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为父母须知道:不要立刻满足孩子的购买欲望!-今日头条

 时间变成水 2015-11-13

身为父母须知道:不要立刻满足孩子的购买欲望!

导语:延迟满足能让孩子得到更大的快乐。所以,孩子有需要的时候,别着急,缓缓再说。文末最后一句话才是本文哈哈一笑的重点。

文:进友

女儿15个月大时,流行手扶滑板车,小区里满是玩耍的孩子。眼看着走路刚刚利索,女儿就迫不及待想去抓小区同龄孩子的滑板车。这个阶段,物权意识已然建立,哪个小朋友都不愿自己玩具被别人抢占。

老婆看到女儿眼巴巴渴望的表情,说:“买一个吧,看她馋的。”

我说:“别急,不是钱的事。缓缓再买。”

我问女儿:“你想不想要自己的滑板车?”

“想!”回答得很干脆。

“只要你学会了滑,我就给你买。”

“好!”头连点好几下,很认真。

这样,每次去小区,女儿都眼瞅着有滑板车的小朋友,等对方一离开车玩别的东西,就立刻赶过去抓来滑两下,因为动作不熟练,还踉踉跄跄的。别的小朋友一喊,女儿就立马停下来,依依不舍地把车还给人家。

偷艺往往学得快,因为成长的渴望更强烈。女儿很快就拥有比同龄小朋友更出色的滑技了,完全符合“会滑就买”的标准了。

大人说话要算数。带女儿进商场,挑了她中意的一款滑板车,手把处带有最喜欢的动画片形象《海底总动员》主人公Nemo的玩具。女儿开心极了,拿回家就在客厅狭小空间里滑个不停,晚上临睡都不肯放下,睡去的时候额头满是汗,怀里还紧紧抱着新买的滑板车。

孩子四岁以后,这个滑板车对她而言尺寸太小,明显无法玩了,却仍然是女儿的珍爱。我也难以忘怀女儿满头是汗,抱着车子睡觉的情景。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延迟满足带给女儿的独特体验。

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物质上满足孩子已经不是父母的挑战了。不过,孩子轻易就可获得的东西,过了时兴劲之后,很容易丧失稀罕的感觉,来得容易去得快。为了让孩子更懂珍惜,不妨采用本文类似缓一缓的做法,或许能让孩子快乐的感觉更持久。其实,岂止是孩子,延迟满足同样适用于成人。双十一到了,你是拉动消费败家爱国,还是怜惜快递员,坚决抑制冲动护家?自己定,别说我没有告诉你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