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帮乡村新教师就是帮乡村教育

 昵称gj7Fp 2015-11-13

 乡村缺教师是个不争的事实,乡村学校留不住教师的现象也客观存在,乡村教师被动去乡村更是绝大多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江西省弋阳县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但我们有几点尝试性做法,对解决这类问题或许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生活家庭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化解新教师生活“缺与少”的问题。近3年来,我县建设或完善了75所村小点和村完小,在建设中不仅考虑教育教学需要,同时把教师住校生活所需的基础条件列入其中,让教师有得住、有得吃、保安全、信息畅,基本化解了乡村教师因生活保障不到位而辞职离岗的现象。

  按区域和距离设立村小点和村完小教师的生活“驿站”。乡村学校规模较小,有些学校甚至只有一名教师,新教师会感到孤独与寂寞,这是乡村教师难以坚守的重要原因。我县在学校建设时就在距离不远的几所学校中选出规模较大、位置较为中心的学校作为周围几所学校教师生活的“驿站”。我们为附近其他学校的教师提供交通工具,让他们白天从“驿站”出发去上班,晚上回“驿站”吃饭住宿,这样乡村新教师有了更多的同伴,就不会觉得那么孤独,同时也能为教师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生活与交流保障。

  搭建平台为新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机会。我县开展了“叠山书院杯”系列教师素养展示,包括教育、人文、琴棋书画、音乐、体育及手工技艺等项目,力争让每位教师都有强项、都有兴趣、都有机会参与。为了让青年教师找到职业归属感,我县无论在教师培训、专业竞赛、评优评先等方面都尽量划分出青年教师专属区,让青年教师拥有更多的参与和展示机会。

  不设置过多的障碍阻拦新教师的横向和顺(逆)向流动。我县教师流动较为开放和人性化,教师横向流动多因家庭住址或成家所需,教师逆向流动数量很少,教师顺向流动一般都以考核成绩为标准。打通流动渠道,给每位教师流动机会,不让任何一位教师失去流动的可能。

  培训联盟让新教师感受到成长,不再感觉迷茫。我县教师培训突出本土优势,培训前了解教师现状与需求,按需确定培训内容;培训中以身边的人帮助身边的人和以身边的事感染身边的人的理念开展培训,同时还不断互换培训者与学习者的角色,今天的授课者是明天的学习者,今日的学习者可能就是明日的授课者;结成以优秀中老教师与新教师的培训后学习工作联盟,让他们在培训中学,更要在培训后用。这种培训式联盟有牵头人,但更多的是自愿和自主选择式参与,联盟是跨校域、跨年龄层、跨岗位、跨学科的互助交流合作平台。学习培训联盟在我县实施两年多来,曲靖市第二中学-云南省一级达标中学取得较好效果,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得到大幅提升,新教师在教研教学竞赛、文章发表,还有班级管理和教学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我县还分别成立了行政推动、民间组织的5个专业联盟体。有研究家校工作的家校合作委员会,有专门进行教师教学教研专业成长的名师工作室联盟,有共创全民阅读的教育梦·龟峰读书联盟,还有旨在提升班级管理和班级教育的班主任专业委员会以及教师心理学协会等组织。这些联盟立足教育,帮助教师,服务社会,本着自愿自主自由的开放态度,两年多来吸引了各级各类教师近2000人参加联盟活动,占弋阳教师总数的60%。青年教师参与联盟不仅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素养与能力,还让他们能广交朋友,联盟成了青年教师生活、工作、学习的“另一个家”,而青年教师反过来又成为联盟的生力军和推进者。

  乡村新教师的困难是客观真实存在的,解决他们的问题还需要从制度上、待遇上、环境上来思考。但乡村新教师的困难决不仅仅是他们本身,只有站在拥有乡村新教师就拥有乡村教育新希望的视角去看待,乡村新教师的问题就不会成为教育的一个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