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住建部长回应“城市看海”:未来五年会有大改善|住建部|城市内涝

 蓬莱阁327 2015-11-13
城市内涝资料图 城市内涝资料图

  原标题:住建部长回应“城市看海”:未来五年会有大改善

  住建部长回应“城市看海” 国家建设“海绵城市”未来五年会有大改善

  中新社南昌11月12日电  (记者 柳俊武 刘占昆)针对民众关切的城市严重内涝等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12日在江西南昌表示,中国已在16个城市进行“海绵城市”试点,目前进展情况非常好,未来五年城市内涝问题将有很大改善。

  近年来,北京、武汉、广州等中国内陆众多城市,每逢强暴雨袭击,便引发严重内涝,坊间调侃为“城市看海”现象。2011年,“到武汉看海”成了网络流行词;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让79位市民失去生命……

  城市内涝问题在江西省会南昌同样存在。今年6月,南昌多个县区出现了6小时内170多毫米的强降雨,城区低洼路段出现积水内涝、车辆被淹等情况,一些居民小区路面水深突破1米。

  “我在网上看到,国家要建设‘海绵城市’,这个是不是跟解决城市内涝有关,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具体的好处?”12日上午,在南昌市调研的陈政高与众多基层民众互动交流时,一位市民如是提问。

  “你提的这个问题是一个重大课题”,陈政高说,中国的城市建设忽视了雨水的就地收集、就地渗透问题。中国城市下雨以后,70%的水是进入径流,也就是流入城市以外,只有30%在当地渗透。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截至8月17日,中国今年已有154个城市因暴雨洪水发生内涝受淹,受灾人口25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1亿元人民币。

  陈政高说,为了保证以后城市的安全运转,特别是大雨的时候,不要形成一片“汪洋大海”,所以国家提出建设“海绵城市”。“我相信经过‘十三五’的努力,城市内涝等雨水问题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善。”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今年4月,包括济南、武汉、南宁、重庆等在内的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公布。今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