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敷之妙用

 金鑫康复堂 2015-11-15

    热敷,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而且非常熟悉。
    热敷是我们常见,而且家庭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比如,胃痛了,或有点感到冷,用热水袋放在肚子上就觉得舒服些;脖子痛、腰痛也用热的东西敷一敷,疼痛可缓解些,舒服点;女人月经期有疼痛,也会用热敷......总之,有些不舒服,有些小病小痛的,在个人在家庭来说往往会想到热敷的方法,用热敷的方法。
    为什么当人们有些小病小痛的就会想到热敷呢?其实这是人的一种条件反射。当一些小病小痛缠于人体时,有时人的头脑会发出一个“热”的信号,就想用外界的热来缓解,热的东西敷在不舒服的地方就觉得当时舒服些缓解些;另外一个原因是,当不舒服的地方无意中遇到热,突然感到舒服多了,然后就直接进行热敷。
    实质上热敷作为一种家庭对小病小痛进行救急,或缓解性的治疗是个好方法;热敷,对人体健康保健也是非常有用的实用的好办法。
    在民间最简单最常用的是用热水外敷,但也有许多好的秘方、单方、验方通过药物煮沸后用其药水进行热敷的,当不断挖掘,以造福人类健康。现代科学发达了,人们也怕烧水煮药的麻烦,用电、磁、波、光等形成热源进行热照或热的幅射,这不在本文所谈之列。
    对人体无副作用,行之有效,不失科学之道,又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的保健方法才是好方法。
    祖国医学认为:寒则收引,寒者,热之。寒邪客于经脉、脏腑、四肢百骸之中轻则不适,重则病至,热敷,则是非常好的辅助治疗方法。
    《内经.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倦,缩倦则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了寒,则痛久矣。”其中“炅”字之意当热讲,也当光讲。在《异法方宜论篇》中又非常明确地说:“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熨,是以药物热敷的疗法。
    “法于往古,验于今来”(《官能篇》语)。用热敷作为治疗或辅助治疗在家庭之中实用而又灵验,下面当介绍家庭中对付一些病症的热敷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家庭之中常用之物,或在中药房伸手就能买到的中药:
    胃寒型胃痛:
    可用姜片,姜片要稍大些,既是片当然要薄些上面再用针戳上数孔贴在“中脘”、“神阙(肚脐)”为主穴上,另可根据胃脘部疼痛的部位再贴数片,上面复盖热毛巾敷之。不失为辅助治疗最佳最简易的土方法。热毛巾,本身有水气,能较快地使皮毛开,血管张,而使热气渗透,使姜气渗入,温经络,趋寒气,化疼痛或挛急的作用。在临床屡屡见效,深受欢迎。
    血瘀型痛经:
    多见经来血色暗而不红,或带血块。无论是在经前,还是经期间,或是经后痛经者,都必在经前五曰进行热敷之均有辅助治疗之效。方法:用川芎、丹皮二味中药各30克—50克煮沸成中药水,再用姜片二块仍然剌数小孔贴在肚脐及气海穴一片 ,关元穴上一片,这时用毛巾放入煮沸后的中药中浸透,微挤干,不要太烫,而损伤皮肤,平放在下腹部 ,也可立即将药物平铺在毛巾上。冷后,可再敷一次,每日1—2次连续进行热敷数曰。经前痛与经期痛者,可热敷到经走干净;经后痛者,可在干净后4天左右停止热敷。如若本次痛经的疼痛度减轻,或没有痛经,当下个月定要重复热敷,方法如同前一个月,连续3—4个月,则安。痛经疼痛严重者可用针灸(最好针柄灸)佐以中药内服加以治疗,效果更佳。
    四肢欠温或畏寒:
    可用盐在锅中炒热,等稍温,使用者的皮肤能接受时即将炒热的盐堆放在以肚脐为中心的周围,干热敷之。或先在肚脐上放薄薄的一层生姜泥,再堆放热炒的盐,但注意的是若腹部感觉灼热痛时,立即把盐与姜泥清除,免其灼在水泡,给皮肤带来不必要损伤。此法不需每曰行之,可隔曰,或每周2-3次,贵在坚持,定能收其果。此法对脐周痛、腹痛、腹泻也有非常有用的辅助治疗与治疗作用。
    脐,通五脏,真神往来之门也,故名神阙。(并)与肾附于脊十四椎相对,如南北极是也。《台州原文》
    肌肉酸痛、紧痛:
    一般肌肉酸痛、紧痛均由疲劳或受凉受寒而致。《内经》曰:“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家庭之中也不会按摩或推拿,但可用药水先涂之酸痛与紧痛的肌肉部位,家庭中常备有通经活络的药水可用之,而经常只是一涂了之,涂后稍有缓解,或皮肤受刺激后也许一过性的减轻酸痛或胀痛,功效不显,这是因为只作为药水渗透入皮肤的作用很小,只有再加用热毛巾热敷于上,其功效事半功倍。
    【结束语】
    以上虽写上四种热敷之妙用,但涉及病种较多。四种热敷之方均为简便可行有效之方,每教授受益者均验之,且用之物均为家中常物。
    中医认为治病必“审证求因,审因治论”,有病,必求医。以上所介绍四种热敷只能作为家庭个人救急、辅助治疗与保健之用,决不能因病症缓解而不去正规医院诊治,有时会误身体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