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的因果链就是:无明—我执—烦恼—恶业—痛苦。
第一个环节:无明 无明是什么?其实就是贪嗔痴中的“痴”。具体来讲,我们凡夫不明白轮回从哪里来,也不明白轮回的本质是什么,更不知道行善的功德是什么,造恶的过患是什么,这些因果取舍上的迷惑就叫做无明。
第二个环节:我执 烦恼的基础是我执。如果能够把我执推翻、断除,烦恼自然不会产生,也不会造作恶业,从而解脱痛苦。断除我执最好的方法是开启智慧,也就是建立起“无我见”的大智慧。
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起“无我见”?首先,要明白我执从何而来,认识产生“我”的对境是什么。我执是一种心态,这种心态之所以产生,必定有一个对境。无始以来轮回中,产生我执的对境是五蕴,也就是色、受、想、行、识,其中色即代表身体等物质方面,受、想、行、识则代表精神方面。五蕴的组合使我们产生了我执。由于无明,我们误认为这个五蕴之上有一个“我”的存在。
从身体的角度来看,我们会认为身体是男性,所以“我”是男性;身材高,所以“我”高;身体胖,所以“我”胖,相貌很帅,所以“我”帅等等。
从心态的角度看,我们又会产生诸如“我”很慈悲,“我”很智慧,“我”很笨等想法,这些都属于受、想、行、识的范畴。但是实际上,实质的“我”是不存在的, “我”只不过是五蕴的组合而已。从五蕴合一的整体上看,并没有“我”,从五蕴单一的个体上看,也没有“我”。虽然如此,“我”的错觉还是从五蕴上产生了。
我们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路边的一条花绳子,人在没有看清楚的情况下,会误认为花绳子是一条蛇而受到惊吓,导致一系列的痛苦。那么到底有没有蛇?当然没有。为什么人会把花绳子误认为是蛇呢?因为没有看清楚。没有看清楚相当于无明,花绳子相当于五蕴,蛇相当于“我”,受到惊吓相当于轮回。
如果你误认为蛇是存在的,自然受到惊吓,感受到各种痛苦。当你知道蛇并不存在,看到的只不过是一条花绳子,那么“蛇”所带来的恐惧和痛苦便自然消失。同样的,五蕴有没有?有。“我”有没有?没有。如果你误认为在五蕴上有个“我”,轮回的一系列现象就产生了;当你明白五蕴上根本没有“我”,那么轮回的一切就 都会停止。
在我们没有看清楚的情况下,花绳子被误认为是蛇;在我们不观察的情况下,五蕴产生了“我”。如果能以空性的智慧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五蕴其实是因缘的合和,只是名义上的存在,而不是独立的、有自性的东西,更不是实有的存在。如果能认知到这些,我执就能够被破除。
这样分析下来, “我”是不是有点消失了?让我们再深入地观察一下自我:身体是“我”吗?感受是“我”吗?心中的想法是“我”吗?身体的行动是“我”吗?如果身体是 “我”,那么残障人士的“我”岂不是残缺了?如果身体是“我”,那究竟眼睛是“我”,还是鼻子是“我”?头是“我”,还是“四肢”是我?五脏六腑又是不是 “我”?如此一想,似乎确实找不到一个实有的“我”。
但是无始以来轮回中,我们对于“我”的习气实在是太根深蒂固,尽管通过理论分析,明白了不存在一个“我”,心却依然还是会执“我”为实。就好像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即使别人把那个地方的各种细节描述得非常详细,但我们心里对那个地方的认识依然是模糊的。同样的,即使我们对“无我”的概念有了认知,但感受依然 模糊,“我”依然会顽固地存在。
要在内心真正建立起“无我”的正见,破除“我执”,就必须通过长期不懈的实修,让见地稳固。否则,“我执”就会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之所以说痛苦的根源是无明,便是因为本来没有“我”,却由于无明产生了“我执”。一旦有了“我执”,就会产生自他的二元对立,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喜欢和有利益的人、事、物生 出贪心;对自己不喜欢和伤害自己的人、事、物产生嗔恨;对既不喜欢又不讨厌的人、事、物既不产生嗔恨也不产生贪心,却产生愚痴。基于这三种对境,贪、嗔、 痴三毒继而产生。
于此之后,由于拥有了超出他人的身材、相貌、学识、财富等等,便产生了傲慢;当他人比我们强的时候,产生忌妒心;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无法割舍,产生吝啬心。总之,贪嗔痴慢疑五毒烦恼,都是由“我执”而产生。在五毒烦恼的驱动下,就会造作出杀盗淫妄等恶业,遭受种种果报,以至于我们在轮回的苦海无有脱期。
通过长期的实修,最终体认和证悟到没有一个“我”的存在,这个境界便叫做“无我”。证得了“无我”,就不会对“我”和“我的”产生贪心,就不会对伤害“我” 的人事物心生嗔恨,各种烦恼也将随之消失。自然而然地,我们对于衣食住行、功名利禄等方面的欲求都会停止,继而不再造作恶业。既然恶因停止了,恶果自然也将停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