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菜根谭教给的养生智慧(16

 欢畅自然 2015-11-15

菜根谭教给的养生智慧(16-19)

[原文]

前集O一六

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

 

[释义]

追求物质利益时,不要抢在别人的前面,而进德修业时,不可落于他人的后面;享受物质生活时,不要超过不符合自己身分地位之外,而修养品德时不要达不到自己分内所应达到的标准。

《大学》中讲:“自天与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学的全部人生哲理思想,其特点就在这“修身”二字上。不论是国家领导者,还是普通老百姓,要想把自己一生的事业做得尽量完美,立足点必须从修身开始。在儒学看来,修身是成就事业的基础。正所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大学》)

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一个人怎样做才能算得上是一个有德性的君子时,孔子很严肃地对他讲:“加强自己的德性修养,使自己能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

子路又问:“难道这样做了,就可以算是君子了吗?”孔子说:“还要加强自己的德性修养,让别人对你所做的事情放心。”

子路再问:“如果这样也做到了,那算是君子了吧?”孔子进一步说:“修养自己的德性,以使自己的一生所为让天下百姓得以安乐。这是最高的境界,按这样的标准,恐怕尧舜这样的仁德君主还没有完全做到呢!”

修身不能仅从理性理论上的求证,更重在人生实践中去落实。待人接物之时,闲邪存诚,乐善不倦。如《荀子》所言:“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荀子·修身》)一个人在自己的修身过程中,见到善的行为,应该检查自己的所作所为,对照检查,是否符合善。见到不善的行为,应深切忧虑,反省到自身,以防自己不善发生,只有在自身的修养中坚定善的意志,必将获得成功,而如果纵容不善的行为,则会使自己陷入灾难之中,最终损害的也会是自己。

“一个人能否成功会受到才华和性格的影响,如果他善于宽容、体谅他人,心地善良、心气乎和,具有克制力和忍耐力,他就更容易征服他人。而且,如拍拉图所论,能够为别人谋幸福的人,自己也一定能得到幸福。”(《品格的力量》)

 

[养生提示]

 

东坡云:“余少时,不喜杀生,时未断也。近年始能不杀猪羊,然性嗜蟹蛤,故不免杀。自去年得罪下狱,始意不免,即而得脱,遂自此不复杀一物。有饷蟹蛤者放之江中,虽无活理,遮几万一,便不活,愈于煎烹也。非有所觊,但已亲历患难,不异鸡鸭之在庖厨,不复以口腹之故,使有生之类,受无量怖苦耳,犹恨未能忘味,食自死物也。”(《食色绅言》)

苏轼说:“我从小就不愿意杀生,但是没有戒断过。近年来才不杀猪羊,可是生性喜欢吃螃蟹蛤蜊,所以还不免会杀生。自从去年因为触犯朝廷关进监狱,开始以为难免一死,后来得到释放,于是从此以后不再杀任何活物,有人送我螃蟹蛤蜊时,命人投入江河之中放生,虽然很难存活,但或许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即使不活,也比遭受煎烹强些。这样做,不是希图什么,是因为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患难,与鸡鸭在厨房里等待宰杀也没有两样。所以不再为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让有生命的物类受到无穷无尽的恐怖痛苦而已。但是还自恨,不能忘记口味,因而食用自己丧生的物类。”

人培益好的品德,修养性情,虽未必从不去杀生,但对生命的慈悲心是有必要的,是有意义的。

苏东坡的上述道理、上述做法,矜日看来,虽未必全对。但从中可以学习古人修养自身,从行动上孜孜落实之精神。

 

 [原文]

前集O一七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释义]

为人处世以遇事要尽可能谦和地让一步才算高明,因为谦让一些恰恰是日后进一步之方便;待人接物以抱着宽厚容人的态度最幸福,因为给别人带来实惠,也为将来给自己带来利益打下了基础。

宽容是人类最高的美德之一,是一种博大而深邃的情怀。《荀子》中讲:“君子贤而能容恶,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在日常交往中,处理事情,所持观念发生碰撞是非常常见的,当别人触犯到了自己时,宽容、理解,真诚地对待他人,对他人、对自己都是有利的。真正能在实践中落实退让之道,化解所遇到的矛盾,眼前的路就宽畅得多了,这是有修养、有智慧、有远见的人才能真正化为行动的。

待人宽大与严于律己是相辅相成的。待人之所以要宽的缘故,为的是给人以自新的机会,律己之所以要严的原因是由于不严只会让自己一错再错。

明太祖朱元章有一次召集元朝旧臣请教元朝政治方面的得失,冯翌说:“元朝拥有天下,是用宽大得来的,也是由宽大失去的。”

朱元章说:“我只听说过宽大可以得到民心,没听说过宽大可以导致失去天下。走路太快了会摔倒,弓弦拉紧了就会断裂,民众被逼迫到无法忍受会起来造反。身处高位的人应该以宽大治理天下。元朝末代君王沉迷于放纵和享乐之中,他丢失天下是因为放纵,这绝不是什么宽大,英明君主治国之道,应该宽大而有节制不能把荒废政事当作宽以待人啊呀!”简略而有节制,不能把散乱当成简略,凡事处理恰当就不会有什么害处了。

《宋元学案》中讲:“胜人人必耻,下人人必喜,耻生竞,喜生敬。”谦恭礼让是君子风度,斤斤计较是小人做为。

 

[养生提示]

“夫天道盈缺,人事多屯,居处屯危,不能自慎而能克济者,天下无之。故养性之士,不能自慎之方,未足与论养生之道也。故以自慎为道焉。夫圣人安不忘危,恒以忧畏为本营。无所畏忌,则庶事隳坏。经曰:人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摄养枕中方·自慎》)

自然的运化有盈缺亏满之变,人生也是充满艰难曲折。生存在这样一种艰难忧惧的环境中,不能自慎而能平平安安的,是没有的。如果养性修身的人不知道自慎这条最基本的原则,是不可以与他谈论养生之道的。因此,谈养生首先要谈自慎。圣贤之人常常是居安而不忘思危,以忧患谨慎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如果人世间没有可以让自己感到害怕的东西,那么一切事情可能都要毁掉了。《道德经》讲:“人不畏惧他所应该畏惧的东西,那么更让他畏惧的东西就会出现了。”

 

 

[原文]

前集O一八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释义]

即使取得了那种足以使万人瞩目的丰功伟绩,也经受不起一个骄矜的“矜”字所起的反作用的抵消;即使犯了滔天大罪,只须做到一个悔恨的“悔”字就可以赎回以前所犯下的过错。

一般来说,骄傲自满的人多是自以为是的,他们自恃自己有才气、有能力、有成就,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很多,看别人都是豆腐渣,只有自己是一朵花,沾沾自喜,看不起别人。很多人都会因自己某一方面之长与他人之短相较,产生一种虚荣的傲气去自满。人不可自惭形秽,但更不可自以为是。因为这种骄躁心理,往往是导致人失败的蛀虫。

广为大家所熟知的三国时代的关羽算得上是一世英雄,却最终死在一个“傲”上,这是应吸取的教训。

关羽几乎是英雄胆略的代名词,他曾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百万军中取上将人头,犹如探囊取物。”然而,这么一位为蜀汉屡立战功,声名赫赫,威振四方的大将军,失败被杀的根由却是由于他无法自制的傲气。

刘备自封为汉中王后,曹操大怒,想与吴方联合起来共同讨伐刘备。当孙权征询谋士们的意见时,诸葛谨说关羽有一女,“某愿往与主公世子求婚。如果云长肯许,即与云长计议共破曹操,若云长不肯,然后助曹取荆州。”孙权采取了诸葛谨的主意,并派诸葛谨前去提亲。谁知,关羽闻听竟勃然大怒:“吾虎女安肯嫁于犬子乎?”于是,将诸葛谨逐出。

这件事,关羽做得太过分了。试想,关羽虽英勇盖世,也只是蜀方的一员大将,而孙权却是雄踞一方的政权霸主,后人曾赞其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可是,关羽将自己的女儿称为虎女,将孙权的儿子称为犬子,岂不是太目空一切,盛气凌人了吗?这样的行为破坏了诸葛亮经营多年才铸成的吴蜀联盟,把孙权推向了曹操一方。致使孙、曹联手,吕子明白衣渡江,关羽失荆州,败走麦城,只至被俘遇害。

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不管他有多广博的知识,多尊贵的地位,经历多么丰富,大脑多么联聪明,在看问题办事情时,也会有看得片面和处理不当之时,这个时候多听听旁人的意见,吸取其中有益的成分,对做成事情大有好处。“集思广益”就是说这个道理。道理很容易讲,但人往往执着于己见无法落实在生活中。

当然,傲气不仅是事业的拌脚石,过盛的傲气也会使得气机壅乱,有害于身体健康,看以下《淮南子》对人性情偏颇对健康的影响的描述。

 

[养生提示]

“夫喜怒者,道之邪也;忧悲者,德之失也;好憎者,心之过也;嗜欲者,性之累也。人大怒破阳,大喜坠阳;薄气发瘖,惊怖为狂;忧悲多恚,病乃成积;好憎繁多,祸乃相随。”(《淮南子》)

流于喜怒,就会与道相背离;有悲伤、忧虑的情绪,是对德的丧失;有好憎的心理,是对精神的侵犯;贪图物质享受是性情的拖累。人发怒就使体内阴气受到损坏。过于兴奋也会使阳刚之气遭受挫伤。阴、阳两种先天之气不相调合的结果,人就会变哑,惊吓恐惧会令人发狂,忧伤悲痛、怨恨积累得太多了,疾病就会与人纠缠在一起;嗜欲和憎恶过多导致的灾祸会接踵而至。

[原文]

前集O一九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释义]

不论多么完美的名誉和操行,也不要力图自己一个人去独占,尽可能分一些与旁人,如此,才不会惹起他人怨恨招来灾害而保全生命的安全;不论如何耻辱的行为和不好的名声,也不要完全地往他人身上去推,要尽可能自己去承担几分,唯其如此,才能韬光养晦,更好地修养自身的德行。

《列子·说符》上有这样一则故事:以前,齐国有个贪求金子的人,清晨穿戴好衣帽到市场上去。他到了兑换金子的地方,拿了金子就走。官吏上前捉住他,问:“这么多人都在集市上,你怎么敢抢人家的金子?”他回答说:“我拿金子的时候,眼中只看到了金子,并没有见到周围人。”

愚蠢不明事理的人,总是被眼前微小的利益所迷惑而忘记了其中可能隐藏的大灾祸,只见其利而不见其害。很多人也清楚,小利之后会有祸害的道理,但是往往一事当前,无论如何也忍耐不了小利不得的吃亏感。这就是过于贪图眼前的小利,利欲熏心,被眼前的利益迷惑而忘记了做人的根本,这样的利益不是什么利益,它最终引向的是更大的损伤。

《孔业子》一书记载:子思住在卫国的时候,看见卫国的人在河边钓鱼,钓到了鲲鱼,这种鱼十分巨大,足可将满一车。子思上前问道:“这是什么鱼?”那人答道:“是鲲鱼。”子思又问:“据说,鲲鱼是十分难以捕到的,你是怎么做到的呢?”那位钓鱼者说:“我开始下钩的时候,只放鲂鱼那么大的鱼饵,鲲鱼从旁边游过去,连看也不看,于是我就换上半片猪肉做为鱼饵,鲲鱼就吞了它。”子思感慨地对周围人说:“鲲鱼虽然难得,但会因为贪吃诱饵而死。如果士人怀有远大的志向,也会因为贪求利禄而亡呀。”

凡事有利必有害,何为利?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讲:“然所谓利者,岂必殖货财之谓?以私灭公,适己自便,凡可害天理者皆利也。”这告诉我们,利不仅是经商做生意赚取的物质利益是利,以私灭公,只图自己获取,不顾他人利益、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都是一般人眼中可获之利。这样的利,当然侵犯了别人,也最终会害了自己。利与害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

 

[养生提示]

“王逸少曰: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悲夫!”(《遵生八笺》)

王逸少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啊,举目天地之间,有的取诸怀抱却觉悟于一室之内,有的因寄所托却放浪于形骸之外。虽然各人的得失千差万别,恬静与躁动固然不同,但都应欣喜于自己所遇,并乐在其中,知足常乐以致连自己老了都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如果终日只知患得患失,惶惶恐恐,那么终有一天情感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感慨万千,而这将是多么可悲的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