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风光(460)承德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丽正门】
【避暑山庄——内午门】 承德避暑山庄是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和处理政务的场所。距离北京180公里。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
【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
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历时89年修建完成。
【避暑山庄碑石】 避暑山庄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大小建筑有120多组,其中康熙以四字组成36景,乾隆以三字组成36景,这就是山庄著名的72景。
【避暑山庄——拱桥剪影】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万平方米,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
【避暑山庄——下湖晴碧亭】 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州岛约占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
【避暑山庄——水心榭】 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风光。
【避暑山庄——全景水心榭】 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园的五分之四,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
【避暑山庄——水榭倩影】 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平原区西部绿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风光;东部古木参天,具有大兴安岭莽莽森林景象。
【避暑山庄——上湖行船】
【避暑山庄——柳岸长堤】
【避暑山庄——下湖水心榭】 水心榭在避暑山庄东宫之北。是宫殿区与湖区的重要通道。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御笔题额。水榭建于下湖和银湖之间,跨水为桥,上列亭榭3座,南北为重檐四角攒尖式方亭,中为进深3间重檐水榭。
【逆光树影】
【水心榭——阆风涤翠牌坊】
【聚焦】
【避暑山庄——五彩水心榭】
【三代人】
【过河】
【长廊】
【避暑山庄——澄湖映金山】 康熙帝南巡时,曾到江苏镇江金山游览,回京后便令人在山庄澄湖中进行仿造,其规模虽远比不上镇江金山,意境却大体相似。山庄金山岛上怪石重叠,高低相错,虽由人工堆砌而成,却又宛如天开地造。石岛在湖水环抱之中,状似紫金浮玉,与江苏镇江的金山颇相似。
【遥望青莲岛】
【木桥观鱼】 热河泉位于避暑山庄湖区东北隅,是山庄湖泊的主要水源。清澈的泉水从地下涌出,流经澄湖、如意湖、上湖、下湖,自银湖南部的五孔闸流出,沿长堤汇入武烈河。
【避暑山庄——热河泉】
热河全长700多米,在一般地图上找不到它有踪迹。它是中国最短的河流。热河发源于避暑山庄诸泉的一条涓涓细流,主要水源来自热河泉。冬季水温为8℃。泉侧有巨石,刻“热河”两字。
【避暑山庄——烟雨楼全景】 烟雨楼在避暑山庄如意洲之北的青莲岛上。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仿浙江嘉兴南湖(鸳鸯湖)之烟雨楼而建的。楼自南而北,前为门殿,后有楼两层,红柱青瓦,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檐,四周有廊。上层中间悬有乾隆御书“烟雨楼”匾额。
【一池春水】
【避暑山庄——如意湖荡舟】
【避暑山庄——春漫金山】
【避暑山庄——春到上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