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有桂花香暗飘过

 寻觅快乐 2015-11-13
正是秋天的黄昏,空气里飘荡着丝丝屡屡的桂花香。我在校园内散步,收到了阿明大哥寄来的书。用牛皮纸包着,沉甸甸的,里面可是作者的心血,捧着觉得厚重。封面上留着几天前作者潇洒的字迹,当然也留有指痕。现实的距离多么遥远,但因为网络和邮政,几天后,书就到了我手里,这是多么奇怪的感觉。
                 
  一直不舍得拆开,一直想等到有个好的心情好的环境时再拆开。阿明的文字,是直接捧出来的一颗鲜活的心,浑厚质朴,真实自然,不掺任何虚假,也需读者用心去读去体味。也只有这样的文字,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熠熠生辉。不知道是阿明的人格魅力给文字以巨大的感染力,还是文字又添了阿明人格的光彩,总之是文与人相映生辉。
                 
  我是在一个秋风萧瑟的夜晚看到这篇《梧桐雨》(在《检索黑人阿明》一书中)的。之前,在巢里和他聊过几次,觉出了他言辞深邃中的幽默,性情温厚中有男孩般的天真,给人的感觉是很轻松惬意的。在巢里,他与生俱来的正义感不由人不敬重,有他在,便有安全温暖的感觉。看了这本书的第一篇章《蒲公英》后,才知道,他是个象剑一样的男人,顶天立地,豪迈厚重。对朋友两肋插刀,倔强中有坦诚,直率中也有过鲁莽。
                 
  但不知道,《梧桐雨》中有剑胆的他琴心也如此厚重。同样的“真”与“情”不得不使人落泪。
                 
  那年,他18岁,诸事不顺:当兵体检不合格,报考大学被人家顶了,递交入党申请书如泥入海,给一个漂亮大方女孩的情书也被退了,她还一本正经告戒他要改造世界观。又因工负伤,腰椎横突骨折。他带着身心之痛来到了杭州舅妈家疗养,见到了她,开始了30年来暑来寒往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独爱这一种。”我相信这句话,我相信今生缘分前生定。当他看到有股淡淡桂花香味的她,那一刻,她的夺人心魄的美丽令他身心震撼,使他心慌气短!
                 
  他憨厚朴实不乏风趣。她聪颖活泼,含蓄中透出开朗。在他的窘态中,她大大方方地主动和他握手。平时给他针灸按摩。她又爱唱爱跳,在文艺队里演沙奶奶,在家里也是边洗衣边唱。她的天真快乐感染了他,抚慰了他内心的痛;她也有爱穿裤子而不爱穿裙子的率性;有敢于骂她们的“政委”是“土匪”的天真(而这一点是全然不同于那个一本正经的女孩的);她心地善良,为西子湖畔的凄美故事流泪;更重要的是,她和他同样爱好诗词。所有这一切,都让他痴迷,眷恋。
                 
  他用他的体贴与细腻,处处让着有点任性的她。因而他们相处和睦,一起打升级时因为配合默契而赢得对方莫名其妙。最动人的一个细节,是她爱吃瓜子,却不太会磕,他便常常磕了一大把瓜子仁给她留着。他们在最美丽的景物中度过了一生中最甜蜜的时光,但断桥与残阳在某种程度上也言中了他们爱情的前程。
                 
  美丽的日子瞬间即逝,很快,他的伤好了,她也回到了建设兵团。分离的日子,感情如那个骤然升温的夏日。等信、盼信、写信成了每天最幸福的事。但等待的甜蜜最终以她结婚的事实破灭,热恋还是如一只折翼的风筝,坠落在料峭春寒的三月中,就像当初不祥的预兆。
                 
  故事并没有到此就戛然而止,因为这是真实的人与事。只要日子还在,恋情也就在。此后就是30年来的牵牵挂挂。
                 
  很长的时间里,他便不知疲倦地在这天南地北之间跑来跑去。每到杭州,每次烙在心头最深刻的印象都是那朱红色庙宇式的站台,因为那里有他走出或走进时的欣喜与伤悲。
                 
  印象最深的一次,到浙大学习。在他刚好结束学习的时候,她才从北京培训回来。已近半夜,他终于在站台见到了依然有着淡淡桂花香的她。陪她吃过饭,送她回家,返回学校时,寝室们已经锁了,他反倒无家可归。在湖边漫无目的的游荡中,竟然又站在她家窗前的梧桐树下。
                 
  她的家,黑着灯,想必是睡熟了。那个深夜里,他孤零零地站在梧桐树下,怅然若失,凄苦不堪。凄凉的风中飘起了冷雨,一叶叶,一声声,点点滴滴的雨水滑过他的额、脸,冰冷——
                 
  读到这里,不能自己,掩卷落泪。静谧的夜里,呼啸的秋风中说不尽的肃杀与苍凉。披衣而起,推开窗户。朦胧的路灯下,一丛丛齐腰深的秋草匍匐着、静默着、沉思着,连同花池里着上各种深色的花树。多年来的自己,已经习惯了这个季节的沧桑与凄美,喜欢着一切有故事有底蕴的事物和人。就像这个季节的衰草,怡然间拥有了曾有过辉煌后的冷寂与厚重。
                 
  在所有的爱情故事中,我偏心于断桥与残雪般的苍凉故事。而这些故事中,更多地源于女性的痴情。西子湖畔的苏小小如是,白素贞如是。即使是满口辞章的陆游,不断地赋诗、填词,勾勒沈园春秋,平平仄仄,长句短句,把唐婉念了一辈子,一首《钗头凤》令世人心情沉重。可是可怜的唐婉,纵然有风情,有才情,最后收获的便只是“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但是在这个真实的故事中,更多的是他的痴情。三十年来天南地北地跑着的他,时时刻刻牵挂着她、担忧着她。雪花飘零时惦记着对她生日祝福的承诺,梧桐树下孤独的徘徊,满觉陇雨中的找寻与失落——虽然,在《满觉陇的雨》中,她也有过哀怨的眼神。在道义和责任面前他有爱而不能拥有的痛楚,而这一切,又与他天性中君子般磊落胸怀多么地相吻合。
                 
  像剑一样的男人,是男人眼中的男人,生活中比比皆是。但有剑胆也有琴心的男人,是女人眼中男人中的男人,生活中凤毛麟角。如此,他的情感表现在纵情中的流连,激情中的缠绵,热情中的温暖。一生中刻骨铭心的爱,只能有一次。那个杭州的女子,能得到一个真正男子汉的深情,她的今生是值了。
                 
  总以为,岁月的沧桑给了我处世不惊之态,季节的凄美融合了自己静寂之心,不再轻易感动。
  就因为他是个像剑一样的男人,一个女人眼中男人中的男人,一个生来就具有君子般磊落胸怀的男人,对伤害自己的东西不会设防,不会耍手腕、使心计,和他的文字一样没有虚伪没有做作,就这样地赤裸裸地任感情恣意折磨着自己。他的“真”与“情”胜过了许许多多个无病呻吟的所谓“爱情文字”。再一次唤醒了我多年来习惯麻木的神经,再一次让我为这种残缺破碎的美丽而沉醉得不能自拔。
                 
  隐隐约约地,有花香传来。传递着种种思念,夜空中弥漫的是记忆深处曾有过的誓言与爱恋。往事铺成层层的涟漪,在八月的花香里荡漾开来。
  突然想起那首沉淀成年年岁岁,习惯成朝朝暮暮牵挂的《八月桂花香》。
  ——
  幽幽一缕香
  飘在深深旧梦中
  繁华落尽
  一身憔悴在风里
  回头时无情也无雨
  明月小楼
  孤独无人诉情衷
  人间有我残梦未醒
  ——
  一城风絮
  满腹相思都沉默
  只有桂花香暗飘过
  启动电脑,搜索,让歌声一遍一遍萦绕整个身心。沉沦不能自己中,写下上述文字。
              
                                   2005年10月14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