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热情是如何熄灭的

 千羽薰 2015-11-15

我们的热情是如何熄灭的

如何

豆瓣阅读心理专栏 · 2015-03-04 17:47

我们的热情是如何熄灭的

选自豆瓣阅读专栏《请珍爱这样的自己

作者:王建平

早上睁开眼,双腿发软,似乎昨夜做了很长的恶梦,记不清细节。

太阳穴“突突突”跳个不停,折腾着起床,穿着拖鞋挪到卫生间。依旧是杂乱的头发、沉陷的眼窝,连带着深深的黑眼圈。我打个呵欠,挠了挠后脑勺,不想洗脸,却蹲在旁边抽烟。

难得的周末。

什么也不想干。就连休息也不想休息。我不知道哪种方式称得上休息,是看电视,上网,还是继续躲回被窝。外出是最不想的。毕竟双腿毫无力气,精神也萎靡得可以。我发了一会儿愣,仿佛暂且得以躲在黑暗中喘息一阵,但最后连发愣也厌倦了。

我想,许多人已经精神满满的开始新的一天了。刷了一下朋友圈,果然如此,不少人已经晒了与孩子同玩的照片。我才懒得点赞。

打开电脑。满盘是美剧、日剧和电影。我花了大量时间像猫一样趴在电脑前,姑且这么看着,也谈不上有多欣喜,但某些剧竟然看了十几季。掐指一算,一集四十二分钟,一季有二十二集,那么十几季是多么时间?

无聊。

但姑且这么无聊着。

但房间外面传来了孩子的哭闹声。

我听到妻子苍白无力的恫吓及安慰。小家伙现在越来越不吃这一套了。妻子说要做完作业才带他出去玩时,他总是嘟着嘴说:“你这个坏蛋妈妈老是用作业来压我。”

好吧,我们的伎俩已经捉襟见肘。

只好走出房间,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问清了原由,连忙充当和事佬。只是说话有气无力,精神还没有恢复。

作业什么的根本无所谓。先带他出去玩吧。我对妻子说。

“不,我要爸爸带!”儿子说。

“但爸爸有事情啊。”我摆了摆手,心虚说。

儿子于是睁了可怜的眼,让妈妈牵着他的手,一步一回头,对着我说:“爸爸再见。”

家里死寂下来。

我又回到房间。

我的心被孩子的眼光挖去了一块。

我开始幻想,哪一天早上醒来,我精神奕奕,早早就和儿子一同出去游玩,和儿子一同大笑,满身是泥也无所谓,满头大汗也无所谓,就等夕阳染红我们父子的背影。

又想起朋友圈晒的那些照片。

真真切切的快乐,离我有多遥远?

疲劳。

思考能力已经降至极限。感觉头脑当中有个魔鬼正在吞噬我,身体正逐渐僵化,马上就要和地板及墙壁融为一体了,马上就对一切失去应有的知觉了。但猛得一惊,我还坐在电脑面前,电脑中还放着不知名的电影,我还活着。

我关了电脑,觉得就连活着也是一件很可恶的事了。

而我是最可恶最可厌弃的!

这是我无数个早晨的缩影,我尽力去还原它,咀嚼它。

因为抑郁症,我们这群人长期被沮丧与绝望笼罩,站在一个健康人的角度根本无法理解我们内心的痛苦与绝望。抑郁症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它像一个吸血鬼,能够将我们身上的所有热情悉数吸尽、榨干,连骨头都不吐,让我们走向自己的对立面,变成自己所憎恶的另一人。

我试了各种办法,戒烟,锻炼,强迫自己外出陪伴家人,听音乐,冥想,抄佛经,祈祷,吃素……不知不觉儿子已经读小学了,我还在瞎折腾。生活的热情似乎已经彻底遗弃了我,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什么也不想干,只有疲劳,像漫天的灰土……

是从何时开始,我成了这样的人物?我的热情是怎样一步一步耗尽的?我是怎样成为眼前这样一副行尸走肉的?

我该如何反抗?

面对苦难,我们的第一想法就是逃离,这是天性,和植物的向光性并无区别。但是,我们注定无处可逃。我们会陷入这样一种心理圈套,即在不存在第二个选项的情况下产生了有其他选择的幻想,并因为选择的不可行而产生沮丧,错误的以为这是我们能力不足的结果。

比如我们生病躺在床上时一定曾想像过自己健康时的模样,但这样的想像并不会让我们心情好一些,反而会让我们更加厌恶现状,并且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觉得生病的日子简直是煎熬。

当然,正常人生了生理疾病都知道要去面对并且承认疾病本身,好好吃药,积极治疗,迟早有恢复的一天。可换成抑郁症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心理的防御机制是具有欺骗性的,如果骗你可以让你暂时感觉安全舒适,它会毫不犹豫的骗你,让你以为闭上眼睛一切都会好起来。

这是我多年来与抑郁症抗争所得出的结论。

当我们大多数的精力都用于对付不满现状的自己,过多的自我苛责与幻想会导致精力不足,反而丧失了在这个不完美世界生存下去的热情。在我以为,热情就是保持对这个世界足够的好奇心,并勇于探索的一种状态。一个被抑郁症绊住手脚的人就像在沼泽地中越陷越深的动物,心里满是恐惧,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快速让自己获得安全感,已经不存在探索未知事物的可能性。

热情的熄灭不是源于外界的苦难,不是因为生存压力的背负,更不是天性使然,而是我们自身能量的枯竭。

人本身不过是能量的容器,每个人的能量都有界点,当我们将大部分能量用于抵御恐惧和对付另外一个自己时,就会对外界的一切兴味索然,我们追求幸福的层次也会越来越低,安全感的满足成了我们最大的奢望。这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相符的。其实不仅是抑郁症患者,就算是我们患了小小的胃痛,也会丧失一切娱乐的兴趣。

但是,生活本身需要应对的事情还很多。比如患了胃病你还得捂着肚子坚持赶完一篇毕业论文,比如就算挨了批评还得一边点头一边完成上司交办的工作。不过和忍受抑郁症相比,这些实在算不上什么。得了抑郁症后,生活当中发生的每一件微不足道的事都像是向你袭来的炸弹(邻居家骂孩子的声音,楼下救护车飞驰而过的声音,妻子的一句唠叨,办公室的一个电话,甚至是不小心砸了一个杯子),你必须集中精神才能很好的处理它。你一天所要耗费的能量可能是别人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你会感到莫名的疲劳并且找不出实在的原因,每天早晨醒来后就如同梦游了一夜,就像我开篇所描述的那样,逐渐成为一个行将枯萎的人。

当我们的神经过于紧张,精神和身体就容易虚弱,我们就很难保证足够的精力去做完一件琐碎且不感兴趣的事,甚至我们会不太在意自己外在的形象,疏于整理打扮,就像那些承受了巨大打击的人一样。奇怪的是,即使如此,一旦进入社会圈子(就像某些工作狂一样),我们可能又会提振精神,在开会时侃侃而谈,在领导岗位上运筹帷幄,在公关交际中口若悬河,仿佛原来的自己猛然又回来了。在别人眼里,我们又成了那个风度翩翩的人,乐观向上的人,成熟稳重的人。我们有意无意将自己分割成两个自我,一个令人憎恶,一个则保持健康状态。这样的状态甚至能够欺骗自己,直至下班回家,颓然倒在沙发上。很累,但累些什么呢?工作压力?还是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其实没有那么多高大上的理由,也许只不过是我们能量枯竭了,因为我们不得不比别人花上更多的能量去塑造那个正常的自己。

两个自我如果长期分裂,我们就会失去平衡,无法界定自己,无法把控生活,甚至无法正确面对家人和朋友,他们很可能会成为我们失去能量后的牺牲品。就像一个长期睡眠不足的人一样,我们会变得越来越暴躁,经常无故发火,因为家人和朋友可以给我们安全感,不需要我们采取防御行为,更不需要我们自顾形象。但这种情况不会维持长久,我们会很快意识到,原来家人和朋友给予的安全感也是有限的,他们很可能因为我们的暴躁而不知所措(有几个人能正确面对家人的抑郁症呢?),在他们所有的安慰和体贴都毫无效果后,关系会越来越僵化。

我们会感到可怕的孤独。

有时候,我觉得比起抑郁症所带来的极其恶劣的社会和家庭影响,抑郁症本身对身体的伤害简直不值一提。

我们会缅怀那个曾经充满热情的自己。我们强烈的渴望回到过去的状态。有时候甚至会回光返照,我们偶尔也会神经质的兴奋一下,突然对家人和朋友表现出无比的热情,其态度甚至很夸张。

但于事无补。

如果患上抑郁症,我们就不能幻想自己某一天早上醒来立刻充满生活热情(我已经幻想过多次),也不能希翼靠撞上一次好运就能让自己开怀大笑(除非突然中了500万彩票)。也许我们(这里的我们有时不包括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这是你的幸运)很难去接受这个形容枯槁的自己,更谈不上喜欢,但至少得明白这样的自己是怎么来的,至少得清楚这样的自己是值得同情的。

一个拥有生活热情的人,无论他喜欢相聚或是独处,都可以在品味生活中看到苦难的另一面。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这是极为奢侈的事,就像失去双腿的人无法体验饭后散步的快乐——我们被迫失去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近乎将所有能量用于抵御侵害和伪装正常,抱着满腹的厌倦与焦虑奔波于世,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比行尸走肉更可怕的存在。

其实我们比谁都明白,没有热情,我们就无法知晓这个世界的美好。如果热情能算是人体的精神器官,我们也只能承认自己是一个精神上的残疾人。我们和健康人群之间有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不仅是道德意义上的歧视与偏见,更是客观存在的精神缺失,除非某天痊愈,否则难以弥合。而我对抑郁症痊愈的概率没有十足的信心。

但即使如此,我也坚信苦难并非生活的全部,就像一个盲人坚信世界上存在着丰富的色彩,哪怕他对此完全没有概念。

尽管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去对付自己,尽管我们看到天是灰色的,社会的运转方式荒唐可笑,人们被各种烦恼困扰,仿佛世界已经被病痛和不幸占据。可是,我能从儿子的笑声中知道,这个世界并非全是悲伤。

可怕的并不是丧失热情,而是丧失争取热情的心。

佛陀在涅槃前曾对弟子说,这个世界真是美好啊。参悟生死的他在领会无明、缘起等苦难时,早已在菩提树下创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可是对我来说,那么多卷的佛经还抵不过一个弥留之际老人所说的话。这个世界真美好啊!对我来说,这就是最宝贵的财富。毕竟,我们并非天生就抑郁,我们身上都留存有美好的印迹,这些印迹在时刻证明着美好的存在。这是世界留给我们的证据,让我们在陷入绝望与沮丧之时得以喘息。

包括佛陀在内,所有那些参悟生死出离生死的人,我想一定也是极热爱这个世界热爱自己的人。我们离参透生命还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我们也不必强求自己超脱于世,毕竟凡人也有热爱生活珍爱自己的能力。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牢牢记住这个世界的美好,把佛陀的这句话当成偈语,不要让绝望来抹灭它,不要让沮丧来玷污它,不要让抑郁来侵蚀它,在沉陷病痛时咬牙坚持下去,正如母亲在分娩中也能够忍受剧痛一样,我们只要记住并且坚信美好的存在,就能在呻吟与呼救之间探手抓住那个未来的自己,给他以希望,给他以信心,告诉他一切终将能以不同于今天的状态呈现。

不能把美好作为信仰,就把它作为信念,然后活下去!

基于此,我反对那些自以为是的所谓知足常乐,也不赞同苦大仇深的无病呻吟。我在文字中所描述的个人的不幸与世界的悲剧,虽属事实,但却不是这个世界的全部。我们甚至不必把生存的意义强加于这个世界,我们如白驹过隙的生命不是为了在这个世界上充当不幸的角色,而是用尽所有的可能性,在直面苦难的同时,用力欣赏这个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我坚信这个世界的美好,正如我坚信这个世界所有的不幸。否认任何一方,对我来说不过是自怨自艾与掩耳盗铃的区别。如果任由我界定抑郁的生活,我会这样告诉自己:“你不过是暂时被剥夺了热情和生活的乐趣,世界的美好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你活着,你死了,世界的美好依然存在。但只要活着,就还有夺回热情的希望。那时,我会好好尝一尝当一个父亲真正的快乐,好好做一个丈夫,好好和朋友们聚一聚,告诉他们我曾经历过的磨难,哪怕他们听不懂。”


回复数字“0”,查看往期文章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阅读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加我好友

阅读原文 微信原文  分享到微信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