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HN 昨天回学校招聘,很晚才爬上床睡觉。零点一到,我意识到,我清的大日子来了,男生节。那一刻,希望手里有个大喇叭,唱一首歌给每个大清男生,祝他们节日快乐——不管我认识不认识,他现在在清华还是毕业多年。都特别想对他们说一句,男生节快乐。 为什么这个节日让我那么激动?因为他们,很特别、很重要。 那么,拿什么来形容清华男生呢?面对这个话题我总是有很多话要说,一时杂乱难以整理。比如,他们大多高高的、瘦瘦的(部分人该特征仅适用于大一开学,微笑)。常年骑行主干道,背着一个双肩包,左边插一个水壶,右边插一把雨伞,当然,左右位置可以交换。他们的着装简单而丰富,春天,文化衫;夏天,文化衫;秋天,文化衫;冬天,还是文化衫。虽简单,但是款式多变啊!你看,开襟的、套头的、薄的、厚的、红的、白的、蓝的、绿的,当然,最多的还是我大清紫的。 他们常年被黑,很多都是莫须有的罪名,我都替他们喊冤。约个会不解风情自以为机智却被黑,课余参加个健美大赛自以为励志却被黑,偶尔旅个游,拿着树枝子在沙滩上算算术自以为放松心情陶冶情操也要被黑……这些只因公众难以读懂他们的可爱,也就不再追究了。可我非常喜爱的隔壁的冯唐少爷也曾在作品中这样黑过我大清男生,“……果然是清华男生,又是清华男生。几乎所有的好姑娘,轰轰烈烈、翻云覆雨、曾经沧海之后,想想自己的后半生,想想也无风雨也无晴,想要找个老实孩子嫁掉,就会想起清华男生,这已然成为一种时尚了……”还有好多,总之就是说我们清华男生总接盘。 这些都有点道理,但总觉得还欠点什么,没有抓住清华男生的本质。那,到底拿什么来形容你,清华男生。
专注不自私 美好不自知 靠谱不无趣 在午餐高峰期的清芬园维护正义的是清华男生。有一次在7食堂吃饭,等了很久就是找不到座位。看到非学生的一男一女坐在一个四人桌,旁边放着他们的包和帽子,“请问这是您的东西吗,麻烦拿一下好吗?”一男一女不肯,态度恶劣。这时,我身后传出一个洪亮的声音,你丫不是清华的吧,在午高峰清芬园占座,知不知道清华的规矩?这是清华男生,专注而不自私。 在大雪里载人回宿舍的是清华男生。每年冬天,安静的大雪里,你总能看到同样的场景。男孩骑着自行车,喘着白气努力踩着脚蹬。后面是手套帽子脖套全副武装的女孩,手里拖着行李,顺着自行车的轨迹向前滑行。我大一下伤过一次脚踝,走的久,或者天冷时都会犯疼。有一次寒假回家,下了地铁,从东门进来,脚踝又突然疼起来动不了。只好招手一辆自行车,说明了情况,问素昧平生的他能不能送我回学生区。他答应了,全程没有一句话,安静的听得到清华园雪落的声音。下了车,我连声道谢,他反而不好意思,说了句,哦,没事的。这也是清华男生,美好却不自知。 在刚刚出任环保部部长的记者招待会上,在全国媒体的长枪短炮面前,首先恭贺清华女生女生节快乐的是清华男生。当了校长,还是一辆二八大梁自行车骑遍清华校园的是清华园男生。2013年的男生节,这个清华男生在桃李园吃饭,有两个清华男生走到他面前,给了他一袋酸奶,说校长,男生节快乐,然后就走了。我现在也想带着两袋儿清华酸奶去环保部,跟大猫说一声,男生节快乐。对了,陈校长,我现在跑环保这条线,有新闻线索请到我的地盘留言。这是清华男生,靠谱但不无趣。
主干道 一个女孩,从17、8岁走进清华园,在这里开始一场4年或更长的和青春和成长有关的旅行。这场旅行,教会她坚韧、勇敢和智慧。更好的结果是,在这场旅行的尾声,带走一个清华男生,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离开园子,偶尔还可以回忆起主干道上厚德载物、后座载人的青春。 今年1月6号,“会宁讲故事”公众平台开播一周岁。我写了一篇文章《我会路过主干道,把你捡回家》(回复关键词:上 中 下,可阅读该篇文章),从深夜到白天,朋友圈刷屏一天一夜。这文章写的也是一个清华男生的故事,他叫宋云天。讲的是我在清华七年里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毕业典礼那天,在凌晨路过主干道,遇到了因疲惫靠着路沿石打着鼾声熟睡的他。我叫醒他,然后送他回紫荆公寓三号楼。 今天,我在起飞回杭州前,又去了一趟主干道,去看看男生节的祝福横幅。最打动人的,无一例外,都是出自本科生之手。不是歧视、没有偏见,只因那种青涩的用心和特定的年龄和心境有关。 站在主干道上,想起8年前,我们第一次给我们的清华男生过男生节,心里好甜。这样的青春,可以在这样的校园,和这样的你们相遇,夫复何求。 有你们陪伴成长的青春足够富足,下辈子如果不能书写同样的故事。我希望,自己至少可以变成一棵会开花的大树,长在你必经的主干道上,听着这园子里的笑声、鼾声和读书声,在梦想的路上,依旧陪你风雨兼程。
清华男生,愿你的心里永远住着一个孩子。 男生节快乐,一生快乐。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一起成长过的清华男孩,男生节快乐。 本文图片来自于topit达拉斯不死上传的“两个人”专辑。谢谢您美丽的画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