存在对偶关系,光子是这种对偶关系的集中体现。还有,闪电的形成离不开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星系的形成是否与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有关?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觉得是星系形成最可能的原因。

太空环境相对平静,有利于正负电荷的相对聚集。经过数十亿年的相对聚集可能形成非常庞大的对偶星云,其中包括一定数量的偏电荷物质。这种对偶聚集会形成非常庞大的磁场,达到一定程度发生正负电荷的交流和聚变,两颗对偶的正反物质星球由此形成。这一过程可表现为超新星的爆发,问题是我们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颗,因为正反物质星球辐射不同的宇宙射线,包括不同的偏电荷光子,我们只能看到反物质星球辐射的偏正电荷光子,这可能与人体结构和偏电荷光子转化为电流的条件有关。

正负电荷的聚变可能形成电中性、偏正电荷、偏负电荷三种光子,正反两种氢、氦同位素,与星球自身物质性质相同的氢、氦同位素会继续以后的聚变,不同的氢、氦同位素和相对多余的偏电荷光子转化为宇宙射线,辐射到太空中去,成为二级恒星形成的物质基础。伴随主星内部层次的出现,会形成许多偏电荷区域,在太空的对偶区域聚集相反电荷和相反偏电荷物质,包括宇宙射线。达到一定程度,聚变为与主星物质性质不同的二级恒星,辐射与主星相反的宇宙射线。伴随二级恒星内部层次的出现,依据相同的原理形成与二级恒星物质性质相反的行星系统,它们的行星系统也会形成各自的卫星系统,只不过需要从太空中聚集相反物质性质的偏电荷物质。

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会产生正负电流并行的物理现象,所以电线中运动的永远是正负两种电流,才能产生正负电子对偶聚集的光子。超导现象主要源于与质子相同偏电荷的畅通无阻。

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会形成磁场、电磁作用力与核力,它们都是吸引力与排斥力的对立统一,与万有引力格格不入。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还需要同电相聚作用力,电子、电流、星球、闪电的形成离不开同电相聚作用力,这是一种选择作用力,也与万有引力不同。万有引力适应什么情况呢?只能部分适应同电相聚作用力,还得排除离心力的影响。所以,万有引力是错误的,不能列入基本物理作用力。

正负电荷的存在是一切物质存在的基础,因为所有物质形态都可以从正负电荷的聚变演化出来,都带有正负电荷,可以裂变为正负电荷,所以正负电荷的物理属性决定了基本物理作用力的性质和形式。除了离心力之外,同电相聚作用力、电磁作用力、核力、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都是正负电荷的物理属性,因此基本物理作用力可以简化为同电相聚作用力、电磁作用力、核力、离心力。强作用力可能是几种基本物理作用力的合力,弱作用力形成的原因我还没有想清楚,也与电荷的物理属性有关,才能释放一个电子,形成中子向质子的转变。

统一基本物理作用力是许多科学家的愿望。核外电子的存在,与核内质子的关系,否定了万有引力,扫清了基本物理作用力统一的最大障碍。正是通过其他物理作用力与万有引力的矛盾,让我看到的万有引力的局限性和错误是把局部表象当成了普遍真理,所以万有引力必须否定。核外电子的研究,为万有引力的否定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基本物理作用力的统一。

 

3517.我的光子、星系理论来自核外电子的分析

2015.3.26

我的光子理论是正负电荷对偶理论,星系理论也是正负电荷对偶理论,均来自核外电子的分析。

我最早认为光子类似电子,因为电流可以产生光子,光子可以变成电流。后来发现不对,书上说光子是电中性物质,通过核外电子的分析我想到了光子是正负电荷统一体的可能性,而书中也有光子可以释放一个电子,成为反电子(正电子)的介绍,确定了我对光子是正负电荷统一体的认识,并由此认定电流由正负电流共同形成。黑洞暗物质的存在,质子、中子的差别,让我想到了偏电荷光子存在的可能性;光子不尽一致的物理特性让我想到多种光子存在的可能性。可以在导线中直接转化为电流的光子与在半导体材料中转化为电流的光子,可以透视钢铁的光子与可以轻易屏蔽的光子,可能不仅仅是频率上的差别,还有电中性光子与偏电荷光子、不同质量上述两种光子的可能。

我最早关于星系的认识建立在万有引力的基础上,类似擒获说。核外电子的分析让我想到星系结构可能类似原子结构:二级恒星是一级恒星的核外电子,行星是二级恒星的核外电子,卫星是行星的核外电子,它们的层次结构反映了主星的层次结构,相互之间存在对偶关系,进而想到了星球和星系成长的可能性,创立了星系成长说。虽然未必反映错综复杂星球和星系现象形成的各种可能,比起类似上帝造物的宇宙形成爆炸说更具科学依据。

偏电荷光子的物理性质与偏电荷星球的物理性质结合起来研究,可能揭示黑洞暗物质的实质,而可见光可能都由偏电荷光子形成,转化为电流需要条件,电中性光子则可以在导线中直接转化为电流。如果属实,偏电荷光子的数量未必少于电中性光子的数量。

核外电子的研究奠定了我对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的认识,并将电磁现象、核力现象归结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否定了万有引力的存在,实现了基本物理作用力的统一。

原子和基本粒子本来与宏观宇宙密切相关,可以从小观大、从大看小。当然,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和差别,不能简单类比。

天文现象的奥秘超过了我们身边的事物,微观世界同样难以触摸、揣摩,结合起来研究可能触类旁通、事半功倍,我是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思考的,仅供参考。

 

3518.为什么月球可能是反物质星球?

2015.3.29

因为地球是正物质星球,所以与地球对偶的月球可能是反物质星球。不仅月球可能是反物质星球,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所有卫星(星球)可能都是反物质星球。

我们从原子的分析开始:为什么原子存在核外电子?并且与质子携带的偏电荷相反,偏电荷量相同?因为正负电荷存在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当然,对偶聚集未必是等量聚集,因为光子也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统一体,可存在偏电荷光子的可能性,但偏电荷可能存在极限,不会超过对偶电量的两倍,即一个正电子最多对偶两个负电子,一个负电子最多对偶两个正电子,这种偏电荷对偶存在相对的不稳定性,容易转化为等量对偶。

星系的形成可能源于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包括偏电荷物质的对偶聚集,这种聚集会形成磁场关系,转化为星球关系就是星系。由于离子现象的存在,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偏带负电荷,对偶聚集相反电荷和相反偏电荷物质,转化为星际关系就是对偶星球。

为什么太空中那么多星球,地球只有月球一颗卫星?因为地球只有两个冷热核聚变对偶层次:上地幔(地壳和大气层是上地幔的一部分)和中间层;下地幔和地核。前者形成较早,对偶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后者形成较晚,对偶形成月球。

自然界存在许多自由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不会因此增加一个,星系关系亦然,所谓万有引力在这里得到的是否定的答案,因为万有引力具有局限性,反映了事物的局部表象,忽视了吸引力的不同形式、不同情况,及排斥力、离心力、核力的存在,因此是错误的。正负电荷及偏电荷物质的对偶聚集形成核力,吸引力等于排斥力,正负偏电荷的对偶质量基本相等,距离与对偶质量成正比。所以,地月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相对稳定,其他星际关系亦是如此。

吸引力、排斥力存在因果关系,作用范围。庞大星球、星系能够长期悬浮于类似真空的环境中,没有相互作用力是主要原因,而万有引力会导致宇宙物质不分种类的聚集,与客观事实不符。即便是系统内的星球,也是核力在发挥作用,不是万有引力。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不尽相同:地球人类离开地球很难,离开月球相对容易,不仅因为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还因为二者可能是不同物质的星球,没有同电相聚形成的吸引力,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排斥力,所以太空中有宇宙射线存在。地球人类所以能够成功登月,可能由于某些化学元素(如铁、镍)电磁作用力产生的引力大于不同物质间的排斥力。地球人类登陆火星没有排斥力,而离开火星就要困难很多,因为是同类物质,存在同电相聚产生的吸引力。

月球虽然存在于银河系、太阳系中,却是因为地球的存在产生的,受银核、太阳的影响相对较小,只与地球的地核、下地幔交流正负电荷、保持磁场关系。太阳宇宙射线在月球表面可能受到排斥,银核的宇宙射线虽然会受到月球的吸引,与太阳的宇宙射线相互矛盾,能否抵达月球存在疑问。美苏为什么不在月球建立空间站?可能知道月球是反物质星球,或不适宜地球人类长期停留。月球上的矿物、水分、空气地球人类能否利用也是疑问,所以月球的科研价值大于开发价值。

水星、金星是未来的地球,但目前生存环境恶劣,所以人类还是把目光投向了火星。其实火星是未来的地球,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劣,人类文明延续的希望还是在金星、水星。

当地球内部产生新的对偶层次的时候,我们就会有第二个月球,地球也开始转化为火星,地球文明也就岌岌可危了。人类能否登陆金星,能否躲过新星爆发产生的影响都是未知数,十日当空未必就是寓言。

 

3519.正反物质相遇会发生什么现象?

2015.3.30

我们通常把负电子称为电子,把正电子称为反电子,因为负电子在地球表面常见,而正电子踪迹难寻。地球是偏正电荷星球,地球磁场的主要功能是聚集正电荷,偏偏正电子踪迹难寻,岂非怪事?思前想后,可能是星际间交流正负电荷的负担较重,而这种交流可能遵循等量交流的客观规律,地球表面聚集的正电荷不及太阳对偶层次的交流需求所致,或大气层气体分子的普遍离子现象所致,或二者兼而有之,此为题外话。

除了自由电子以外,地球表面的正负电子通常以光子的形式出现,即组成光子。闪电就是光子形成过程,也是所谓正负电荷的湮灭过程。物质不灭是客观规律,任何湮灭现象都是物质形态的转化过程。

除了电子之外,所谓正物质是质子偏带正电荷的物质,反物质是质子偏带负电荷的物质。质子质量大约是偏电荷质量的1836倍,偏电荷的质量仅仅是一个电子单位的质量,可谓微不足道。原子中的中子数量通常等于、大于质子数量,质量大于质子一个电子、一个中微子的质量,属于电中性物质,偏电荷在原子核中的比例更小了,还有核外电子与其对偶,原子可以说是正负电荷相对平衡的物质,不会由于正负电荷的相互湮灭,导致正反物质的相互湮灭

由于地球是正物质星球,谁都没见过反物质,有人根据正负电荷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杜撰了正反物质相遇会相互湮灭的假说,一些科幻小说更是杜撰了反物质炸弹,正反物质的相互湮灭深入人心。

根据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星系的形成可能与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有关,我们常见的太阳和月球都可能是反物质星球,而太阳辐射的宇宙射线是正物质宇宙射线,银核辐射的宇宙射线是反物质宇宙射线,同电相聚的客观规律使地球吸引正物质宇宙射线,相对排斥反物质宇宙射线,月球吸引反物质宇宙射线,相对排斥太阳射线,导致地球、月球相距咫尺(三十万千米的距离在太空与咫尺无异),完全不同的表面环境。

人类的成功登月可能使正反物质相遇的湮灭说不攻自破,但正反物质相遇总会发生吸引还是排斥、聚变还是裂变、能否合二为一的问题。如果正反物质不能发生化合反应,地球人类在反物质环境就难以生存。如果正反物质相遇会发生聚变反应,地球人类在反物质环境也难以生存,因为正常的呼吸和氧化反应难以进行。

如果将反物质材料运回地球,质量会有所减轻,因为地球是偏正电荷星球,反物质材料是偏负电荷材料,地球重力环境主要由同电相聚形成吸引力,用反物质材料制造飞行器有极大的优势,但冶炼过程的化学反应可能无法进行。当然,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实。

正反宇宙射线在太空相遇会发生什么现象?银核磁场、太阳磁场、地球磁场在太空是什么关系?都是有趣的问题,飞出地球就可能遇到。所以,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深入太空和月球表面的研究、考察问题。

地球表面的物质通过核外电子共轭发生化合反应,正反物质的核外电子不同,不可能形成核外电子共轭,能否形成核外电子对偶、原子核对偶结合?核对偶是否聚变形式,难以分开?都是崭新的课题。

月球如果是反物质星球,离我们近在咫尺,就为上述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登月还是有用的。

如果月球是反物质星球,就会为星系的形成源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提供实物证据,为一系列基础物理理论带来革命性的进步。反之,也对天文学的发展有利。

没有实践验证手段也有遐想的自由,提出问题,进行推理,可能有所启示,仅供参考。

 

3521.一氧化碳燃烧之谜

2015.3.31

过去我认为煤炭的热值取决于碳含量,可煤炭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碳原子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热量从何而来?我想到了氢同位素氕,由此建立了氕裂变为光子的燃烧理论,可一氧化碳的化学分子式中没有氢同位素的身影,光子从何而来?

碳的熔点是摄氏3727度,沸点是摄氏4830度,是最耐高温的化学元素之一,一般的燃烧温度不可能裂变为光子;氧的原子量在碳元素之后,虽然性质活跃,也不容易裂变为光子,一氧化碳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光子来自何方?

我不相信无中生有,不再相信热能的分子振动说,只相信光子实实在在的来源。分析所有化学元素,只发现氕不是质子、中子对结构,也是最容易燃烧的化学元素,建立了原子裂变为光子的燃烧理论和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可让我百思不解的是一氧化碳的燃烧光子来自哪里?是否裂变了环境中的氢同位素氕,而一氧化碳不过充当了催化剂的作用?

立此存疑。

 

3522.沙漠与油气资源的思考

2015.3.31

翻开世界地图,沙漠地区通常蕴藏油气资源,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

油气资源中的氢同位素氕是最不稳定的化学元素,相比其他化学元素最容易裂变为光子,而光子密度决定物体和环境温度,形成沙漠的热岛效应是否与油气资源的蕴藏存在一定的关系?

气候可以变化,地形地貌可以变化,矿产资源也可以变化,如新断裂带的形成可能导致地下油气资源的外溢,形成新的矿床。

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均分布在地质断裂带的两侧,我国的油气资源,甚至煤炭资源的分布也与地质断裂带相连,不会全世界的有机物都汇聚到地质断裂带附近吧?打破油气资源,甚至煤炭资源的有机成矿理论可能开辟油气、甚至煤炭资源开发的新天地!

 

3524.可否利用环境温度直接发电?

2015.4.5

如果光子密度决定环境温度,如果光子是正负电荷对偶统一体,环境温度就有可能直接转化为电流,用来发电。问题是什么材料可以将环境温度直接转化为电流?

热电偶是利用热电转换读取温度值的,说明热电直接转换是可行的,问题是成本和效率是否可行?

光子可能是相对庞大的群体,不同光子转化为电流的条件不同,手段也会不同:金属材料可能将某些光子直接转化为电流;硅材料可能将某些光子直接转化为电流;穿透力极强的伽马射线如果也是光子形成的,理论上也有可能直接转化为电流。

据说太空温度不足3K(不足摄氏零下270度),展开太阳能电池板尚且可以发电,地球表面温度再低一般也在200K以上,总有各种频率和形式的光子存在,利用温度直接发电应该是可行的。

如果使用复合材料可以将不同形式的光子直接转化为电流,就可以省去水蒸气、发电机这些复杂环节产生的能量损耗,夜晚也可以发电,问题是物体和环境温度是否由光子密度决定?不同频率和形态的光子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直接转化为电流?破解了这些基础物理问题,利用环境温度直接发电才有可能。

 

3525.利用光电转换分析质子中的光子成分提高热效率

2015.4.6

锅炉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工具,主要生产热水和蒸汽,热效率相对较低。但锅炉具有相对封闭的空间,可以利用光电转换分析质子中的光子成分,提高热效率。

所谓分析质子中的光子成分,主要是分析质子裂变过程中产生的光子成分,可以倒推质子形成时的光子成分,例如偏电荷光子与电中性光子的比例(二者转化为电流的条件和途径不同,偏电荷光子的转化程度可能低于百分之五十,因为有正负偏电荷光子之分,存在其中之一不能转化的可能),最好使用氢气燃料,也可以使用各种其他燃料,因为普通燃烧过程中只有氢同位素氕可能裂变为光子,而离子形态的氢同位素氕就是质子,占氢气成分的几乎百分之百。

将锅炉的内壁全部装上光电转换材料,炉膛内部可以排列更多的光电转换材料,通过测量不同光电转换材料的发电数量就可以大体知道质子裂变过程中不同光子的一般比例。当然,有些光子的光电转换材料我们还不清楚,测量不可能十分准确,但有了起点就是进步。

将此技术应用到普通锅炉可以即产热,又发电,提高热效率。不过耐高温的光能电池板还有许多技术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我只提供思路。

 

3526.磁场可能有汇聚正负电荷的作用

2015.4.7

发电机好像可以凭空造电,而电不能凭空产生,于是我想到磁场可能有汇聚正负电荷的作用。磁场有限,汇聚的范围应该与磁场的范围相关,发电机不停的工作会撕裂磁场范围内的光子形成局部降温,有这种现象发生吗?

我又想到同电相聚,导线中的电流也会汇聚附近的正负电荷,部分补充正负电荷聚变为光子损失的电流。否则,千里输电难以想象。将发电机磁场与导线磁场结合考虑,正负电荷的供给还是相对充裕的,发电机磁场可以延伸到导线磁场吗?

热电厂自身就有热源,推动汽轮机的同时可以提供充裕的光子,充裕的光子就是充裕的正负电荷。水电站必有水源,发电机的磁场可能通过水源延伸。

以上都是想象,寻找正负电荷可能的来源,依据已知定律解释某些现象,仅供参考。

 

3527.通过宇宙射线分析正反物质

2015.4.8

迄今为止,反物质的存在还是一种推理,源于正负电荷的分析,因为正物质地球找不到反物质原子。

宇宙射线的存在是对万有引力的讽刺:为什么恒星留不住宇宙射线?最好的解释是相反物质的相互排斥。

宇宙射线的主要成分是氢、氦元素,也就是氢射线、氦射线。氦射线我们并不陌生,阿尔法射线就是氦射线,在地球上来自核裂变。氢射线中的质子射线可以由中子射线转化形成,也可以在相对深度核裂变中产生,在恒星表面可能形成于正负电荷的聚变反应。

正负电荷的聚变反应不可能形成同一物质形态的氢、氦元素,正反物质形态应该各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与星球物质形态相同的氢、氦元素会留在星球继续其后的聚变反应,不同的氢、氦元素转化为宇宙射线,宇宙射线的形成可能来自不同性质物质之间的排斥反应。

宇宙射线的存在消除了正反物质相遇相互湮灭的可能——它们同时产生,曾经并存。

宇宙射线的存在也说明原子结构中没有正反物质结构——如果存在这种结构就没有宇宙射线了。

排除了原子结构中正反物质对偶的可能性,原子形成于电磁作用力、同电相聚作用力的可能性就增大了。

地球表面物质形态和化学成分主要拜太阳宇宙射线所赐,说明太阳宇宙射线与地球物质性质相同,太阳物质性质与地球物质性质相反。而我们看不到的银核是银河系的中心,龙头老大,可能与地球的物质性质相同,她的宇宙射线可能是反物质宇宙射线,与银河系的二级恒星相互吸引,与地球这样的行星相互排斥,如果她辐射的光子只有偏负电荷光子,就可能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黑洞的形成未必缘于没有光子外泄,可能是外泄的光子被我们排斥,被其他星球夺走。

月球附属于地球的运行轨道,太阳宇宙射线的密度与地球几乎相同,却没有形成类似地球的大气和生态环境,对太阳宇宙射线(包括偏电荷光子)的排斥可能是主要原因,其大气和表面物质成分可能来自地球和银核辐射的宇宙射线。

银核与银河系的二级恒星系统辐射不同性质的宇宙射线,在太空中相遇会发生什么情况呢?相互避让插肩而过的可能性最大,不然太空就不会如此黑暗、冷寂了。

如果月球是反物质星球,人类登月就会遇到排斥反应,同时也有电磁作用力形成的吸引力。正因为排斥力的存在,人类飞行器才能够轻易的离开月球,而离开相同质量的正物质星球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反物质星球也会有反物质生物和反物质类地环境,地球人可以光顾,却难以生存,因为不同物质性质可能相互排斥,不能发生化合反应:食物可以食用却不能吸收,有氧气不能同我们的人体细胞发生化合反应,能够呼吸也有窒息的危险!所以,在太阳系内寻找类地环境只有着眼已经转化为三级恒星的系内行星的子卫星(卫星的卫星)系统,可能性基本为零。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

 

3528.太阳系内可能与太阳同期形成的行星

2015.4.9

太阳系内有两类行星:一类是土星、木星这样的巨无霸,一类是火星、地球这样的类地行星。这种差别是如何形成的?我认为前者可能是与太阳同期形成的行星,而后者是银河系大体稳定之后伴随银核、太阳内部新的对偶层次的产生形成的。

网上搜索,银河系的年龄大约136亿年,太阳与地球、土星、木星的年龄仿佛,都在45——46亿年之间。如果真是这样,本文就没有必要写了,可现代物理有太多的假说和不确定性,再多一些也无妨,我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银河系的年龄是根据所谓宇宙形成的时间推出来的,两者都不具有可靠性。太阳的年龄居然比银河系的年龄少了那么多,太阳是如何形成并纳入银河系的呢?

我不认为宇宙存在年龄和界限,星球、星系的形成(聚变)和毁灭(裂变)都存在爆炸现象,但宇宙未必形成于奇点的爆炸,因为奇点的形成本身就是疑问,全部宇宙物质可以形成一个奇点吗?拿出证据来!奇点形成之前宇宙就不存在吗?如果存在,宇宙的年龄又是多少?不存在,奇点从何而来?

从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的关系分析,我认为正负电荷存在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正负电荷存在的普遍性,正负电荷与光子的相互转化、光子与原子的相互转化说明不同物质形态之间存在共同物质基础的内在联系,正负电荷的存在可能是这种共同的物质基础,所以正负电荷的物理属性可能是基本物理作用力的物质基础。

正负电荷及偏电荷物质的对偶聚集可能是星球、星系形成的物质基础,太空环境可以使这种聚集相对庞大。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必定形成磁场、电场,达到一定程度引发正负电荷的交流和聚变,以原有偏电荷物质为基础形成正反物质星球,在正反物质星球的基础上形成对偶的两大星系。因为正负电荷的聚变可能形成数量相等的正反初级化学元素:氢、氦同位素,宇宙射线的成分可以证明这种猜想,这种猜想也来自宇宙射线成分的分析。核聚变一旦发生就会连续不断的进行,直到聚变材料消耗殆尽。核聚变未必总是热核聚变,持续不断的热核聚变可能导致核裂变及冷核聚变的产生,所以所有星球都有层次现象。层次现象说明热核聚变存在极限,达到一定程度转化为冷核聚变,或聚变暂停。冷热核聚变的交替必定形成原子的离子现象,即偏电荷现象,在太空的对应区域聚集相反电荷和相反偏电荷物质,星球自身核聚变辐射的宇宙射线就是相反偏电荷物质,所以系统内的一、二级恒星互为正反物质星球,相伴形成。伴随二级恒星内部层次的出现,就会有对偶相反物质行星的出现,略迟于主星,但年龄相仿。

主星形成的同时,星系相伴而生,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正负电荷和偏电荷物质的相对匮乏使星球、星系的成长速度显著放慢,类地行星只能一颗颗依次产生,质量与伴生星球不能相比。这里需要说明与主星不同层次对偶的主要是偏电荷,而不是固态偏电荷物质。所以,较少固态偏电荷物质星球可能伴有不成比例的大气层和偏电荷聚集,大气层的厚度未必与星球固态质量成正比。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3529.聚变能与永动机是人类难以实现的两个梦想

2015.4.10

永动机为什么难以实现?许多人已经了解了。聚变能为什么难以实现?许多人还不清楚,其实道理大同小异,就是违反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

永动现象在客观世界是存在的,如星球的自转、公转,大江东去,只是其中的奥秘有的清楚,有的还披着神秘的外纱。通过机械实现永动一定要付出额外的做功,克服摩擦力和阻力。除非借助自然力,以小博大是不可能的。

聚变能是核聚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核聚变过程中能否释放能量,取决于核聚变过程中有没有核裂变发生,即质子、中子转化为光子的过程,因为光即热,物体和环境温度决定于光子密度。

分析原子结构,基本由氢、氦同位素组成。氕为单质子结构,其余化学元素均为质子、中子对结构。其中除了氦3质子数量大于中子数量之外,其余化学元素都是质子数量等于或小于中子数量,并且层次越高,差距越大。

单质子结构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前提是脱离质子、中子对和化合物形态,氧元素的助燃作用其实是帮助氕元素脱离化合物形态的置换过程。

以质子、中子对形态存在的化学元素相对难以裂变为光子,也就是相对难以燃烧。

光子可以由正负电荷聚变形成,也可以由原子裂变形成。光子形成的物理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光子转化为其他物质形态的物理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核聚变是光子转化为化学元素的过程,就是吸热反应;核聚变过程中存在质子或中子裂变为光子的过程,就是放热反应;二者并存,由光子总量的增减决定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现代物理有一个误区,就是恒星表面的核聚变是氢——氦聚变,氢——氦聚变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据说质子的质量是电子的1836倍,中子比质子多一个电子、一个中微子的质量。光子由正负电子对组成,电中性光子由一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偏电荷光子多出一个正电子,或负电子,一个质子或中子可以转化为多少光子是可以计算的。

氢同位素包括氕、氘、氚三种元素,分别由单质子、单质子中子对、单质子双中子对组成。氦同位素包括氦3、氦4,分别由氕氘、氘氘或氕氚聚变形成,没有多余的质子、中子释放,也就没有多余的质子、中子裂变为光子,既不是吸热反应,也不是放热反应。只有氘、氚聚变为氦同位素可以释放出少量的中子,如果裂变为光子是放热反应,其能量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直接点燃氢气或稻草获得的能量未必少于千辛万苦实现的氢——氦聚变,恒星表面熊熊燃烧的烈焰和氢弹巨大的能量来自哪里呢?我认为前者来自正负电荷——光子——氢、氦同位素——其他化学元素的核聚变,及核心星球宇宙射线、其他偏电荷物质加入共同形成的物理化学反应;后者来自多种化学元素的深度裂变和聚变。

人类投入大量的金钱和资源开发所谓聚变能,至今成效甚微,因为核聚变的条件苛刻,潜藏着裂变的危险,而核聚变通常是吸热反应,或以吸热反应做基础,形成新的质子、中子才有可能,放热反应必须存在裂变反应才能实现,开发聚变能实际是开发裂变能,不如直接研究核裂变来得简单。

物质不灭,物质能量守恒是客观规律。磁约束可能导致核聚变,将能量(光子)转变为化学元素,也就是能量消失,如此开发聚变能必定失败。

由于核聚变是原子形成过程,主要是吸热反应(没有核聚变的吸热反应,就没有核裂变的放热反应),所以我将聚变能开发与永动机研究并列,为人类难以实现的两个梦想。

 

3530.人类应该走出聚变能的误区

2015.4.12

发现裂变能之后,人类就开始研究聚变能,至今成效甚微,因为裂变能是化学元素裂变为光子的过程,是放热反应,而核聚变是光子和初级化学元素聚变为高级化学元素的过程,是吸热反应。

我们可以逆向思维:没有聚变过程的吸热反应,哪来裂变过程的放热反应?

还有一系列物理问题需要搞清楚,首先是温度的物质基础是什么?是分子的振动程度吗?我认为是光子密度决定物体和环境温度,聚光可以提高温度就不用我重复了。其次光子是什么?我认为是正负电荷的对偶统一体,形成于正负电子的对偶结合,可以裂变为正负电子,教科书上可以找到后一部分答案。第三燃烧现象的实质是什么?氧化现象吗?能量从何而来?我认为是氧原子置换氢同位素氕,使其脱离化合状态的束缚,裂变为光子的过程,光合作用是逆过程。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物质形态转化链条:正负电荷——光子——化学元素——光子——正负电荷。普通的燃烧现象也是化学元素的裂变过程,光子是基本的能量物质,可以来自正负电荷的聚变,也可以来自化学元素的裂变,质量等于能量就是这样形成的。

初级核聚变是光子转化为化学元素的过程,也就是能量转化为化学元素的过程。光子可能存在三种形态:一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的电中性光子;一个正电子、两个负电子组成的偏负电荷光子;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的偏负电荷光子。它们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中子、正反质子,正反质子与中子的组合形成正反物质,其比例可以通过测试得知。

不同于现代物理的权威认识,我认为氢、氦元素可能是在正负电荷的聚变过程中同时形成的,正物质星球辐射偏负电荷(反物质)宇宙射线,反物质星球辐射偏正电荷(正物质)宇宙射线,是一种排斥现象,也是暗物质黑洞形成的原因,通过不同宇宙射线的成分分析可以得到证明。

正因为核聚变是吸热反应,星球内部的层次结构可以得到相对合理的解释:大量光子转化为质子、中子和化学元素,必然导致温度的降低,使热核聚变停止或转化为冷核聚变。冷核聚变区域达到一定的厚度会再次聚集偏电荷,在太空中形成对偶偏电荷及偏电荷物质的聚集,形成对偶星球——星系就是这样形成的。至于银河系与地月组合的不同档次,可能决定于更复杂的原因,例如不同规模对偶正负电荷产生交流的条件不同。

人类已经在聚变能的研究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是没有希望的研究,所以我专门阐述这个问题。氘氚聚变为氦同位素确有自由中子产生,未必裂变为光子,可以转化为质子,也可以与其他质子、中子、化学元素组成新的化学元素。氦同位素也未必由氘氚聚变形成,氘、氘组合,氕、氘组合的可能性更大。氘氚的氦同位素聚变也只能释放一两个中子,全部裂变为光子又能产生多少能量?据说氢弹采用氘化锂作为聚变材料,初级聚变产物是铍,没有质子或中子释放,也不会有能量吸收或释放。深层次的聚变必然是吸热反应,因为高端化学元素的形成需要更多的质子、中子,由大量光子转化。氢弹的威力所以大于原子弹,未必产生于核聚变,可能由于新材料的加入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核裂变。

恒星表面的熊熊烈焰主要由正负电荷的聚变形成,包括星外宇宙射线和偏电荷物质加入引发的核裂变、再聚变过程。宇宙射线的成分是初始核聚变成分的百分之五十,受到排斥的部分,氢、氦同位素并存,说明它们是同时形成的。

我们可以继续核聚变的研究,不要指望聚变能。

 

3531.关注星球磁场和电磁环境对飞行器的影响

2015.4.13

通过月球可能是反物质星球,人类却能够成功登月原因的分析,电磁作用力产生的吸引力可能超过正反物质之间形成的排斥力。

电磁作用力对不同化学元素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对铁、镍化学元素产生的吸引力远远超过对其他化学元素产生的吸引力。因此,生产飞行器的材料应该避免使用铁、镍化学元素。特别是舰载机和宇宙火箭,从小到螺丝钉都要避免使用含有铁、镍化学元素的材料,道理就不用我深入解释了。

 

3532.光子频率与质量可能成反比的思考

2015.4.15

为什么光子存在不同的频率?不同频率的光子具有不尽相同的物理属性?例如:短波电磁信号可以穿透电离层,长波电磁信号可以在电离层与地面之间反复折射;高频偏电荷光子可以穿透钢铁,低频偏电荷光子一块纸板就可以拦截?可能频率越高的光子质量越低,穿透力越强;频率越低的光子质量越高,穿透力越低。还有一种可能:光子的体积可以压缩,相同质量的光子频率越高体积越小。相比之下,光子频率与质量成反比的可能性更大。

 

3533.质量等于电流

2015.4.16

    根据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物质形态之间的关系是:正负电荷——光子——原子——光子——正负电荷。所以,质量等于电流。只是损耗最小的转化方式和途径需要深入研究,不是所有物质形态都可以直接转化为电流的。

 

3534.偏电荷光子的比例可能非常高

2015.4.17

电中性光子是正负电荷等量、可以在金属导线中直接转化为电流的光子,广播电视和手机信号、其他无线电信号依靠此类光子传播;偏电荷光子是正负电荷非等量光子,不能在金属导线中直接转化为电流,却可以透视金属(仅限部分偏电荷光子,如X射线、伽马射线)、在光缆中传播,在某些半导体材料中转化为电流。原来我以为偏电荷光子的比例很低,现在看来偏电荷光子的比例可能非常高,因为所有构成“阳光”的光子可能都是偏电荷光子,并且是偏正电荷光子,另外还有数量相当的偏负电荷光子我们看不到。

正反物质其实由构成质子的不同偏电荷光子的数量决定,差别仅仅是一个偏电荷光子!伴随这个偏电荷光子的必有一个电中性光子,才能形成与中子一个电子单位、一个中微子单位的质量差别。

光合作用必须有两种偏电荷光子和电中性光子参与才能形成化学元素,星球内部和表面的核聚变也是如此,决定偏电荷光子的富裕程度很低,辐射到太空中的光子数量很少,还有百分之五十偏电荷光子我们看不到,所以黑暗、阴冷。而燃烧过程(氕裂变过程)释放的光子三种类型齐备,是研究构成质子不同光子比例的最好途径。

 

3535.煤炭是石油的化石

2015.4.18

木材可以在岁月的沧桑中变成硅木石,也可以在岁月的沧桑中变成煤炭,二者的区别是处于什么环境之中。埋在泥土当中一般会变成硅木石,浸泡在石油当中一般会变成煤炭。所以,说煤炭是木材的化石,不如说煤炭是石油的化石。

煤层一般处于油层之上,所以开采煤矿的同时不要忘记煤层之下可能还有油层。

当然,不排除沼泽堆积转化成煤炭的可能,可与油层转化相比较,后者的概率更高。

大自然是公平的,植物可能覆盖所有陆地,可煤炭却没有存在于所有相同地层,而形成石油的地质环境往往也形成煤炭,所以我说煤炭是浅层石油的化石。

中东盛产石油,因为中东是几大地质板块汇合的地方,而不是因为远古时期那里森林远比其他地区繁茂,大陆架盛产石油也是相同的道理。

能源可能来自远古有机物的转化,也可能来自地球深处的物理化学反应。所以,地质断裂带和地质板块交汇处的附近煤矿和油田相比其他地区更为密集。

 

3536.星球内部质子和相反氢、氦元素的出路

2015.4.19

正负电荷聚变为化学元素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对固定比例的正反氢、氦同位素,与星球性质相同的会继续其后的聚变过程,相反的转化为宇宙射线。星球内部的正负电荷聚变同样产生相对固定比例的正反氢、氦同位素,相反氢、氦同位素的出路就成为问题,因为存在相对冷核聚变区域的封闭问题。还有,就是氢、氦同位素中氕(质子是氕的离子形态)、氦3的“过剩”问题同样严重,因为相对高端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中几乎没有它们的位置,以压缩气体形态或与其他化学元素形成化合物是仅有的出路,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和部分水分子可能是这样形成的,火山是出口之一,地质板块结合处和地质断裂带是出口之二,出不去的聚集为油气、煤炭和地下水资源,这也是它们汇聚于此的原因。所以,任何星球它们都不会匮乏,只是圈闭在地下难以开发。星球大气层和地表物质成分部分来自它们,主要来自宇宙射线和宇宙射线引发的核聚变、核裂变。太阳日珥喷发,它们可能是主要动能和物质成分。

 

3538.氢气可能有急救作用

2015.4.21

氢同位素氕可能是最容易裂变为光子的化学元素,也是最普通的能源物质。氧化作用的实质可能是将氕元素从化合状态置换出来,裂变为光子,或形成新的化合物。如果人体能够从空气中吸取足够的氕元素,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取代其他营养成分的吸收。问题是人体新陈代谢已经适应了目前的气体成分和营养物质的获取渠道、代谢方式,氢代谢可能影响其他代谢功能的发挥,造成生理紊乱和“毒害”现象的发生。所以,在没有氧气供应的时候,可能用来救急。

以上猜想是否成立,通过实验才能知道。

 

3539.教给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

2015.4.23

我的一个“粉丝”是中学物理教师,讲授书本知识的同时经常向学生们介绍我的看法,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深化了教学的内容。

我的观点未必就是真理,很可能存在谬误,但一定与众不同,我才公之于众,起码具有启发性。哪怕百分之九十九是错误的,百分之一是对的,都可能誉满天下,因为是我首次提出的革命性看法,何况我的知识面未必低于许多专家学者。

以棱镜解析白光为例:是白光由七种颜色组成,还是棱镜的不同厚度改变了光的频率?让单色光通过棱镜就可以略知一二,这是我刚才想到的方法。如果在课堂上首先提出问题,再做不同的实验,一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甚至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讲授书本知识的同时介绍来历和相反的观点也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甚至终身不忘。

万有引力几乎人人顶礼膜拜,我却说不,因为我能说出不同的道理,并且更具真理性。

初次接触地质学我就发现煤矿和油气资源沿地质断裂带分布的现象,想到了碳氢化合物存在无机成矿的可能,批评了目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破坏地质构造的采油方式,提出储油不如备井,通过封井轮采,让油田休养生息,自然恢复油井压力的生产方式。

其实油气资源是星球母亲的恩赐,是破坏母亲的乳房抽干吸尽,还是让母亲自然分泌母乳?不同的成矿理论会导致不同的开采方式和找矿成果,所以不要忽视。

我是先研究社会科学,再转向自然科学,拥有深厚的哲学功底,掌握丰富的历史和社会知识,所以不迷信任何权威和既有理论,敢为人先。科学的真谛不是守成,而是创新,才有发展进步,人云亦云是最没有出息的。当然,创新不是胡乱猜想,要有全部现有知识作为基础,剖析各种可能,寻找其中的规律才能事半功倍,不然就是胡说八道。

授人以既有知识固然重要,教人以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更是难能可贵。看美剧和中国电视剧最大的不同是科技含量的不同,同是胡编乱造效果也不一样,我欣赏高科技的胡编乱造。

不要拿书本知识批评我,要拿道理说服我,因为某些书本知识我已经不屑一顾了,希望天下学生都有这种气魄!

 

3540.从“白丁”到相对系统科学观点的形成

2015.5.3

2004年上网伊始就注册了互联网上几乎所有的知名网站,包括搜狐。限于经济条件,都是发了帖子就走,很少停留,累积的上网时间很少,由于只发原创作品,发帖子的数量也相对有限,十多年了才混到论坛七级。我三弟晚我很久才开始上网,只耕耘搜狐论坛一家,如今已经是最高级别十五级了,于是我开始急起直追,很快就达到了十二级,遇到了继续升级发帖子数量可能不足的问题,于是以《探索集》分类汇总连载的方式解决,让我再次浏览了以前发表的许多文章,看到了从“白丁”到相对系统科学观点的形成过程,其中以《探索集——科技篇》最为清晰。

《探索集——科技篇》的主线是物理化学,特别是原子物理和天体物理是我关注的核心。

我初中二年就赶上了十年动乱,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物理化学,以后集中精力钻研社会科学、历史和经济理论,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阅读《探索集——科技篇》的初期文章,活脱就是“白丁”的面孔。

世上无圣人难得说真话!《探索集》记载了我的一生,包括认识的发展过程,对也好、错也罢,都是真实的,一定时期的相对幼稚在所难免。我的优势是相对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相对扎实的社会科学理论基础,不迷信权威,也不盲从,咬住青山不放松,寻根究底的科学态度,加上自然科学知识大补课,终于从门外汉转化为拥有相对独立科学观点的专家学者。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同时,也要善于发现问题,寻根究底才能有所突破。光子结构、原子结构、星球结构、星系结构及形成的原因,都是我关注的节点和重点。油气资源和煤炭资源沿断裂带分布是我一眼就看出的问题,自然想到了它们无机成矿的可能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我相对赞成的成矿、开采理论,而原子、光子和天体物理的研究为星球内部碳氢化合物的形成提供了支持,这就是知识交叉的作用。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的对偶,更为正负电荷的对偶、核力和星系的形成提供了支持,而同电相聚形成的吸引力、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产生的核力、电磁作用力都是对万有引力的否定,加上排斥力、离心力的存在,否定了万有引力就实现了基本物理作用力在共同物质基础上的统一,这些都是《探索集》对现代物理最新的贡献。

《探索集——科技篇》记录了从“白丁”到上述贡献的形成过程,不要把开始的幼稚当成真理,也不要把后来的观点当成教条,而要看到认识的发展过程,从中汲取有用的知识。

 

3542.耐高温叶片要在碳材料、中空、透气上下功夫

2015.5.7

分析化学元素周期表,碳是普通化学元素中最耐高温的化学元素,熔点高达摄氏3727度,沸点高达摄氏4830度,石墨成为核反应堆的堆芯材料。难能可贵的是碳材料的质量非常轻,比氧元素还要轻近4个原子量,而钻石、碳纤维的强度又是举世闻名的,只要结构合理,就可以形成质量轻、耐高温的发动机叶片。

中空,可以进一步减轻重量;透气,可以利用压缩空气降低叶片温度。将叶片做成钻石叶片很难,做成碳纤维、碳合金、中空、透气叶片相对容易。

 

3543.可以省去航空母舰弹射器的办法

2015.5.8

航空母舰弹射器在技术上难度很大,能源消耗上也不划算,有许多办法可以省去,例如在舰载机上加挂一次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一次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可以做得很小,使用非常经济的材料,像副油箱一样抛弃,也可以做成永久性的,每次加药即可。

 

3545.从瑞麦连野看我国封建社会的良种选育

2015.5.18

单株多穗的小麦在我国古代称为瑞麦。因为罕见,作为祥瑞的象征,都要供奉太庙。不仅如此,还会作为莫大的荣耀彪炳史册。故,《二十六史》中经常可以看到瑞麦的记载。

瑞麦连野仅见《宋史》,《宋史》卷二十(第270页)记载:(徽宗政和元年)是岁,蔡州瑞麦连野。

宋徽宗可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花石纲”与绘画一同彪炳史册,还是亡国之君。不仅笃信道教,也好虚名。当然,封建社会是农业立国,历代君主都重视农业生产和优良品种的出现,瑞麦的记载不绝于史就是证明。

《宋史》卷二记载:宋太祖乾德四年五月壬午,澶(chan2)州进麦两歧至六歧者百六十五本。同年六月己酉,果州贡禾,一茎十三穗。灵芝出现过单本数十百头,一地或一人年进贡灵芝几万本的记载,龙和凤凰屡现,甚至发现了“天书”。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瑞麦连野也就不奇怪了。

少量瑞麦的出现属于偶然,瑞麦连野就有人工繁育之嫌。一人、一地进贡灵芝几万本,没有人工繁育也是难以想象的。故,我国大规模的人工繁育良种可能始于宋代。

 

3546.核外电子分布的规律性与原子内部结构的相对统一性

2015.5.24

分析化学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发现核外电子的分布具有规律性,表现在每层核外电子的数量极值是恒定的,说明物质相变主要发生在原子表层质子、中子数目的改变。当然,也有例外,核事故放射性污染物的相对统一性说明这些放射性污染物在高端原子内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与氦核及一定数量的中子结合可能聚变为裂变前的高端化学元素,核废料成分的研究可能揭示原子内部结构的秘密。伴生矿的存在也可能隐藏原子内部结构的秘密:它们之中的高端化学元素可能形成于它们之中相对低端化学元素的挤压。

是否如此,需要深入研究。

 

3547.《探索集——科技篇》是我自然科学认识的发展篇

2015.5.30

最近我在搜狐论坛星空杂谈栏目发表《探索集——科技篇》连载,顺便将其中的某些文章单独发表,一是扩大宣传,二是增加发帖数量,尽快实现升级目标。

其实《探索集——科技篇》我曾经在该论坛的大话IT栏目发表过一次,不知什么原因被整个删除了,所以再次发表,并采用百篇连载的方式方便阅读。

再次发表《探索集——科技篇》让我有机会重读自己写过的文章,看到了开始的幼稚和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确实,开始的文章现在看来有一些可以列为胡说八道,如果不继续读下去就看不到后面闪光的地方,而后面闪光的地方就是从开始的胡说八道发展而来。

人的认识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爱因斯坦也不例外。牛顿的万有引力至今被奉为神明,已经被我抛弃,因为万有引力本质上是错误的,没有考虑同电相聚作用力的选择性,核力、电磁作用力吸引力排斥力的对立统一,离心力的存在对吸引力的相反作用,所以不具有普遍意义,计算公式存在明显问题。而只有抛弃万有引力,才能实现基本物理作用力在共同物质基础上的统一。

抛弃万有引力并不是抹煞万有引力曾经的光辉和至今发挥的科普作用,而是用吸引力、排斥力更科学的认识完善我们对基本物理作用力的了解,揭示更为复杂的物理现象。

我是从社会科学的研究转向自然科学的,存在自然科学方面基础薄弱的问题,也有哲学功底深厚的优势,不迷信任何权威和定论,也不怕丢人现眼。有志者事竟成,在自然科学方面居然发表了一千多篇文章,约占《探索集》三分之一的篇幅,其中有许多开创性认识,可以改变人们的现有观念,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

我一生的研究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和文学,均有杰出贡献。《探索集——科技篇》记载了我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也记载了许多认识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当我功成名就时,不要把《探索集——科技篇》中尚不成熟的认识当成教条,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没有观察和实验的条件,《探索集——科技篇》不过是理论思考的成果,必然存在许多不足,欢迎批评指正。

《探索集——科技篇》七百篇以后相对成熟,也越来越精彩。可没有以前的七百篇,就没有之后的六百篇——这就是学术发展的辩证法!

 

3548.从光子没有温度到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

2015.5.30

受传统物理学的影响,我曾经认为光子没有温度,因为光子不是原子、分子,而传统物理学认为温度来自原子或分子的振动程度。

那么,火光是什么呢?来自哪里?通过恒星表面熊熊烈焰和烧火做饭热量来源的分析,我发现光子密度决定物体和环境温度,而光子的来源只有两个:正负电荷的聚变与化学元素的裂变。

电能可以转化为光子,而光子是电中性物质,是生活常识和传统物理学告诉我们的。但是,光子之中可能有偏电荷光子,光子是正负电荷的对偶统一体,正负电荷相对均衡的光子才能顺利的转化为电流,偏电荷光子只有实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才能转化为电流则是我对光子新的认识,来自质子、中子差别和不同电磁波不同物理属性的分析。而正负电荷、光子、原子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是我分析恒星表面和星球内部核聚变,及普通燃烧现象得出的结论。光子密度决定物体和环境温度不仅有凸透镜的聚光升温效应,更有燃烧现象证明。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就是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

发现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是我对物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星系的形成和成长理论、基本物理作用力的大一统理论也是非常重要的贡献,其中之一就可以名垂青史,来自一个曾经的物理学门外汉,没有深入的探索精神和现代物理成果的综合分析是难以想象的。

事实说明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作家、诗人与物理学家之间没有隔着万里长城,我将它们集于一身是长期学习,兼收并蓄,广泛联系,深入思考的结果,也是广泛社会实践的成果。

不放过每一个疑问,寻根究底,是我自幼养成的习惯,终有一天可以找到答案。所以,明明白白做人;正大光明做人;问心无愧做人;顶天立地做人是我的座右铭之一,也是十一年间《探索集》发表了三千多篇的原因。《探索集》是我留给世人的文学宝库、科学宝库,我是物质财富的穷人,精神财富古往今来难以寻觅的拥有者!知足了!

 

3549.化合物形态是亚原子形态

2015.5.30

水分子的化学分子式是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的结合,却拥有了与氢原子、氧原子完全不同的物理化学属性,成为一种全新的物质形态,我称其为亚原子形态。换句话说,原子是实现了核外电子全共轭的化学元素,亚原子是实现了部分核外电子共轭的化学元素。

相同化学元素的核外电子共轭只是相同化学元素质量和体积上的改变,除了相同物质固态、液态、气态的不同之外,没有产生新的物理化学属性。不同化学元素的核外电子共轭除了物质三态的不同之外,还产生了新的物理化学属性,值得深入研究。

核外电子全共轭是物质的原子形态,部分共轭是相同、不同化学元素的分子形态。物质的分子形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原子形态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分子形态和原子形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形成全新的物质形态和物理化学属性。

重水可能聚变为相对高端的化学元素氖,而一般的水分子由于中子的缺乏不能聚变为相对高端的化学元素氖,中子的作用可见一斑。

质子、中子都源于光子的对偶聚变,何以形成不同的物质形态在原子中对偶存在,可能有着深层次的客观规律。没有中子对偶的氢同位素氕很难参与化学元素的深层次聚变,除非氢同位素氘、氚的大量存在与其对偶,其比例会在自然界中留下痕迹。

大量光子的存在是核聚变的必要条件,又会形成高温导致化学元素的裂变,例如氢同位素氕的燃烧。再次裂变为光子可能是多余氢同位素氕在热核聚变过程中的宿命。而形成质子、中子对的化学元素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不易燃烧也就是不易裂变。

所有放热反应都显示着光子的形成,或者来自正负电荷的聚变,或者来自氢同位素氕或更高层次化学元素的裂变。吸热反应则隐藏着光子聚变为化学元素或裂变为正负电荷的过程。

分析物质的亚原子形态产生这么多深层次的分析超出了我原来的想象,可见物质形态之间的转化存在多么复杂的因素。

铁元素的核外电子共轭还是铁,铁与碳元素的核外电子共轭形成钢。两个铁原子不会聚变为化学元素钡,因为质子的数量虽然相同中子的数量却显不足。还有,阿尔法射线和氕以外其他化学元素内层两个核外电子的规律性说明了氦核存在的普遍性,氦的形成和参与可能是所有相对高端核聚变的必要条件。

除了相同化学元素的分子形态不产生新的物理化学属性之外,不同化学元素的分子形态都会产生新的物理化学属性,化合物而不是纯粹的原子形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化合物与化学元素的区别主要是核外电子共轭的形态不同:前者是部分共轭,后者是全共轭,也就是实现了质子、中子整体的紧密结合。前者是所谓亚核形态,后者是完整的核形态。

 

3550.太空漫步为什么系根绳子?

2015.6.1

观看太空漫步我们会发现宇航员与太空飞船之间有根绳子相连,这根绳子可能提供氧气、电力一类的保障,更重要的是防止宇航员真的离开飞船遨游太空,因为“万有引力”或者不存在,或者微乎其微。

太空中那么多星球,如果万有引力是普遍规律,它们迟早也会合二而一。所以没有那样,多亏了“万有引力”不是普遍规律。

俗话说:物以类聚。星球所以形成缘于同电相聚,因为同电相聚是正负电荷的物理属性之一。正负电荷的另一个物理属性是对偶聚集,有正电荷聚集就有负电荷的相应聚集,所以有静电产生,有雷电形成,有光子一类的基本粒子与核外电子。

核外电子与原子核的距离可谓微乎其微,依照“万有引力”早该合二而一了。自然界那么多自由电子,核外电子却既不会增加,也难以减少,总是反映原子核内质子的数量和状态,因为它们的存在依据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质子偏带一个电子单位的正电荷,核外就有一个电子单位的负电子对应存在。星系的形成与此类似:银核是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银河系的二级恒星就是反物质星球,偏带负电荷,地球一类的一级行星与银核一样也是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不过这种对偶不是整个星球的对偶,而是同轨主星球与主星某个层次偏电荷的对偶。例如与太阳系同轨的可能有无数个几乎相同的太阳系,对偶银核的某一层次。因为银核实在太大了,每个对偶层次的厚度都可能以光年计算,携带偏电荷的量等于所有对偶二级恒星携带偏电荷的量。

星球偏电荷的形成可能与离子现象有关:原子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离子现象,即核外电子的缺失,使原子形成偏电荷。温度是离子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所以物质存在三态。星系的形成可能由于正负电荷及偏电荷物质的对偶聚集,达到一定程度产生正负电荷的交流,聚变为对偶星系。这种理论又是对宇宙形成爆炸理论的否定,相比于近乎无中生有的爆炸理论,您倾向哪一个呢?

定论未必就是真理。巫卜、鬼神在几千年以前曾经被人们普遍接受,难道就是真理吗?

我的星系形成和发展理论也未必就是真理,但接近真理的程度一定高于宇宙形成的爆炸理论,因为正负电荷存在的普遍性,正负电荷与光子、原子相互转化的真实性,正负电荷同电相聚、对偶聚集客观现象的存在毋庸置疑。同电相聚作用力、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产生的核力、电磁作用力、及衍生的离心力基于正负电荷普遍存在的物质基础,因此成为基本物理作用力。“万有引力”不过是表面现象,没有反映吸引力、排斥力、离心力的对立统一关系,所以是错误的。宇航员在太空漫游与飞船或太空站之间一定要系根绳子,以防万一。

 

3553.核裂变可能始于原子内部氚结构向氘结构的转变

2015.6.8

分析历次核电站事故放射性污染物的成分,我发现初级核裂变中缺失的仅仅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这些缺失的中子或者转化氢同位素氕,或者裂变为光子,成为热能。

氢、氦同位素是原子内部结构的基础单元,质子、中子对具有特殊意义,中子可能起到质子间相互链接,同时保持质子相对稳定的作用,所以质子、中子对结构很难裂变为光子,单质子结构的氢同位素氕成为化学元素中唯一的能源物质。

现代物理认为质子、中子对的形成源于胶子的存在,交换胶子形成所谓强作用力。我认为核力的形成源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物理属性,中子属于电中性物质,未必没有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形成的电磁作用力,形成所谓强作用力的同时遏制了质子向光子的裂变。

质子、中子对的物质形态中最不稳定的是氚结构,即一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的结合,所以氢同位素氚具有放射性,可以衰变为氦3

越是相对高端的化学元素中子的数量越多,也就是内部结构中有较多的氚结构,达到一定程度,没有外部压力的束缚就会产生放射性衰变、裂变。

核力的形成未必有物质的交流,即便存在物质的交流也不是交流光子、W子,而是形成磁力线的物质,例如正负单电荷。

我对中子知之不多,不知道它为什么与质子成对存在,凭感觉它是形成相对高端原子必不可少的物质成分,是使质子结合在一起的胶子,核裂变可能始于原子内部结构中部分氚结构的衰变和崩溃。

 

3554.星球的热核聚变区域与相对稳定的固态区域

2015.6.11

我认为星系和组成星系的星球是有生命的,存在孕育、形成、成长、终结的生命周期。星球内部的层次是星球成长的年轮,由热核聚变区域和相对稳定的固态区域构成。没有热核聚变区域的星球是死星球,只能依靠滚雪球的方式成长,通常属于孤魂野鬼。系统内的星球可能都有热核聚变区域与相对稳定的固态区域,前者类似地球的上下地幔,后者类似地球的中间层和地核。这种差别源于不同的形成原因:星系与系统内的星球形成于正负电荷与偏电荷物质的对偶聚集和物质交流,“孤魂野鬼”形成于宇宙射线交汇引发核聚变形成物质的逐步聚集。星系和系统内星球的物质交流通过宇宙射线和正负电荷的交流实现,前者通过碰撞产生热核聚变区域,形成星球大气层和星球表面物质成分。后者通过星球内部正负电荷的聚变形成热核聚变区域,形成光子、氢、氦同位素,与原有化学元素聚变成新的化学元素,沉积形成星球内部相对稳定的固态区域。

正负电荷的聚变形成比例相对稳定的不同种类的光子和正反两种氢、氦同位素,与星球物质性质相同的光子和化学元素会留在星球内部继续其后的聚变,与星球物质性质不同的光子和氢、氦同位素转化为宇宙射线。而冲破星球内部相对稳定区域的束缚需要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的聚集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这种时间周期形成了火山、地震的周期性。

太空中正负电荷的分布是有限的,所谓太空背景温度其实是以光子形态存在的正负电荷的一般密度,所以星球、星系的成长受制于太空正负电荷的一般密度。

虽然有热力学定律,太空中光子和正负电荷的分布也不是完全均衡的,星球和星系通过光子和正负电荷分布的不同区域会影响它们的成长速度,同时影响它们的表面和内部温度。所以,影响地球表面温度的因素是很复杂的,人类活动的因素只是其中之一,可能微不足道,却是我们可以相对控制的因素。

光子密度决定物体和环境温度是我对现代物理学的贡献之一,光子由正负电荷聚变形成,原子由光子聚变形成,正负电荷、光子、原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是我对现代物理学的又一贡献,并以此形成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是现代物理学的巨大进步。

根据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正负电荷聚变为光子的过程和化学元素裂变为光子的过程是放热反应,而化学元素的聚变过程如果没有正负电荷聚变为光子和化学元素裂变为光子的过程,只能是吸热反应。氢、氦同位素的聚变反应是光子聚变为化学元素的物理反应,低端化学元素聚变为高端化学元素的物理反应,只要没有光子产生就是吸热反应,所谓聚变能可能是谬误。

太空中正负电荷的有限性决定了星球表面和内部热核聚变区域的有限性,相对固态区域形成的必然性。而固态区域的形成带有离子现象和偏电荷性质,形成偏电荷的相对向心聚集,在太空中的对偶区域形成相反偏电荷和偏电荷物质的对偶向心聚集,达到一定程度形成新星与对偶层次之间正负电荷的交流,在相对固态区域的中心产生新的热核聚变区域和冷热对偶层次,这就是星球和星系的成长过程。伴随星球层次的增多和星系的扩大,星球和星系的成长速度有放缓的趋势。

通过星球的层次现象我曾经以为化学元素的聚变可能存在冷热核聚变的周期循环,现在看来这种认识可能是错误。除了正负电荷向光子的聚变是能量的形成过程,核聚变基本上是吸热反应,因为核聚变的本质是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聚变,而不是化学元素向光子的裂变。凡是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聚变就是吸热反应,凡是化学元素向光子的裂变就是放热反应。热能不会无中生有。氢、氦聚变没有光子形成就不会产生能量,需要光子加入就是吸热反应。从宇宙射线的成分分析,氢、氦同位素是同时由光子的聚变形成的,人类通过氢、氦聚变开发聚变能的努力可能永远不会成功。

这是我第一次比较全面、相对合理的剖析星球内部层次形成的物理原因,建立在以往认识逐步完善的基础上。没有以往相对幼稚的认识,就没有今天相对合理的认识。不要把我以往相对幼稚的认识当成教条,也不要把我今天相对合理的认识当成教条,因为人类的认识会不断向前发展的。

 

3556.没有吸热核裂变就没有放热核聚变

2015.6.15

自从人类开发出原子弹、氢弹以来,就没有停止“聚变能”的研究,至今成效甚微。一方面有太阳上的熊熊烈焰,一方面有氢弹的巨大威力,成为人类开发“聚变能”的动力,可为什么至今没有成功呢?想没想过“聚变能”根本不存在的可能?

太阳上的熊熊烈焰可能来自正负电荷的聚变,类似电炉炼钢的效果;而氢弹的巨大威力可能来自氢弹材料更为彻底的裂变,只有相当少的材料在核裂变产生的高温高压环境下聚变为相对高端的化学元素锎,而不是氢元素聚变为氦元素。

我认为能量是物质的,物体和环境中的光子密度决定物体和环境温度。聚光升温是生活常识,也是我上述认识的实践基础。光子由正负电荷聚变形成,放电现象可以证明。光子和化学元素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光合作用与燃烧现象可以说明。光子可以裂变为正负电荷,光电转换和电磁波转化为电流脉冲足以证明。而宇宙射线的主要成分是氢、氦射线,氢——氦聚变何以产生氢、氦射线?只有正负电荷的聚变同时产生正反氢、氦同位素,正反物质之一受到排斥转化为宇宙射线,可以对恒星表面的熊熊烈焰伴随宇宙射线的形成做出相对完美的解释,我的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就是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

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的核心是物质不灭,只有存在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正负电荷的存在可能是所有其他物质存在形态的基础,正负电荷、光子、原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总量不变。因此,正负电荷同电相聚、对偶聚集的物理属性是吸引力、核力、电磁作用力的物质基础,与衍生出来的排斥力、离心力形成基本物理作用力。万有引力与上述基本物理作用力不符,具有片面性、表面性,因此是错误的。

正负电荷、光子、原子的存在是能量的物质基础,光子只能通过正负电荷的聚变、原子的裂变形成,化学元素之间的核聚变如果没有核裂变伴随,就不会有光子产生和能量的释放。所以,“聚变能”其实是裂变能,传统物理学追求的“聚变能”可能不存在。

换言之,氢——氦聚变是放热反应,氦——氢裂变就是吸热反应,可能吗?

据说质子的质量是电子的1836倍,光子由2——3个正负电子形成,氢同位素彻底裂变为光子释放的能量也是有限的,聚变为相对高端化学元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质子或中子裂变为光子的过程发生,就不会有能量释放。而如果需要新的质子、中子补充,伴随光子向质子、中子的形成转化,就是吸热反应,同样没有能量产生。可见“聚变能”是人类认识的误区,应该尽快停止没有希望的投入。

 

3558.关于高温无磁与离子现象的思考

2015.6.24

高温无磁现象是我在一本书中看到的,书名不记得了,只是这种可能的物理现象印在我的记忆中,经常思考其形成的原因与星球磁场的关系。

从光子是正负电子的对偶统一体来看,高温无磁现象可能是真实的,因为高密度杂乱无章的光子可能“淹没”质子、中子内部结构形成的磁性,其中的偏电荷光子可能自动配齐质子“缺失”的电子,使质子“中子化”,产生离子现象,使高温中的物质从固态转化为液态。极度的高温甚至会破坏原子的稳定性,导致核裂变、核聚变的发生。究竟是核裂变,还是核聚变?要看具体情况,不排除两种现象并存的可能性。

因此,星球磁场是由星球内部的低温层次决定的,没有星球内部的低温层次,就没有星球磁场。通过星球表面温度判断星球内部温度的分析是错误的。

星球内部的低温层次源于核聚变的本质是吸热反应,大量光子转化为质子、中子、化学元素的过程必然形成光子密度的降低和星球内部相对低温层次的出现。而太空中正负电荷分布的有限性必定限制星球内部热核聚变区域的范围,使其从高温热核聚变区域向低温相对稳定区域过渡。当环境温度不足以提供核聚变需要的光子时,核聚变就会停止。因此,高压之下的星球低温区域环境温度可能非常之低,不排除绝对零度的可能性。由于相对低温区域仍然存在偏电荷现象,聚集偏电荷,在太空中对偶聚集相反偏电荷和偏电荷物质,达到一定程度会再次引发正负电荷的交流,形成新星与星球内部新的冷热核聚变区域的对偶正负电荷的交流。伴随星球内部层次和星系成员的增多,受制于太空中正负电荷分布的有限性,星球和星系的成长速度会逐步放缓,运动速度可能逐步提高,甚至出现星球、星系成长相对停滞的现象,引发新的物理反应,导致星球、星系的毁灭和物质形态新的循环。

 

3559.亿万富翁会写《探索集》吗?

2015.6.26

最近琐事缠身,主要是房东设计提租,我忙于找房、看房、筹备搬家,今天总算打包基本结束,可以随时启程了。

俗话说:穷搬家,富挪坟。搬家总要舍弃一些东西,对于穷人来说也是壮士断腕,谁让自己没有房子呢?

我是不愿意折腾的人。虽然房东多次提租,房子老旧、狭小,前面又是工地,动迁也被经常提起,我还是在这个地方住了十四年,此次决心挪窝了!

诸般琐事缠身,思绪不易集中,《探索集》的写作也就搁置了。这让我想起一个问题:亿万富翁会写《探索集》吗?

我当处长的时候也是政务缠身,每年都要处理三百多事项,可思考问题并没有停止,偶尔也有成果面世,像《探索集》这样集中、连续、大量的写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处长有处长的生活,没有我现在的经历,也写不出现在的文章。

恩格斯也是企业家、革命导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渊博,学术成果不逊色职业革命家、学者马克思,这是特例。一般的亿万富翁恐怕不会在学术问题上花费心思,因为志不在此,因为有太多的琐事缠身。

我是经过大动荡洗礼的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在我的思想里已经深深扎根。所以我穷尽一生探索革命理论,写出《论改革》这样的文章。我也是热爱自然科学的人,一旦实现了自己的主要目标就会将精力转向自然科学,所以自然科学方面我也是硕果累累。

贫困不可怕,人可以生活在蜜罐里,也可以生活在苦海中,艰苦可以励志。而经历过地狱生活的人,还有什么生活不能过呢?

学术是需要扎实的基础和连续性思索的,契而不舍才能攀登高峰。所以,我非常珍视自己的积累,无暇他顾。

打更都可能生活的比现在好,世界缺少更夫吗?

有房、有车、有钱的人多得是,我会为了这些结婚吗?而他们又有几个人可以达到我学术上的成就呢?

我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就没打算腰缠万贯的离去。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哪怕其中之一,我已经满足了。人类文明史数千年,彪炳史册有几人?我必定是其中之一。起码我留下了《探索集》,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3560.核裂变可能始于中子衰变

2015.6.28

分析核电站事故的放射性污染物,我们总会发现放射性碘与放射性铯的身影。碘是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53号化学元素,铯是第55号化学元素,也就是前者拥有53个质子,后者拥有55个质子。而核裂变通常伴有阿尔法射线,也就是氦核的释放,氦是第2号化学元素,有两个质子,它们的质子数目相加是110,难道裂变源是第110号化学元素吗?

我们知道核电站使用的核材料主要是铀235与钚239,只有核废料中可能存在相对高端的第110号化学元素,难道核电站的放射性污染物都来自核废料吗?或日本福岛核电站、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都在使用非常高端的第110号化学元素发电吗?

铀元素有92个质子,钚元素有94个质子,氦核的释放可能引发临近原子的核聚变生成相对高端的化学元素,数量是递减的,提纯非常困难,存在时间也相对有限,怎么可能成为核电站事故中放射性材料的源头呢?于是我想到核裂变可能伴随中子的衰变与质子的形成。

我曾经以为原子形成于核力,而核力源于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分析质子,确有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但只有一个正负电子的对偶聚集,不足以形成强大的核力。中子呈现电中性,自身可能存在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具有磁性,与质子之间不存在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形成原子的所谓强作用力只剩下电磁作用力一种可能了,因为质子、中子都形成于光子的聚变,而光子是正负电荷的对偶统一体,聚变产物具有类似物理属性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质子、中子有五种排列组合,也就是氢同位素的三种存在形式与氦同位素的两种存在形式,成为所有其他化学元素的基本单元,所以我称它们为带有基本粒子性质的化学元素。

氢、氦同位素可能同时形成于正负电荷的聚变,所以同时成为宇宙射线的主体成分。恒星表面的熊熊烈焰可能不是来自氢元素聚变为氦元素,而是来自正负电荷聚变为光子、氢、氦元素的过程。氢、氦元素的形成不会产生光子,也不会产生燃烧现象,只有正负电荷的聚变和化学元素的裂变可以产生光子和燃烧现象,燃烧现象其实是光子的形成过程。

通过氢、氦同位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质子最多与两个中子结合,而一个中子最多与两个质子结合,前者具有放射性,也就是中子不稳定现象。所谓放射性,表现在氢同位素氚就是释放一个电子,转化为氦同位素氦3的过程。氦3已经具有成为原子中氦核的可能性。

分析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发现越是高端的化学元素中子的数量越多,也就是原子结构中的结构越多。结构的天然不稳定性是放射性与核裂变形成的重要原因。而不同化学元素的形成可能与重力环境有关,重力环境的改变可能使放射性从可能转变为现实。所以,核裂变可能伴随原子中质子的增加,中子的减少,也就是氚结构的改变。

我不太相信原子结构中所谓胶子W粒子的存在,中子可能就是原子中的胶子,因为质子、中子对是原子结构的基本单元。质子、中子如何交换W粒子产生强作用力的呢?质子、中子都存在电磁作用力,还不足以使它们牢固的结合在一起吗?

氚转化为氦核可能是核裂变的重要原因,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原子结构可能也不例外。不然,为什么所有化学元素的底层核外电子数目相对恒定为两个核外电子?顺着这个思路,分析核电站事故的放射性污染物与铀235、钚239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判断核裂变过程中有多少中子转化为质子,最多可以释放多少光子,也就是裂变能的级别了。

 

3567.含一亿吨白金的小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2015.7.20

今天打开电脑,一则含一亿吨白金的小行星将经过地球的新闻赫然跃入眼帘,内容如下:【含一億噸白金小行星接近地球 價值超過33萬億元】據外媒報道,北京時間20日清晨,一顆小行星將接近地球。科學家估計,它的核心含有一億噸白金,價值高達3.5萬億英鎊(5.4萬億美元,新浪編者注:約合33.5萬億元人民幣),已有採礦創投公司將這顆小行星列為勘探的研究對象。http:///RLMwmDg

据说地核才由铁镍元素组成,小行星上的一亿吨白金来自哪里?

当然,地核未必由铁镍元素组成,可化学元素的形成离不开重力环境应该是科学常识。小行星通常形成于宇宙射线交汇的区域,由轻质化学元素形成,不乏固态氢、氦、碳、氮、氧等元素,高速通过大气层产生高温高压核聚变才能转化为陨硅、陨铁,白金小行星是如何形成的呢?

也许有人会说来自崩溃的恒星,您见过炸药爆炸还会有炸药残留吗?况且至今还有许多科学家认为恒星是气体星球,宇宙不过形成于140亿年前的一次爆炸,崩溃的恒星是什么时候形成,什么时候崩溃的呢?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夸大小行星的危险与夸大小行星的价值都不过是夺人眼球的噱头,我们权且一笑,不要当真。

 

3572.《探索集科技篇》是相对完整的系统

2015.8.16

在思考《探索选集》的时候,我发现正负电荷、光子、原子、正反物质形态、星系、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和基本物理作用力的相关文章很难拆分,细分必定导致重复,因为它们都与正负电荷的基本物理属性关联。除了石油地质、原子内部结构和耐高温材料的筛选等实用性文章之外,基本物理化学文章无不与正负电荷的基本物理属性联系,而它们之间的关系具有承前启后、一脉相承的特点,不能割裂。因此,《探索集科技篇》需要保留,尽管它有接近一千三百多篇文章,包括其中相对幼稚的文章和错误的观点,例如我对光线实质最初的认识。

实用性文章多属突发奇想,篇幅不多,可以归纳到一起。为了宣传某些重大发现,奇异光子的思考、聚变能和裂变能的思考、星系形成原因的思考、万有引力定律的批判可以相对独立的汇总,尽管存在重复。

社会科学方面新贡献不多,《探索选集——论差别》和《探索选集——关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思考》、《探索集——反腐篇》、《探索选集——历史篇》基本可以概括了,其他的可以通过《探索集——哲学篇》、《探索全集》(百篇一集的《探索集合成》)了解。文学方面,《探索集——诗词篇》已经存在,可以适当压缩萃取为《探索选集——诗词篇》。是否再编纂一个《探索集散文篇》,以后再说。

探索集最精彩的方面是科技篇。我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虽属半路出家,没有实验条件,可现代物理化学方面的空白和猜想实在太多,且许多荒谬的离谱,成就了我驰骋的空间。以往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贡献都是单项、某一方面的,我对自然科学方面的贡献是相对系统、连续的,涵盖了从基本粒子到星系形成的广阔空间。

我是站在人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以哲学家的视野思考问题的,不迷信任何定论和权威结论,直言自己的看法、想法,哪怕是错误的、幼稚的。广泛联系,寻根究底,终有收获,写出了相对系统的《探索集-科技篇》,为人类二十一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进步做出了我的贡献。

我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不会带走什么,留下了《探索集》。

 

3573.现代物理某些观点的批判

2015.8.24

通过闪电形成与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的对偶关系,我们可以发现正负电荷存在同电相聚和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这种客观规律可以认为是正负电荷的基本物理属性。

闪电是正负电荷聚变为光子的过程,光子可以裂变为正负电子,说明正负电荷与光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光子是正负电荷的存在形态之一。

电能也可以转化为光子,说明导线中流淌的是正负两种电流,其一不畅,另一受阻,形成物质的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之分,超导体输电没有电流损耗,也没有光子形成。

光子通过光合作用可以转化为原子,原子裂变可以转化为光子,燃烧现象的实质可能是初级化学元素氕裂变为光子的过程。氕元素是单质子形态的氢元素,没有质子、中子对和与其他化学元素化合形态束缚的原子形态,因此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燃烧过程中通常认为必不可少的氧元素的参与可能是帮助氕元素摆脱化合物形态束缚的置换过程,纯氕元素的裂变是否需要氧元素的参与,通过实验才能知道。

碳氢化合物形态可能降低氕元素裂变为光子的温度条件,所以燃点低于纯氢形态。

除了光合作用,高密度光子可能直接聚变为氢、氦化学元素,宇宙射线的存在可能源于这种聚变。

光子向原子的转变可能正反物质比例相同,氢、氦元素同时产生。发生在正物质环境,反物质氢、氦元素受到排斥,转化为反物质宇宙射线;发生在反物质环境,正物质氢、氦元素受到排斥,转化为正物质宇宙射线。宇宙射线可能就是这样形成的。

光子可能存在电中性光子、偏正电荷光子、偏负电荷光子三种形态,除了电中性光子可以直接转化为电流,偏电荷光子必须实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才能转化为电流,所以偏电荷光子的稳定性好于电中性光子。质子、中子和正反物质的差别可能源于偏电荷光子的存在,不同的正反物质环境对不同的偏电荷光子可能存在排斥现象,正物质星球排斥偏负电荷光子,反物质星球排斥偏正电荷光子,吸引相反偏电荷光子,加上偏电荷光子转化为电流需要条件,因此产生黑洞暗物质现象。

光子存在不同种类还可以通过有的电磁波可以直接在导线中转化为电流,有的电磁波只能在某些半导体材料中转化为电流得到验证。可见光可能属于偏电荷光子,无线电信号可能属于电中性光子,伽马射线可能是比可见光更小的偏电荷光子。

星系的形成可能源于太空中正负电荷和偏电荷物质的相对聚集,达到一定程度和条件发生正负电荷的相互交流产生光子聚变,生成化学元素,形成对偶星球和对偶星系。银核是正物质星球,必有对偶反物质类星体星球存在。物质的离子现象使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偏带负电荷,对偶形成相反电荷和相反偏电荷物质的相对聚集,产生星系。系统内的星球均为正反物质星球对偶存在,源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物理属性。

星球和星系形成以后继续聚集正负电荷,产生光子和新的化学元素,不断成长壮大。

星系的形成与主星的层次结构有关:正负电荷向光子的聚变不会停留在光子阶段,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聚变不会停留在氢、氦元素阶段,因此产生光子供给的递减和相对不足,减缓甚至终止星球内部的热核聚变,直到产生新的正负电荷的相对聚集,新的热核聚变区域,于是形成星球的层次结构,对偶形成星系内新的星球。

银核和对偶类星体是在聚集了庞大质量正负电荷和偏电荷物质的基础上产生的聚变现象,可以在相对较短时间内产生许多层次,形成庞大星系,太阳等二级恒星是对偶银核的某个层次形成的反物质星球,不但同轨多星,产生的层次也相对较少,只能产生同轨单星的星球系统。银河有旋臂,太阳无旋臂。

太阳系的行星系统是同时形成的还是逐步形成的尚不清楚,可能某些是同时形成的,某些是逐步形成的,分别对偶太阳的不同层次,保持相对固定的运行轨道。行星表层(包括中间层)偏电荷的质量可能与对偶太阳内部层次偏负电荷的质量相同,而运行轨道与太阳内部对偶层次的位置密切相关。由于星球和星系都是不断成长的,星球的运行轨道也会相应改变,大气成分和地表物质成分也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是由宇宙射线的密度决定的。

恒星向外辐射宇宙射线的初始密度决定于正负电荷的供给量,供给量不变,宇宙射线的辐射密度相对稳定。但伴随辐射距离的增加密度会发生改变,影响系统内行星的生长速度和大气成分、地表物质成分,因为宇宙射线会与行星大气甚至地表物质发生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形成不尽相同的化学成分、化合物成分。地球所以成为天之骄子,与地球的运行轨道有关。伴随星球、星系的成长,地球会成为下一个火星,金星会成为下一个地球。

燃烧现象可以改变环境温度,说明环境温度由环境中的光子密度决定。正负电荷、光子、原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质量不变,可以概括为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核聚变是正负电荷聚变为光子,光子聚变为化学元素,初级化学元素聚变为高级化学元素的过程,只有产生增量光子的过程可以提供新的能量,如果没有增量光子的形成,聚变能就是人类的幻想。而任何质子、中子、化学元素向光子的裂变,都是裂变能。任何光子向其他物质形态的转化都是吸热反应,只有其他物质形态向光子的转化是放热反应。

原子存在核外电子,核外电子共轭可以形成分子。核外电子共轭的程度越深,分子的结合越为牢固,这是热处理工艺的秘密。偏电荷光子可能破坏核外电子的形成,影响物质的形态。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可能是环境中偏电荷光子作祟的结果。

核外电子的状况反应核内质子的状况,核外电子的位置反应核内质子的位置。核内质子的位置相对稳定,就不可能产生核外电子的跃迁,更不可能释放什么光子,因为光子是正负电荷的对偶统一体,一般光子的质量都大于核外电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2——3倍,核外电子跃迁产生的光子从何而来?

太空类似真空环境,却星罗棋布,保持相对的稳定,没有相互作用力才可以这样。只有系统内部存在相互作用力,主要是同电相聚形成吸引力,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形成的电磁作用力与核力。同电相聚作用力是一种选择作用力,电磁作用力与核力都是吸引力、排斥力的对立统一,万有引力是如何形成的?既没有物质基础,也没有物理证明,因此是错误的。吸引力可以伴随离心力,离心力也是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否定。所以,基本物理作用力只有同电相聚作用力、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离心力。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包括电磁作用力与核力。核力就是轨道力,不但产生光子,还产生正反物质星球环绕相对固定轨道运行的物理作用力,是星系形成的主要物理作用力。所谓强作用力、弱作用力,或者是其中之一,或者是组合作用力。

宇宙虽然物质总量不变,却没有人可以知道物质总量的数量,因为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宇宙诞生于一次奇点的爆炸说既没有物理实证,也不符合任何物理作用力、物理规律。请问,奇点是如何形成的,奇点的质量是多少,为什么发生爆炸?甚至计算出宇宙的年龄不足140亿年,如果真是这样乘以光速就可以知道宇宙的界限,事实果真如此吗?

且不说光速未必是速度的极限,在宇宙尺度光速不过是蜗牛速度,奇点如何形成就是个问题,因为任何奇点都不会囊括宇宙质量。爆炸和局部奇点则是普遍现象,不足为奇,但不能取代宇宙形成。红移的观察只是一定范围的现象,任何星系的诞生都伴随一次爆炸和局部的膨胀,我们只能在非常小的局部环境观察宇宙,怎么可以以偏概全?

现代物理包含太多的假设和猜想,不可不信,不可全信。所以根据自己的看法针对现代物理学中的某些观点写了《现代物理某些观点的批判》这篇文章,仅供参考。

 

3574.银河系可能正在经过一个相对温暖的区域

2015.8.31

想过没有,地球的气候变化可能与太空的温度变化密切相关。

据说太空的背景温度为2.74K,即比绝对零度高摄氏2.74度。这么低的温度怎么会对地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呢?因为光子密度决定环境和物体温度,太空2.74K的一般温度虽然不高,仍然代表了一定的光子密度,而光子是正负电荷的对偶统一体,可以转化为正负电荷,正负电荷是星球表面和星球内部核聚变的基本材料,决定星球的成长速度和宇宙射线的一般密度,而宇宙射线可与行星大气边缘物质成分发生原子级别的核聚变、核裂变反应,形成行星大气成分和地表物质成分,同时释放大量的光子,形成所谓阳光,成为行星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2.74K的太空背景温度增加百分之一只有0.0274K,却可能影响宇宙射线的密度增加百分之一,行星表面温度增加百分之一,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就非常显著了。不仅影响地球表面温度,还影响星球内部温度和星球成长速度、大气成分,成为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降水增加,火山、地震高发的主要原因。

不可否认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可与太空环境变化的影响比较,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可谓小巫见大巫了,甚至微不足道!

太空环境对星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可以监控的,并且一定伴有火山、地震活动的变化,本文只是阐述其中的原理,信不信由你!

3576.关于球形闪电与黑色球形闪电的思考

2015.9.13

球形闪电与黑色球形闪电可能是部分闪电生成物的相对聚集。其中球形闪电是偏正电荷生成物,包括偏正电荷光子、化学元素与正电荷的相对聚集;黑色球形闪电是偏负电荷生成物,包括偏负电荷光子、化学元素与负电荷的相对聚集。

闪电的实质是正负电荷聚变为光子和化学元素的过程。光子分电中性光子、偏正电荷光子、偏负电荷光子;化学元素有正物质化学元素、反物质化学元素,偏正电荷化学元素与偏负电荷化学元素是它们的离子形态。所以,球形闪电其实是闪电生成物的相对聚集形态,可以形成二次闪电,未必产生二次闪电。

电中性光子是可以在导线中形成电流的光子,偏电荷光子转化为电流需要实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或者配齐,或者剥离部分电子。所以,偏电荷光子只能在某些半导体材料中转化为电流。

不同的光子具有不同的穿透力,除了频率不同、正负电荷的比例不同之外,可能还有质量的不同。重新认识光子、区别光子的不同形态,是现代物理的重要任务。

我认为光子是电子形态正负电荷的对偶及非对偶统一体。相对均衡为对偶,不均衡为非对偶,具有不尽相同的物理性质。所以,不能将光子和电磁波混为一谈了。质子和中子的差别仅仅是一个电子,或偏电荷光子的差别,却是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可以形成不同的质子、中子对,进而组成不同的化学元素。人类视觉对不同偏电荷光子可能具有选择性,或只能将某一类型的光子转化为视觉,这可能是“黑洞”和“暗物质”产生的原因。

以上是我对球形闪电、黑色球形闪电的思考,仅供参考。

 

3577.把新思想凝聚到方寸之中

2015.9.17

我最近在整理《探索集》,这是一项很枯燥、繁琐的工作,因为每个分类集子都要把所有的文章从头到尾“捋”一遍,然后从中取精。

取精的工作还没有进行,我已有些不胜其烦了,只好慢慢来,将新思想凝聚到方寸之中的想法油然而生,于是有了3573.现代物理某些观点的批判》(2015.8.24)这篇文章,汇聚了我自然科学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唯一遗憾的是原子结构方面的成果没有纳入其中,因为尚不成熟。原子结构由氢、氦同位素构成没有疑问,氦核的存在和原子的层次结构也没有疑问,问题是如何排列组合,结合在一起,形成相对的稳定性,如何转化、裂变,还不清楚。分析核事故的放射性污染物,倒推原子内部结构,很容易产生误判,因为核裂变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中子转化为质子的过程,及部分质子、中子裂变为光子的过程。哪些原子结构和中子、质子发生了变化,哪些原子结构相对稳定都不清楚,如何形成文章?只有保持原有文章的独立性了。

核裂变过程可能存在部分中子、质子的转化是一种大胆的分析,可能是高端化学元素裂变的必要条件的判断因此产生,只是我没有条件证实。我不能证实的东西太多了,不影响我继续思考、写作、推理,“创造”新思维。

这篇文章是3573.现代物理某些观点的批判》(2015.8.24)这篇文章的诠释和补充,补上原子结构方面相对精华的部分,虽然稚嫩,却可能带来突破!

 

3578.月球表面可能没有昼夜和温差

2015.9.20

地球表面的昼夜和温差形成于太阳射线与地表物质成分相互之间的物理反应,也就是地球大气边缘热层中发生的原子级别的核聚变、核裂变。如果太阳射线形成于正反物质的相互排斥,月球与太阳同属于反物质星球,太阳射线与月球之间就存在相互排斥的物理反应,不会发生地球大气边缘热层中发生的核聚变、核裂变,月球表面就不会存在类似地球表面的阳光和大气成分,只有与外太空相同的能见度和温度,甚至低于太阳磁场中外太空的一般能见度,因为初始阳光可能是偏正电荷光子,与反物质的偏负电荷星球月球之间也存在相互排斥的物理反应。

详细的解释涉及正负电荷的相对聚集和星系、宇宙射线的形成、地球大气边缘热层的形成、太阳系八大行星之间大气成分和地表物质成分不尽相同的原因等复杂内容,可能喧宾夺主,所以略去。

需要指出的是反物质星球吸引反物质宇宙射线,也就是太阳和月球都吸引来自银核的宇宙射线,问题是月球处于太阳磁场之中,与太阳引力相比没有竞争力,只能获得来自地球的反物质宇宙射线,而地球产生的反物质宇宙射线微乎其微,不足以照亮和温暖月球。所以,月球表面可能没有昼夜和温差。

 

3579.光子密度递减定律

2015.9.22

只要承认光子是物质的,就要承认光子扩散和转化成其他物质存在形态的可能,所以存在光子密度递减定律。

激光是集中度最好的光源,光子密度也会伴随距离递减,因为光子会发生散射和折射。也许有人会以真空环境说事,须知太空都不是真空的,有宇宙射线存在,而宇宙射线是氢、氦射线,运动速度远不及光速,虽然有光子穿越的可能,必定还有散射、折射的可能,影响光子密度。

光子运动还受热力学定律支配,因为光子密度决定环境温度,光子密度存在平均趋势。

光子还会裂变为正负电荷,聚变为化学元素。强对流天气为什么会产生冰雹?因为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会形成电场,导致部分光子裂变为正负电荷,局部环境温度急剧下降,虽然盛夏也会产生冰雹。而光合作用和高密度光子都可能使光子转化为化学元素。

所以,尽管太空中的恒星在不停的释放光子,不见太空环境升温。阳光虽然天天普照,地表温度基本稳定。

太空环境中的能见度就是我们夜晚的能见度,甚至不及地表夜晚的能见度,因为地表光子密度任何时候都高于远离恒星的一般太空光子密度。

受源源不断宇宙射线的影响,地球热层不断产生光子、大气成分的同时,还产生水分子等地表物质成分,地球却没有被海洋淹没,因为任何物质形态都可能相互转化,水分子也不例外,何况光子?

 

3580.光子密度的相对均衡与增减循环定律

2015.9.25

有光子密度的递减定律,就有光子密度的相对均衡与增减循环定律。

所谓太空背景温度应该是光子密度相对均衡定律的体现,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现象,各种自然规律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与光子中最稳定部分的体现。星球内部的层次现象则与光子形成、正负电荷、光子、化学元素相互转化的规律有关,一方面有增温层以下深入地下100米温度递增摄氏3度的客观规律,一方面有海洋深度的温度递减规律和地心内部岩浆层次、固态层次交替出现的现象。

当然,规律不过是现象的总结,各有原因。夜观天象,繁星点点,尽管遥远,总有一些光子来到地球,进入我们的视线。而太空背景温度只有2.74K,一般光子密度又是如此之低!进入星球磁场,温度开始增高,因为星球存在偏电荷光子的吸引和正负电荷聚变为光子的现象,同时又存在光子裂变为正负电荷、聚变为化学元素的现象,所以形成错综复杂的温度变化。

将光子密度与温度变化联系在一起是我做饭时的一大发现,与电磁辐射、闪电、灯光联系在一起就会发现光子是正负电荷的对偶统一体、团聚体。而光子不会无中生有,没有正负电荷的聚变和化学元素元素的裂变,就没有光子的产生。而温度所以没有积聚,又因为存在热力学定律和光子可以转化为其他物质形态。联系到星球两极的低温,很容易发现光子传递引力的谬误和星际交流的可能是正负电荷的结论。磁力线和星际磁场可能由正负单电荷的循环、交流形成。磁力线、星球磁场、电磁场可能有裂变光子、汇聚正负单电荷的作用。

太空背景温度可能是宇宙环境光子相对稳定形态的极值,不知是否存在相对不宜裂变光子,如果存在是什么形态?比重几何?

没有星球内部的层次现象就没有星系的产生,星球内部的层次现象来自光子和正负电荷的相对供给不足,还是其他原因,值得深入研究。

核聚变是光子形成过程就是放热反应,是光子转化为化学元素的过程就是吸热反应,所谓聚变能可能是人类认识的误区,不要继续花费资金和人力物力进行违反客观规律的研究。

 

3581.关于银核宇宙射线对月球影响的思考

2015.10.1

从理论上看,银核宇宙射线是可以抵达月球的,月球也对银核宇宙射线具有吸引力。问题是月球距离银核2.5万光年,中间隔着层层叠叠的反物质星球,都对银核宇宙射线具有吸引力,而正物质星球都对银核反物质宇宙射线具有排斥和散射作用。特别是太阳磁场笼罩着太阳系,与月球争夺反物质宇宙射线,抵达月球表面的银核宇宙射线还剩几何?速度是否可以引发月表大气成分的核聚变、核裂变?如果不能,银核宇宙射线只能补充月球大气成分,月球大气成分也只能停留在氢、氦阶段(来自地球的其他反物质大气成分除外)。

如果我们是反物质人类,可能会在月球表面看到银核与银河系和太空中的其他正物质恒星。

 

3583.星球内部层次磁轴、旋转速度可能各不相同

2015.10.21

无论原子内部,还是星球内部都存在层次结构,所以核外电子与星系存在层次结构。

核外电子与星系的形成均源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物理属性,而不是万有引力定律,所以有规律可循。核外电子分布,反映核内质子分布,对偶核内质子的偏电荷质量和运动速度;星系内部每层子星球第一对偶层次偏电荷的总质量与主星对偶层次的偏电荷质量相等,对偶运动,速度可能相同。由于系统内的同级星球磁极相同,相互排斥,不同层次的同级星球可能存在磁轴偏角,影响主星对偶层次的磁轴各不相同,而与对偶星球的磁轴一致。通过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可能了解核内质子的运动速度,通过子星球的运动速度和磁轴偏角可能了解主星对偶层次的运动速度和磁轴偏角。

地球内部有两个对偶层次,中间层、上地幔和地壳(地壳和大气层是上地幔的组成部分)对偶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地核和下地幔对偶月球的对偶层次。因此,地球可能存在两个磁轴,地核和下地幔的运动速度可能快于中间层、上地幔和地壳的运动速度。

 

3584.关于地球与太阳、地核与月球的思考

2015.10.23

根据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地球是对偶太阳倒数第三冷热核聚变区域形成的,初始偏电荷质量可能相等。伴随地球新的冷热核聚变区域的形成,月球应运而生,其偏负电荷的质量对偶地球下地幔和地核中的偏正电荷质量。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曾经预言星球的不同对偶层次可能拥有自己的磁轴和运动速度,并与对偶星球相关层次的磁轴、运动速度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月球的磁轴与地核的磁轴角度可能相同,月球的运动(公转)速度与地核的运动速度可能相同,通过月球的运动速度可能推断地核的运动速度。至于地球与太阳相关层次的关系应该类似,不同的是月球的自转速度与公转速度相同,而地球的自转速度与公转速度不同。地球是沿轨道滚动,距离和赤道周长与太阳对偶层次运动速度的关系决定了地球自转的时间周期。

如果地核自转速度与月球相同,地壳、上地幔、中间层的运动速度就会远远超过地核的运动速度,起码地壳的运动速度是地核运动速度的将近三十倍!会在上下地幔产生什么物理效果呢?

值得注意的还有地核与月球的直径几乎相等,必然还是偶然?

 

3585.通过次级星球参数 推测主星参数

2015.10.25

通过次级星球对偶层次的公转速度可能掌握主星对偶层次的自转速度,是我分析核外电子运动规律想到的一种可能,符合客观实际的可能非常大。通过月球直径与地核直径的几乎相同,推测类似条件下不同化学元素的离子化程度可能接近,偏电荷现象可能仅存在于星球内部的相对冷核聚变层次,或相对固态层次,为分析主星对偶层次的厚度提供了可能。通过相对容易掌握的次级星球参数,推测不易了解的主星参数就有了相对科学的基础。

当然,还要有其他理论准备,包括对星球、星系形成原因、成长规律的正确认识。

人类任何认识上的飞跃都有以往知识的积累,成功属于有准备和敢于创新的人。

 

3586.太阳内核的直径和自转周期可能与水星相同

2015.10.26

与月球的形成可能对偶新地核的形成一样,水星的形成可能对偶太阳新内核的形成,并与太阳新内核具有相同的直径和自转周期。

网上搜索,水星的平均直径是4878公里,自转周期等于公转周期,都是88天。这再一次印证了我星系形成和成长理论的相对科学性。

如果太阳系其他行星距离主星最近卫星的自转周期同样等于公转周期,并且与主星内核直径相同,我们可能发现形成星球的不同化学元素具有类似的离子化程度和偏电荷倾向。

 

3587.如果月球是正物质星球会与地球环境非常接近

2015.10.26

地球所以成为天之骄子,是因为太阳宇宙射线的密度刚好在地球轨道的距离与地球大气层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可以生成碳、氮、氧和水分子、适度的阳光等生命元素。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运行轨道与地球非常接近,为什么没有形成地球环境?因为月球是反物质星球,与太阳一样排斥相反物质的太阳宇宙射线,所以来自太阳的正物质宇宙射线不能形成月球大气层,也不能与月球大气层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而来自地球和银核的反物质宇宙射线非常微弱,不足以引发核聚变、核裂变,或形成不了碳、氮、氧和水分子、适度的阳光等生命元素。

所以,月球虽然与地球近在咫尺,却不能形成类似地球的环境。

 

3588.太空光子密度增加1K火星环境可能变成地球环境

2015.10.26

在物理学中K是温标,1K是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摄氏1度。可温度是由光子密度决定的,所以温标可以代表光子密度。温标不仅可以代表光子密度,还可以代表正负电荷的一般密度,因为光子是正负电荷的一般对偶统一体,可以转化为正负电荷。当然,任何物质形态都可以相互转化,不过正负电荷转化为化学元素要经过光子阶段,反之亦然。

据说太空背景温度是2.74K,也就是太空中的一般光子密度、正负电荷密度约合2.74K,增加1K就是增加约三分之一的光子密度、正负电荷的一般密度。

传统物理学认为恒星上的核聚变是氢氦聚变,其实始于正负电荷向光子的聚变,正反氢、氦元素是同时发生的后续核聚变。与主星物质相同的氢、氦元素会继续聚变为其他化学元素,不同的氢、氦元素转化为宇宙射线,宇宙射线就是这样形成的。

太空光子密度增加1K看起来不多,可转化为正负电荷意味着宇宙射线的密度可能增加百分之三十,地球环境可能因此转化为金星环境,火星环境转化为地球环境!

没有星系的毁灭和超新星的爆发,太空中的光子密度很难改变,即便发生也是我们不能左右的。所以,不必杞人忧天。

本文只是说明星球环境形成的原因和环境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冰河期与大洪水可能源于太空光子密度的微小改变,地球气候变暖也主要源于银河系运动过程中太空光子密度的微小改变。我们可以缩小其影响,不能改变其影响。

 

3589.原子的聚变温度应该低于裂变温度

2015.10.27

现代物理学给我一种印象:只有高温才有核聚变。而任何燃烧现象都是化学元素裂变为光子的过程,纯氢气的燃点据说只有摄氏570度,煤油的燃点更低,据说只有摄氏86度,有机磷在空气中就可以自燃,它们如何在高温中形成的呢?

所有化学元素都可以分解为氢、氦同位素的五种形态,最初级的形态是单质子、中子形态。所有化学元素和原子结构只有转化为初级形态,甚至单质子、中子形态才能裂变为光子。

物质形态的转化需要条件,总不能聚变温度高于裂变温度,这样会陷于循环的矛盾,违反常识。那么,恒星表面摄氏6000度的高温,内部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度的高温条件下化学元素是如何发生核聚变,而不是核裂变的呢?

核聚变是阶梯式进行的,从简单到复杂。条件适宜,可能有飞跃发生。相对高端的化学元素可能有更高的温度要求才能发生核聚变,但不能超过核裂变的条件。质子、中子对结构,或更复杂的原子结构可能提高原子裂变为光子的临界温度,离子形态的化学元素也相对容易发生聚变现象,但初级化学元素的形成可能不会超过其裂变为光子的温度。所以,核聚变可能在相对的低温区域发生,相对的高温是物质重组的必要条件。

温度是与光子密度联系在一起的,大量光子转化为化学元素必然导致降温,甚至达到绝对零度。所以,星球内部存在层次,存在冷热核聚变区域的对偶形态,并由此和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产生星系。

我们不能根据表面现象妄言恒星内部的高温,冷静的思考会有更多的发现。

人云亦云只是过去的重复,创造性思维才有科学的发展进步。

 

3590.星球内部的对偶层次之间可能存在磁悬浮

2015.10.31

 

根据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的对偶关系,想到正负电荷的对偶关系,进而想到星球和星系的形成,次级星球与主星对偶层次之间的关系,次级星球的运行周期与主星对偶层次自转周期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步步升级。

对比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行周期,差别巨大,甚至存在个别星球逆转的现象,与液力耦合的物理规律不符,只有通过星球内部不同对偶层次之间的相对独立,相对封闭,独立磁场,各自运动和磁悬浮现象的存在可以得到解释,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星球的层次类似洋葱,从内部萌发新的层次,外部层次的化学元素只有数量的增加,因为重力环境没有本质的改变,而新的层次产生新的化学元素,这里说的是某一区间段的化学元素,我们在地球表面看到的化学元素可能属于同一区段。

星球内部的不同对偶层次只与对偶星球的对偶层次交换正负电荷,形成各自独立的磁场和磁极,完全可能形成层次之间的磁悬浮和各自不同的运行周期、运动速度,甚至旋转方向!当然,也会存在相互影响和制约,因为它们还是相对的整体。

以上需要证实,未必不存在可能。

 

3591.“氘”、“氚”可能耐高温

2015.11.11

在所有化学元素中,只有氢同位素“氕”是单质子结构,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网上搜索,氢气的燃点是摄氏570度,可能是氢同位素“氕”的燃点,而氢同位素“氘”、“氚”可能耐高温。

氢同位素“氘”、“氚”都是质子、中子对结构,与氦同位素氦3、氦4结构共同构成所有其他化学元素的基本结构。不易燃烧,也就是不易裂变为光子是它们的共性,“磷”可能例外,结构中可能存在单质子结构。

所以作此推想,是因为一般核聚变的温度很高,而氢气的燃点很低,也就是裂变为光子的临界温度很低。某些氢化物的燃点更低,煤油的燃点只有摄氏80度,有机磷可以在更低的温度燃烧。如果氢同位素的燃点都是摄氏570度,还没有发生核聚变就裂变为光子,相对高端的核聚变也就无从发生了。

氢气的主要成分是氢同位素,氢同位素“氘”、“氚”的数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高端原子结构中主要是氢同位素“氘”、“氚”结构,氦4以核的形态出现,氦3结构和单质子结构是否存在,我不清楚,也不易发现,故我分析相对高端化学元素的原子结构只分析其中氢同位素“氘”、“氚”和氦同位素氦4的数量。

从宇宙射线的成分主要是氢、氦同位素来看,氢、氦同位素是在正负电荷聚变为光子的过程中同时形成的,与星球物质相同的氢、氦同位素继续其后的聚变,相反的受到排斥转化为宇宙射线。星球内部的聚变会积聚数量越来越多的与星球物质不同的氢、氦同位素,可以裂变为光子,继续其后的聚变,其余的只能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释放。

生物核裂变是在体温下进行的,化合物形态可以降低原子的裂变温度应该是不争的事实。生物核聚变是逆过程,生物存活的温度就可能实现。光合作用的实质应该是生物核聚变,而生物的新陈代谢包括生物核聚变、核裂变。

在许多科普读物中经常看到恒星内部极度高温的情况,超过氢同位素“氘”、“氚”和氦同位素的裂变温度化学元素就可能不复存在,所谓恒星就不过是持续燃烧的火球,这是一种悖论。所以,我想到氢同位素“氘”、“氚”的燃点问题,并质疑恒星内部极度高温的可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