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公司与村民合作养殖黑豚鼠 承诺回收却没有兑现|手机广西网

 游荡的风pqqssd 2015-11-15

  25日,龙门村黑豚鼠养殖基地内,养殖户黄燕钢看着准备出栏的黑豚鼠无人收购,一脸愁容。记者李凯 摄

  桂林生活网讯(记者刘毅 见习记者刘舒慧)这几天,七星区朝阳乡龙门村的6户村民愁容满面,因为他们养殖的2000多只黑豚鼠所产幼豚鼠成了烫手山芋。昨天记者了解到,去年年底,这些村民与一家公司签署合同,由公司股东出资购买种豚,交由农户养殖,待种豚产仔后,公司承诺回收。

  可事情的发展却出人意料,农户们在黑豚鼠养殖上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后却发现,他们预期的收益得不到保障,黑豚鼠的前景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看好,自己深陷迷局。

  迷茫的养殖户

  几天前,七星区朝阳乡龙门村村民李四有向本报热线投诉,他和该村另5户村民陷入了一场养殖“迷局”。

  据李四有介绍,去年年底,他们与桂林国新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新农公司)合作养殖黑豚鼠,由公司股东李忠辉出面负责出资购买种豚,李四有等人负责养殖。根据双方协议,待种豚产仔后,李忠辉所在的国新农公司还将进行回购。

  此后,李忠辉向村民投放了2000多只种豚,村民们自费养殖。然而,幼豚一批批地产下来,收益却迟迟看不到。

  “因为公司技术员指导有误,第一批300多只幼豚差不多全部死了,到了第二批幼豚,公司不来管,我们就自己卖掉了,可是利润太低,根本回不了本。”李四有说。

  眼看第三批幼豚要出栏了,李四有等人却束手无策。他说,李忠辉原本承诺要支付保底收益,保障我们的养殖成本,“保底收益很高,每批幼豚可以得到数万元,可现在一分钱也没有拿到”。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七星区铁山路的龙门村黑豚鼠养殖基地,上千平方米的养殖场内,木板将场地分隔成一个个长方形,一群群黑豚鼠在窝里窜来窜去,“吱吱吱”地叫着。

  事情为何演变成这样?农户们也表示茫然。

  李四有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种养能人,以前种过葡萄、草莓,还获得过致富青年、农村致富带头人等荣誉“养这个黑豚鼠,我的名声都毁了。”他说。

  李四有说,当初自己看上了这个养黑豚鼠的项目,几个村民也跟着他参与进来,“从栏舍、喂料到饲养管理,我们到现在总共投入了近12万元,还不包括人工费。但现在合作公司不按合同收购,不管不问,而且承诺的保底收益也没有支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