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中心的建筑设计理念
开放公园:为市民提供更为开放的公共活动场所
绿地最大化: 超过100%的绿化。
良好的遮荫:为市民留下避暑、嬉戏的最佳去处
自然通风:建筑底部架空9至15米,为局部微气候的形成提供条件
施工管理:严格贯彻LEED认证对施工管理,以及材料使用的
万科中心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因为它代表了万科对自然的一个态度,对社会的一个态度。这栋楼是底层全部架空的,下面更多的用做了绿地,我们在房顶铺的也是绿草坪,不仅仅对原来的草地没有破坏,而且提供了更多绿地,这就是我们对自然的一个态度。再一个,我们把它架空起来,提供一个公共场所,不仅仅是万科的周年活动在这里举行,它将是公共的一个场所,平时它可以作为市民自由来往的空间,这是给我们所在城市的市民提供一个公共空间,这就是我们万科对未来的一个态度,一个开放的态度。

总重量多达8万多吨,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悬拉建筑。
万科中心 —建筑师

Steven Holl Architects
十大知名建筑大师之一
在建筑界享有“建筑艺术家”的美誉
代表作:
芬兰赫尔辛基当代艺术博物馆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公寓
美国西雅图大学教堂
明尼苏达大学建筑与景观建筑学系馆
美国密苏里州纳尔逊艺术馆布洛克大楼 被史蒂芬·霍尔(世界十大建筑大师之一)称为“漂浮的地平线,躺着的摩天楼”
一个位于最大化景观园林之上的水平向超高层建筑”
万科中心是一个艺术、时尚、环保、节能和建筑充分融合的产物
是万科价值取向的一次表达;
是中国绿色建筑的典范工程;
是万科绿色建筑品牌的里程;
万科中心的初始印象
外形
整个建筑外形像一个个拼接在一起的“长方形盒子”,从造型上看,有点像飞机场的候机楼,由几根大方柱子让整个建筑物成悬空状态,建筑整体挑高9到15米,突出部位阻隔住视线,站在地面上看不到它的全貌,似乎是按“之”字形走势。“长方型的盒子”里伸出楼梯,直通地面。


外形像一段竹子,也像一只抽象的恐龙,它在万科中心成为一个设计符号。仰头墙上灯带被设计成万科中心的形状,进入餐厅公共餐桌也被设计成它的形状,一个门把手、一张休闲坐椅,不经意间就能看出它的影子,这个建筑外形在万科中心作为一个设计符号被运用传递出一种诙谐感。

开 放 公 园:为市民提供更为开放的公共活动场所




架空层 绿地最大化
底部形成自然透风和良好的遮阴效果,由水景、土丘、下沿式广场组成的空间立体景观,在建筑下面,散落着艺术雕塑品,即便是指示牌也一种艺术。建筑底下全是生态绿化率达到100%以上,加上楼顶的绿化,绿化率达到140%。



良好的遮荫:为市民留下避暑、嬉戏的最佳去处

内部
进入内部会发现这个建筑结构上的与众不同,一些斜拉索从天花板斜穿入地,隐匿在建筑之中。据万科中心讲解员介绍,不同于一般建筑的框架结构,万科中心是在斜拉桥上盖房子。看上去这些斜拉索比桥梁上使用的数量少,整个建筑就这样被吊装起来。据说,建造的时候先盖楼顶后装楼板,是真正的“空中阁楼”。行走在万科中心,除了办公区域是方正空间,一些走廊等过渡空间被分割成不规则的形态,超出了人们习惯上对空间的经验。随行的万科总部员工也说:“刚来时,常会迷路”。
楼道
每层的步行楼梯宽于正常楼道的三倍以上,楼道又分双色“阴阳阶梯”,一半正常级数,一半小于正常级数一倍,大台阶可以坐人,就像大学教室里的讲座论坛,每层楼道的空间设计都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而有了人的活动又成了当代行为艺术。

万科中心规模及区域划分
经济指标
占地面积:61700平方米
建筑面积:121300平方米
建筑高度:35米
水景面积:2750平方米
绿化面积:75000平方米
绿化率>100%

功能分区
建筑底部的四种颜色代表不同的功能分区。
比如红色代表酒店;黄色代表办公大楼;蓝色代表公寓;橙色代表SOHO。地下为国际会议中心。目前使用的是黄色的万科办公区。


建筑是建造在大梅沙湖心岛上,与湖心岛中心公园合为一体,通过一排路灯进行用地红线的区分。整个建筑是无边界开放式的,市民可从湖心公园进入到万科中心。万科中心分两级向市民开放。

市民开放流线
分两级向市民开放
景观公园完全对市民开放
内部艺术展廊适度向市民开放(未完成)

绿色建筑的细节与表现
绿 色 建 筑
绿色建筑的设计是一个整合的过程,而不是许多技术的叠加:各项设计从一开始就设计目标,并在设计、建造、运营的过程中反复调整,保证绿色建筑目标的实现。
万科中心通过LEED评估体系认证
获得LEED铂金认证

绿 色 建 筑 4 大 目 标
绿色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目标,就是要实现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选择一个好的评估标准是关键。万科中心以LEED评估体系为建造标准,在设计中有效减少对环境和住户的负面影响,成为国内极少数获得LEED铂金认证的建筑物之一。
人体健康的保护
为万科总部办公使用者提供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一个安静、恬宜、健康的办公环境;大楼注重对水质、空气的处理,建筑材采用无毒害绿色材料。同时也提供一个和谐、共享的办公空间,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态。
生态系统保护
安排合理的生态系统链条,减少因本项目建设及建成后的日常使用对周边地区产生的各种污染和破坏。
能源转换与节约
通过对太阳能、雨水、地热、地冷等自然能源的合理吸收与利用,通过降低自身能耗,降低本项目对电、气等社会能源的索求。希望达到以下几个节能目标:
能源与水资源消耗最少;运行成本最低;
低能耗、高舒适度。
绿色建筑的细节与表现
遮阳板(会呼吸的表皮)
建筑主体外立面有一条条横向排列的金属是遮阳百叶(穿孔透光铝板),百叶上有着大小长短不等的方型镂空,据说这一设计是史蒂芬·霍尔受一片棕榈叶的启发设计而成

遮阳板作为“表皮装置”,这个转动式悬挂立面外遮阳系统,可根据不同的日照时间与强度,可通过电脑自动旋转角度,0~90度范围内自动调节水平遮阳板,调节不同的方向以接受阳光的照射,不仅保证室内遮阳和采光效果保持最佳状态,达到节能的效果。是全国大型办公楼宇的首例。遮阳百叶的使用寿命为30年,抗台风级数达12级。

那些百叶透出的太阳光影,有的是大斜度的晕光,有的是立体的明光,投到办公室内中,会形成不同的奇妙效果。这有如中国古建筑中的窗棂、窗花,因光线的不同,透出变化多端的图案,斑驳迷离、似隐还现……

绿色建筑的细节与表现
太阳能集热设备
深圳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太阳辐射量为5225兆焦耳/平方米,全年约80%的白天具有采集太阳热能的条件。万科中心屋顶(除酒店)全部装有太能光电板,总面积为1997平米,转化的太阳能可提供整个万科总部用电总量的14%,约28万度。耗资1000多万的“屋顶阳伞”--建筑光伏电系统,也形成了独特的遮阳屋顶景观。屋顶的除湿、冷却系统,以及泳池热水、大厦浴洗热水,都来自于太阳能。
总面积为1997平米,转化的太阳能可提供整个万科总部用电总量的14%,约28万度。


绿色建筑的细节与表现
室内绿色材料
中国第一个在室内大规模的使用速生材料—竹材代替木材的办公建筑,论书柜、办公台面,都找不到一块木材,它减少了对森林的伤害,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空间。


绿色建筑的细节与表现
中水处理
以水质较好的雨水为主,以中水资源为补充,提供景观水体,绿化及景观水不用自来水作为水源。
屋面雨水全部收集,地面雨水全部处理渗透,一年可节约大约45700吨水。


通过景观水池、人工湿地对雨水/污水进行收集后,雨水加收,污水通过人工湿地的生物降解及中水处理系统,每日可处理100吨中水和污水,水资源在这里能够循环利用。完全解决了本地灌溉、景观用水以及清洗等其他用途,大大减轻了市政用水的负担。


自然通风采光
自 然 通 风:
建筑底部架空9至15米,为局部微气候的形成提供条件


建筑进深控制在20米以内,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设计,75%的区域照度达到400lux以上,保证自然光充足;幕墙系统开窗率高达30%,保证自然通风,形成对流。


楼梯档板采用多孔造型,也保证了室内自然风流顺畅
地下采光
园林中有的是一方池水的中央是一个下凹的空间,其中没有注水,有的是直接有一个大方型下凹的空间,周边是玻璃幕墙,据介绍这是为万科中心地下空间的采光而设计,保证万科中心地下约4万平方米建筑的建筑的自然采光,万科中心综合运用了照明系统、自然采光等一系列新技术,大大节约电能。


外遮阳体系
根据不同朝向设置可调、固定等方式
可动式外遮阳表面使用特殊复合材料,保护内层玻璃减少太阳能负荷及风力冲击。可转动式悬挂立面外遮阳系统不会阻挡窗外的海景及山景。

结构设计理念
象造桥一样造房子
— —悬索结构的建筑,最大连体跨度50m,悬挑25m


绿色建筑的细节与表现
PC(预制混凝土)构件
王石说,住宅产业化改变大量使用木材的木模板传统工法,使用钢模。钢模材料本身也要碳排放,但木模平均使用6.5次报废,而钢模可以500~600次重复使用,钢模使用次数的平均排放量远小于木模版的固碳量。住宅产业化较传统工法比较,不仅大大减少木材使用量,在减少水、水泥的消耗方面也很明显。 一段成品化的混凝土楼梯,踏板上有两条防滑凹线,也是经钢模压制,纹理清晰、线条硬朗。细看底部,能发现一些紧固件,整个混凝土楼梯可以直接运到施工现场加固,而不需要“现浇”,专业上被称为PC(预制混凝土)构件。 现场展示的PC构件现场还有许多,其中一面外墙,钢筋混凝土、保温层、外墙装饰、窗框均一次成型,只待运输到施工现场安装,而且精度和质量远高于现场手工操作

绿色建筑的细节与表现
空调冷源及地板送风系统
采用冰蓄冷系统。夜间是用电低谷期,电价较低,这时采用电制冷机制冰,将冷量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再在电价较高的白天把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利用峰谷电价差节省运行费用,每年可达34万元。


室内通过地板送风系统,利用地板下低压风管把冷风送到风口,送风温度较常规送风温度高2~4度,可节电3成以上。送风的高度为2米高度,是人体最感受最舒服的一个高度
电气系统
每一盏灯都可以根据环境光线的变化进行独立调节。不同的区域采用灵活的照明方式,配合节能型光源及灯具的使用,万科总部照明能耗比同等规模同类建筑减少30%。


生态草地泳池
泳池的一边是是铺设草坪的阶梯,一方面体现了自然生态,另一方面也使得泳池的造型十分独特,泳池的对面是一个叠水池,一方面可收集雨水,另一方面统过中水系统进行循环利用


分类垃圾箱
在万科中心随处可见生态垃极分类箱。倡导与引导环保行为。

自行车区
设置专门的自车车区域,办公人员可通过自行车这种环保交通工具出行。

绿色施工
万科中心在施工中严格贯彻LEED认证对施工管理,以及材料使用的方针,其中包括:
1尽量使用本地材料,大大减少材料运送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2使用回收修复或再用的材料产品和装饰材料如钢材,飞灰水泥、梁柱、地板、壁板、门和框架、壁柜、家俱等材料。降低对新材料的需求、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同时降低建筑成本、节约能源并减少新材料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3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材料的使用,施工中采用大量可再生材料(竹、羊毛、棉花等材料)、快生木材(生长周期为10年以下)以及获得国际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的木材。
4施工中有专门的管理小组,做到文明施工,制定建筑施工废弃物管理计划,制定材料分离的量化目标;回收并/或抢救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产生的废弃物;开辟专门的空间,用于回收废弃物,并要求按照类别分别进行回收。
总结
绿色建筑、能源转化再利用……是未来建筑的趋势,万科中心身体力行的向社会展示了一个集自然、人性化、时尚、舒适于一体的开放式建筑空间。证明通过对自然能源的有效利用与转换,通过对自然原生态的保护,可以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美好环境与生活空间。
汇报完毕,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