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抹额,额间一抹倾城色

 Purefact 2015-11-14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傍妆台(箫) 张维良 - 中国民族音乐大师-箫笛演奏家 傍妆台(箫) 张维良 - 中国民族音乐大师-箫笛演奏家


读过中国文学巨典的朋友都知道,红楼梦中已婚女性头上最重要的饰物——抹额,史太君,王夫人,邢夫人,李纨,王熙凤等等都额头戴着抹额。当然,还有贾宝玉。






抹额,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为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抹额最早为北方少数民族所创的避寒之物,《续汉书·舆服志》注,胡广曰:“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额,附施于冠,因遂变成首饰,此即抹额之滥觞。”亦称“抹头”,束在额上的巾。






秦始皇时期,抹额多为武士所用,唐宋时期,抹额成为男子幞头内所衬的头饰,而且官阶不同,抹额色彩、工艺也不同,如宋代教官用红绣抹额,招箭班为紫绣抹额等。但宋代男子崇尚系裹头巾,抹额多用于妇女。宋代妇女的抹额在制作上比先前讲究,通常将五色锦缎裁制成各种特定的形状,并施以彩绣;有的还装缀珍珠宝石,渐渐向首饰靠拢。





明代是抹额的盛行时期,当时的妇女不分尊卑,不论主仆,额间常系有这种饰物。这个时期的抹额形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用布条围勒于额外,还出现了多种样式:有的用彩锦缝制成菱形,紧扎于额;有的用纱罗裁制成条状,虚掩在眉问;有的则用黑色丝帛贯以珠宝,悬挂在额头,还有一种抹额,以丝绳编织成网状,上缀珠翠花饰,使用时绕额一周,系结于脑后。这种抹额被称之为渔婆巾,或者叫渔婆勒巾,其实物还有遗存。






冬季所用的抹额,通常以绒、尉,毛毡等厚实的材料为之,有的用绸缎纳以丝绵,外表施以彩绣,考究者还装缀珠翠宝玉,两端则各装金属搭扣,用时围勒于额,绾结于后。有的抹额中间狭窄两端宽阔兼有御寒保暖的作用,因此被称为暖额。富贵之家的女子则崇尚用兽皮制作暖额,常用的兽皮有水獭、狐狸、貂鼠等,貂狐之皮最被看重。这种毛茸茸的兽皮暖额围勒在额部,宛如兔子蹲伏,因此,又被形象地称之为卧兔。甚至还有以金银雕花制成抹额的,镶珠点翠,熠熠闪光。除抹额外,还有一种金约,类似抹额形制,但比抹额还要窄些。






清代,贵族妇女和百姓人家都流行这种服饰,比较典型的是在《红楼梦》的电视剧中,宁荣二府的老夫人和少奶奶们都有各种不同材质的抹额,比如王熙凤的“攒珠勒子”,且宝玉还有一个颇为华贵的“二龙抢珠金抹额”。在戏曲中也能处处见到抹额。如《三打祝家庄》的扈三娘便喜欢佩戴抹额,“金铠辉煌鳞甲动,银渗红罗抹额。”



※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评论

责任编辑:眠月

古典书城(ID:gudianshucheng)


其它公众号如转载,请回复「转载查看相关注意事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