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國粹命脈:儒、道、佛三家文化妙解

 三味書屋754 2015-11-13
國粹命脈:
       ——儒、道、佛三家文化妙解

★★★三味書屋754》2015年11月13日搜集整理★★★

                                   ★★★★★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儒、道、釋三家是華夏顯學,統貫著學術與文化的命脈;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猶如三枝奇葩,故有所謂“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說法;儒家提倡“仁禮安邦”,道家提倡“無為而治”,佛家提倡“萬法皆空”的人生哲學,我們可以從中修煉正確的行為,良好的哲學,健康的心態。
下列簡釋三家文化的區別:
 
儒學:以教化為核心。
道學:以治理為核心。
佛學:以大愛為核心。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進取文化。
道家文化——規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獻文化。

二、做人標準
儒家文化——仁、義、禮、智、信。 
道家文化——領悟道、修養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遵守十戒、心靈安定、運用智慧。

三、人生觀
儒家文化——積極進取、建功立業。
道家文化——順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愛眾生、無私奉獻。 

四、世界觀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現才華的舞臺。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人合壹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創造地獄、極樂。

五、價值觀
儒家文化——在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帶動和諧的社會。 
佛家文化——在為他人獻愛心、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

六、哲學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學。
道家文化——出世哲學。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情。

七、兼容學習,成就自己
儒家文化——修齊治平 
道家文化——道法自然
佛家文化——覺悟人生
 三家顯學的相互關系:
    儒、道、佛學說為中國文化之國粹命脈,其根本核心是:倡導善良,尊重天體自然,傳播改造世界,增進人類文明的理論,讓人們在社會實踐生活中,遵守規律,平等進取,使世間生活更和諧美好。
    儒、道、佛學說各成體系,博大精深;三家學說並不對立,好學者如能融會貫通,兼容並取,就更能在實際社會生活中,得舍有度,成全自己。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共撐中華傳統文化大廈的三大支柱,當為儒、道、佛三家。深入研究此三家的文化傳統,進一步發掘中華文化優秀、健康的精神遺產,並加以創造性的現代轉化,進而推進我國的現代化大業,是有積極意義的。 
 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勢的形成
    公元前六、五世紀,在東亞大陸的黃河中下遊,中原地區形成了儒家和道家等學說。儒家思想以“人”為本,側重於從“人”的角度來觀照人生、社會和自然,重視人的生命意義與價值,宣揚以道德為人生的最高價值。道家則以“自然”為本位,側重於從“自然”出發來觀照人生、社會和宇宙,強調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張順應自然,回歸自然。儒家的“人”本位和道家的“自然”本位兩種核心思想,奠定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基礎,決定了中華古代文化的走向。  
    約在公元一世紀,誕生於南亞印度的佛教傳入中國內地。佛教以“解脫”為本位,宣揚眾生要通過修持,以求從迷惑、煩惱、痛苦和生死輪回中解脫出來,進入大自由大自在的“涅槃”理想境界。佛教作為外來的、與儒、道異質的文化,在經過彼此沖突、相互融合後,約在公元四、五世紀的東晉時代,融入了中華傳統文化之中。此後,中華文化形成儒、道、佛三大脈絡,三家傳統說法稱為三教共同構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   
    從文化形成根據的角度來考察,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勢的出現決非偶然。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三家文化旨趣的共似性。三家思想的中心關懷和根本宗旨,都在於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實現理想人格,可以說都是生命哲學學說。二是三家文化內涵的差異性。三家文化體系的基點、架構、內涵、思維方式等均不相同,這又不僅適應於不同人群的文化精神需求,而且也有利於彼此互補融會。尤其是從印度傳入的佛教融入中華傳統文化之中,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的哲學、倫理學、宗教學、歷史學、文獻學、文學藝術、天文學,乃至醫學和民俗學等內容,彌補了儒、道文化的局限。正是從這層意義上說,中華文化體現了古代東方哲學和文化的主體性格與最高成就。
儒家的人本主義傳統
    儒家重視人的生命,稱“死生有命”《論語·顏淵》,“生生之謂易”《易傳·系辭》,認為人應當感恩自然的造化而使自己擁有生命,並得以展開人生,演繹人生。  
    儒家重“生”,更重“德”,把人格價值、道德價值置於生命價值之上。孔子雲:“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論語·子罕》強調人應當有獨立的意誌和人格。孟子雲:“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強調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原則,維護人格尊嚴。這就是說,在生命價值與道德價值發生沖突的嚴酷時刻,寧可“殺身成仁”《論語·衛靈公》,“舍生取義”《孟子·告子》,以成就道德價值。與重“德”價值取向相一致,儒家在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物質生命與精神生命的價值對比中,也認為精神高於物質,高度贊揚精神不朽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載:“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三不朽”說強調,成就道德典範,建立蓋世功業,闡發精深言論,都必將長遠地影響於後世,也即其所蘊含的精神意義是永不消失的,這也就是說三立者的精神遠遠超越於死亡而臻於不朽。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愛”,這也被視為人的生命的獨特而崇高的意義與價值之所在。儒家一方面肯定人具有內在的善性,一方面也主張強化外在的“綱常之禮”,強調兩者的結合為人生之道:遵循綱常之禮以開顯人的本然德性,進而達臻人的完善境界,成為聖人。張載說:“為天地立誌,為生民立道,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語錄》中這也就是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入世哲學。  
    儒家以現實社會關系中的人為本位,肯定人的生命意義和人性價值,強調在現實世界中提升道德品格,達臻理想境界,這種思想特質可以概括為人本主義。儒家人本主義傳統以其巨大的作用和影響而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
道家的自然主義傳統
    道家反對天命論、天意論和目的論,也排斥人的意誌、欲求和情感,排除任何加諸於一切現象的刻意有為,力主用自然性質、自然原因、自然原理來觀照、解釋人生、社會和宇宙,力求人的一切作為都要合乎自然的本來面貌和變化規律。  
    道家創始人老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源,而構成萬物具體形態的原始物質則是“氣”。萬物都是稟賦了“道”而成“德”自然本性,又稟賦了“氣”而成“形”形態,形體。老子又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所謂“道法自然”,就是道以自然為法,作為宇宙的根本原則、最高原則的道,所遵循的就是自然無為。  
    在道家看來,萬物無一例外地都同樣根源於“道”的流轉與“氣”的聚散,由此它們也就沒有本質的差異,沒有價值的優劣。《莊子·秋水》雲:“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認為一個人站在“道”的高度觀照萬物,認識到萬物並無貴賤高下之別,就能平等地看待一切,包容一切。這裏講的“以道觀之”,也就是以“自然”的角度來審視一切。  
    道家以“自然”觀照人,肯定生命的價值,反對人為地延續或損害自己的生命,宣揚自然主義生命觀。道家認為,一個人若能超脫於生死的執著,其心靈也就可以超脫形體的局限,直覺體認自我的自然本性,而與“道”契合為壹,進入“萬物壹府,死生同狀”《莊子·天地》的境界,在心靈上獲得極大的自由,成為精神上不受任何環境影響的“聖人”,或神妙至真的“神人”。《莊子》又有《養生主》篇,宣揚養生之道,以求保命全生,不受損害。這種養生理論稱為“全生”說,以後經黃老道家的養生論,進而影響道教,形成了長生論和神仙論。  
    道家還主張“天人合一”說。莊子雲:“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天地萬物和我們同生於“道”,天地萬物的氣和我們的氣相通,人的生命要與天地萬物的生命合一,相應,協調,並與天地同長終。《莊子·在宥》論天人關系說:“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提倡無為,崇拜自然;貶斥有為,鄙視人為。道家所論人與自然的關系的觀點,構成了自然主義傳統的重要內容。 
佛家的解脫主義傳統
    佛家從“解脫”坐標觀照人生,為中華文化增添了解脫主義傳統——基於對人生“無常故苦”的價值判斷,懷著對人的迷惑、煩惱、痛苦、死亡的真誠關切,指出解脫的方法和途徑,從而為人提供了壹種宗教的精神依托。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尋求解脫的修證中,總結出“四諦”即四種真理。“四諦”以論定人生的價值是苦和分析苦的成因為出發點,以指示解脫諸苦的途徑為中心,以解脫境界“涅槃”為歸宿,構成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早期佛教強調依“八正道”而行,即得解脫。“八正道”是八項修行實踐的德目,包括正確的見解、思維、言說、行為等。後來又提出佛教修行者的實踐總綱“三學”,即戒學、定學和慧學。戒學是抑止邪惡,積習善行;定學是安定身心,集中精神;慧學是如理思維,徹悟實相。隨著小乘佛教發展為大乘佛教,佛教的解脫之道也發生變化,這就是在理論上力圖超越小乘佛教對人生過於負面和悲觀的看法,在修行上突出強調智慧的關鍵作用,重在以觀照真理和證取真理為解脫。為此,大乘佛教還要求在修行上不脫離世間,積極參與世間的各種善舉,以利於眾生的普度、解脫。  
    中國佛教繼承和發展了印度佛教的解脫主義學說,特別是中國化的佛教宗派天臺宗、華嚴宗和禪宗更著重轉向內心的探索、轉換和提升,以求得人生的解脫。如禪宗宣揚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求得心,即成佛。這實質上是把心性修養看作人生解脫的必由之路。 
儒道佛三家的差異與融會  
    由上可知,中華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的社會問題意識是不同的,儒家關切社會的治理,道家關懷生命自然狀態的保持,佛家關心人生痛苦的解除。故此,歷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隱世,佛家出世之評論,這大體上反映了儒、道、佛三家的基本特質和彼此差異。儒、道、佛三家雖各有所重而相徑庭,然仍能融合會通,相濟相補,構成彼此共存共榮的文化格局,長期以來支配和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概括地說,三家的融會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對人的生命價值的關切,構成三家融會的基礎。儒家以積極的入世精神,並在現實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實現人生的價值,給無數英雄豪傑帶來精神鼓舞和巨大滿足。道家重視人作為個體的存在價值,主張因順自然,最終復歸自然,從而為不重功名利祿者或默默無聞者提供精神支持。佛家則關心人的生老病死,關心願望與現實之間永遠無法消除的反差所帶來的痛苦,給有深切痛苦感的人以心理的溫暖和情感的慰藉。在歷史上,三家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質發揮著各自的優勢,彌補著彼此的局限。   
    二、對人生崇高境界的追求,是三家相通的理想目標。儒家關心天下興亡,不計個人得失,知其不可而為之;道家不刻意人為,追求自然、完美;佛家無私無欲,超脫自在,這都是在不完善的社會環境中,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和保持完善的人生境界。三家追求超越是同,具體境界不同是異,三家相通,和而不同。  
    三、重視心性修養是三家思想的主要契合點。儒、道、佛三家的互動,歷時約二千年,越到後來越傾向於融合。“儒也,釋也,老也,皆名焉而也,非實也。實也者,心也。心也者,所以能儒能佛能老者也……知此乃可與言三家一道也。”三家一道歸結為三家同心,心性修養是三家成就理想人格的根本。   
     儒、道、佛三家的不同傳統,各有所見,也各有所蔽,各有所得,也各有所失。如何根據現代社會的需要,加以創造性地闡發與運用,這當是時代對我們的呼喚和賦予我們的任務。


《歡迎進入三味書屋754個人圖書館》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