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狂人给先贤孔子的公开信

 跨世纪狂人作语 2015-11-12
  尊敬的孔先生:
    你好!!
         狂人本想和您老人家网聊视频当面讨教,无奈你还么有开通qq,,微博,公众微信之类的交流平台,也没有您的联系电话,只好斗胆上书,占用您的宝贵时间。 闲话少谈,言归正传,狂人给您写信的目的有三,一是报喜,二是报忧,三是讨教顺带把情求。为什么唯独鄙人急于和您沟通呢?原因为有二:一是,我和你同属私塾先生,您是我的鼻祖和偶像,我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象你一样,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受约束,收费灵活;二是官方都很忙,这就拔出萝卜带出泥,也是我给你要报的“囍”了。
        我要告诉您,教育形式一片大好,您老人家名噪全球,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国内高校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国学热潮轰然兴起势不可挡,更有甚者抽闲分门别类形式各样的私塾教坊,专门让孩子朗读国学经典,当然您的遗著《论语》首当其冲。也许您老人家很难相信,几千年来儒学一脉如黄河之水且行且大越来越猛势不可挡,您的“有教无类”“因才施教”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骨髓,已经成为国人灵魂的组成部分,与此相对应,几千年以来名师榜上,教育专家群中,您的大名永垂不朽,稳居魁首。
        其次,我国(当然不是您所处的鲁国,我国现已统一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又推出了建设一批“世界名牌大学”的战略。本来我国从小学到高中就分为普通,中心,市重点,省重点和国家重点,至于大学就更复杂了除了“211”“985”之外,分为国家重点,部属重点,省重点,现在还要有世界重点了,至于您创立的私立大学被冠以“三本”,国家反腐强调三本只是录取顺序的称呼,但老百姓还是把它蔑视为“没本”,原因是在就业时人事部门的规定和眼光迫使大家拼命进重点。这种情况导致了很多多余的麻烦。狂人给您报忧,虽系杞人忧天,单也不可视之等闲,防患于未然,以确保安全。
        事实上,学校不同的等级,意味着国家拿全民的钱花费的额度和力度不同 ,额度者,钱之多少也,力度者,前后顺序与实施快慢也。尽管天天宣传要公平教育资源,均等教育机会,可贫民却等不了几辈子,他们趋之若鹫,争先恐后,乡下的进城,城里的择校根本不顾政府三令五申的呼吁。这一自觉地运动潮流,虽然很好的学区房,城中陪读村的建设,也无形中促进了撤点并校整合教育资源的进度,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单也出现了穷人的孩子念简陋学校,富N代,官N代读名校的不合理现象。也加剧了城里公共设施难以承载的负担。更麻烦的是,许多人花了无数冤枉钱,比如,我所在的社区(当然我也是临时陪读),前二年,房产证,租房合同,劳动合同,户口本,营业执照具备其一就可就读旁边的重点小学,等人们费尽周折倾其所有或买房,或卖劳动力,或办个经营实体,今年开学都傻了眼了,按新规定,只认户籍不问其它。相邻们百思不得其解;看看将要寿终正寝的户籍制度在这关键时刻死灰复燃,法力无边。那些个买了房的,办了这证那证的只好抱怨现任么生对地方,灰溜溜吧孩子送往远处的二流学校。这就不能不谈谈教学了。
        教学 ,您那时候有教无类是因为都是人,不分贵贱,因材施教是因为没有升学压力,更谈不上考核和什么职称。现在这些东西很重要,所以,在入学之前,孩子们已经因为能不能入学,早已决定“教必有类”,入学后也是统一教材,规定答案,谁因材施教?咋因材施教?上级主管部门能分门别类的考核吗?不可能。于是乎出现了荒诞不经的奇怪现象;我等上学时,成绩下滑,家长找老师,告学校,未尝不可,学校自知理屈。事实上十五年前,狂人执教多年也是一成没变。近年来,大大滴不同了,学生学习差,老师请家长,责怪,抱怨应有尽有。为什么别人的孩子好,你的孩子差呢?赶紧找个作业班补补吧。于是,各种课业办如雨后春笋遍地开环,成了新产业的大亮点。
       虽然上学不掏钱,国家义务了,教师工资和教学设施费用国家全管,但撤点并校,学生进城,家长租房,陪读,上补习班,一年小学生和大学生的花费有过之而无不及。
        乱象如此,我只好有求于您老人家,你的塑像初立天安门广场,后进博物馆,德高望重,作为教育泰斗,您能不能动用您的关系,让他们设法改变目前现象造福贫民百姓?实在不行,请你把你的私塾微博,微信,热线电话之类的公开一下,以便众学子及时请教。
        另外,狂人劝你,肉就别收了,假的,多吃 吃蔬菜你,保健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