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山远| 精确活着,是一种残忍的无趣

 上古真人 2015-11-13

最近看到一个很有趣的消息: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安徽寻“包公遗骨”,欲破译基因密码。这无疑是个浩大的工程,也给人无穷的遐想:假如包拯包大人的基因密码能够被破译,能否通过基因改造,培养出既火眼金睛又铁面无私的“现代包青天”?

当然,这还是一个科幻话题。笔者多年前曾经构思过这么一部科幻小说:某个南美国家元首出于理想主义,决定杜绝官员贪腐现象,遂成立了一个极其机密的机构,用各种隐秘办法给政坛人士实施手术,精确抑制其大脑中滋生贪腐的那块区域。但这项计划从一开始就争议颇大,也遭遇部分不甘心被改造的政客的反扑,最糟糕的是,被抑制了贪腐的术后官员,虽然清廉,但其他方面行为开始异常……总之,乱成一团了。

科技发展正在超越人的想象,未来某一天,根本不用隐秘地做手术了,基因干预技术能够在一个人出生前,就剔除他或她未来可能遭遇的疾病,变成一个“完美”的人。那时,别说“少年包青天”,还会有“婴儿包青天”、“儿童包青天”。

但真有那一天,人那么活着,多么无趣……

不久前,北京街头有一群外籍男子,就穿一条内裤,露一身肌肉,模拟古代斯巴达勇士,雄纠纠气昂昂,很是拉风。但旋即被北京警察秒杀,一个个按倒在地。当然,他们只是做托的业余演员,他们不是公元前那个著名的战斗民族。

小时候读300名斯巴达人血战温泉关力拒波斯大军的故事,对他们佩服得不行,那简直就是古希腊的武侠,公元前的特种部队;但长大以后,再读斯巴达人的历史,总感觉有些可怕--可怕的简单,简单的可怕。

印象最深刻的是斯巴达人繁衍后代的独特方式:婴儿刚出生,发出第一声啼哭时,就给抱到长老那里接受检查,这长老将掌握孩子的生杀大权,如果他认为孩子不健康,这小小婴儿就会被扔到荒山野外的弃婴场去。如果长老说:唔,这小子不错,是个战士的好胚子。那么,孩子就会回到母亲怀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安全了,母亲会用烈酒给婴儿洗澡,如果这可怜的孩子酒量不佳,出现抽风症状或失去知觉(可能是醉了),那他也完了,因为这又是一道生死体检。

侥幸经过长老的毒眼与生母的毒手两道考验,孩子总算可以平安长到7岁了,但这7岁跟天真烂漫也是无关的,孩子要被训练成一个小超人,不爱哭、不挑食、不吵闹、不怕黑暗、不怕孤独……7岁之后,就要参军了,开始学习各种军事技能,跑步、拳击、击剑,还有,互相殴斗。最让今天人们无法接受的是,孩子们除了接受勇气、忠诚的训练之外,还要专门练一项:变成一个残忍的人。

这确实是少儿不宜的故事,但斯巴达的孩子就这么长大了。很多人看过好莱坞电影《斯巴达300勇士》,对那个出门修炼的王子,在风雪夜与一头饿狼搏斗的镜头不寒而栗。他们被训练成杀人机器,娴熟,狠辣,不带情感。

以前一直奇怪,斯巴达人为何要把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弄得像个大兵营,也不见其他城邦国家整天上门挑衅的。但细读了斯巴达历史才知道,他们培养全民杀人机器,不仅仅是为了外战,更多是镇压国内的原住民希洛人,斯巴达人是奴隶主,希洛人是奴隶。奴隶人口数量远大于奴隶主,不堪压榨,经常起义,奴隶主感到很恐惧,于是他们流行一种名为“克里普提”的杀人游戏,斯巴达年轻人带着剑下乡,像捕猎一样杀死他们遇到的希洛人,尤其重点杀死强壮的年轻男性,以削弱他们反抗的力量。“克里普提”的意思就是:秘密行动。许多斯巴达年轻人的成年礼,就是杀人……

这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的民族,更不正常的是,斯巴达人除了打仗杀人,其他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们不事生产,地里的活有希洛农奴干;他们也不发展工商业,原因是担心出现贫富分化;当然,他们自然不会重视教育,要求年轻人会写便条和命令即可,什么自然人文,统统一边去,是古希腊灿烂文明中一个典型的反智民族。他们甚至不发展语言能力,要求青少年从小说话就简短直接,最好沉默寡言,用手中的剑和盾说话。历史上一则著名故事是:外国有一国王威胁斯巴达国王,要把斯巴达夷为平地,得到的回答只有一个字:“请!”

斯巴达人与希洛人的关系,其实就是一个自认为血统纯正的种族对另一个他们蔑视的种族的压榨、欺凌与杀戮。斯巴达人最重视的遗传是“狠”,他们恨不得只剩下“狠”,只给下一代留下“狠”,以此来维持他们在质量上对希洛人的优势。

跟留下诸多文化遗存的古雅典相比,斯巴达人没有给世界留下多少精神或物质财富,除了他们的杀人故事。回望历史,能看到一群凶悍的杀手,逆历史大潮,拼命想从复杂的“人”中挣脱出来,变成目标简单而精确的半人半兽杀人机器,他们肌肉虬张,目光阴冷,浑身上下,透着一个“狠”字。 

但再狠,也狠不过历史。当斯巴达被罗马共和国吞并后,他们慢慢失去了独立民族的身份,他们变得复杂了,有趣了,至少,孩子终于有了一个能够纵情欢笑的童年。

斯巴达人信仰战神阿瑞斯,古希腊神话中为战争而生的神,也是诸神中最残暴、嗜杀、血腥的一位。所以斯巴达人希望通过强壮的后代,把对阿瑞斯的崇拜,身体力行地遗传下去。

遗传,是生命的动力,也是生命的魔咒。

像斯巴达这样从孩子一诞生就开始残酷生死选择的可怕现象,居然在1930年代的纳粹德国重现了。希特勒其貌不扬,却坚信雅利安人是神族的后代,要以一个高度纯化的高等种族,来实现对世界的统治。为了保持所谓的种族血统纯洁性,清理德意志的基因库,将“人类不平等”这一思想制度化,纳粹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

1933年7月纳粹政府颁布了《防止具有遗传性疾病后代法》,即绝育法,主张对患有各类精神和肉体疾病的病人实行强制绝育;1933年11月颁布《反危险惯犯法》和《安全和改革措施法》,授权将反社会者关进国营医院,对性犯罪者实行阉割手术;1935年9月颁布《帝国公民法》和《德意志血统和尊严保护法》,二者统称纽伦堡种族法,正式在法律上排斥犹太人、吉卜赛人、黑人;1935年10月颁布《保护德意志民族遗传卫生法》,即婚姻卫生法,要求对整个人口进行甄别审查,防止患有“遗传性退化疾病”的人结婚。短短两年间,德国因“缺陷”而被强制实行绝育的人数竟高达5万。

大规模屠杀有出生缺陷儿童的丑恶一幕出现在1938年,希特勒授权实施了一项“儿童安乐死计划”,5000多名有身心缺陷的婴幼儿遇害;翌年,又启动了屠杀成年残疾人的计划,当年10月希特勒签署了一份文件称:“一些根据人道判断被确认为不可治愈的病人在确诊后准许被实施慈悲死亡。”

从1936年到1944年,纳粹政权制定了一系列种族歧视的法案,它们被统称为《种族法》。希特勒实行的种族灭绝的大屠杀,是由杀害德国本国的残疾人开始的。德国残疾人在人种上也是“雅利安”人,但却被纳粹视为“劣等人”,后来纳粹将“劣等人”的范围扩展到吉卜赛人、犹太人以及其他非“雅利安”人,二战期间,纳粹以种族灭绝为目的的恐怖大屠杀,遍布欧洲大陆。

一方面屠杀“劣等人”,另一方面,纳粹又鼓励所谓“纯种”雅利安人大量生育。1933年,纳粹规定:雅利安女人的堕胎全都属于非法。纯种雅利安女人可被免于劳动并被鼓励生育--即使没结婚也可以,但对象一定要是雅利安男人。为了保证理想中的婴儿是纯粹的雅利安人,孩子的父母必须经过严格挑选。

007系列电影《太空城》,科幻题材,讲一个类似希特勒一样的恶魔,带领众多对精心挑选的“优质”金发男女来到太空城,计划在此生儿育女,同时用毒气杀死地球上其他所有人类,若干年后,当毒气散去,他再带着太空城里的“优秀种族”重返地球。

当然,英明神武的詹姆斯·邦德在最后关头挫败了这个阴谋,拯救了人类。在这部电影中,邦德玩了一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当时他被大反派的超级打手“大钢牙”制住。

当大反派傲娇地宣布要杀死一切身体有缺陷的人时,邦德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大钢牙”这个有明显身体缺陷的家伙,后者马上意识到了,他携带来到太空城的女朋友,个头矮小,高度近视,也不是大反派选中的标准优质美女,这对特殊的情侣悲愤交加,最终“大钢牙”反戈一击,帮助邦德毁了太空城。 

虽然《太空城》这部电影在007系列中评价不高,但结尾的时候,被精心挑选用来“育种”的一对对俊男美女随着太空城的爆炸而灰飞烟灭的镜头,却极具隐喻意义。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太空城是人类科技大发展后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但也可能成为像电影中超级恶魔用来毁灭人类的基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有趣与无趣,慈悲与残忍,皆有可能。

1997年,好莱坞有一部科幻片叫《千钧一发》,电影中,人类已经能够通过基因检测,预知一个人一生的健康状况:包括在几岁时患哪一种疾病的概率、寿命有多长、死于某种疾病的概率……在那个时候,通过基因工程加工出生的人才是正常人,而自然分娩的孩子则被视同“病人”,因为自然生育的人不可能尽善尽美。

电影主人公文森特就是这样一个“病人”,他一出生就被宣布带有一定的基因缺陷,长大后将是近视和心脏病患者,更可怕的是:根据基因推断,他只有30年的生命。文森特的父母用基因优选法,为他生了一个弟弟。文森特很努力,仍受到不公正的基因歧视。他痴迷太空旅行,费尽周折,终于在太空中心找到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这时,他结识了具有优秀基因但却因意外事故而下身瘫痪的杰罗姆。杰罗姆同意与他交换身份,计划帮助他完成进入太空的梦想,但一桩凶杀案又找上了他……

虽然结尾很励志,主人公赢得拥有优秀基因的女主角的爱情,并如愿飞向太空,但总体而言,这部电影让人感到很抑郁,仿佛看到了我们身处的世界,正被科技发展推动着向技术化但剥夺人性的未来发展--事实上,这一切正在真实发生。 

在电影中,文森特喜欢和自己的弟弟--通过基因改造技术诞生的精英--进行游泳比赛,他的成绩不比弟弟差,但又能怎么样呢?他因为是自然人,备受歧视,处处遭遇不公平。这无疑让很多观众细思恐极:在不远的未来,基因工程加工技术开始运用时,有足够金钱进行基因改造的富人,才有条件生下完美无缺的下一代。贫与富,是不是将更加分化并永远隔绝?

当然,假如科技足够发达,基因工程加工技术能够低成本地走入千万家,大街小巷,全是通过改造的精英人士,他们聪慧,俊美,健康,一个民族集体提高到艺术学院一般的平均颜值。但,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吗?

是的,他们经过基因改造,将没有疾病的折磨,也不会为容貌而自卑,甚至不会再争风吃醋,但他们的烦恼,就是没有烦恼吗?

基因是生命的天书,世间的诸多美好与趣味,都是来自基因顽强延续带来的一系列故事,生灵,都受制于DNA。美国作家纳塔莉·安吉尔著有一本科普作品名为《野兽之美》,写尽了基因延续的故事。例如,人们为什么喜欢健美的异性?是因为与这样的异性合作传播基因,后代的成活率高、寿命长,从而有利于把基因继续传播下去。基因是自私的,意志强大,决定了人的很多情感,不断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对象--书中这么解释了“水性杨花”的科学原理:让妒忌的男性在战争性竞争中保留下强壮的品种,雌性挑挑拣拣左右逢源,使她具有充分的异性知识,从而可以找到最合适的配偶生产健康的后代。

就是因为差异,充满选择的机会,基因才如此活跃,生命才如此灵动。

基因改造后的人类,将失去彼此差异,也将失去一个未知的未来,一出生,他们的未来一生,就已经确定。

这种活法,是一种残忍的无趣。

中国的孩子很累,因为无数的父母都在做这种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什么样的人。他们从小就在沉甸甸的期望中长大,按照父母的意愿长成某个人,唯独不是他自己。

相比各种絮叨,各种鞭策,各种兴趣班,基因改造无疑是一条终南捷径,要变成牛顿吗?要变成诺贝尔吗?要变成爱因思坦吗?用他们的基因来改造就行。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梦想“生子当如孙仲谋”,要实现也不是难事--找到孙权的基因啊。

后天努力,不如先天注定。这是当今中国人不时在做的一个大梦,也是众多烦恼的由来。科技发展如此迅猛,人类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但要想过得有趣些,千万不能被唯基因主义所统治。

每个生命,都很珍贵;每次自然选择,都应该得到尊重。

据说,自从地球上人类诞生以来,在这个围着太阳旋转的星球上,一共生活过1150亿人,每个人都只活了一生,他们到来,成长,又离去,消失在时间中。虽然有斯巴达,有纳粹,有各种各样努力给人精确安排活法的美好愿望或邪恶阴谋,但绝大多数人,都跟别人不同。在体内最深处嗷嗷叫着的基因的指挥下,人们活着,努力活得更好。看似杂乱,实际有趣得很。

作者:关山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