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人绝句鉴赏之三

 山爷wzs0718 2015-11-12

宋人绝句鉴赏之三

陈友冰

柳枝词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20151002_005

  这是首宋人绝句,但究其诗味的隽永,意境的优美,情致的深婉,又像寇准的《书河上亭壁》一样,堪与唐人同类诗作媲美。《蔡宽夫诗话》称赞此诗“须在王摩诘伯仲之间,刘禹锡、杜牧之不足多也”。尽管这一评价有夸大之嫌,但也不无道理。此诗的作者是宋初诗人郑文宝。郑文宝(952-1012),字仲贤,一字伯玉,汀洲宁化(今属福建)人。初事南唐,累官校书郎。李煜降宋后补广文馆生,为李方所知,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及进士第,除修武主簿。郑文宝关心民瘼,富有军事才干,淳化二年(991),郑文宝调任殿中丞,并奉命出使四川、陕西负责清理整顿税收。当时四川、陕西一带地方官为了增加税收,规定登口岸经商的商人要交纳“到岸税”,商人们苦不堪言。郑文宝奏请朝廷免除商人的“到岸钱”,促进了当地商贸的发展,深得百姓拥戴。郑文宝在川、陕期间,正逢夔州广武驻军叛乱;叛军四处抢劫,惊扰百姓。郑文宝作为朝廷钦差大员果断担负起平叛重任。他当机立断,率军乘船顺流而下,一夜行程数百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进攻,一举歼灭叛军。因此,他获得朝廷嘉奖,赏赐五品朝服,升任陕西转运副使。郑文宝在治军理政中,尊重少族民族习俗,努力学习少族民族语言,促进民族和睦,这在封建官员中更属难能可贵:郑文宝任陕西转运副使期间,正值闹灾荒,郑文宝先后12次亲自带队从环庆(今甘肃环县与庆阳一带)穿过沙漠,督运粮草到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赈灾。沿途多为荒凉的沙漠和少数民族居住区。郑文宝为了详细了解民情,努力学习当地语言,尊重当地风俗,深受当地少数民族的欢迎。他每到一处少数民族区都受到当地酋长的热情款待,有的酋长还认他为干父。郑文宝任工部员外郎期间,守卫环庆的龙猛卒部士兵七年未换防,又常常不能按时领到军饷,遂产生思乡和不满的情绪,逐渐酿成谋乱。郑文宝得知后,他体恤和同情士兵的处境,果断决定先借库银发放军饷,以安定军心;然后上奏朝廷,并且表示支取的库银由他偿还。朝廷体谅到郑文宝的良苦用心,便下诏免除库银的偿还。鉴于郑文宝在这一期间所取得的功绩,朝廷赐郑文宝以黄金和紫袍,并且官迁刑部员外郎。

  郑文宝还非常看重情谊:他曾任过南唐官员,李煜降宋后,故人纷纷回避,不敢也不愿去看望李煜这位“违命侯”。而郑文宝却“衣蓑荷笠”,冒着风险化装成“渔者见煜于私第”。南唐入宋后,他由于亲历了南唐辛酸的国运和国史,认为有责任为后人留下这段真实的史事。于是,他收聚了大量的史料,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写成《江表志》3卷。《江表志》记叙了南唐各代的朝廷大政,弥补徐铉、汤说《江南录》的许多缺漏,多为后人研究南唐史所采用,后来陆游作《南唐书》就采用其中不少内容。尔后,郑文宝又以丛谈琐事缀辑成《南唐近事》1卷,类似小说体裁,演说南唐国史。郑文宝工诗文,《除江表志》、《南唐近事》外,尚有有《历代帝王谱》、《谈苑》、《玉玺记》、《郑文宝集》等著作传世。又多才多艺,善篆书,工鼓琴。他是个军事家,官做到兵部员外郎,但诗却写得轻软温柔,显然也是深受晚唐五代诗风的影响。从这首《柳枝词》中,我们既可以看出他重情谊的为人秉性,也可以看出他轻软婉曲的诗风特征。

  《柳枝词》即《杨柳枝词》,乐府歌词中的一种曲名。它本是古曲,名《折杨柳》或《折柳枝》,唐时才改为《杨柳枝》或《柳枝》。其诗体为七言四句。白居易作《杨柳枝二十韵》时,称其作是对《杨柳枝》的“新翻”,也即是把它纳入七绝的轨道,或者说是借乐府歌词写格律诗,这种事唐人多喜欢做,如王翰有《凉州词》,刘禹锡有《竹枝词》、《杨柳枝词》等等。郑文宝此诗也是这种用法。词兴起后,《杨柳枝词》或《柳枝词》又作为一种词牌出现,但其体制主体仍是七言四句,不过这不属这里讨论的范围,就不多说了。

  折柳赠别,是我国古代的风俗。汉代长安人送客至长安东的霸桥,喜折柳赠别,所以后来“折柳”就成了送别的代名词,在《折柳枝》题下的诗,也就成了送别诗,雍陶有《折柳桥》(折柳桥即霸桥)诗说:“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因此《柳枝词》所写的多是离愁别恨。

  但郑文宝的这首诗,虽名为《柳枝词》,却没有直接写柳,而是把“折柳”之意,深藏于字里行间,犹如王维的《渭城曲》,虽不名《柳枝》,却正是以“柳色新”来表达依依难舍的别离之情一样。

  不过,题目既然是《柳枝词》,在“亭亭画舸系春潭”的“系”字中,人们也就不难想见其中有柳,因为刘禹锡曾说:“长安陌上无穷树,只有垂杨绾别离”(《杨柳枝词》其一)。诗人巧妙地把“柳”藏在诗句的深处,读者只有联想到刘禹锡的诗才能体会出话中真意,这既是巧妙用典,又是委婉曲达之法。

  “直到行人酒半酣”,又作“只待行人酒半酣”。不管是“直到”还是“只待”,发生这一“动作”的,都是“画舸”。画船被系在“绾别离”的杨柳树上,等得有点不耐烦了,尽管送行的人和行人互相告别的话还没有说完,酒还没有尽兴——只“半酣”,船却起锚要脱缆而去,多么的不舍和无奈啊!所以诗人不由自主地埋怨画舸:“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这意思也就是说:你这条无情可恨的画船,只知道一味前行,不顾烟波渺远,可知道你装载的是多么沉重的离愁别恨吗?这种婉曲的表达方式正是此诗的妙处所在:它不直接写入的离愁别苦,而是把人的别离归罪于本不相干的烟波画船,赋予它人的情感,然后以它作为离人怨恨的对象。曲曲折折,使感情的抒发既委婉含蓄,又如丝如缕,慢慢抽出。缠绵的情感带来了隽永的诗味;隽永的诗味,又诱发了读者的情感的缠绵。在诗人的一唱三叹之中,我们体味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濡以沐的友情和爱情。这种表情达意的方式,是一直为人称道的。清人王应奎在他的一《柳南随笔》卷六中说:“诗意大抵出侧面,郑仲贤《送别》云:'亭亭画舸系春潭,只待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人自别离,却怨'画舸’。义山忆往事而怨锦瑟,亦然。文出正面,诗出侧面,其道果然。”王应奎是深得此诗三味的。从侧面借物达意的方式当然不是一种,这首诗的特殊性是首先赋事物(“画舸”)以理智和思想,然后又让它的“意志”和“思想”与人的心理活动、思想情感相抵触,最后,再把人的郁抑怨愤等等不满之情统统发泄在这个物上,以期收到意长情切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手法并不是比拟,因为无论拟人还是拟物,事物自身的物性都已让位于“人性”,物只不过是包藏着人的心灵的外壳,而此种方法,虽然也让物理性化,但实质却是让人的心理情感统一于物中,物性保持不变。这种“理性化”是外加的,假定性的。是人的猜想的产物,因此这种艺术方式被称为“猜拟”。这也是对前人尤其是唐人类似手法的继承:金昌绪的《春怨》就是著名的一首;“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思妇因怀念远征的丈夫,渴望在梦中相逢,但讨厌的莺啼,却偏使她的美梦不成,所以她自然责怪于黄莺。在这里,黄莺仍然还是黄莺,它的啼叫原本是它的生活习性,并且,在某种场合,莺啼也是很可爱的。莺啼之由可爱而变成可憎可厌,全在于思妇之“吞怨”。这可以说是“猜拟”法妙用之又一例。李白的《劳劳亭》也是这种写法;“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由于《孔雀东南飞》中有“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诗句,所以“劳劳”也就成了送客的代名饲。后二句意思是说:如果春风懂得送别时的痛苦,就不应该让柳枝发青。反过来也就是说:春风太无情了,竟让柳条青绿如此!万物正萌发着盎然生机的时候,人却要遭受离别之苦,这不是更加难受吗!在这里,春风依然是春风,它之所以不知“别苦”’当然是诗人对于它的一种猜测。

  这两首诗中对“黄莺”和“春风”的怨怪,虽然意思明显,但文字上却并不是直说。还有一些诗,虽然也属于“猜拟,这种表现方式,但用语上,往往以“无情”、“可恶”等,直接表达出入的怨怪之情,这又是曲中有直了,韦庄的《台城》就是如此:“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后:句以“无情”二字直点柳的不管人世沧桑,一无顾忌地飞絮漫天的旺盛生长之态。不过,和上面两首诗比较起来’诗人对柳的怨怪之情,显得比较轻微,更多的是人的自我感叹。尤其是第四句中的“载”字,把抽象的别情化为有形的,可以被运载的东西,同时也显示出别情的沉重。这一形象化的说法,后来常被诗人所仿效,如周邦彦用入其《尉迟杯》一词中:“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南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王实甫《西厢记》:“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些词句显见地都是受了郑文宝这首诗作的影响。

20151002_006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题花山寺壁  苏舜钦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20151002_007

  苏舜钦(1008一1048)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省中江县),因其生长在开封,故又为开封人。他是宋初有名的政治改革家之一,史称“少慷慨有大志”。当他二十一岁还是个“知识青年”的时候,就敢于“诣登闻鼓,上《火疏》”,指责朝廷“政令之多缺,赏罚弗公”(《苏学士文集》卷十一)。景祐元年(1034)二十六岁时中进士,连任蒙城、长垣县令,积极兴利除弊。后经范仲淹推荐,召为集贤校理、监奏进院。然而终因他议论“时政得失”“无所回避”(《宋史.本传》),招致保守派权贵的怨恨,于仁宗庆历四年(1044)被诬陷罢官,削职为民。此案株连到他的岳父宰相杜衍,参知政事范仲淹,枢密副使富弼等人。

  在文学上,他是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主张文章必须有益于社会政治,反对奢靡浮华的文风,并以他的诗歌创作实践,举起了反西昆体形式主义的大旗。历史上,他的诗与梅尧臣齐名,有“苏梅”一说,但风格超迈横绝,与梅尧臣的平淡朴素迥异。他在诗中顽强地坚持着政治革新的信念,关心着国家的兴衰和民生的疾苦,这首《题花山寺壁》就是这种思想和情感的具体表露。

  花山寺原址在镇江润州区象山乡花山湾村,据清《丹徒县志》载,宋代山上建有花山寺。苏舜钦、沈括等均有题诗。沈括题花山寺诗:“经旬花雨喜新晴,病马缘畦取次行。老态只因随日至,春心无意与花争。山川满目浮烟合,楼阁侵天暮霭横,嗟我有身无处用,强携樽酒入峥嵘。”但从苏舜钦的题诗来看,在北宋前期,该寺即已颓圮。据《京口山水志》载,宗泽归葬京口后,岳飞为感宗泽知遇之恩,曾于花山湾云台寺旁建一功德院。寺与院今均不存,仅有宗泽墓和墓阙。

  从标题看,这首诗是记游之作。记游诗可以写景状物,也可以因景生发,别有寄托,内容是不可限止的。如果说唐宋纪游诗的区别在于唐人多强调图形绘影、情寓景中,宋人多注重借景生发,述志明理。那末,这首诗则正是符合后一特点。

  “寺里”一联,两句各写一种景观。前一句虚出,后一句实录,构成形象鲜明的对比。但二者所写的对象又是同一的,这样就把花山寺名与实相悖的现状突出了。生活中名实不符的事常有之,但诗人所见所写的情况也实在太刺眼,这就使人读了这两句诗后不能不感慨,感慨的同时也必然要思考:寺名是因为寺里山中有花才得,而眼前却无花可赏,那末何以有“花山”之名呢?是过去确因花多,还是“花山”的命名本来就是夸大其辞,表达的只是人们的一种祝愿呢?抑或是过去确曾多花,而今花卉又是怎样凋落的呢?凡此种种,必然会引起人们思索玩味的兴趣,于是,作为一首诗的“发人深思”的艺术目的,也就自然实现了。宋代的严羽

  作者当然是有着自己的答案的。他显然深信命名之不谬,寺里和山中本来是确实有花的,之所以“繁英不见草纵横”,是因为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客观上说,“花易凋零草易生”,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正是有感于它的旺盛的生命力。俗语说:“有心栽花花不发”,也正是对种花不易的真实感叹。无疑,从主观上说,是“栽培剪伐”不“勤力”,助长了草势的疯狂,而且从诗人对这两句次序的安排上看,显然是特别强调人的主观原因的。草本无罪,剪伐不力则是无可推卸的责任。

  不过,诗人在作出这一结论的时候,情感色彩却并不十分强硬,因为诗没有说“为何剪伐不尽力”,而是既讲到对草要“剪伐”,又讲到对花要“栽培”,中间加一个“须”字,就把他对剪伐不力的愤懑,变为必须要剪伐的规劝,因此,惋惜大于愤慨,警告少于劝诫的这种感情色彩,就表明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是遵循着传统的“明劝诫,著升沉”(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和“美刺”的美学思想和原则的。

  这是结合诗人具体的经历和思想所作出的思想内容上的理解。但是,由于这首诗毕竟是从自然景观的描写而来,从社会生活的现象而来,所以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又不仅限于社会政治方面。尽管我们也可以把诗中的“花”理解为贤臣,“草”理解为奸佞,因而说诗的题旨是对革新除弊的企望,但广而观之,其中的道理,却是有着更为广泛的适应性的。因此,从这方面来看,这首诗就不是一般的政治诗,而是对生活中某一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的具有相当的哲理的醒世诗。唯其如此,使它在有着相类的经验而又有着不同需要的众多读者中引起反响和共鸣。这正是这首诗的艺术生命力之所在。

  从艺术表现上看,这首诗虽然重在议论,但由于对经验的总结和道理的阐发是在具体的景观描写中进行的,是身临客观现实时的自然感发,因此议论说理既不生硬也不呆板。由于诗中表现的成分多于再现,它对客观景物的描写,当然也就不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不在穷形极态上下功夫。它“再现”的是一种“现象”,而不是“具象”,所以对现象的描写就是粗墨大笔,注重把现象在总体上鲜明化、生动化。类似这种写法,还有苏轼的《题西林壁》,实际上这也正是宋人“理趣”一个重要特色。

20151002_008

镇江润州区象山乡花山湾今存的宗泽墓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这首诗大约作于仁宗庆历四年(1044),苏舜钦罢官离京去苏州的路上。庆历三年,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与宰相杜衍、枢密副使富弼等全面展开改革,推行新政,史称“庆历新政”。时任大理评事的苏舜钦极力支持这场改革,先后上《上三司副使段公书》、《咨目七事》、《乞纳谏书》等,要求开通言路,惩治弊政。受到了改革派领袖范仲淹的赏识,荐其才,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宰相杜衍也重其才,将女儿嫁给了他。由于他多次上书,“无所回避,群小为之侧目”,因而也成为以枢密使章得像、御史中丞王拱辰为代表的保守派极为忌恨的对象,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关系和身份,也成为保守派整垮改革派的突破口。庆历四年动,保守派终于等到了机会:这年十一月,苏舜钦监理的进奏院按京师习俗祀神,将院内积存的一些废纸(拆开的一些奏章封套)卖钱来买酒欢宴,并召一些歌妓助兴。此事被王拱辰知道后立即大做文章,诬奏苏舜钦“监守自盗”,以此作为整垮改革派的突破口。结果,苏舜钦入狱受审,后被革职为民,聚会十多位名士也悉数被贬,被逐。宰相杜衍不安于位,自动辞去相位,以尚书左丞出知兖州。范仲淹也于第二年正月免去参知政事,出知邠州兼陕西四路安抚使;富弼亦同时被贬,出知郓州、青州。事后,王拱辰得意夸耀说:“改革派被我一网打尽了”(“吾一举网尽之矣”,见欧阳修《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进奏院事件”。

  苏舜钦被废后旋即离开汴京,寓居苏州,筑沧浪亭,日以读书自娱。这首七绝,就是他离开汴京南下苏州,渡淮时在淮河中部的渡口犊头矶所作。令人惊异的是,在这首诗作中,他没有屈原被谗放逐、离开京师时《涉江》、《离骚》的悲愤;也没有李白被谗离开京师时《行路难》的那种感叹,表现得分外的静穆和超然。也许这种深深隐藏于内心、语言上不吐露半点、外人不觉察丝毫的愤懑,才是最大的愤懑,才是最大的坚韧,才是宋诗与唐诗与楚辞的最大区别所在。它就像在地壳深处运行的岩浆,就像是两块带着正负电荷的默默的云团,在喷发前,在撞击前,是那样的沉稳和安定!

  但是,“诗为心声”,诗人此时的情感无论怎样掩饰、内敛,总会露出蛛丝马迹。当然,这不是诗人的主观吐露,而是通过选材、构图不露痕迹地表现出来的。

  首先,诗人选择的风雨之夜、渡口泊舟这幅以静观动的画面。这与传统的舟行即景之作大相异趣。船在古代,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古人写顺流而下、写逆水行舟,或咏歌两岸风光,或概叹舟子之难,不知留下多少佳句名篇,仅一李白,就有《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峨眉山月歌》等佳篇传世。写夜泊的也有,但多是月夜,多咏静谧美景,从中抒发宁静的情怀或淡淡的愁绪,著名的就有张继的《枫桥夜泊》,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李白的《夜泊牛渚》。但像《淮中晚泊犊头》这样,以春阴暗绿、幽花古祠来构筑一幅清幽冷寂的画面静,又以渡头风雨、暗夜潮声来融入孤寂之感,在古典诗作中是不多见的。下面略作分析:

  诗的前两句“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清幽冷寂的画面,“阴”为灰色,“青”为暗绿,从天到地,一片冷色涂染,表现出清冷寂静的环境氛围。但是,如果用色一味冷清,不但显得技法单调,渲染的气氛也未免过于枯寂,因此,第二句又用一树幽花,使画面带上了淡淡的暖意,也给清冷寂静的氛围带来一点生命的活力“幽”既能表现花的色态,又能表现花的“情”态。就色态而言,自然是取其昏暗与整个画面协调一致,而就“情”态而言,自然又是诗人孤寂之情的转移了。特别是这个空灵的“明”字,更给昏暗的画面增添一丝亮色,也更容易激发起人们的想象力,这样,诗的内蕴和意境,也就自然深厚绵长了。稍后的诗人郑獬有首《绝句》云:“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其中“明”字的用法正与此同,也许正是对苏诗的借鉴。但郑诗是“高花”而苏诗却是“幽花”,这就不只是当时的具体环境不同,也是诗人心境的不同了。另外“时有”二字也是传神之笔。因为它不仅在氛围的创造上,起着勾皴点染的作用,在空间的交待上,也起着点明位置的作用,即它暗示了水流船动,这样就使整个画面在静中显示动意,诗的审美意义,也就相应加强了。

  后二句“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描写的是夜晚泊船古祠下的场景,与前两句相比,时间和人物与景物景物之间动静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前二句写的是白天,后二句写的是夜晚;前两句是船行水上,人在动态之中,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后两句是船泊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整首诗始终情景相融、动静相承。后两句着重突出风、雨和潮水的声势。孤舟晚泊于古祠之下,这本来就够使人凄凉寂寞的,而风雨大作,潮声骤响,一派喧闹,更加使人心潮难平了。这里不仅是以动衬静,也是以动示动,以自然界的风雨来暗示政治上是凄风苦雨,以鼓动的潮声来暗示心潮难平。这种手法,使诗人放逐之中的孤寂和伤感,融入淮河古渡、夜雨潮声之中,情景交融而不露痕迹,表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技巧,从而使該诗成为众口交赞的名篇,

  最后想指出的是,苏舜钦离京南下苏州,渡淮时所写的诗作并非仅有《淮中晚泊犊头》这一首。其他还有如《淮中风浪》:“春风如怒虎,掀浪沃斜晖。天阔云相乱,门遥鹭共飞。冥冥走阴气,凛凛挫阳威。难息人间险,临流涕一挥”;《舟行有感》:“忽忽赏节物,区区何时归?天阴鸟自语,水落岸生衣。客况知谁念,人生与愿违。东风百花发,独采北山薇”;《过泗水》:“五年六经此,仰首叹劳生。山是往时色,人皆今日情。机心去国少,尘眼向谁明?物理吾俱晓,漂流安足惊!”但这些诗篇或是比喻之意显豁,或是多主观感慨直接抒发而少情景相融,尤其缺少这幅淮河古渡、夜雨潮声的清绝画图。因此这首《淮中晚泊犊头》在诸多同时同地同题材诗作中独占鳌头,被诗论家称为“清绝可爱”(见吴并《优古堂诗话》)。比较思考之中,能告诉我们许多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的道理。

20151002_009

淮中晚泊犊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