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没法和不读书的人讲道理

 我要不矜不伐 2015-11-14

某次闲聊时,我提到去河北某星级酒店接待访客时买的橙汁48元一杯(你没猜错,就是希尔顿),同学感叹:“星级酒店真黑啊,一杯橙汁才多少钱成本啊。”

这让我想起回老家参加喜宴。

喜宴上有一个固定节目:猜菜价。

一群老爷们围成一桌,菜上的差不多了,大家就开始议论这桌菜到底值多少钱。

比如,一只鸡多少钱一斤,一条鱼多少钱一斤。不用一小时,也不用半小时,十来分钟就能得出结果:这桌菜也就值200块钱(或者150块钱,或者300块钱)。

接着会有知情人说,新郎家订的是600块一桌的席面。

于是,节目就变成了分享大会:张三在××地方吃了一次席面特别值,李四在××地方吃了一次席面花了多少钱也没吃到什么东西。之后大家会一起分享各种“暴利”故事,讲述做生意的人多么黑心。

没有人在乎桌子椅子是不是成本,没有人考虑装修装潢是不是成本,没有人考虑房租是不是成本,也没有人考虑服务员和厨师是不是成本……

我是农村出身的,讲这点事儿没有黑农村人的意思。如果一个人见识少,真可能完全无法沟通、无法讲清楚道理。

我们本地有两个小区,中间有一条环线路分隔开,两个小区的平均房价相差600多块钱。

同学聚会的时候,有个同学在低价小区买了一套房子,得意洋洋地说:“就差一条马路,一平方就便宜了600块,100平方就是6万多啊。”

没等这个同学得意完,一个没买房子的同学说:“建筑成本1000元一平方,开发商卖4000多,真黑心啊。

我觉得这个话题我插不进去,只能在一边附和。

那个小区我去过,多多少少了解一点。那条环线路恰好是两个行政区的分界线,两个小区分别属于市政府所在区域和县政府管辖范围,所分配到的教育资源也是完全不同的。

换言之,多出来的600元每平方是有原因的。

至于1000元一平方的成本和4000元一平方的售价,主要差别在土地出让金和配套设施建设。比如,繁华地段(的土地出让金高),配套的马路更加宽阔,靠近公立学校,靠近农贸市场,靠近公立医院……这些设施的建设都是需要钱的,最终就体现为远高于建筑成本的售价。

你享受了这些资源,就得付出成本和代价。

你没有办法和不读书的人讲这些道理,因为他们脑海里完全没有“成本”的完整概念。这和学历无关,叫嚣着五星级酒店一瓶矿泉水卖20是坑人行为的,不乏名校高材生。

他们不理解这些,因为就在30年前,我们还没有真正接触什么是市场经济,什么是自由贸易。这一切就仿佛是昨天一般。

这个世界发展如此之快,五年前我们还无法理解微信到底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而现在,微信无处不在,已经成为人们器官的一部分。

而基于微信建立的复杂的传播与交互理论也形成了一本本的著作。我曾买过一本关于微信传播的书,惊讶地发现已经有人把微信上的传播进行了详尽的研究。

看完那本书,再看微信朋友圈的诸多行为,觉得不可理解的也理解了。

不读书,你永远不知道它们背后的转发传播逻辑。

前段时间有一位大学老师声称,如果穷可以考虑多个男人合娶一个女人。这件事在微博上引起了争议,说争议还算好听的,因为有人已经开始破口大骂了。

2013年,我在某大学EMBA教育中心工作期间,曾听过一位前往西藏考察的企业家代表分享自己的故事。

这位女老板深入西藏地区,见识了“兄弟几个合娶一个老婆”的社会现实。在那里,穷困的兄弟可以合娶一个媳妇,媳妇和这几个男人组成一个家庭。因为同房的问题,几个兄弟并不区分孩子到底是谁的,往往共同抚养子女(毕竟每个子女和自己都有血缘关系)。

目前在西藏的偏远地区仍然存在这种社会形式,这位大学老师的言论在现实生活中是完全存在的。

不仅仅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在逻辑上也是完全成立的。

婚姻本身是一种经济关系,说这句话本身就要挨骂。你想啊,如果没有经济关系,两个男女为什么要领证结婚?如果是为了共同生活,那同居更合适。如果只是为了X生活,国家只规定了可以生二孩,没规定同房也需要持证。

现在我们说的婚姻,多数指的是一夫一妻制。

如果你认为这位大学老师的言论有悖于女权,认为一夫一妻才是女权的常态(相信我,真的有很多人如此认为,否则这位老师不会被骂成这样),那你肯定没读过《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这本书里已经分析的非常清楚,一夫一妻制本身也是经济推动下的制度,和私有制、男权同时诞生。

基于经济原因的婚姻,自然可以因为经济原因的变动而发生变动,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吗?

不要跟我谈爱情,除非你决定终生不结婚。

老家有个弟弟读中学,历史课上讲到西方经济危机部分,历史课本里说资本家在经济危机时纷纷把牛奶倒进河里。老师说这是资本家贪婪,无耻,是资本主义的罪恶云云。

其实那个现象很好解释,穷人没钱买牛奶,资本家也想把牛奶送给穷人。可问题是,送牛奶也是需要成本的,这个成本谁来承担?

纯鲜牛奶不宜饮用,杀菌、存储、运输、分发都是要钱的,就连那个简单的牛奶包装也是要钱的。如果不付钱,根本不可能把牛奶送到穷人手中……所以最佳的方法就是把牛奶倒掉,这样资本家只需要支付牛奶本身的钱就可以。

经济危机的极致就是:不仅穷人没钱买,而且资本家也没钱送。道德不能违反经济规律,一厢情愿不等于霸王硬上弓。

不要跟我谈资本主义的贪婪,除非你决定认真读一读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