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用指南:如何引导5—13岁的孩子欣赏世界名画?

 长沙7喜 2015-11-14


鉴赏世界经典名画,是启蒙孩子艺术素养的重要方法。可是很多家长有疑虑:自己不是艺术系科班出身,怎么引导孩子鉴赏呢,而且,大画家的画,孩子能看懂吗?


其实引导孩子欣赏艺术作品,并不一定需要懂得很专业的理论知识,关键的是要熟悉孩子在不同年龄时期看待艺术作品的方式,拿捏好深浅的度。



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就可以这样引导——


对5—7岁的孩子


年龄尚小的孩子对艺术作品很难有深刻的领悟,但他们对作品的颜色、明暗、形状等会比较敏感,家长可以从画作的直观感受入手,引导孩子关注到作品的特别之处。


面对《蒙娜丽莎》,孩子最先感兴趣的问题是——


这个人是谁?


所以,家长可以预先了解作品的创作基本背景:大家称这个人为“蒙娜丽莎”,意思就是“丽莎夫人”,她生活在500年前。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


这幅画是谁画的?


可以告诉孩子画家的名字叫“达·芬奇”,他和蒙娜丽莎都生活在意大利的城市佛罗伦萨。


然后关注到画作本身的特点——


画面为什么很暗?(画作老化、保护画面的油层变色等。)


她的头发好像很少?(当时流行拔掉额上的头发,广露脸部,这与我们今天的流行观念不同。)


对5—7岁的孩子来说,引导他们注意画面本身即可,对接受了一定学校教育的8—10岁孩子,就可以把引导的问题问得深一些。


对8—10岁的孩子


为什么我们总说蒙娜丽莎很美丽?(也许是因为很多人喜欢她;也许是有人说她漂亮,于是大家就不假思索地众口相传;也许是大家把作品和主题混为一谈,这种情况下说画美丽就是说画中人美丽……)


为什么这幅画这么有名?(很多肖像画人物表情固定,但蒙娜丽莎的微笑,却有梦幻色彩,一幅可以表现时光流逝的画,在当时史无前例。)


为什么达·芬奇不画得更清晰些?(就像人眼看物体,远处的细节是无法完全清晰地看到的,达·芬奇如实地表现了这一点,远处的山峰极其模糊,似乎和天空融为一体,这种技巧被称为“无界渐变着色法”。)


对11—13岁的孩子


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关于作品背景知识的引导——


这幅画看起来并不欢快,为什么?(在当时,明暗都有象征意义,明代表善,代表上帝,而暗代表恶。达·芬奇做了件不可思议的事,他的画中明暗均等,他的创作依据了科学视觉原理,而不仅限于宗教。)


这幅画在当时就大获成功吗?(是的。画中有很多创新,比如金字塔构图,连接风景和人物的方式、表情的转瞬即逝感等等。)


那么一般来说,5—13岁的孩子,他们在不同年龄段时,关注的焦点有什么不同呢?以下是一些一般规律。



5—7岁

鲜亮的颜色。研究表明儿童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


颜色和形态对比鲜明,没有细微差别。举个夸张的例子:乐高玩具有立体感。


有立体感,因为“看起来像真的”。


逼真地表现事物结构(布匹.头发,毛皮等)视觉与触觉方面都很真实。


人物造型如女人、婴儿、动物等,熟悉的场所如家庭、乡下、花园、村庄、海滩等.因而他们非常喜欢印象派作品。


描绘动作和姿势,如人物奔跑、睡眠、躺下、摔倒和跳舞等。


直接的感情再现:柔情、笑、生气、哭泣和吃惊;在任何时期的绘画中,这些都会吸引着孩子。


构造简单,有一个主角;鲜有其他内容。


详尽的作品赏析—这里不是特别确定。通常是孩子们首先看到的东西。


8—10岁

★对比鲜明、颜色鲜艳的绘画同样吸引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可以讲述的画,讲述的内容为画中的故事,或者是画家本人的故事。


★人物形象鲜明:如好人和坏人,高大的人和弱小的人,笨拙的人等,他们在电影(动画片等)、漫画和动漫游戏中经常会看到这种人物。


★战斗场面和对峙场面;而且好人要战胜坏人,弱小战胜强大。他们偏爱这种情节。


★英雄。


★让人发笑的画,有嘲讽意味的画。


★让人心生恐惧的画。


★奇特或者畸形的人物造型。


★古代的生活场景。


★为了找到入画的感觉,他们在画面前久久地停留。风景邀着他们上路。沿着小路漫步,迷失在风暴中,和怪兽打斗,登上小船……宏大的旅行已经开始。



11—13岁

艺术家的性格特点,趣闻逸事。


画作的烈作背景,艺术家因何在某—时间创作某件作品。

作品的创作方式,如如何运用透视产生深度。


画家或雕塑家将感情或思想形象化的技巧。比如静止的人物却富有动感;人物肖像给人威严感或和谐感;使作品更有表现力的技巧。


创作一幅画所需的时间。


破译象征,了解隐含寓意。为什么画里有鸽子?点燃的蜡烛象征着什么?


比较同—位艺术家不同时期的作品。画家的自画像,如伦勃朗、梵高、高更等,不管是什么主题,这也是识别艺术家创生涯不同时期画风的一种途径。


比较不同的艺术家如何处理相同或相似主题找出异同。


艺术家或者作品在历史中的地位我们可以先从历史或者文学教科书开始从中搜集作品的评价,即使评价大同小异也无妨


艺术品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