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伊战争那些事儿

 老黄牛的书馆 2015-11-12

两个当时自吹的世界军事强国,动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化学武器都用上了),F14, F4,幻影战斗机,飞毛腿导弹。打了8年,死伤百万人,最后掐得筋疲力尽,民不聊生,谁也奈何不得,差点经济崩溃亡国,最后停战了事。
1980年9月22日,长达八年的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爆发。这场战争使双方死亡约100万人,伤约170万人,相当于四次中东战争人员伤亡总数的17倍,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九千亿美元。这场战争使用了包括化学武器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现代化武器,而且运用了极原始极残酷的人海战术,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拼国力、拼人命的拉锯消耗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罕见。人在战争灾难中的孱弱再次给人类敲响了沉闷的警钟。





伊朗的兄贵们在作战
1980年 9月10日,美国中央情报局:9月9日,伊拉克大批军队开始向伊朗边境集结;伊拉克谍报人员自 8月起在伊朗境内的活动更加频繁。另据可靠情报:伊拉克外交部在同其他一海湾国家频繁地往来,并达成了一项旨在针对伊朗的秘密协议。这个时刻关注着自己在海湾地区利益的超级大国已于这些迹象中嗅到了浓烈的火药味。
几乎同一时刻,苏联的谍报部门克格勃也将这些情报上报了国防部,并断言:一切迹象表明,两伊间以往小范围的边境冲突将于最近升级为全面战争。


这是一群伊拉克坦克兵在五对负重轮前接受训♂练
长官:乖♂乖♂站♂好,今天的科目是:如何飙坦克


这是伊拉克坦克兵和T-62的合影
我兔貌似两头卖武器~~~





巷战中的伊朗士兵
早在 8月,海湾国家首脑就已清楚地知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将很快在伊拉克与伊朗之间点燃,那份新近达成的《海湾国家反伊朗秘密协议》已将这一情况通告了他们,并且这场秘密的交易使他们成了伊拉克的盟友。打垮这个波斯人聚集的国家成了海湾各阿拉伯国家共同的愿望。


69式坦克,估计是伊拉克的


还是69式,注意炮管上的激光测距仪和侧裙板



伊朗的M113,反正也是五对负重轮~~~,12345



伊朗的M46加农炮,也可能是兔子的59式130mm加农炮



伊拉克的59式加农炮,用ZIL131卡车牵引






伊朗兄贵的鹰酱产品:M38A1吉普的无后坐力炮版


举着霍梅尼海报的伊朗兄贵
起因是这样的:70年代末期伊朗的巴列维国王进行的现代化改革陷入困境,再加上国内民生、贪腐等各种问题未能有效解决,以及著名公知——霍梅尼长期进行反对国王的革(作)命(死)行为,汇集的矛盾大爆发,终于在1979年霍梅尼弄了个大新闻:伊斯兰革命爆发!这场大革(作)命(死)终结了巴列维王朝,也终结了伊朗几千年的君主专制。霍梅尼想要的是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巴列维面对一片大好的革命形势灰溜溜的乖乖退位,不然就和毛熊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样被满门抄斩。霍梅尼在革命之后利用这祖国江山一片绿的形势,对外准备输出革命,对内实行大清洗(比斯大林和太祖还狠),还实行了伊朗版的文革,清除一切西方“毒草”,顺便批斗地富反坏右。同时伊拉克也弄了个大新闻:萨达姆上台了!他是个打着民族主义旗号的野心家,融合了斯大林的外貌和常凯申的能力,而且是逊尼派弟子(伊拉克人60%左右是什叶派),世俗主义者;伊朗乃什叶派大本营,霍梅尼主张政教合一大法好~~~,双方除了边界纠纷,还有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千年撕逼史,矛盾无法调和,于是乎两伊战争爆发了
开动绞肉机:战争起因和第一阶段

还有一件让霍梅尼终生难以忘怀的,来自伊拉克现任统治者给予他的奇耻大辱。

萨达姆这个名字的原意“坚定不移的战斗者”似乎注定了他狂人的命运。1980年4月1日,一名伊朗“伊斯兰革命圣战”战士将一枚手榴弹掷向了伊拉克副总理。伊朗的天空烧得通红,似乎地狱之火在灼烧着大地。一到夜晚几乎整个巴格达都成了一座空城。毛拉和少年冲在最前沿,不顾死活地扑向雷区。令人胆寒的人海战术使伊拉克的防线和斗志崩溃了。伊拉克呼吁国际社会调解,举行谈判。 战争的帷幕拉开了,两国人民的鲜血将随同浓烈而令人窒息的战火燃烧起来,灾难和着弥漫的大雾笼罩着两伊。谁曾预想到,9 月22日这噩梦般的一天使两伊人民陷入持续长达八年的苦难中。
新的八年抗战~~~,伊朗革命卫队手撕伊拉克鬼子~~~
留名马克



波斯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一辆GAZ66载着一车伊拉克兄贵在公路行驶,近处是一具伊朗平家boy的尸体
现在看来就是两个智障被人一忽悠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伊朗军队装备的酋长主战坦克,伊朗一共从英国购买了接近900辆酋长坦克,当时英国还为伊朗研制了更加先进的伊朗狮坦克,后因为伊斯兰革命伊朗和西方国家交恶而取消了订单,再后来伊朗狮就发展成了挑战者1坦克




正在休息的伊朗酋长坦克的乘员,酋长拥有强大火力以及先进的激光瞄准装置,另外射速也高于苏系坦克,防护更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高端武器打低端战争,这场战争竟然打成这样,我也是醉了~~~



不过伊朗军队运用不当,这些酋长坦克大部分在战争中损失掉了,其中光被伊拉克缴获的就有200至300辆左右
伊朗人也是战五渣~~~
伊拉克和伊朗虽然共同信奉伊斯兰教,膜拜同一个神——真主安拉,但是在他们中间却掺杂着民族矛盾、领土纠纷、教派分歧乃至领导个人政见不同等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两国间的旧怨夙恨使得两国的狂傲的领导人坚持认为,只有诉诸武力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


由于照片问题,无法分辨这些兄贵是哪边的,只能看见他们在五对负重轮上欢呼



伊朗革命卫♂队的兄贵们


伊朗军队装备的M48A5型坦克,注意炮塔的机枪换成了苏制DSHKM



被伊拉克军队缴获的酋长坦克,战争结束后伊拉克还将部分酋长交给了约旦军队
“伊拉克”这个阿拉伯语中有“血管”之称的国家,人口总数为1958.1万,阿拉伯人就占其人口的79%,而伊朗在其5772.7万人中,波斯人占有 2000多万人。在这两个毗邻的国家中各自生存着近百万的库尔德人,两国政府长期支持着对方国内的库尔德族进行反政府的活动。加之两国陆地边界全长约1100公里,南部有长约 100公里的界河——阿拉伯河,如此长的接壤线使得这两个古国长期以来就不断地为领土问题发生着大小的争端。特别是围绕阿拉伯河界的争端尤为突出,阿拉伯河是伊拉克通向海湾的唯一水路,而伊拉克的经济又几乎全靠出口石油为其支柱,只有通过波斯湾石油才可源源不断地对外出口,因此,伊拉克长期称整个航道都是它的领土,界河以伊朗一侧浅水线为界,而伊朗也毫不示弱地坚持界河以河流中央的塔尔维格线为两国正式的边界线。1975年 3月在阿尔及利亚的调解下,两伊达成了《阿尔及尔协议》。伊拉克同意将阿拉伯河南端 102公里中心线定为两国水界;伊朗同意停止支持伊拉克库尔德反政府力量,并答应将陆界境内 300平方公里土地划给伊拉克,但伊朗领土转让事后并未兑现。时值伊拉克国内革命胜利没有多久,一切尚处在努力稳定已动荡多年的政局的紧要时期,就在十分“丢面子”的情况下签署了决议。


战死者的钢盔


一个伊拉克兄贵在打成蜂窝的霍梅尼画像前摆出胜利手势



被伊拉克军队缴获的M60A1坦克,里面还有几辆BTR-50





伊拉克军队装备的T72M坦克,1985年伊拉克购买了500辆T72M坦克,参加了两伊的后期战争





在祷告的伊拉克兄贵,这些二世祖能赢才怪~~~




被伊朗兄贵们摧毁的T72,炮塔居然没飞,这不科学!
伊拉克此次进攻的主要目的是夺取霍拉姆沙赫尔和阿巴丹,将胡泽斯坦省的西南角划入自己的领土。卡仑河将阿巴丹和霍拉姆沙赫尔一分为二,伊拉克夺取了该地便控制了整个阿拉伯河,以保障巴士拉油港通往波斯湾的唯一出口安全。为达到目的,9 月25日,伊拉克军队向霍拉姆沙赫尔发起突袭。原以为不堪一击的伊朗**卫队却布下了重重陷阱等待着他们,伊拉克的装甲师陷入塞满障碍物的狭窄街道和道路网中,伊拉克军队受到了意想不到的重创。在一个特种旅的急驰增援下,浴血了十五天的伊拉克军队终于攻下了霍拉姆沙赫尔,惨重的伤亡使得伊拉克**指挥委员会不得不放弃进一步攻占阿巴丹的计划,只决定包围该城。


随着雨季的到来,战争的进程缓慢下来,双方进入了僵持阶段。三个多月来的拼杀伊拉克占领了霍拉姆沙赫尔以及其他九个阿拉伯人聚居的城镇,围困了军事要塞索格德和石油城市阿巴丹,将伊朗二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控制在自己手上。然而,真正的预计结果却远没有达到,萨达姆低估了伊朗的民族情绪和战争潜力,战争不仅未如他所料的那样使霍梅尼下台、伊朗境内爆发少数民族起义,反而提高了霍梅尼的威望,加强了国内的团结,原有的动乱因战争而平息。伊拉克军队开始丧失了战场主动权,战争沉寂了下来。


9月23日的伊朗对伊拉克的空袭使其损失了67架飞机。而9月25日在霍拉姆沙赫尔攻城战中,伊拉克军队死亡达到1500多人,伤4000多人;伊朗付出了更惨烈的代价:死亡3000多人,伤5000多人。无怪乎伊拉克将霍拉姆沙赫尔更名为胡尼恩沙赫尔——即血城,这儿的每寸土地上都滴撒着那些可怜的士兵的鲜血。
中东的斯大林格勒——霍拉姆沙赫尔战役



这些兄贵去新日暮里领取72美女大礼包了



警戒






被伊朗军队缴获的T-72坦克
伊朗士兵:感谢真主赐给我们萨达姆·凯申运输大队长,这是他带来的毛熊水柜,巴比伦个破锅药丸~~~



伊朗兄贵:乖♂乖♂站♂好!开始捡肥皂!





带有霍梅尼照片的MG3,不知会有什么加成吗~~~
自伊朗空袭巴格达后,巴格达开始实行灯火管制,320 万人的巴格达城的夜漆黑一片,人心惶惶地不敢大声说话,似乎时刻担心会因声音而招致一枚炸弹在头上开花。9 月30日,伊朗飞机击中了市区西南方的一个发电厂,油罐中弹,残红的大火席卷着浓烟将巴格达烧烤了整整一天一夜。城内的每一声巨响,都把居民屋顶上的鸽子惊得四处乱飞,大街小巷不时可见一只只被炮火烧得散发着阵阵刺鼻焦臭、肢体全非的鸽子。一到夜晚几乎整个巴格达都成了一座空城,居民们惊恐的奔向郊外。那些不得不因空袭而停工的工地,残缺地立在市区,使巴格达城显得更加惨淡。

在伊朗的德黑兰,一个个巨大的弹坑布列在市区。许多人四下奔寻着自己的亲友,一声声凄惨的呼声从四周汇集在德黑兰的夜空中。一位头罩面纱的年轻妇女呆滞地坐在地上,她的侄儿、哥哥和十五岁的儿子全战死在霍拉姆沙赫尔的战斗中,莫大的悲怆使她无法流出眼泪。在阿巴丹,各个医院的病房和过道上摆满了病床,整个医院沉浸在一片痛苦的呻呤声中,医护人员四处奔忙着。
这就是战争,用人们的鲜血和痛苦做为代价的战争。 人们喘息未定,沉寂了一个月又打响的战争把他们推向了更悲惨的深渊。
1981年1月5日上午十时,伊朗军队这支多数未经正规训练的部队,在总统巴尼萨德尔亲临战线最前端的鼓舞下,开始了它蓄积一个月的反击。遮天蔽日的炮弹似乎怀着对人的切齿之恨从天降落在伊拉克的士兵群中。反击在巴尼萨德尔总统的亲自策划指挥下同时从西线和南线实施。由一个正规师、100 辆坦克协同边防部队和**卫队共16000多人从西线佯攻;真正的主攻方向在南线,装备有350辆“酋长”式坦克的一个坦克师、二个步兵师和**卫队的精锐部队在一个炮兵师的支援下全线反击。撕裂长空的炮弹呼啸着,坦克和步兵战斗车“嘎嘎”地轰鸣着,双方的血肉之搏正在拉近。1 月5日~7日,双方的厮杀在西吉兰和阿瓦士、苏桑吉尔德激烈地全面展开,血肉横飞,惨呼四起,伊拉??,只有伊拉克军人被俘了2000余人的报道。

7 月10日,一场自第四次中东战争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在苏桑吉尔德的沼泽地带展开,四百多辆坦克你来我往的拼杀着,由于后勤保障的跟不上致使伊朗的 100多辆坦克被伊拉克夺去,双方共有200多辆坦克没能再从沼泽地中爬出来。 1981年9月2日,伊朗又经过周密准备打响了一场蚕食战,向伊拉克的薄弱地段猛攻。使得伊拉克军队被迫撤退数公里,有效地牵制了伊拉克的援军。

9 月26日凌晨,早已集结在阿巴丹对岸的巴哈姆沙尔河的五个步兵团和大量的装甲部队以及炮兵部队强渡巴哈姆沙尔河,对围困阿巴丹的伊拉克部队发动了突然袭击。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得伊拉克军队措手不及,经过三天的激烈对攻,伊朗取得了开战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将伊拉克军队赶过了卡仑河,退入霍拉姆沙赫尔,阿巴丹的围困解除了,通往阿瓦士、马萨赫、达赫文的交通要道打开了,并且还歼灭了伊拉克的一个师。

伊朗开始对这场战争有了更大的信心。 宗教的大肆渲染,战果的轮番报导,伊朗全国上下的士气逐步膨胀起来。“迅速行动起来吧 !我的兄弟们,为真主而战,为伊斯兰而战,为伊朗而战。踊跃的加入战斗的行列,我们将组建一支两千万的大军把伊拉克侵略者彻底击败”,穆萨维·霍梅尼在阿巴丹的胜利下兴奋地发布了号召,一丝曙光在他面前出现,胜利使他更坚信伊朗的“光明”将照亮“黑暗”的伊拉克大地。然而,他竟没有想想这一胜利是他多少同胞用鲜血换来的。他正以宗教为美丽借口将同胞们引入血与火的深渊。

半年多费尽心思策划的伊朗于1982年 3月23日凌晨三点发动了决定性的反攻。一支打着为“圣战”而献身的旗帜的由正规军、民兵、**卫队、毛拉和少年人组成的奇特的十万伊朗部队,在迪兹富勒舒什地区发起了总攻。1万多名10多岁的少年,口喊真主伟大,赤手空拳,奋不顾身,前仆后继的踩爆10公里的高密度雷场,为后面的机械化大军(不足500辆)开路,前面还有若干伊拉克守军!狂热的宗教意识似乎忘却了他们自己也是血肉之躯、也是有思维有生命的人,不顾死活地扑向雷区。让人胆寒的人海战术使伊拉克的防线和斗志崩溃了。同样的人海战术在整个战线上滚动开来,2个月下来,在5月24日,伊朗收复了失陷一年多的霍拉姆沙赫尔,基本上将伊拉克赶出了西南部的产油省,只余下有争议的边界城镇卡西西林、吉兰、梅赫兰等地尚在伊拉克手中,胜利由四万多人的血肉铺就。




萨达姆难以置信眼前的事实,这支巴列维国王倒台后支离破碎的军队竟给他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队带来空前的沉重打击。3 月28日伊拉克军队的第一○装甲师、第十一特种旅、第九十六步兵旅、第六○装甲旅,全军覆没。 5月24日,2000多名士兵尸遗战场,13000 人被俘。这些噩耗使萨达姆的心沉重异常,“也许该停下来喘口气了”,否则这将会成为自己永远无法醒来的噩梦。6 月16日,伊拉克军队全部撤离伊朗,停止了一切军事行动,并呼吁国际社会调解,举行谈判。然而,一切怎能由萨达姆一个说了算呢!打得正兴起的霍梅尼岂能就此放弃“光明普照”伊拉克的良机呢!他断然拒绝了停火和谈的要求,还要伊拉克赔偿1500亿美元的损失。

一股股浓黑的烟柱俯冲向伊朗的提斯孚尔的天空,呛人的火药味随风窜入人的鼻孔,在森达尔地区,五十多辆伊拉克的坦克疲惫不堪地躺在沼泽里;公路两旁或堆积着或散落着大批的弹药,丢弃的衣服、床具、食品零乱地扔在地上。一个看上去还是小孩的伊朗士兵木讷的端坐在地上,他的四个哥哥的血流淌在这片土地上,家中剩下孤独而可怜的妈妈和已成寡妇的几个嫂嫂。他的眼神中饱含着停止战争的渴求。



伊拉克战俘








1981年,伊拉克的装甲部队,旁边是他们的BMP1步兵战车和五对负重轮



正在向圣城朝拜的伊朗士兵,他们也在使用BMP1步兵战车
这时候敌人袭击的话,正是抢人头的大好时机,场面如此酸爽真是不敢相信





这是在掩体里面






伊朗从朝鲜引进的“谷山大炮”,该炮口径170毫米,使用火箭增程弹以后射程可以达到50公里

上面大炮吓死人,下面五对负重轮~~~至今两国还有军事往来,伊朗从北棒换来了北棒版T-62和飞毛腿导弹,并在后者基础上搞出了流星系列二踢脚~~~PS:此炮伊拉克人缴获了一些,伊拉克战争时又被鹰酱缴获,由此可见萨达姆无愧于运输大队长称号,常凯申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
常凯申估计都比他们强~



伊朗的反坦克摩托兵,对伊拉克机械化部队造成重创


这个更进一步,换成了反坦克导弹,谁来告诉我这是什么型号



快来数一数,12345~~~这是伊拉克人扔下的








正在向伊拉克军队射击的伊朗军队装备的BM21“冰雹”火箭炮



伊拉克军队装备的BM21“冰雹”火箭炮
9月6日,伊朗飞机深入伊拉克领土 250公里,摧毁了伊拉克的一个石油设施,并炸掉了一个雷达站。同时,加强哈尔克岛的防空能力,抢修被破坏的设施,以防备伊拉克再次袭击哈尔克岛。此后的三个月中,尽管伊拉克的飞机对哈尔克岛又实施了打击,彻底摧毁哈尔克岛的计划却流产了。

袭船战升级到袭击油田似乎并未起到任何效果,战争在僵持中进一步恶化升级。相互袭击对方城市、残杀平民的已泯灭人性的战争恶性膨胀首先从伊拉克开始。萨达姆要袭击对方的城市,消耗对方的战争潜力,在后方的平民中引起厌战的恐慌,进而冲击决策者的战争意图,以扼制伊朗组织再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这一毫无人道的“以炸促谈”的非常招式成了萨达姆的杀手锏。 1985年 3月初,伊拉克上百架战斗轰炸机先后对伊朗的三十多个城市发起大规模的袭击,其中包括德黑兰、大不里士、伊斯法、布歇赫尔等。炸弹疯狂、漫无目标地从空中泻落平民区、市政大楼、学校、工厂、医院等,炸弹随时都会在伊朗城市中的每个角落爆炸。

这次袭城的初期,伊朗出人意料的沉默着,并未采用同样的方式袭击在其炮火射击的射程中的巴士拉,据有关人士分析,其主要是因为巴士拉中 98%居民是什叶派穆斯林,伊朗怕袭击它会给国内的占绝大多数的什叶派穆斯林带来反感,以影响其日益高昂的士气,再加之空中力量远远不如伊拉克,当炸弹在伊朗的阿瓦士钢厂和布什尔核电厂工地炸响时,伊朗再也无法掩饰其沉默的假面,霍梅尼在星期五的集会中终于痛下决心,“以牙还牙,决不示弱”。3月4日,伊朗出动数十架轰炸机扑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时间,巴格达城被硝烟笼罩着,居民们纷纷逃离家园。 双方的轮番轰炸其结果是战火将伊朗国内的战争热情再度升温,而伊拉克的首都却产生反战情绪,人们怨声载道。3 月15日,哈梅内伊总统在祈祷会上语态强硬地称“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和信心对伊拉克的任何一个挑衅行动进行报复”。议长拉夫桑贾尼也宣称,“只要伊拉克今后对我们任何一个城市进行袭击,我们将以轰炸巴格达作为报复”。在伊朗的战争叫嚣声的急剧高涨下,袭城战暂时冷了下来。这场为时半月的袭城战,使双方数万名无辜平民伤亡,十多万人无家可归。

在袭城战的同时,双方并未停止地面部队的相互屠杀。 985年 3月13日,伊拉克南部的胡维扎沼泽死一样的沉寂,灰暗的天空中一架架战斗轰炸机呼啸而过。无数伊朗士兵的尸体倒在沼泽地的边缘,有的浸浮在浅滩的水中,水色微微地泛起红色,让人触目心惊的是:一个鬓发斑白的已佝偻的死者怀中紧搂着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殉难者。生命在这片土地上异常的廉价。

在伊拉克首都通往巴士拉的六号公路上,一辆灵车向北方急驶而去。庄严的清真寺广场前,每五六个人高举着一具具盖着红、白、黑三色国旗的棺木,一直到无法看清的尽头。巴格达市区内的街头巷尾散布着许多临时搭就的办丧事的拱门,随处都可见黑纱横幅。这些惨景都是记者 3月11日伊朗在伊拉克在胡维扎沼泽地带一次较大规模的进攻后看到的景况。3月18日,伊拉克宣称赶走了伊朗的八个师,并打死伊朗士兵20000多人,伊朗方面则宣布打死打伤伊拉克军1000多人,俘虏3000人。

1986年2月9日,为了迎接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七周年,伊朗发动了一场预谋已久的代号为“曙光八号”的大规模攻击。

伊朗出动了五个正规师和青年卫队、青年旅十万多人的兵力从南北两个方向向伊拉克突袭。北线将矛头指向巴士拉,将伊拉克的精锐部队几乎全部拖在这条战线上,使得伊朗在不到二十四小时就攻占了伊拉克东南端的法奥半岛。2 月13日,伊朗军队继续在南线推进,直逼与科威特毗邻的乌卡斯尔。获取一小场胜利后的伊朗部队在南北两线上又遇到伊拉克的顽强阻击。“曙光”的结果是使双方 37000多人失去生命:伊朗损失了25000士兵,伊拉克的精锐部队——共和国警备师15000人全军覆没。
紧接着从 2月24日至25日,伊朗又在北线发动了“曙光九号”的进攻,将攻势的目标定在苏莱曼尼亚的东北部,距伊拉克的石油生产中心基尔库只有60公里。伊朗军队占领了约50个库尔德村庄、约200平方英里的伊拉克领土。 面对伊朗来势汹汹的攻势和层层推进速度,萨达姆完全丧失了人性。他下令将大量的芥子气弹、光气炮弹、沙林榴弹等杀伤力极大的化学毒剂倾向伊朗士兵,无数的士兵一层层一排排地在毒气中倒下。8500名伊朗士兵死于毒气,据由西班牙、澳大利亚、瑞士和瑞典组成的联合国特别医疗小组报告说,由他们救助的受伤士兵中,至少有 700多名伊朗士兵死于毒气。其惨状使人不忍目视,有人双手将喉管抓破,有的脸色乌黑,有的皮肤溃烂流着浓黑的血,有的牙关紧锁渗流着白沫……这次毒气攻势还无情的夺去成千上万名儿童的生命。

伊朗士兵的猛烈攻势和前所未有的推进,以及伊拉克明目张胆地违背国际法动用大量的化学武器(二战以后在战争中首次运用化学武器),这一切都震动了整个海湾地区和阿拉伯世界。
血色帷幕降下:战争的最后阶段和停火
两伊战争以来最大、最残酷的一次攻势在伊朗的首先发难下展开了。战火直逼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死尸重重叠叠地铺满了整个战场。这次空袭战双方都不惜一切地欲置对方于死地。成千上万的平民被炸死炸伤。伊朗邀请了四十二名外国记者采访南部前线。欲大发战争横财的各国争相与科威特达成协议。美、苏、英、法争先恐后地向霍尔木兹海峡增派军舰。美国首次护航就遭到失败。美国直升机将伊朗布雷艇炸沉。伊拉克又发动“斋月行动”。俘虏中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十来岁的小孩。霍梅尼发表文告:无条件地接受联合国五百九十八号决议。

1987年伊始,两伊双方就在战场的南部和中部展开了厮杀,空中报复也交替升级,一场已耗战了七年的战争还激烈地持续着,人们无法去揣测这场战争还将打多久,这场二战后战争史上罕见的巨大的灾难还要将两伊人民推向什么样的深渊,全世界的人们忧虑着。

1987年1月9日,两伊战争以来最大最残酷的一次攻势在伊朗的沙勒谢赫一带发起总攻。经过四天多的厮杀,在无数血肉之躯的鲜血中,13日伊朗军队突破了伊拉克的防线,直逼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在中部战线,伊朗在付出惨重的伤亡之代价后,占领了 100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并先后攻占了阿拉伯河的布瓦里安岛、博瓦林岛等四个岛屿,强渡贾西姆河,抢占了巴士拉城以东 9公里的杜艾吉地区,还控制了沙勒谢赫—巴士拉公路的主要地段。 伊朗已占领了法奥半岛,如今又对巴士拉形成包围,若丢失了巴士拉,伊拉克就失去了通往海湾的出口,成了内陆国,并且将威胁到伊拉克最大的石油基地,那儿又是什叶派穆斯林聚集的地带,如果伊朗扶持一个伊拉克什叶派政权与复兴社会党抗衡,萨达姆的一切梦想就将彻底破灭。巴士拉能否守住与萨达姆及复兴社会党的生死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萨达姆亲临前线,并在巴士拉东、南、北三面筑起一条导弹、飞机、坦克相配合的立体防线,他要使他的士兵深信能抵御伊朗大军的攻击。巴士拉城有近十万的伊拉克军队防守,把伊朗军队阻挡在阿斯玛人工养鱼湖与阿拉伯河航道之间的狭长的土地上。巴士拉城几乎每分钟都有炮弹落下来,一百万市民成了惊弓之鸟,纷纷逃离巴士拉。半个多月的激战,巴士拉经伊拉克军的顽强作战死守了下来。巴士拉的城郊,死尸重重叠叠地铺满着整个战场,土被染成了殷红色。伊拉克在这场防守战中共有50000多人被打死打伤,损失战斗机50多架次,尚有数名旅级军官被俘;同样,伊朗用了近100000人的生命也未能攻占梦寐以求的巴士拉。 2月26日,伊朗结束了长达六周的“卡巴拉五号”攻势。

2 月28日深夜,伊朗又在巴士拉东部地区打响了“卡巴拉七号”的突袭,双方在渔湖西南和西北部展开殊死搏杀,依然无功而退。

紧接着4月7日至12日,伊朗再次对巴士拉发动“卡巴拉八号”行动。4 月下旬,伊朗在伊拉克西北部边境先后发动“卡巴拉九~十号”攻势,前后五次攻击的目标只有一个,即攻占巴士拉,历时三个月的残酷的两伊攻防战在巴士拉城郊结束了,双方又打了个平手。
PS:巴士拉保卫战约等于中东版莫斯科保卫战
在巴士拉攻防战的同时,双方还进行着激烈的空袭战,以往,空袭的目标主要针对军事目标、油田、油田设施等,对双方的首都和主要城市仅实施象征性空袭。而这次双方都不惜一切地欲置对方于死地。从1月9日~23日,伊拉克就出动了四千多架次战斗轰炸机,对伊朗首都德黑兰、“圣城”库姆、阿瓦士等十多个城实施狂轰滥炸,并集中对霍梅尼和他的助手在德黑兰的办公楼、霍梅尼在库姆的住宅进行重点攻击,伊拉克的导弹把库姆、比索通等一些城市炸得七零八落。伊朗立即采取了针对性报复,属于革命卫队的导弹部队将目标直指巴格达的伊拉克阿拉伯复兴党总部。驻守在霍尔木兹海峡的伊朗军舰趁夜用导弹袭击伊拉克的城市,交替升级的空袭战使大批建筑物化做废墟,成千上万的平民被炸死炸伤,尚未完工的建设项目被迫下马,商店缩短营业,流离失所的市民为寻找一块安全的栖身之地整日奔波。 伊朗停止攻势后,为吹嘘自己已取得的胜利,伊朗邀请了42名外国记者采访南部前线。记者亲眼见到并拍下了战火后的阿瓦士城,曾经商品丰富、市场喧哗的一个南部繁荣城市,如今城市中人稀街静,树凋草枯,一派寥落景象,曾经茂盛果实累累的椰枣林,如今一棵棵被炮弹拦腰击断,或被战火烧得只剩一节焦木,满目尽是断壁残垣。郊外已不见七零八落、血肉模糊的尸体。但一片片新冢却密密匝匝的立在这片浸透着鲜血的土地上。

七年,这场艰苦的拉锯战、漫长的消耗战,已使两国几乎完全陷入困境,孤立而疲惫不堪的伊朗最终放弃了它对伊拉克的“最后攻势”。

由于超级大国的插入和明显的偏袒,以及伊朗的退却,伊拉克终于等到了它所期待已久的良机。1988年 4月中旬起,在三个月的时间中,伊拉克集中全部精锐兵力陆续向境内的伊朗军队发起猛攻,先后夺回了法奥半岛、沙拉姆杰地区、马季农岛、祖培达特地区以及北部的部分山区,将伊朗军队逼回伊朗境内,使其基本回复到1980年战争爆发前期的情况,4 月17日,伊拉克军队改变了以往被动防御的战略,出其不意地向二年前被伊朗军队攻占的法奥半岛发动了代号为“斋月行动”的闪电式攻击,经过三四个小时的激战,法奥终于被夺回来了。在法奥的公路两旁,一辆辆残损的伊朗坦克、装甲车、炮车和辎重车被遗弃在那儿。无边无际、寸草不长的盐碱地上,战壕坍塌、弹坑累累。整个法奥半岛满目疮夷、一片废墟。

法奥市上空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一座巨型储油罐在燃烧,厚钢板被烧得通红。周围还有以前战火中被炸或烧塌的近百个巨型圆柱储油罐,一个个东倒西歪,满是锈迹。昔日向海湾输油的管道和运油船已变成了一堆废铁。


“斋月行动”结束后伊拉克歼灭了伊朗三个师,打死打伤数千人。
5 月25日,伊拉克又出动第三军团的二个师和共和国卫队的三个师向萨达姆杰地区进攻,消灭伊朗守军五个旅共9500多人。6 月14日,伊拉克出动了三个多师的兵力,向位于苏莱曼利亚省的哈勒卜加镇及其周围战略高地发动了代号“真主使者穆罕默德”的攻势。一场激战后,伊拉克夺回全部失地并攻占了部分伊朗领土。 在伊朗部队的防御工事里,一具具尸体或仰、或卧地倒在那里,仓促退却时丢下的武器弹药和生活用品以及一些笔记本和未发出的家信遍地都是,被炮弹炸起来的浮土半掩着的尸体在烈日下散发出一股股令人窒息的恶臭。在临时俘虏营中,伊朗俘虏一个个垂头丧气,他们中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十来岁的小孩。有一个十多岁战俘还掏出他家的电话号码,哀求采访的记者转告他家,他还活着。另一个十多岁的小战俘捧着断臂蹲在墙脚发着呆。

至此,两伊都沉默下来,一切军事行动都停止了。两伊似乎都在等待着什么,既不战也不和。

国际社会敏感地抓住了这一时机,频繁的外交活动围绕着两伊展开了。终于,在1988年 7月20日,联合国通过的要求两伊实现停火的五百九十八号决议发布一周年之际,霍梅尼发表文告:无条件地接受五百九十八号决议。

持续八年的两伊战争结束了,没有胜者,一场演绎了八年的灾难结束了。
黑色柩衣:战争的悲惨结局和灾难性后果

伤亡总数相当于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四次中东战争伤亡人数的12倍。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部经济损失的五倍。仅伊朗首都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使用了火焰喷射器、化学武器等几乎各式现代化武器。一向缺少劳动力的伊拉克竟出现失业现象。有些地方鲜有完整的家庭。无数伊朗士兵中毒后失明、聋哑。伊拉克战前外汇储备有300多亿美元,战后外债高达 1000亿美元。大量被炸油轮的原油流入海湾造成严重污染。

据统计,激战了八年的两伊战争,双方死亡约60多万人,伤95万人,伤亡总数相当于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四次中东战争伤亡人数的12倍。

双方共损失飞机400余架,坦克3500辆,火炮2700门,舰艇 31艘。双方被袭击的船只近500艘。由战争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000亿美元,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部经济损失的5倍。

这一系列数字性的罗列也许还很难使人触及到两伊战争给两伊人民乃至世界带来的灾难。

两伊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持久和最残忍的地区冲突。遭受轰炸地区的灾民多达300多万。仅伊朗首都德黑兰就有 20万妇女失去丈夫。在这次战争中,使用了除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以外的几乎各式现代化武器,其中包括使用了火焰喷射器和化学武器。

八年的两伊战争使伊拉克元气大伤,产油设备遭到破坏,海上油路中断,石油产量锐减,石油收入竟不及战争前的1%。战争使得伊拉克债台高筑。据西方观察家估计外债约800—1000亿美元之间,资金的缺乏使国家财政和国民生活均处于艰难状态。一向缺少劳动力的伊拉克开始出现失业,通货膨胀率达每年40%。
战争结束后,伊拉克有些地方鲜有完整的家庭,一家失去几个亲人的屡见不鲜。政府向殉难家属实施了一种抚恤办法:“战死一名官兵,发给其家属一辆小汽车。”街上穿着丧服而面无表情的妇女驾着用自己的丈夫或儿子的生命换来的车,这种车不时会出现好几辆。
在伊朗,仅首都德黑兰在八年战争中,全市遭受导弹 133枚,死1700人,伤8500人。伊朗一军方人士告诉前去采访的记者:一个导弹,一个“化弹”(化学武器),成了战争后伊朗的致命伤。导弹动摇了民意,化弹涣散了军心。1988年初夏,伊拉克为迫使伊朗接受停火,在战场上大量使用化学武器,到处施放“化弹”,毒烟弥漫,天空都变了颜色,无数士兵中毒后失明、聋哑,就连死状也让人惨不忍睹。火焰喷射器将人燃成了一团蜷曲的焦灰。




巷战中的伊朗士兵



伊朗士兵在查看被伊拉克兄贵遗弃的BTR50装甲车



行进中的伊朗部队,注意他们缴获的BMP1步兵战车



伊朗兄贵们的快艇,火力为一挺DSHKM机枪
都打的什么,利用现代化的武器,打了一场原始社会的战争。



从野♂战工事里走出的伊拉克兄贵



吃罐头的伊朗伤兵



战死的伊拉克兄贵,河对岸是燃烧的建筑



正在视察军队的萨达姆,战争期间萨达姆多次亲临前线



肩扛RPG7火箭筒的萨达姆 PS:这姿势太不专业了~~~其实萨达姆就是伊拉克的常凯申~~~






伊拉克军队装备的“飞毛腿”导弹,战争期间双方都使用了飞毛腿导弹袭击对方的城市,不过因为伊朗首都德黑兰离伊拉克较远,飞毛腿的射程够不着,因此伊拉克后来搞出了射程更远的“侯赛因”导弹
还好不是阿三那样的布朗运动弹~~~



伊朗军队装备的推土机




时隔20多年后,照片中的伊朗士兵们的儿子又摆出了当年他们父辈的造型



穆斯塔法·查姆兰博士正在指导士兵使用一个由超级巴祖卡火箭弹改装的简易火箭炮





另外伊朗还装备了一些M47坦克,到两伊战争时这些坦克已经明显落后
第二张图的拖车是苏制MAZ-537G坦克拖车


1980年,伊朗胡齐斯坦省,一辆M47坦克从伊拉克俘虏旁边驶过



1980年,被伊拉克军队缴获的伊朗坦克,除了M47,M60A1以外,还有一些英国的蝎式轻型(侦察)坦克
伊朗深得凯申物流之奥义~~~



战斗中被击毁的伊拉克T62坦克,战争中伊拉克坦克运用水平不高,经常将装甲部队分散使用,或者是让缺少步兵和炮兵掩护的坦克去攻坚,要么就是将坦克当成火力点使用,只不过对手战术水平更差,伊拉克才不至于被吊打,所以在海湾战争被多国部队打成一边倒也就不足为怪了
难道伊拉克的指挥官都是凯申物流培训的~~~还是近亲结婚的产物~~~


战斗中被击毁的伊朗军队装备的M48A5坦克,和伊拉克相比伊朗战术水平更低,战前由于霍梅尼将前政权中的12000名军官从军队中清理了出去,导致军队素质和指挥一落千丈,伊朗经常将坦克作为支援步兵武器使用,宁可让步兵冲锋,也不让坦克在前面突击,另外伊朗维修保障水平低下,很多坦克只需小修一下就可再次使用,却被遗弃了,伊拉克军队因此缴获了大量的伊朗坦克
霍梅尼的清洗更彻底,基本上把伊朗的专业人士都给洗了~~~大林子清洗也没这么狠~~~
清洗前,中东老大~~~;清洗后,凯申物流~~~


伊朗正在维护缴获的伊拉克的T62坦克,由于战争期间伊朗不能像伊拉克那样从西方和苏联得到大量外援,因此缴获的坦克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珍贵的
当年兔子没少做两头买卖~~~,包头617厂效益最好的8年~~~



伊朗革♂命卫♂队装备的T-54坦克



伊朗军队装备的FV101蝎式轻型坦克,这位兄贵手里的步枪是汉斯造G3


伊拉克军队装备的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涂装还是原版苏联绿~~~


被伊朗军队缴获的石勒喀河自行高炮, 伊拉克深得凯申物流真传~~~



伊拉克装备的巴西EE-9型轮式侦察车,该车装有一门90毫米主炮,战争中伊拉克除了用来侦查以外,有时也用它来支援步兵





面对镜头欢呼的伊朗士兵,旁边是伊拉克遗弃的EE-9装甲车,还有丰田海拉克斯皮卡
这些兄贵的弹夹包是兔子的56式男用肚兜~~~~~~~~~
91年海湾战争时还有伊拉克的空军飞到伊朗去避风头,萨达姆这物流当真是出神入化炉火纯青了



卡尔巴拉战役中的伊朗军队阵地,还装备着萨格尔(红箭73)反坦克导弹
在上面跪着的兄贵在花式烤屌~~~


伊拉克炮♂兵和他们的D30型122毫米榴♂弹♂炮



伊朗军队正在查看伊拉克军队遗弃的 ZSU-57-2型自行高炮,兔子也仿制了同款高炮,只有某万岁军装♂备

 


被击毁的伊朗军队装备的M47坦克



被击毁的伊拉克军队的69-2型坦克,伊拉克军队除了装备了2000多辆69-2坦克以外,还装备了不少59坦克



伊朗军队的M47坦克,这地形倒是可以利用一下美系的俯角



伊朗军官:谁要是给阵地上送一个石榴,就给他一等功~~~



在T-62面前进行螳臂当车的BMP-1步兵战车,都是被摧毁的杰作



战斗中伊拉克遗弃的坦克,其中有的状况良好,后来大多成为伊朗军队的战利品


一个伊拉克军队的迫击炮阵地,近处是高卢鸡产的120毫米迫击炮,远处是一辆被伊朗军队击中起火的69-2型坦克



1982年在伊拉克巴士拉外围战斗中被击毁的伊朗军队的酋长坦克,近处是一具伊朗士兵的尸体 经过一年多的残酷战斗,伊朗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后终于将伊拉克军队赶出了伊朗,并且将战火烧到了伊拉克境内
先马克



两伊战场北线的伊朗军队,图为伊朗军队装备的M109型自行火炮,两伊的装备水平和战术水平不成正比,西方军事家称这场战争是“用现代化武器打的低水平战争”~~~~~~~~~



伊朗军队装备的M107型170毫米自行火炮



正在向伊朗阵地射击的伊拉克军队装备的2S1型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伊朗官兵在听取随军阿訇传授人生经验,旁边是朝鲜制“大同江”240毫米自行火箭炮
阿訇:你们进攻的时候一定要比香港记者跑得快~~~,还要把手里的家伙事用好,争取打好这场圣战,这是最好的,不能像伊拉克人那样图样图森破,桑母泰姆斯拿衣服~~~,就是转进也要按基本法来~~~



伊朗缴获的BRDM-2“拱肩”发坦克导弹发射车



1981年,伊朗霍拉姆沙赫尔,伊拉克军队装备的萨姆9型防空导弹



伊拉克装备的法国潘哈德VCR装甲车搭载米兰反坦克导弹的型号



同上



伊朗军队装备的霍克型防空导弹



伊拉克军队装备的“蛙”式战术火箭



伊拉克军队装备的ZPU高射机枪



遭到袭击的伊拉克车队,前面的这辆东德制依发卡车安装了一部四联装14.5毫米高射机枪



一名伊朗士兵,其中左手的那把G3步枪已经安装了刺刀,注意G3步枪的刺刀安装方式——位于枪管上方



伊朗军队装备的英国“轻剑”式防空导弹,用陆虎卫士牵引



一名受到致命伤垂死的伊朗士兵,旁边还有他们的摩托车



一张抓拍的照片,一名伊朗士兵被子弹击中后跌入战壕



另一张抓拍的照片,一名伊朗士兵被炮弹击中后倒下的瞬间



伊朗军队的M110型203毫米自♂行♂榴♂弹♂炮



面对镜头微笑的伊朗士兵,注意他们胸前无处不在的56式胸挂弹匣包
右边那个兄贵在卖萌,中间的有点2B~~~



伊朗军队的“米兰”式反坦克导弹



伊朗军队将“陶”式反坦克导弹安装到了"丰田“吉普上



伊朗军队的T-72坦克和”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值得一提的是伊朗的“眼镜蛇”还和伊拉克的“雌鹿”发生过空战



正在休息的伊朗士兵,旁边摆放着巨大的霍梅尼画像



正在穿越泥沼的伊朗士兵,前面一脸VAN样的士兵穿了一条性感的花裤头~~~









战斗热情狂热的伊斯兰革命卫队士兵,战争期间伊朗人纷纷踊跃参军,甚至发生过一名父亲因为不满儿子不肯参军而将其杀死的事情,后来这名父亲自首后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得到了霍梅尼的接见





这迷彩与美帝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海军陆战队迷彩同款



战争期间有大量的12岁到18岁的青少年参军,其中在提斯孚尔的战斗中,大量的青少年和毛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集体冲击伊拉克的雷区,据说他们身上都挂有一个塑料的钥匙,是用以打开天堂大门的









结果伊拉克军队被这种疯狂的进攻搞得心惊胆战,防线竟然崩溃,最终在提斯孚尔的战斗中伊拉克伤亡2.5万人,被俘1.5万人,而伊朗也伤亡4万人,图为被俘的伊拉克士兵
押送俘虏的伊朗士兵:不想捡肥皂的话就走快点!保持队形!乖乖站好!


伊拉克空军的苏24战斗轰炸机,开战第一天伊拉克也效仿以色列在1967年袭击阿拉伯国家机场的方式,也出动空军对伊朗的机场和雷达站进行空袭,不过空袭效果非常差



当时伊拉克空军拥有300架作战飞机,结果伊拉克只出动了不到三分之一,另外伊拉克方面只注重破坏机场跑道,而飞行员也往往直接把炸弹随便扔在机场上了事,也没有进行反复空袭以扩大战果,结果当时机场上整齐排列的伊朗空军的F4战斗机只有一架被彻底摧毁,和1967年以色列一天摧毁451架阿拉伯国家飞机相比,伊拉克空军表现实在是太废了~~~谁让他们是阿三训练的~~~让谁教也不能让阿三教~~~








不过伊朗的战斗机并没有感谢伊拉克空军的“不杀之恩”,第二天,伊朗就出动了数十架F4 F5对伊拉克的巴格达,巴士拉以及产油重地基尔库克进行了空袭



早在巴列维时期,苏联的米格25经常入侵伊朗领空,而伊朗的F4根本无法拦截米格25,因此,巴列维希望美国能够提供一种更加先进的战斗机,当时尼克松告诉伊朗有F14和F15可选,后来经过一系列的评估还有F14两次在巴列维面前的飞行表演,最终伊朗选择了F14



当然F14能够进入伊朗空军不只是因为他在巴列维面前出色的表演,伊朗当时做过一个计算大约80-90架F14凭借着功率强大的AN/AWG-9雷达就可以有效的控制伊朗的全国山区地带,再加上伊朗当时希望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如果将来准备了航母,那么F14就可以马上登舰,而出口伊朗的F14都没有拆除着舰装置



最终到1978年时,一共有79架F14交付伊朗,除了伊朗以外,F14没有出口过任何国家,另外伊朗还订购了 714枚AIM54“不死鸟”空空导弹,实际只有284枚交货
伊朗也学兔子星辰大海?



正在接受加油机加油的F5,F4和F14战斗机



斯兰革命以后,由于西方国家对伊朗的武器禁运,导致零件缺乏,到两伊战争时大部分F14不能正常飞行,平时伊朗只能维持小部分的F14起降,不过就这小部分F14成了伊拉克空军的可怕噩梦,整个战争期间,F14大约击落了15架幻影F1,11架米格21,6架米格23,6架米格25,5架苏22,1架苏20,1架米24,1架图16和2架图22等,大部分为AIM54的战果
伊朗人:还是雄猫大法好~~~






另外F14拥有功率强大的雷达,因此有时F14也充当小型预警机的角色








伊朗飞行员贾拉尔·赞迪( Jalil Zandi),他是F14战斗机的最高王牌,一共击落11架伊拉克飞机,2001年贾拉尔·赞迪死于车祸





伊朗飞行员阿巴斯·巴巴尔( Abbas Babaei),1981年Abbas Babaei晋升为第八战术空军基地的指挥官,1987年8月6日驾驶一架F5战斗机时被伊拉克的石勒喀河自行高炮击落身亡,时年36岁



当时伊拉克唯一拿得出手可以对付F14的战斗机,法国的幻影F1,幻影F1可以发射先进的玛特拉公司的R550魔术式空空导弹,在数量的优势下击落了一些F14,不过由于性能的差距,幻影F1和F14的交换比仍然巨大



正在接受加油机加油的幻影F1战斗机



一架幻影F1正在尾随一架F14



准备执行轰炸任务的伊拉克幻影F1飞行员



一架幻影F1正在使用外挂副油箱给另一架幻影F1加油



伊拉克装备的米24武装直升机,在战争中伊拉克的米24多次和伊朗的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发生空战,最终米24击落10架AH-1,AH-1击落6架米24



在1981年1月的苏桑吉尔德附近的沼泽地带的战斗中,米24击毁了不少伊朗的酋长坦克


正在发射火箭弹的AH-1武装直升机


伊拉克空军的两架苏22攻击机伴随一架图22轰炸机飞行



伊朗F5战斗机可以选择挂载的各种武器


伊朗空军的F4“鬼怪”战斗机




正在接受加油机加油的F4战斗机


伊拉克空军装备的米格21战斗机,另外战争期间伊拉克还获得了80架中国的歼7战斗机,值得一提的是,战争末期伊朗也购买了30架歼7,不过未能来得及参战


伊拉克空军装备的图16轰炸机,另外伊拉克也从中国购买了4架轰6式轰炸机


伊拉克空军的图22U轰炸机教练型


伊朗F4飞行员阿巴斯·杜兰(Abbas Doran) ,1982年7月21日,他驾驶着F4在空袭巴格达的阿尔杜拉炼油厂的时候被伊拉克的罗兰2防空导弹击落身亡



6架执行轰炸基尔库克炼油厂任务的F4战斗机


一架尾部被击伤的F5战斗机


伊拉克的小羚羊直升机


伊拉克的阿布-阿比达空军基地,一名伊拉克飞行员和幻影F1战斗机的合影,注意翼下挂载的马特拉530
完了?


伊拉克的米8运输直升机,机上下来的可能是共和国卫队



使用直升机运输伤员的伊朗军队
要是把水印去掉就可以当做越战图片



伊朗装备的OH-58“奇奥瓦”侦察直升机




伊朗装备的CH-47“支奴干”直升机


CH47搭载的伊朗军人


伊朗装备的“海王”直升机和CH47直升机
不要小看波斯狮他在中东谁都拦不住





伊朗空军装备的F5“虎”式战斗机


一架伊朗的P-3“猎户座”反潜机,旁边有一架监视它的F8战斗机



正在空袭伊拉克车辆的F4战斗机,地面的车辆是苏制“星”卡车



F4战斗机正在投掷炸弹







由于伊朗人口数量3倍于伊拉克,长久消耗战伊拉克难以支持下去,因此伊拉克决定打击伊朗的石油设施和开往伊朗的油船,想通过这个来掐断伊朗的经济命脉,频繁出动空军袭击开往伊朗的油船,伊朗也毫不示弱,也有相同的方法回击伊拉克,也就是两伊战争期间的“袭船战”,整个战争期间共有20多个国家的547艘油船和其它船只遭袭,船员死亡420人,受伤452人,其中百分之70袭击来自伊拉克,百分之30来自伊朗



被击沉的油轮残骸





伊朗的F4战斗机为开往伊朗的油轮护航


战争期间,伊朗除了打击伊拉克的油船以外,也打击暗中支持伊拉克的海湾国家的油船,其中科威特的油船受害最严重,实力弱小的科威特只得向国际求助,因此,美舰就驶入波斯湾进行护航,图为美军的军舰为科威特的油轮护航


美军中途岛号航母及其战斗群


1987年5月17日,美国的“斯塔克”号护卫舰遭到伊拉克空军发射的“飞鱼”反舰导弹误击,两枚导弹全部命中,舰员伤亡57人,图为遭到袭击的斯塔克号,险些沉没,事后伊拉克表示道歉并且愿意赔偿损失,美国表示接受,此事就不了了之
我是被福利吸引进来的~~~~~~
晕,LZ逛B站?
双方以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打了一场当时最原始的战争。
结果,使一个国家慢慢老去,一个国家主动找死。
要是现在再发生这样的事多好,双方都有钱,都买中国武器。




1987年10月,为了报复伊朗袭击了悬挂美国国旗的“海岛城”号油轮,美国摧毁了伊朗两个海上石油平台。次年4月14日,美国的“塞缪尔 罗伯茨”号护卫舰被伊朗布设的水雷炸伤,18日,美军的4艘军舰击沉了伊朗2艘轻型护卫舰,击伤3艘,图为被美军击沉的伊朗海军的“萨哈德”号轻型护卫舰


被伊拉克空军炸毁的哈克尔岛上的油井,哈克尔岛是伊朗最重要的石油出口港,伊朗百分之90的石油都是在此装船出口,因此战争期间汉科岛频繁遭到伊拉克空军的照顾



头戴防毒面具的伊朗士兵,战争期间伊拉克多次对伊朗军队使用化学武器,造成了数万伊朗士兵伤亡,伊朗在战争末期研制出毒气并对伊拉克军队进行了还击



两辆被击毁的伊拉克的69-2式坦克



伊朗军队的“大同江”火箭炮




伊朗军队的M113装甲输送车



位于两伊战场南部沼泽地带的伊拉克RPG7射手,头戴SSH68钢盔,还对着镜头卖萌~~~





伊朗士兵在进行战地新年(伊朗历)



伊朗军队占领一处伊拉克的阵地后插上了伊朗国旗,旁边还有一辆被击毁的伊拉克坦克,近处是阵亡的伊拉克士兵



正在两伊战场南部沼泽地带搜索前进的伊朗士兵,为了防范伊拉克的毒气弹,他们都戴上了防毒面具



正在炮击伊朗阵地的伊拉克炮兵
士兵:我们的身后是萨达姆和巴格达



开赴前线的伊朗士兵,旁边还有一名失去右腿的伊朗士兵为他们送别



一辆为前线运输弹药的皮卡陷入了泥泞,两个伊朗士兵正在费力的将其推出来



开赴前线的伊斯兰革命卫队士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