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兰察布旅游文化

 f4956 2015-11-14
乌兰察布旅游文化-第十三章 乌兰察布野生动植物及土特名优产品
发布时间:2013-06-09 19:30     作者:文化促进会     浏览次数: 331
       一、野生动物
       乌兰察布市野生动物资源,可分为四大类:珍稀濒危保护动物,野生药用动物,野生皮毛动物,鼠、虫害天敌资源。乌兰察布市野生脊椎动物科属组成:鸟类有35科74属125种。兽类14科35属42种(其中啮类4科21属36种),鱼类有3科6属36种,两栖爬行类有7科11属18种。主要珍稀动物有以下几种。
  灰鹤 别名灰嗥。鸟纲,鹤科:体羽为灰色,颈下黑色,只有头的两边为白色,成年鸟枕部光秃呈红色,喙、颈和双腿都修长纤细,常涉足于水边寻食,多以水草嫩芽、野草种子或蛙、鱼、软体动物为食。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另外乌兰察布的草原区还生活着一种鹤类——蓑羽鹤,别名灰鹤。是现存鹤类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羽灰色,头顶无裸区,上胸具有黑色羽毛,翅长42—63厘米,外形秀丽可爱,像古代闺房中的少女,因而有人又称它为“闺秀鹤”。属于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黑鹳 别名乌鹳、黑巨鹳。鸟纲,鹳科。黑鹳体型小于白鹳,其特点是上体羽毛呈黑褐色,带有绿紫色的光辉,下体之胸腹部羽毛洁白如雪,翅长约56—60厘米,喙和眼周裸出部呈红色,腿、趾为暗红色。雌雄同色。黑鹳为候鸟,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公约中的保护对象。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天鹅 鸟纲,鸭科。在乌兰察布地区计有三种:疣鼻天鹅、大天鹅和小天鹅。疣鼻天鹅以喙呈赤红色,前额有黑色疣突而明显区别于其他两种,因其鸣声沙哑低沉,故又称哑声天鹅。大天鹅体大,喙黑色,基部为黄色,羽毛洁白如雪,因其鸣声独特又称为咳声天鹅。小天鹅与大天鹅相象,但体型略小,别名短嘴天鹅。天鹅为候鸟,每年春季返回北方繁殖,栖息于水草丰美的沼泽、湖泊、河湾,如蓝天上飘浮的朵朵白云,十分美丽诱人。秋季来临,天鹅结队返回南方越冬。天鹅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能越过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可爱的天鹅被人们看成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均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骨顶鸡 别名白骨顶。鸟纲,秧鸡科。骨顶鸡不是真正的鸡,而与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其体长约40厘米,头颈羽毛黑色,背羽暗青灰色,头顶具白色角质裸出额甲,故称白骨顶。趾具瓣状蹼膜,善于游泳,但本领不及鸭雁。感觉不灵,行走迟钝,遇猛兽袭击时,并不急于飞走,而是一头钻入芦苇塘深处,潜于水下。食性杂,以水生植物的嫩苗、水藻、水生昆虫、小鱼、螺类为食。体大肉肥,肉味香醇,可与鸡鸭媲美。同科的红骨顶额甲为红色,生活习性及分布与白骨顶相同,亦称“黑水鸡”。是最常见的游禽之一。
     遗鸥 鸟纲,鸥科。体大于家鸽。夏羽头颈上部黑色,上背灰色,翅尖具黑斑,其他羽毛白色,体长约45厘米。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金雕 别名鹫雕、老雕、红头雕,鸟纲,鹰科。为大型猛禽,体型很大,头无羽冠,头和后颈的羽毛尖锐,呈金黄棕色,翅长58—65厘米,翅宽而圆,尾长而平,雌雄同色。常栖息于险峻山林之中或荒原湖畔。飞行速度快,耐力强。捕食能力强,常捕食雉、鸭、鸠、野兔、獐、狍等大型鸟兽,经驯养能放猎,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除金雕以外,鹰科中的蜂鹰、鸢、苍鹰、松雀鹰、大鵟、普通鵟、毛脚鵟、鹰雕、草原雕、乌雕、玉带海雕、毛尾海雕、秃鹫、兀鹫、胡兀鹫等,近30种国家一、二类保护鸟类在乌兰察布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大鸨 别名地鵏,俗名地鹤。鸟纲,鸨科。大鸨体羽棕黑色,身长约100厘米,体重10—15公斤,翅长约61厘米,雌鸟较雄鸟小,是草原上典型的鸟类,也是我国最大型的鸟类之一。雄鸟喉部有纤细的羽毛向外突出,如胡须一般,雌鸟没有。雄鸟在繁殖期到来时,常把尾羽朝天竖起,同时把脖子和翅膀上的羽毛也直立起来。发出“咝咝”声以示求爱之心。大鸨在乌兰察布地区为夏候鸟,栖息于广阔的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区,它的长腿光秃秃的,极善在草原上奔驰,而飞翔能力较差,常迎急风才能起飞。大鸨主食植物的芽及根,也食鱼、蛙及昆虫。每年秋冬返至长江流域。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野驴 别名蒙古野驴、亚洲野驴。哺乳纲,马科。体形似骡,比马略小,较家驴大。体长200厘米左右,肩高110—130厘米。夏毛赤棕色,背中央有一条杂有褐色的细纹,冬毛灰黄色。属荒漠、半荒漠动物,栖息于戈壁丘陵地区,而栖息地附近必须有水源。喜食多刺植物和野草。耐寒、耐热及耐旱能力均很强,奔跑速度快且具有耐力。好群居,但性蛮悍,不易驯服。乌兰察布市仅见四子王旗境内有分布,数量稀少。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雪豹 别名艾叶豹,哺乳纲,猫科。为大型猫科动物。体形似豹,全身呈灰白色,布满黑色斑点和黑环,但无黄色毛,尾粗大,毛长而蓬松,体重30—50公斤,体长130厘米左右,尾长约90厘米。不怕寒冷,为高山动物,白天隐蔽,晚上出来找食,常以盘羊、山羊、鸟、鼠等为食。雪豹皮色泽鲜丽,多用于制造翻毛朝外的皮衣。数量极少,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猞猁 别猞猁狲,哺乳物,猫科。中型猫科动物。外形似猫,但比猫大。身长85—130厘米左右,体重一般为18—32公斤,四肢粗长,体背及四肢有褐色斑块。尾短,末端黑色。耳直立呈三角形,端处耸立黑色笔毛。耳壳和笔毛可以朝发声方向活动,起收集声音的助听器作用。毛淡黄色或灰褐色,或棕红色,行动敏捷,性情凶猛,善于爬树。夜出活动,以捕捉雪兔及林栖鸟类为食,其皮的毛绒细长,毛色美观,是珍贵的裘皮原料。在乌兰察布市境内有少量分布,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青羊 别名斑羚。哺乳纲,牛科。体长100—120厘米,体重约30—48公斤。外形似山羊,但颏下无须,通体青灰褐色。雌雄均有角,角短,除角尖外,横棱显著。鬓毛很短,四肢和尾也较短,蹄狭窄。冬毛灰黑或深棕色,夏季更暗。常在山顶的裸岩或无林山地上活动,栖息地较固定,一般在向阳山坡。嗅觉、视觉和听觉都很灵敏,以避免豹和大型猛禽的袭击。单独成3—4只成群。晨昏觅食,冬季以乔灌木的幼枝、地衣、苔为食,春夏秋食草及植物果实。数量十分稀少。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黄羊 别名蒙古瞪羚、蒙古原羚。哺乳纲,牛科。体长可达130厘米,体重约30—35公斤。体形纤瘦,须细长,腿细长。尾短白色,臀斑明显,高过尾基。雄性有短角,长约25—28厘米,除脸、耳背为灰黄色,唇、腹及尾四周为白色外,全身显沙黄色。主要栖息于平原丘陵地带和荒漠草原地区。极善奔跑,出生2—3个月后奔跑时速可达90公里。有敏锐的视觉以适应草原不良的隐蔽条件。以草本植物为食。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鹅喉羚 也称长尾黄羊。哺乳纲,牛科。体长约100厘米左右,重约25—30公斤。体形似黄羊,略小,尾较长,棕褐色,臀斑不高过尾基。背部毛色灰黄,腹部白色。耳朵又长又大,嘴角豆眼眶有深棕色的面纹。雌雄均有角,但雌角极短。发情期雄羚喉部突出成素囊状,肿胀如鹅喉头,故名鹅喉羚。夏季常4—6只成群生活,秋季成大群,冬季可见与黄羊杂居现象,以草本植物为食。乌兰察布市境北部有少量分布,鹅喉羚的肉可食用,皮可以制革,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梅花鹿 别名花鹿。哺乳纲,鹿科。体形中等,体长90—118厘米,成年雄鹿体重150公斤左右,成年母鹿较小。夏毛红棕色,有黑色背线,从肩沿背至尾有白色梅花斑。冬毛栗棕色,厚密,白斑不明显。喜栖于树林边缘和山地森林之间,春夏躲在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里纳凉,并逐步移向高山;冬季下山到山地背风坡的南坡和低洼地躲避风雪。雄鹿有角,3—4杈,可产高质量的鹿茸。梅花鹿皮可制革,肉供食用。鹿茸为名贵的药材,角、肾、尾、胎、骨、肉也都可入药,经济价值极高。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在乌兰察布地区有人工繁殖培育的梅花鹿。
     盘羊 别名大角羊、大头羊。哺乳纲,牛科。体长达160厘米,肩高120厘米,雄性体重可达200公斤。头大,角粗大,记录中最大的达158厘米长,头角合重40多公斤。角向两侧卷曲呈螺旋状,几乎可达360°。雌羊角短而细,弯曲度不大。颏下无须,耳小,尾短不及耳的长度。体毛灰棕或暗棕色,睑、额、颈淡灰棕色,胸腹部黄棕色,臀部有白斑。栖息于山地开阔地带。夏冬常在高山和草原之间进行季节性迁徙。嗅觉灵敏,不易接近。群居性,一般10—12头雌羊及1头雄羊相聚成群。晨昏觅食,以草本植物为食。发情期,雄性间常有争雌的争斗现象。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百灵鸟 鸟纲,百灵科,号称草原歌王。体长17—19厘米,头与背部呈褐色,翅黑而具白色,胸部有连续的黑色横带,下体近白至灰棕色。腿周及眉纹棕白色。喙、足为淡黄色。以杂草及其他野生植物种子为主要食物。百灵鸟为我国最著名的鸣禽之一。其鸣声婉转悠扬,清脆嘹亮,善仿多种鸣禽及动物叫声,为千里草原迎黎明送晚霞,带来无限生机。百灵鸟因歌喉优美而受到许多养鸟爱好者的青睐,在一些动物园里也可见到。
     艾鼬 别名艾虎、地狗。哺乳纲鼬科。貌似虎形,体略大于黄鼬。毛短而平,绒毛细厚,底绒纯白。毛色红黄或沙黄,色泽光润,鲜艳夺目。肛门旁有臭腺一对,能分泌强似氨水的臭味,用以御敌。体态轻敏、灵活,性凶猛。极善捕鼠,是鼠类的天敌。主食除鼠、免、早獭外,亦捕食鱼、蛙。毛皮为珍贵的制裘原料,在国际市场上称为“软白银”。
     石鸡 别名嘎嘎鸡、红腿鸡。鸟纲,雉科。体长30厘米以上,通体棕灰色,胸前有黑色环羽,两肋杂以黑色和栗色横斑,嘴和双腿均为红色,所以又叫红腿鸡。石鸡为一种山区禽类,善于在岩石中奔走,飞行能力差。以谷物、浆果、种子、嫩芽及昆虫为食,有时也吃掉造林播下的种子,对林业有一定危害。每当早晚总是“嘎—嘎—嘎”鸣叫不停,萦绕山谷之中。肉洁白细嫩、味道极为鲜美,是我国出口的重要食用禽类。
       毛腿沙鸡 别名沙鸡。鸟纲,沙鸡科。大小如鹌鹑,外形似鸽子。羽毛沙棕色,背部杂以黑色横斑,在沙漠中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两根细长的中央尾羽十分显眼。腿和趾上全被羽和细鳞片覆盖,所以,也称兔脚鸡。三趾,趾底呈垫状,适于在沙地上奔驰。沙鸡飞翔高度低而速度极快,冬季常集群,几十只一起飞行,由于视觉和听觉很差,遇到障碍物时常因不能灵活改变方向而碰撞致死。主要采食植物的种子。因其肉味鲜美,数量较多,而成为乌兰察布地区的传统出口野禽。
       黑琴鸡 别名斗鸡。鸟纲,松鸡科。体形及大小似家鸡,雄鸡全身为黑褐色并有蓝绿色辉亮光泽,翼上有宽阔的白色横斑,飞羽暗褐色。外侧尾羽向外弯曲成镰刀状,十分美丽。雌鸟与雄鸟差异较大,体形稍小,成鸟体羽棕褐色,杂有黑褐色横斑,尾叉不深,外侧尾羽不外弯。雌雄鸟眼上裸皮为鲜红色,但雄性尤宽。黑琴鸡是亚寒带针叶林的典型代表鸟类,栖于纯松林或针阔混交林中,筑巢于地面隐蔽处。飞行强健迅速,但不能持久,善奔走。冬季常居“雪窝”之中。以嫩枝叶、花序及果实为食,少食昆虫。春季发情,一雄配多雌,由于争偶相斗。互相追逐跑成一圈,俗称“跑圈”,其斗偶炫耀形式十分壮观有趣。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赤狐 别名狐狸、草狐。哺乳纲,犬科。体长约70厘米,尾长约45厘米。体型细长,吻尖,耳大直立,四肢较短。体毛棕红色,耳背黑色,尾尖白色。有肛门腺一对,可释放刺鼻的臭气。栖息于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农田甚至城郊。性狡猾,行动矫健而敏捷,善于跳跃和游泳,听觉、嗅觉灵敏。食物很杂,种类随季节而异,以鼠、虫、两栖类、爬行类、小型鸟兽等为食,饥饿时偶入村子偷食家禽。有贮藏食物的习性。赤狐是重要的毛皮动物,狐皮是名贵的制裘原料,由于毛细绒厚,色泽光润,针毛齐全,御寒性强,适于制作大衣、皮帽、衣领及围脖等,平滑柔软,轻暖华贵,尤以冬毛为最佳。赤狐以鼠类为食,对草原、农田及人类有益。在乌兰察布地区广泛分布。
     黄鼬 别名黄鼠狼。哺乳纲,鼬科。黄鼬为小型食肉兽,体细小,四肢短,尾长约为体长之半,尾毛较蓬松。体长约30厘米,尾长15—20厘米。体毛橙黄色,因得名黄皮子。肛门附近有皮脂腺一对,能释放臭气以御敌。栖息于林中水边、草原、田间以及多石的平原等处。夜出活动,生性机敏、灵活,能爬树,善游泳。食物以鼠类为主,夜间常闯入鼠窝,咬死全窝老鼠,是老鼠的天敌;也食鸟、卵、蛙、昆虫;有时也会潜入住宅咬食家禽。黄鼬皮张是我市传统出口商品,经加工后可制大衣、领帽等。尾毛可制毛笔、画笔,弹性好,沥水耐磨,是国内外畅销的商品。在我市和黄鼬相似的种类还有艾鼬、香鼬、虎鼬、伶鼬、白鼬等,其中后二种冬季毛为白色。上述鼬类动物是鼠类的天敌,对维护森林和草原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们的毛皮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野猪 哺乳纲,猪科。体长约120厘米,高约60厘米,重约150公斤,形似家猪,但更健壮,吻较家猪细长,圆筒形,耳朵直立。雄性犬齿特别发达,称“獠牙”,最长可达25厘米,上齿露出唇外。栖息于近水的树林里,常成群在一起,而年老的雄猪性情孤独,习惯独来独往。奔跑迅速,善游泳,常掘食。杂食性强,常夜出掘食农作物,有时袭击家畜,受伤时会强烈反击,就连老虎也会让它三分。野猪是农业上的害兽,但肉味鲜美,皮可制革;背上刚毛——猪鬃可制毛刷;野猪肉主治癫痫,补肌肤,益五脏;其骨、脂、胆、肾均可入药。乌兰察布地区在蛮汉山有极少数分布。
     二、野生植物
     乌兰察布市野生植物有107科、358属、702种。其中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科占95%,属占96%,种占65%。乌兰察布市野生种子经济植物占整个野生种子植物种子数的65%。野生植物按经济类群划分可分成以下各类:树种、牧草、药材、花卉、蜜源植物、香料植物、纤维植物、野果和砧木植物、野生菜类植物、其它经济植物资源等;其中,野生乡土树种有119种,主要有云杉、油松、侧柏、杜松、青杨、山杨、白桦、辽东栎、榆、柳、杏、沙棘、梨树、欧李、蒙古栎、辽东山楂、山樱桃、山丁子、果树、野玫瑰等;另有生长于四子王旗脑梗境内的一处胡杨林,属世界珍稀树种。著名野生花卉植物有以下几种。
     翠鸟花 别名大花飞燕草、鸽子花。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科。在乌兰察布的山地草甸、草甸草原及沙地草甸中有较广泛的分布。多年生草本,高20—56厘米。叶片裂成掌状。花序有花3—15朵,每花由5枚蓝色、紫蓝色或粉紫色的花被片组成,其中位于上方的一枚后伸成中空的距。纵观全花如鸽似燕,飞翔于绿茵草地之上,大而鲜艳,可供观赏。全草可入药,能泻火止痛、杀虫,但本草有毒,需引起注意。
     芍药 双子叶植物纲,毛莨科(亦有单列出芍药科),被称为山花皇后。在乌兰察布的山地及草甸草原中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多年生草本植物,高通常50—70厘米。花大型,顶生并腋生,直径7—12厘米,稀达19厘米,白色或粉红色、紫红色,十分艳丽醒目,是驰名中外的著名野生观赏花卉。根可入药,名赤芍,是著名的中药材。同属的另一种为卵叶芍药,分布及药用功能同芍药,但花略小、叶卵形。
     金莲花 双子叶植物纲,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0—70厘米。叶片深裂成五角形,十分漂亮。花1—2朵顶生,由10—15枚花被片组成,金黄色。花被片长1.5—2.3厘米,其间生有金黄色的蜜叶,恰似花中有花分外娇艳,观赏价值很高。金莲花还是著名的中药材,在清热解毒消炎等方面具有良效。
     草乌头 又名断肠草。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科。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有暗褐色的块根。叶掌状三全裂似鸡爪。花序顶生,花多而密,长达40厘米。花被片5枚,蓝紫花,顶部一枚如盔,盖覆其他之上,形态独特美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草乌头的块根有剧毒,采集时应格外注意。但也是一种中药材,能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攻毒杀虫,真可谓以毒攻毒。同属的西伯利亚乌头、华北乌头等在分布和药用价值上同草乌头。同属中的阴山乌头、白狼乌头均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细叶白头翁 别名毛姑朵花。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40厘米。叶片羽状深裂。花大型,花被片6枚,蓝紫色或蓝紫红色,长2.5—4厘米,果实密被白色羽毛。全身上下密被白色长柔毛,如同穿上大皮袄,可以顶冰雪而发芽,迎风霜而开花,是春回大地的先行者,为早春的大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根可入药,能清热解毒、消炎退肿。
     大瓣铁线莲 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科。常穿行于树木、灌丛之间,茎细弱。花单一顶生,花梗长15厘米。花大型,直径达10厘米,花被片4枚,蓝色或蓝紫色,退化雄蕊形同花瓣,美丽如同荷莲,可供观赏。
     瓣蕊唐松草 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科。每当夏季来到草原上,总可以看到开满一簇簇白色小花的野草在随风摇动。直至近前观察才发现,这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其实并没有花瓣,而是雄蕊的花丝膨大而成。难怪人们称它们是“无瓣之花”呢。它的根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野罂粟 别名,野大烟花。双子叶植物纲,罂粟科。多年生草本,含白色乳汁,叶基生。花单生,桔黄色或黄色,直径2.5—6厘米,花瓣4片,外大内小。在绿色的背景中显得格外醒目。果实药用,能止咳、止泻。
     大花杓兰 单子叶植物纲,兰科。国家四级保护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5—50厘米。具有粗壮的地下根茎。椭圆形叶大型,弧形叶脉。花大型,花姿奇特。中萼片似花瓣,位于花的上方,长3.5—5厘米。花冠有花瓣和唇瓣之分。花瓣近披针形,长4—6厘米,分列两侧,唇瓣呈椭圆状球形,如囊似兜,位于花的下方,长4—6厘米,囊口直径约1.5厘米。全花紫红色,花色艳丽,姿态绝伦,掩映在绿荫花海中仍十分醒目,是乌兰察布境内名贵的野生观赏花卉。同属的另一种植物——斑花杓兰,花略小,白色具紫色斑点。
     东陵八仙花 别名,东陵绣球。双子叶植物纲,虎耳草科。在乌兰察布产于蛮汉山等地。灌木1—3米。伞房花序大型,直径9—14厘米,有花多数。花分两种,外围不孕花大型,白色有时淡紫色,花被片4枚,每片长1—2.5厘米;内层为两性花,花瓣小,白色。微风习习,外层不孕花随风飘动,恰似白色蝴蝶纷飞起舞,十分美丽,是北方著名的观赏树种。
     野蔷薇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科。野蔷薇在乌兰察布有多种,如黄刺玫(别名马茹茹)、美蔷薇(别名油瓶瓶)、山刺玫(别名刺玫果)、大叶蔷薇等。各种均为落叶灌木,枝条、叶柄均生有程度不同的皮刺。花单生或数朵簇生,直径3—5厘米。除黄刺玫花色为黄色以外,其他为粉红色、紫红色或玫瑰红色。果实红色。花开之时,香气四溢,怡人肺腑,满山吐艳,招蜂引蝶,是著名的观赏灌木。花瓣还可做玫瑰酱,提取芳香油。花果并可入药。
     柽柳 双子叶植物纲,柽柳科。在乌兰察布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的盐碱土上。灌木或小乔木,高4—5米。老枝深紫色或紫红色,所以也称红柳。为了防止水分蒸发,叶片都像小鳞片一样,密生于枝条上。枝条顶端生长出花序,花小而密,形如谷穗,粉红色,淡雅俏丽。花期从春到秋,此起彼伏,所以也称三春柳。柽柳耐干旱、耐盐碱,抗风蚀沙埋的能力很强,是防风固沙、改良盐碱、护岸保堤的优良树种。也可用于插花、观赏、绿化和编制手工艺品。
     狼毒 别名火柴头、断肠草、头痛花。双子叶植物纲,瑞香科。广布于乌兰察布草原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50厘米。根粗大,茎直立丛生。叶密生枝上枝顶生头状花序,花萼筒细长,下部紫色,顶端5个裂片具紫红色网纹。开花前,顶端红色圆形、下部紫色细长恰似火柴一般,故而得名“火柴头”。根有剧毒,但入药可止痛、杀虫,治疗皮肤病,还可杀蝇灭蛆。
     柳兰 双子叶植物纲,柳叶菜科。号称山林第一花。广布于乌兰察布林区、森林草原带及草原带中较湿润的地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形似柳,下面灰绿色,上面绿色。大型花序生茎顶,花多数,自上而下逐渐开放。花萼花瓣均为紫红色,长1—2厘米。花色艳丽夺目,恰似彩霞流云在林中、草地飘过,风韵别致,是夏秋时节著名的野生观赏花卉。
     二色补血草 双子叶植物纲,白花丹科(亦称蓝雪科,矶松科)。俗称干枝梅,为天然插花。广布于乌兰察布山地、草原、沙地。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50厘米。叶基生,匙形。花多数,先组成小穗,再组成穗状花序,最后组成大型圆锥花序。花萼的萼檐开花前为紫红色或红色,后变为白色,花冠为鲜黄色。本植物花形奇特,花色变幻,色彩鲜艳,且含水量极少。采后置于室内可经久不褪色,实为天然插花。全草可入药,能止血、活血、滋补强身。同属另一种植物——黄花补血草,全花金黄色,分布于草原、荒漠草原带。花入药,能止痛、消炎、补血,亦可做为观赏植物。
     黄芩 双子叶植物纲,唇形科。被称为避暑山茶。乌兰察布的山坡、草原及沙地均有分布。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35厘米。主根粗壮。叶对生,披针形。每节叶腋各着生一花,二花偏于一侧,似相亲相爱。花冠紫色、紫红色或蓝色,唇形,长2.2—3厘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根入药,或者切片冲饮,能祛暑泻火,生津解毒。茎叶可当茶饮用,可消暑泻火。
     桔梗 双子叶植物纲,桔梗科。国家三类保护植物。主要分布在乌兰察布的山地林缘草甸及沟谷草甸,多年生草本,高40—50厘米,全株有白色乳汁。根粗壮,叶多三枚轮生。花1至数朵生于茎或分枝顶端,花大型,直径3.5厘米,蓝紫色,宽钟形。每到夏季,花开于绿草林荫之下,花姿典雅端庄,花色秀丽夺目,十分可爱。根可入药,能清咽止咳。
     芨芨草 别名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在乌兰察布干旱半干旱区的低洼地、盐渍化地区有广泛的分布。常形成80—200厘米高的大面积密草丛。古人云“风吹草低现牛羊”恐怕指的就是芨芨草滩。这里草群高大、难望边际,鸟兽出没、神奇雅趣,是草原牧民设置冬营地的好地方。近年来,也依托这蓝天绿地、风吹草涌的壮丽景观陆续建立了一些旅游景点,供人们休闲、狩猎、观光、娱乐。
     山丹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科,号称草地花王。国家四类保护植物。广布在乌兰察布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及山地林缘草地。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地下鳞茎,白色肉质,茎高25—66厘米。花大型,1至数朵生于茎顶,鲜红色。花被片6枚排成2轮,长3—5厘米,似喇叭或钟状,下垂。山丹花开仲夏,花色艳丽无比,傲居百草之颠,历来被文人墨客所赞颂。同属的另一种植物——有斑百合也广布于乌兰察布地区。花直立呈喇叭形,深红色,上有紫褐色斑点,花被片长3—4厘米,亦具极高的观赏价值。
     蓝刺头 别名驴欺口。双子叶植物纲,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70厘米。茎多被白色棉毛或疏被蛛丝状毛。茎中下部叶羽状深裂,叶缘具齿刺,下面密被白色棉毛。复头状花序,球形,蓝色,直径约4厘米,有的苞片芒刺状,故得名蓝刺头,号称草原奇花。本草周身具刺,覆被棉毛,外表如霜雪笼罩,花形独特,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同属的另外几种植物——砂蓝刺头,复头状花序略小,白色或淡蓝色。火烙草,复头状花序大,径5—5.5厘米,蓝色,甚为美丽。
     火绒草 双子叶植物纲,菊科。广布于乌兰察布地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40厘米,根状茎粗壮。全株被灰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多个聚生,直径在1厘米以上,密被白色或灰白色厚棉毛。花开夏秋时节,远看似瑞雪斑斑,近看如披毛覆毡,形态色彩独具一格。叶撕开可见长绒状纤维,古时晾干可做引火之物,故得名火绒草。同属另一种植物——长叶火绒草,花序外有长舌状苞叶,密被长柔毛状棉毛,更为美观典雅。均可入药,主治肺热咳嗽、支气管炎等症。
     芦苇 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广布乌兰察布各地,在河边、湖边以及沼泽化草甸上,常形成大面积的芦苇荡。其郁绿碧野、幽深莫测、鸭雁鸣啾、鱼虾竞游的美丽景色,是颇具特色的重要旅游资源。目前岱海等地都依托这一资源开发建设有相应的旅游景点,使游客们可以在工作之余来此度假、疗养、狩猎、嬉水、垂钓、泛舟,获得极大的乐趣。芦苇荡还是夏候鸟来乌兰察布繁衍生息的场所,有许多国家保护鸟类春季迁移到此生儿育女。
     宽叶红门兰 单子叶植物纲,兰科,号称湿地花魁。主要分布在乌兰察布的湿地、沼泽化草甸。多年生草本植物,高8—50厘米。具粗大、肉质块茎。叶条形,弧形叶脉。总状花序密集成穗状,长2—12厘米。萼片与花瓣近同形,唯唇瓣大而宽展,下有圆筒状或圆锥状的距。全花为紫红色或粉色。花序硕大,花姿优美,花色鲜艳,是北方湿地和沼泽化草甸中美如荷莲的著名观赏植物。
     黄芪 豆科。多年生草本,根甚长。以根入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中医学上有“圣药”之称,亦可作为滋补食品。乌兰察布黄芪含粉质、糖分高、条杆粗壮,颜色鲜黄,畅销国内外。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我国广东一带群众冬季喜用黄芪煲汤。久服可延缓衰老,有益健康。
     甘草 别名甜草苗。豆科,多年生木质草本。高可达100厘米。夏季开花,蝶形花冠,淡紫色,花期6—7月。荚果狭长椭圆形,弯曲成镰刀状或环状,根长可入药。乌兰察布的甘草畅销国内外。
     三、土特名优产品
     马铃薯 又称土豆、洋芋、山药蛋等。乌兰察布市独特的自然气候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发挥地区优势。把马铃薯作为该市农村牧区四大主导产业的首选产业来培育,使乌兰察布市成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商品薯生产和鲜薯加工基地。今年,市马铃薯播种面积400万亩左右,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50%,约占全国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8%。
     莜面 出自莜麦(学名燕麦),其磨成的面粉称莜面。莜麦是一种成熟期短、耐寒、耐盐碱的低产作物。产量虽低,但含有高蛋白,脂肪和大量铁、钙、磷等多种微量元素。早在南北朝时期,今乌兰察布一带就有农民种植莜麦。到清代初期已大面积耕种,享有“阴山莜麦甲天下”的美称,今天,乌兰察布市仍是中国莜面的主产区。莜面为当地人民的上等主食。莜麦加工方法特殊,先淘洗,晾干后上锅煸炒,炒熟后再磨成面。民间的吃法颇多,有压饸、搓鱼鱼、推窝窝、卷囤囤、搅拿糕、捏刨渣、炒块垒等等。
     皮毛 乌兰察布地区皮毛产量巨大,皮毛皮革加工业发达,曾经有绒山羊一条龙发展经济模式,建有绒毛厂;皮件一条件曾经闻名全国,现在仍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杂粮杂豆 乌兰察布市地处中温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征明显,全年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为优质农作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境内所产的荞麦、莜麦、大麦、谷子、红小豆、绿豆、芸豆、萹豆、蚕豆、碗豆、黍子等一直都是国内外的俏销产品,其中由谷子加工而成的小米素有“食品人参”之称。
     红萝卜 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乌素图乡地下水资源丰富,有种植红萝卜的悠久历史。主要品种有“夏时五寸人参”、“高农新黑田五寸人参”、“卡奇五寸人参”、“宝冠五寸人参”、“春时五寸人参”、“菊阳五寸人参”,颜色为红皮、红肉、红心,个大、质嫩、鲜口,各项化验指标为含水量85.975%,经国家农业部鉴定为无污染绿色食品。
     油炸糕 将黄米面用凉水调成疙瘩状,搓散后上笼蒸熟,摅成粘团。搓条、下剂,揉即成,或制皮,包上制好的熟馅心(甜、咸馅均可)捏成饺子形或圆形,逐个下入烧沸的植物油锅中,炸呈金黄色即可。特点外皮香脆,内部粘软。炸糕多在专业店经营,家庭过年过节成婚、丧筵席,都要做炸糕食用。
     沙棘制品 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胡颓子科。枝灰色,有刺。春季先叶开,极小,黄色花。果实为球形或卵圆形,桔红色或黄色,味酸甜。生长不择土壤,可做固沙植物。叶和果可做饮料。果也可提炼沙棘精。中医学上以沙棘入药,主治咳喘多痰,闭经,咽喉肿痛等。沙棘在乌兰察布各地都有分布。
     麻黄 麻黄属小灌林,麻黄科。杖丛生,叶鳞片状。夏季开花,花单性,成卵形穗状花序,种子藏于肉质苞片内。中医学上以茎枝入药,性温,味辛微苦。有发汗解表、宜肺平喘、利尿等功能。主治外感风寒,怕冷、发热、无汗咳嗽、气喘、水肿等症。根亦入药,性平,味甘,主治自汗、盗汗。茎叶所含麻黄碱,可使支气管舒张,为平喘药物的主要成份,并能使血管收缩,有外压作用。是制作麻黄素的原料。
     黄花菜 金针菜的一种,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花质根肥大。淡黄色,有香气。黄花菜中鲜嫩粗肥者,可干制菜或做汤,亦为调味珍品,在副食品干菜中占有重要地位。黄花菜分野生与人工培植两种。乌兰察布盟市为主要产区之一。
     野玫瑰 蔷薇科多年生灌木,亦称刺玫花。茎密生锐刺,羽状复叶,夏季开花;花色呈粉红、紫红的较多,也有黄色的、白色的,盛开时鲜艳清香,花瓣椭圆形,味甜,含较多的糖质和维生素C,可用作糕点馅、元宵馅,亦可制作玫瑰酱。遍及乌兰察布各地,山区,半山区较平原为多。
     沙枣 又名桂香柳,柽柳科,耐高寒、干旱。花香味与江南桂花相似,故被赞誉为“飘香沙漠的桂花”。沙枣果形似枣,长圆形,果长约1厘米,黄红色或黄褐色,果皮上有发亮的银色圆点,果肉色白质沙,味甜带酸。沙枣果实营养丰富。沙枣面可烙饼,做面条,还可用做糕点、果酱、酱油、糖、酒和醋的原料。沙枣叶是猪、牛、羊爱吃的饲料。其树干质地坚硬,是优质木材。树梢、花、果均具药理性能。树梢能清热凉血,果有止泻镇静作用,花则可止咳平喘,枣仁可治疗神经衰弱和失眠。
     蕨菜 属单齿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长,匍匐地上。又叫龙头菜,野鸡膀子等。春季生长嫩叶,卷曲如拳,有黄色羽状复叶。嫩叶及茎可供食用。蕨菜营养丰富,含有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可单独食用,也可配菜。干鲜蕨菜还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
     发菜 一种野生藻类植物。俗称地毛。黑色,形状细长如人发。营养丰富,亦有医疗价值。乌兰察布发菜的产地主要在四子王旗。
     苦杏仁 山杏果仁,中国传统出口商品。苦杏仁味苦,含脂胫油50%,并含有苦杏仁或和苦杏仁酶,可以制取杏仁油(脂肪油)和挥发性杏仁油(苯甲醛)。在医药上,有宜肺降气之功,可治外感咳嗽、气喘、喉痹、肠燥便秘等症。在工业上可做化妆品原料,可酿酒、制醋,将含有毒素的氰氢酸(苦味素)提出后,可做糕点。
     杜尔伯特蒙古马 蒙古马是我国北方主要畜种,历史悠久,数量多、分布广。蒙古马体质粗壮结实,体格不大,躯体粗壮,四肢短粗而结实有力,属兼用型品种。牧区用于骑乘,农区用于役使。近几年,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其用途逐渐发生了改变,主要用于肉用。由于其骑乘持久力强,也用于赛马和旅游乘骑。蒙古马适应性比较强,能适应恶劣的气候及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恋膘性强,抓膘迅速而掉膘缓慢。蒙古马肉由于独具特色,很多国家把它当作高级补品,除利用鲜肉和加工制成多种高级肉食品之外,还把它作为其它肉类加工品的必须添加剂。马肉中脂肪的含量低于牛、羊、猪,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1—65.5%。特别是不可代替的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多达15—20%;不饱和脂肪酸可溶解掉胆固醇,使它不能在血管壁上沉积,所以马脂对预防人类粥样动脉硬化有特殊的作用。这也是国际市场对马肉需求量不断增加,成为最畅销肉类之一的原因。马乳及制品不仅是人们的营养品,而且也具有较好的医疗作用,酸马奶、马奶酒对许多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胃肠道溃疡、粘膜炎、胃液减少、习惯性便秘、重病后二次贫血症都有医疗作用,特别是对肺结核疗效甚好。发展养马业是四子王旗农牧区的一大优势,全旗农牧民群众有悠久的养马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广阔的草场和丰富的饲草料来源,现仅四子王旗就拥有蒙古马近万匹。
     戈壁羊 四子王旗戈壁羊以肉质鲜嫩、色正味美、无膻味、肥而不腻著称,是乌兰察布市优良地方畜产品之一。数百年来,经过自然选种、人工选种和牧民群众精心培育,逐渐形成蒙古戈壁羊优良类群。戈壁羊肉曾经进入皇宫的御膳房,成为众多美味佳肴的佼佼者。戈壁羊有较强的耐粗食耐寒性,宜牧养,成活率大,生长快,冬春在无补饲条件下,育成公羊可达62公斤,育成母羊达53公斤左右,6月龄羯羊胴体重达14.9公斤,屠宰率为49.16%。戈壁羊肉是制作涮羊肉、手把肉、烤羊腿等美味佳肴的上好原料。
     鸿茅药酒 生产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鸿茅酒厂。据史料记载,早在清朝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由山西省榆次王家堡人王天吉来此开办了“隆盛荣”酿酒坊。到民国年间,此酒每壶24两,价格1.2元,每瓶12两,价格7角。酒中含热性药多,人们患腰腿疼痛,饮之有特效,所以价格虽高,但极为畅销。鸿茅药酒属营养滋补酒。该酒在延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新工艺,精选人参、麝香、虎骨、红花等60多种上乘药材,用陈酿高梁白酒加糖溶化,经蒸煮浸提精制而成,色泽橙红悦目,入口绵甜醇厚,有中药芳香,酒度36°,含糖度8—16度,酒香浓郁,药力平和,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强身健胃等功效。该酒1987年获自治区优质产品奖;1989年获全国保健食品金鹤杯奖;1996年获全区名牌产品称号和中国医疗保健精品博览会金奖等荣誉称号,并享有“南有茅台,北有鸿茅”的盛誉。
     卓资山熏鸡 据考证,卓资山熏鸡制作加工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全国三大名鸡之一。这里的本地鸡个头大,肉质肥嫩,是家禽肉制品的上好原料。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河北宣化的李珍和北京的张兰太两师傅来卓资山镇办起了熏鸡铺。他们取定县熏鸡和当地卤鸡之长,经过长期摸索,创造了卓资山熏鸡独特的制作工艺,其特点为红润、酥嫩、鲜美,色、香、味皆佳。1956年,在国家食品总公司举办的全国食品展销会上,卓资山熏鸡同山东德州扒鸡、河南道口烧鸡并列地方禽制品之榜首,被誉为中国的“三鸡”。1986年被评为自治区名优产品,1989年在全国肉制品河北会上获优秀产品称号。现年生产能力达50万只以上,产品畅销区内外。
     奥淳酒 奥淳酒业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公司本着推动二21世纪健康饮酒新时尚,让划时代的高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人类生活的消费理念。突破传统白酒的观点,结合生物科技,把中国的白酒和中药两大历史瑰宝和祖国传统文化相知、相融。开发的奥淳酒、养身道酒、养生宝酒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通过国家四部委鉴定认可的营养型白酒。1999年11月奥淳酒获国家卫生部保健批文,同年通过国家科委授权内蒙古自治区科委组织的科研成果鉴定,并被中国白酒专家组成员誉为中国一绝。2001年奥淳酒、养身道酒被中国食品协会评为中国名优食品;被国家轻工业总会中国酿酒协会白酒专家组认定为中国功能型白酒代表,在国内独成风格;2002年奥淳酒被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内蒙古著名商标,2003年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整个市场、客户做了检测和监督,奥淳酒业公司被评为自治区守合同重信用单位。他们自己研发了一套“一对一”的销售方案,使公司的产品在巩固了原来市场的基础上,又成功打入陕西、山西、青海及辽宁市场。
     化德老窖酒 化德酒厂创建于1958年,是自治区定点生产白酒的厂家之一。现有职工500名,年生产粮白酒500吨。主产龙喷牌、海啸牌精、浓、兼香型三大系列3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十多个省市,部分产品远销蒙古、俄罗斯等国家和澳门地区。1993年,经国家储量委及自治区地质环境研究所三年的化验考证,酒厂使用的泉水被确定为中国天然锶型矿泉水,含有人体必需的20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该厂产品屡获殊荣,获国家金奖二项,创区优一项,摘世界金牌二块。产品通过了自治区质量认证,为自治区50周年大庆标志产品。
     酒星酒 丰镇市九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原丰镇制酒厂)始建于1950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的酒厂之一。可生产清香、浓香两大系列二十几个品种。产品沿用传统固态发酵工艺,窖池发酵、自酿、自造。产品质量完全符合国际优级及一级品标准,深得消费者的好评。公司新老产品屡获殊荣,“酒星”系列产品为自治区免检产品和自治区50周年大庆指定产品、“98”京、津、沪、晋、冀、鲁、辽、内蒙古八省区名优产品展销会宴会唯一指定饮用酒。公司被评为自治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和消费者信得过企业。产品不但销往自治区各盟市旗县,还远销山东、天津、河北、上海、福建、广东等地。
     丰镇石材产品 丰镇市已探明国家稀有矿料墨玉(辉绿岩)储量500万立方米,该矿材结构致密、质地细腻坚硬、抗压抗折强度高,品质居世界第二位。石材产品形成卫生洁具、建筑装饰、墓碑、茶几、工艺品等五大系列2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1989年,在意大利石材博览会上丰镇石材产品被誉为“丰镇黑”的美称。乌兰察布市龙头企业丰镇石材公司和花岗石总厂,年荒料生产能力1.6万立方米,光板生产能力12万平方米,是自治区最大的建筑工艺石材生产基地。2003年,丰镇市石材加工企业发展到百余家,年产值1.3亿元,产量达80万平方米。
     化德羊绒絮片服装 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羊绒絮片服装以改良羊毛为原料制成,洁白无瑕,质地松软,回弹力强,防潮湿,保暖性能极好,是自治区优质新产品之一,曾获国家星火科技奖。该服装款式新颖,面料时髦,物美价廉。并不断进行防寒服装的新产品开发与研制,2002年引进北京鹏达制衣公司投资建设服装工业园区,带进了具有国际标准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模式,年产休闲服装200万件。产品销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个大中商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乌兰水泥 乌兰水泥公司是由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红格尔图镇境内,背靠优质丰富的水泥原料石灰石、粘土等矿山资源、旁依208国道和集二线铁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公司拥有一条Φ4×60m新型干法窑生产线,设计能力日产熟料2000吨,年产水泥70.5万吨,关键设备由国外引进,代表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生产工艺居国內领先水平。产品以PO525#R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和PCA25#R复合硅酸盐水泥为主。已通过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和国家建材产品质量认证。2003年,该厂生产熟料101万吨、水泥80万吨,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5200万元。成为自治区水泥行业龙头企业。现在乌兰水泥产量达到300万吨,成为利税超亿元的企业。
     察右后旗电石产品 察右后旗电石厂是自治区化工行业重点企业,下设三个电石车间,两个原料车间,七个生产辅料车间。拥有6300KVA、1000KVA电石炉各2座。该厂生产的“白雁湖牌”电石主要用于冶炼、塑料、医药、印染等行业,产品销往河北沧州、江苏无锡、天津大沽等区外20多个大型化工企业集团,产品被自治区质量管理协会评为名牌产品,产品商标被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评定为著名商标。1998年,进入全区石化行业18强行列。
     熊猫牌皮革服装 内蒙古名牌产品。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皮件厂生产。产品选料精良,工艺考究,款式新颖,规格齐全。种类有男女各式皮夹克、皮大衣、皮裙、皮手套等。产品销往区内外,多次获国家大奖。
     鹿鞭 雄性梅花鹿或马鹿的阴茎(包括睾丸),别名鹿冲。气腥,味淡。中医学上以其入药,性温,味甘咸。功能补肾,壮阳,益精。主治腰膝酸痛、劳损、肾虚阳痿、耳聋、耳鸣、宫冷不孕。
     鹿茸 雄性梅花鹿或马鹿尚未骨化的幼角,名贵中药。性温、味甘成。功能为补精髓,助肾阳,强筋骨。主治阳痿、遗精、腰膝痿弱等症。鹿茸含激素样物质及骨质、胶质、蛋白质及钙、磷、镁等成份。
     鹿筋 鹿四肢的筋。药性与鹿膝相似,有生热抗寒之效。药性温,主治劳损、风湿性关节炎、手足无力、抽筋等症。用鹿筋做成凤足炖鹿筋,为高级宴席的名贵珍馐。
     鹿尾 鹿科动物马鹿、梅花鹿的尾巴。作为高级食品,一般都鲜用。药用多为干制品,有补肾壮阳的功能。云腿扒鹿尾为名贵菜肴,是高级宴席上之珍馐。
     鹿膝 鹿膝关节的软骨组织,主要为骨胶蛋白。有滋补功能,可治腰损劳伤、腰酸膝软等症。用鹿膝做成的火腿扒鹿膝为高级宴席的名贵佳肴。
     口蘑 天然食用菌。历史上乌兰察布大草原盛产的蘑菇大都运往张家口市加工销售。口蘑因此而得名。口蘑分为白蘑、香蘑、青腿蘑、鸡爪蘑、黑蘑等品种。肉质细嫩醇厚,味道鲜美,有素中之荤的美称。蘑菇的营养价值很高,糖类、脂肪、纤维及钾、磷、钙、铁等矿物质,还含有维生素B、C等。
     马宝 病马胃肠道中所生之结石,别名马粪石、马结石。完整马宝呈球形,卵圆形或扁圆形,大小不等。一般直径6—20厘米,重250—2500克,但也有小如豆粒者。外表呈灰白色或粉白色。断面为灰白色,有同心层纹。质重、气臭、味淡。中医学上用做药物,功能行血,消肿,益肾。
     牛黄 黄牛或水牛的胆囊结石,别名丑宝,系名贵中药。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或不规则球形、三角棱椎形,少数呈管状或颗粒状。牛黄质轻,表面金黄至黄褐色,细腻而有光泽。断面为金黄或棕黄色,有排列整齐、重重相叠的同心环状层纹。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功能解热、解毒、定惊。内服可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拙搐等症。外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疗毒症。近年来已研制出用人工方法培育天然牛黄的技术。
     牛鞭 公牛的生殖器。牛鞭性平,味甘,入药有养血、止血、滋阳润燥的功能。亦可加工成宴席佳肴。
     鼻烟壶 蒙古族的主要民族用品之一。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白银烧蓝、镶石鼻烟壶造形古朴,做工精巧,彩色绚丽,并饰以珊瑚、松石等名贵玉石,是精美的工艺品。
     蒙古刀 蒙古族人民喜爱的有着美丽装饰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是旅游者必购的纪念品。蒙古刀刀身一般采用优质钢材打制而成,长约十几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刀柄为木制或骨制。刀鞘一般用牛角或优质木材等原料制成,表面镶有银质或铜质的各种精美的民族图案。近年研制的驼骨彩绘蒙古刀成为工艺珍品,行销海外。
     蒙古碗 用桦树根旋制而成,里外用银片镶嵌,并刻上各种美丽的图案。表面光洁锃亮,古色古香,为蒙古族人民招待尊贵客人的饮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